讀五首古詩,看詩人怎樣寫梨花

2020-12-25 讀書工

談到春天的美好,就一定要說到陽光和花草。正如成語裡所說的鶯歌燕舞,花紅柳綠。說到花,又不能不說到桃花,不能不說到映山紅。但也有說李花的,桃紅李白,不知道這李花是不是沾了桃花的光。

因為很多人只喜歡大紅大紫,比如那木蘭花、牡丹花大朵大朵的,放著光彩,多麼奪人眼球。至於白色之花,那喜愛程度就要退後一步了。其實也有一些人是喜愛這白色素淨之花的。

記得邊塞詩人岑參就說過,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他這是反其意而用之,是將雪來比梨花。但是這個比喻卻成了經典,還有哪個詩人寫雪寫梨花有這麼美麗的詩句呢。

當然白居易在寫楊貴妃的時候,有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句子,雖然用梨花寫女子不是白居易的發明,但這樣把玉容和梨花、把淚和雨連在一起來寫的,確實不多。

其實白居易還有一首也是用梨花比喻女子的,這首詩叫《江岸梨花》。但是詩中的比喻不是怎麼好,好像有點人格歧視。白衣素服就一定是寡婦嗎?也有很多青春女子是喜歡穿素白衣服的。

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

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

詩人感慨梨花,認為梨花的素白,就像那為夫君戴孝的孀居少婦一樣,她的悽楚哀婉,又可愛又可憐。面對這樣一位失去丈夫保護的弱女子,使人產生一種憐香惜玉的感覺。

這裡的梨花是在江岸上。梨花因為是白色,又因為梨與離同音,不太吉利,所以古人一般是把它栽種在田園裡或山坡上,離房屋比較遠。這裡白居易寫詩是不是也有此考慮。下面我們來讀一首韓愈的《聞梨花發贈劉師命》。

桃蹊惆悵不能過,紅豔紛紛落地多。

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詩人韓愈的興趣來了,邀朋友劉師命一起去城西賞梨花。因為此時鮮豔的桃花謝了,落紅無數,滿地滿路都是,不便落腳,生怕踩傷了它們。這裡表示了惜花惜春的惆悵之情。

但是好在春天還沒有完全過去,梨花正在城西那邊開著呢。千樹雪,極言梨花之多之盛。詩人要和朋友在樹下賞花喝酒,就像李白一樣醉後寫詩,盡那文人踏青之興。下面我們再來讀宋代吳惟信的詩。

《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這是詩人吳惟信記錄杭州西湖踏青春遊的詩。此時正是風吹梨花、滿城飄香的清明時節,桃花杏花都已經開過了,現在人們來尋春,正是擔心春天不久將要離去。

遊人扶老攜幼,說說笑笑,一路笙歌,好不熱鬧。長長的蘇堤直到很晚了才開始安靜下來。這時候蘇堤兩旁的柳樹才是屬於黃鸝鳥的,它們歡快地站在柳枝上,唱著歌兒準備歸巢。下面是一首蘇軾寫梨花的詩。

《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梨花開的時候,柳樹已經由嫩黃轉化成青綠了。這雪白的梨花和青青的柳色相映成趣,一青二白,就是清明時節的最美畫卷。

這棵梨花高高地聳立在東欄邊,朝上一望,簡直就是一樹雪。這樣的美景,這樣的佳節,對人生來說是多麼難得啊。但是歲月匆匆,人生短暫,我們這些人又能看得了幾回清明呢?

這裡詩人表面是在寫梨花,實際是在自比。這一株雪就是詩人高尚品格的象徵。他幾十年遭受排擠打擊,貶謫越來越遠,甚至到了海南。

要知道在唐朝,海南那是天涯海角,是蠻荒之地。但是詩人就像這梨花一樣,冷峻高潔堅韌,始終都不去隨波逐流,幾十年如一日,初衷不改。

寫梨花的頑強精神,明朝詩人徐渭有一首《梨花》就很好。春雨春風能幾宵,吹香落粉溼還飄。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酥未肯消

