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二任後勤部長,是來自湖南的開國大將,他是誰?

2020-12-24 騰訊網

大家估計都聽說過八總部,其實在新中國初期,只有四總部,比如包括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四總部,其中兩個,他主持過工作。分別是後勤部和總參謀部,他也是後勤部的第二任部長。

擔任過後勤部部長的開國將軍挺多,比如洪學智、吳先恩等,其中洪學智兩次擔任後勤部長。正所謂,帶兵打仗,糧草先行,後勤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在後勤部的開國將軍中,誰是開國大將呢?答案是黃克誠。1949年10月1日,我國舉行盛大的開國大典,首任總後勤部部長是楊立三,而黃克誠就是後勤部第二任部長。

如果楊立三將軍不去世,至少也是開國上將,新中國成立後,楊立三擔任了五年後勤部部長,不幸的是他在1954年因患腦癌去世。1952年,開國大將黃克誠擔任新中國第二任總後勤部部長。在歷任總後勤部部長中,黃克誠是軍銜最高的,黃克誠1902年出生於湖南郴州市永興縣,是解放軍中文武兼備的高級將領,參加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天津解放後,擔任第一任天津市委書記。

1955年大授銜的時候,黃克誠被授予大將軍銜,而且在十大將中排名第三。粟裕以赫赫戰功排第一無可爭議,徐海東因為在紅軍時期的卓越貢獻排在了第二。那麼黃克誠為何能超越陳賡排名第三呢?主要是他提出了兩個建議,一個是恢復八路軍中的政委制度。抗日戰爭時期,政委改為政訓處,當時很多人不適應。後來還是在黃克誠的堅持下,恢復了政委制度。不久後黃克誠被調到115師344旅工作,出任旅政委,和旅長徐海東一起為創建晉冀豫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大家都知道東北野戰軍,就是後來的四野湧現出很多的開國將軍,在解放戰爭中,東北是率先解放的。這個建議是黃克誠提出來的。當時,抗戰勝利,東北成了「真空地帶」,東北不光是資源豐富,而且人口多,面積大,為此1945年9月14日,他以個人名義向上級發電,提出《對當前局勢和軍事方針的意見》,這樣的情況下,解放軍率新四軍第3師主力3萬餘人奔赴東北。東北民主聯軍在此後,組建了東北野戰軍,也就是後來的四野,所以說黃克誠功勳卓著。

新中國建立後,黃克誠一直在較為重要的崗位工作,他勤勞務實,1952年,李立三身體不適,軍委電令黃克誠擔任總後勤部部長、政治委員,1956年,洪學智擔任第三任後勤部長。其實,在十大將中,黃克誠眼睛高度近視,戴著一副眼鏡官。四野的老人常常喊他「黃瞎子」,黃克誠毫不計較。在黃克誠自己心中和許多人的眼裡,黃克誠「瞎子」不瞎,看問題比誰都清楚,是革命隊伍中的千裡眼。

不要看黃克誠一直擔任政委,但是在打仗方面,他經驗豐富,而且英勇。1933年,黃克誠任紅4師政委,團村戰鬥打響後,黃克誠的眼鏡震落到地上。沒有眼鏡,黃克誠什麼也看不清,他急忙蹲下來四處尋找,摸了一會兒沒摸著,趕忙拿出備用的一副戴上,這才看清張錫龍躺倒 在地,已經犧牲了。戰後,彭老總說:「黃瞎子,下次作戰不許你再到前面去,那麼大的一副眼鏡片子,一看就是個官」

1958年,黃克誠接替粟裕,擔任總參謀部長,要知道,在四總部中,總參謀部排第一,比如徐帥和聶帥都擔任過總參謀部部長。此後,黃克誠還擔任過中紀委第二書記,官至副國級,在很多湖南人心中,黃克誠是一個學習的好榜樣,他雖然是一介書生,不過他不怕死,不怕累,為新中國做出了大貢獻。1986年,黃克誠去世,全國上下都已不同的方式緬懷和紀念他。

2002年,黃克誠100年華誕,各地組織紀念活動,以此表達對革命軍人的敬仰。

你現在知道第二任後勤部長是誰了嗎?他便是湖南人黃克誠。

相關焦點

  • 滕代遠故居:曾是新中國第一任鐵道部長,若參加授銜應是大將
    滕代遠,也是湖南人,不得不說,新中國的開國元勳中,湖南人是真的多。滕代遠 是湖南省麻陽人,他的故居就位於巖門鎮玳瑁坡村,滕代遠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門楣上是白底黑字「吉迪」二字。滕代遠,曾任八路軍參謀長,中央軍委參謀長,新中國第一任鐵道部部長。滕代遠由於後來不在軍隊工作,最後沒能參加授銜,要不然應該是大將級別的。他一生清貧,即使身居高位,也是身體力行,勤儉節約,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頂天立地的革命氣節和一份視人民為衣食父母的公僕情懷。
  • 父親是開國大將,弟弟是副部長,她卻當了一輩子農民!
    原標題:父親是開國大將,弟弟是副部長,她卻當了一輩子農民 在開國將帥、開國元勳中,大多對子女的教育非常嚴格,而他們的子女也都好學上進,再加上良好的教育條件,日後大多擔任了重要的職位。
  • 達州一軍人35歲被授予少將軍銜,是最年輕的開國少將,他是誰?
    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當時開國少將據說有800多人,當時開國少將的平均年齡是43歲,而我們四川達州有一位軍人,出生於1920年,是我們達州金石鄉人,1955年9月授銜的時候,不到35周歲,是我國最年輕的開國少將之一。
  • 胡姓開國將軍大全:胡姓有多少開國將軍?一目了然!
    胡姓在近代人才輩出,有1位中將,18位少將,其中有三位百歲開國將軍。胡姓開國將軍都有誰?知道嗎?哪個省份的胡姓開國將軍最多?胡姓開國將軍大全,解決你的疑問,讓你一目了然!江西有有胡姓開國將軍3人江西是十大將軍省之首,有327位開國將軍,是我國紅色旅遊勝地,江西開國將軍主要來自贛州和吉安,贛州有有134位開國將軍,吉安有145位開國將軍(我國第一大將軍市,有吉安、永新兩個將軍縣),江西也是百歲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有方震等13位百歲開國將軍,唯一的正國級百歲開國將軍汪東興少將就來自江西
  •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十位開國大將的夫人健在的都有誰?
    而走在大多數人前列的十位開國大將,他們很多人也經受過妻離子散的痛苦,他們化悲憤為力量,繼續前行。那麼這十位開國大將中,有兩任妻子的都有誰?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十大將的夫人健在的都有誰?
  • 四大野戰軍組建,參謀長都是誰?二人開國上將,二人中將
    四大野戰軍將帥雲集,那麼首任的四位參謀長都是誰呢?第一野戰軍參謀長——閻揆要1949年2月,第一野戰軍正式組建,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宗遜、趙壽山任副司令員,閻揆要任參謀長,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王政柱、李夫克任副參謀長,張德生任政治部副主任。
  • 開國將領中,已有5人被推舉為將軍,2人具備與將軍相當的資歷。他們...
    1955年,新中國舉行首次授銜,有10人被授予元帥軍銜,10人被授予大將軍銜,5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175人被授予中將軍銜,798人被授予少將軍銜,被授銜的將帥總計1050人。值得一提的是,在57位開國將帥中,曾有5人被擬授大將軍銜,還有2人資歷堪比大將,那麼,他們都是誰?先說5位曾被擬授大將的開國上將。第一位是蕭克。
  • 陳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人最多,其次是湖北,其中百歲將軍四人!
    在1614位開國將軍中,陳姓是從元帥到少將都有的姓氏。陳姓有61位開國將軍,這些陳姓將軍中,江西人最多有12位,其次是湖北有11人,第三是四川有八位陳姓開國將軍,筆者注意到:61位陳姓開國將軍,其中四位是百歲將軍,還有一位100歲健在的陳姓開國將軍——他就是來自江蘇宿遷的陳紹昆少將。
  • 湖北麻城籍開國大將:王樹聲軼事8則
    王樹聲大將的故鄉中國杜鵑花城麻城市閒聊湖北的兩位開國大將在1955年授銜的十位新中國開國大將中,湖北省有其二;麻城籍開國大將王樹聲第二個是我們麻城市的王樹聲大將。本文主要說我們麻城王樹聲大將的軼事,有關徐海東大將的故事下次再詳細去聊聊。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有四位來自少數民族,分別是哪四位?