哪怕是風吹雨打,這花仍是無比堅強,堅守在枝頭。就是風雨把它吹落下來,它還要在空中紛紛揚揚。確實,柳絮輕狂,桃花妖豔,只有這梨花,才是最值得人讚美的。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怎樣寫古詩(田雲龍)
    每當孩提時代讀到這些古詩時,大家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由衷的感慨:「古詩真美!」它是中華瑰寶,是國粹。是亟需繼承和傳承的高品位文化。你既愛古詩之美,你自己如果也會寫古詩,那種徜徉在花前月下、山高水遠的風雅之軀,將會和詩一樣,盡顯與大自然融合的醉美!
  • 蘇東坡贈送友人的這首詩,表面上是寫梨花,實際上卻說的是人生
    只載一船離恨,向西洲」;調侃張先納小妾的「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而今天要說的這首詩是蘇軾在北宋熙寧十年寫的,這時的蘇軾已經41歲,此時的他的人生已然經歷了很多變故,至親的離世,陷入新舊黨爭之中帶著憂愁離開朝廷去地方為官
  • 蘇軾最著名寫梨花的詩歌,最後14個字抒發出說不盡的人生感傷
    其實今天談的這首古詩,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蘇軾最著名的寫梨花的古詩。蘇軾最著名的寫梨花的古詩,應該是那句「一樹梨花壓海棠」。但是那句詩屬於調侃之語,也無法更細緻的分析探討其文學價值,所以我們本篇文章將那首古詩排除在外。
  • 5首冷門「梨花」古詩詞,清麗脫俗,恍若仙女臨水,攬鏡自照!
    梨花,如玉的花瓣,小巧的紫紅色花蕊,熱愛梨花的詩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玉雨花」梨花的優雅高潔,很多詩人都加以讚頌,今天我們為你選取5首美的不可方物的古詩,也許它們都很冷門,作者也都不是著名的詩人,但這些詩都很美!
  • 五上語文同步學習,12《古詩三首》,教你學習古詩的方法
    12古詩三首本課要學習的能力學習詩歌的方法:三、細讀古詩,藉助注釋和相關背景資料,深入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懷。這三首詩中《示兒》和《題臨安邸》的內容有一定的關聯,都表達的是愛國情懷。可以把兩首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學習。《示兒》這首詩是父親寫給兒子的遺言。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絕句
    古詩二首課文課文內容絕句是一種古詩的體裁,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杜甫 字子美,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節奏和韻味詩歌前兩句寫了什麼景物?有哪些表示顏色的詞語?
  • 「空中課堂」三年級下冊第一課《古詩三首》(第二課時)
    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想起哪首古詩呢?小朋友們真棒!再來看看,這幅圖又讓你想起哪首古詩呢?2.小朋友們,這兩首古詩中,都寫到了大自然中可愛的小生靈。請大家拿出生字本,寫出其中幾個的名字吧!開始!都寫好了嗎?跟老師一起來讀一讀!
  • 如何用古詩來形容女子的美貌?看這位詩人大發奇想,揮筆成章
    若要問,如何用古詩來形容女子的美貌,那便要,看這位詩人大發奇想,揮筆成章。而這首古詩,有一個最為吸引人的特別之處——將虛幻與現實完美結合。因為當中所描寫的情形,其實並不完全取自於現實。雖然他寫的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但詩中卻摻雜了許多想像中的形象,僅憑這一點,就超越了古往今來眾多刻畫美人的詩篇。
  • 顏值不高,是古詩中的「龍套」,李白卻專為它寫一首唐詩
    「中華文化」是閱兵的方陣之一,而古詩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一條河流,與其他文化河流,匯聚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之海。下面所品讀的一首古詩,就是河流的一滴水珠,它的主角是一種植物,雖是古代人民每天晚上睡在上面的日常用品的主要原料,與桃花、梅花、梨花相比,顏值不高,是古詩中的「龍套」,然而,李白卻專為它寫一首唐詩。
  • 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教師筆記教會孩子想像畫面,品讀詩句
    《夜宿山寺》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用誇張的手法、絕妙的想像,表達了詩人夜宿山寺,身臨高處的獨特感受。《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朗讀和背誦古詩,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
  • 5首不知名卻寫得很好的古詩,千年後讀起來津津有味,拍案叫絕
    現在很多家長也很注意讓小朋友多背些古詩,確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5首不知名卻寫得很好的古詩,千年後讀起來津津有味,拍案叫絕。第1首詩。宋代有個詩人叫楊德建,號湖陰先生,名氣不小。有一個秀才連續好幾年遠道而來拜訪楊德建,結果卻非常不巧,楊德建恰好都不在家,竟然沒有一次遇到。
  • 部編四上9《古詩三首》(暮江吟 題西林壁 雪梅)講解+習題+教案
    第一首詩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1.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古詩背誦給大家聽一聽。2.揭題:首先我們來學習《暮江吟》這首詩歌,看看詩人給我們展現了什麼樣的景色,帶給我們怎樣的情感。二、初讀古詩1.教師範讀,學生聆聽,注意詩的節奏與停頓。(按233的節奏讀)2.學生自主識字。3.詩人為什麼傍晚會站在江邊吟詩?是什麼樣的景色吸引了他?讓我們一起再讀一遍這首古詩。
  •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 古詩二首之《池上》說課稿
    《古詩二首》之《池上》說課稿一、說教材:《池上》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絕句,描寫了天真可愛的男孩背著大人划船採蓮的有趣場景,細膩傳神,頗有趣味。前兩句寫一個小娃娃撐著小船,偷偷採了白蓮蓬。後兩句寫他不懂得藏匿行蹤,悠然自得地衝開浮萍撐船回來,只見身後浮萍分開,一時合不攏。詩人用質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無邪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說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2.學會詩中出現的生字詞語。
  • 重慶「最美十大古詩」出爐! 寫江津的這首古詩……
    大型全媒體系列報導,歷時4個月,共報導了全市38個區縣(自治縣)的古詩地圖,初選出了20首候選作品。>)、《登高》(杜甫)、《竹枝詞四首·其一》(白居易)、《離思五首」 (以詩人生辰年代為序)。此次入選「重慶最美十大古詩」的《龍門峽》為唐代詩人陳子昂路經江津古老的龍門灘所作,描寫了這裡的詭怪險峻和磅礴奔騰的江水以及兩岸秀麗的風光。此詩選入《全唐詩》,據考證應是《全唐詩》中唯一寫江津的詩。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秦敏參加研討會。
  • 寫《驛路梨花》的老作家走了,還記得那句「驛路梨花處處開」嗎
    在好幾篇創作談中,彭老透露正是這首詩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在《深情寫梨花——談《驛路梨花》的寫作》(《語文學習》1981年第8期)一文中,彭老說:我就是讀了宋代詩人陸遊的詩句『驛路梨花處處開』,引起了我對過去在哀牢山區梨樹林中穿行時的回憶,而寫出了那一段梨花盛開時的樹林夜景的。
  • 教師整理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筆記,指導孩子想畫面,解詩意
    本單元圍繞家鄉這個主題,編排了《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兩首古詩和《黃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溝》三篇課文,涵蓋古今,跨越海峽,表現了祖國的遼闊和美麗,激發學生讚美家鄉的感情和認識家鄉的渴望。《古詩二首》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選取了兩首寫景名篇。
  • 4首不出名卻寫得很精彩的古詩,千年後讀來津津有味,趕緊背下
    而除了大詩人大作品外,還有很多好詩被埋沒了,沒有被普通百姓所了解。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4首不出名卻寫得很精彩的古詩,千年後讀來津津有味,趕緊背下。第1首。汪元亮是南宋末年宮廷的琴師,南宋亡國後,汪元亮跟隨謝太后等皇族被羈押在元大都。後來汪元亮成為了道士,留下了大量愛國詩篇。他的文集有《水雲集》,較有名的詩句比如《醉歌》的「侍臣已寫歸降表, 臣妾籤名謝道清。」
  • 七夕鵲橋會,在古詩中是怎樣的呢?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到了,在這個浪漫的節日背後,流傳著牛郎織女悽美的愛情故事,不僅打動了我們,也是很多詩人筆下的常用題材。同樣是鵲橋相會,在不同的古詩中卻起著不同的作用,訴說著不同的感情。今天我們就來欣賞3首七夕有關的詩詞,看看古詩中的鵲橋會吧!
  •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憶那些描寫梨花的古詩名句
    ……」中國古代的詩人都很喜歡吟誦梨花,因此也留下了很多關於梨花氣、神、韻、致的好詩,都有哪些呢?哲學詩畫為你整理了些,在此快樂分享。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2,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 元代28字古詩無一字寫「梅」,卻字字寫梅花高潔品格,超凡脫俗
    但是還有很多詩人自覺地接受唐詩宋詞以來的詩詞傳統,寫下了一首首經典詩詞。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主持就是如此。全文只有28個字,除了題目當中有一個梅花的梅字,全文當中沒有一個字提到是梅花。但是全文無一字寫「梅」,卻字字寫梅花高潔品格,超凡脫俗。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