    1955年授銜中,我軍出現了不少優秀的少數民族將領,其中位於十大大將之首的粟裕就是侗族人。同樣,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含後續補授),也有多位少數民族將領,分別是李濤、韋國清、烏蘭夫、楊至成四位上將,這四位少數民族將領為革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是少數民族軍人的優秀代表。
  • 新中國第一位去世的開國將軍,授銜後僅39天就因病去世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是就是因病去世的開國將軍,同時他也是新中國第一位去世的開國將軍,授銜後僅39天就因病去世,他的名字叫資鳳,1955年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資鳳出生於1895年,湖南人,出生於一個農村家庭,他參加紅軍的時間算是戰友中比較晚的,1928年,三十三歲的資鳳參加了湘南起義,並加入工農革命軍,起義後,資鳳跟隨大部隊上了井岡山
  • 曾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最多,即便湖南加上湖北和安徽都不敵!
    曾姓開國將軍江西最多,即便湖南加上湖北和安徽都不敵!770多萬人口的曾姓,有19位開國將軍,其中有4位開國中將,15位開國少將,在十九位開國將軍中,有兩位江西人是百歲開國將軍,分別是曾思玉中將和曾美少將,他享年都是102歲,前者擔任過兩屆軍委委員、副國級,後者擔任過北京軍區參謀長、北京衛戍區司令等職。
  • 他是山西唯一的高姓開國將軍,來自太原,曾任正兵團職務!
    高姓有多少開國將軍?答案是13位。在高姓開國少將中,陝西高姓開國將軍數量最多,分別是高文智將軍、高維嵩將軍、高朗亭將軍,高朗亭將軍是延安市第一任市長,他1936年擔任延安市長。總體來說,高姓還是北方居多,那麼我們山西唯一的高姓開國將軍來自哪兒?答案是山西太原市。前面筆者說過,山西太原唯一的張姓開國將軍是張政少將。
  • 江西陳姓開國將軍竟然有兩位數,他們都是誰?
    值得一說的是,陳姓有一位元帥,一位大將,陳錫聯、陳奇涵等六位上將、陳康、陳慶先、陳正湘、陳仁麒等4位中將,以及49位少將。江西陳姓開國國將軍,軍銜最高的是上將,江西沒有陳姓開國中將。在1614位開國將軍中,陳姓是繼徐姓之後,從元帥到少將都有的姓氏。
  • 盤點新中國13任鐵道部長:首任是將軍末任盛光祖
    從1953年實施「一五」計劃開始,新中國的鐵路事業進入了大規模建設時期。在滕代遠、呂正操等領導的規劃和部署下,到1957年「一五」計劃完成時,新中國先後建成幹支線6100公裡。  滕代遠強調路風建設,將戰爭年代下連隊的傳統帶到鐵路工作中。他對機關幹部們說:「基層的意見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我們領導機關的問題,更可照出我們自身的缺陷。」
  • 2017年逝世的12位開國大將:11位百歲老人,一位98歲!
    2017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平凡而又忙碌的一年,在我們朝九晚五,為生活奔波之際,12開國大將悄然離世,令人欣慰的是這12位開國大將有11歲是百歲老人,年紀最輕的也是98歲高齡的老人,接下來便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這12位老人的生平!一、廖鼎琳將軍,2017年2月10日病逝,享年103歲!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洪超犧牲後,張宗遜接任紅四師師長,張宗遜後來成為開國上將。紅四師的政委後來成為開國大將,他就是黃克誠。紅四師下轄三個團,紅十團團長叫沈述清,湖南瀏陽人,在慘烈的血戰湘江中不幸犧牲,紅十團的政委也是湖南瀏陽人,他就是後來成為開國上將的楊勇。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楊勇成為志願軍最後一位司令員。
  • 女大校林月琴:第一任丈夫是開國中將,第二任是開國元帥
    而另一位開國大校,她的名字叫做林月琴,是新中國的第一位女性少校,同時她也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羅榮桓元帥的夫人。林月琴之所以會參加到革命事業中來,要歸功於她的父親林維尹,林維尹1927年的時候就加入了我黨,通過家中所開雜貨店的掩護,持續經營著我黨的地下交通站工作。
  • 陳姓開國將軍竟然是江西最多!想不到吧?他們都是誰呢?
    江西是第一大將軍省份,有興國、吉安、永新三個將軍縣,325位開國將軍。江西在近代參軍的人非常多,算是一改文風,文章節義之邦的江西,將星雲集。陳姓有一位元帥,一位大將,陳再道、陳奇涵等六位上將、陳康、陳慶先、陳正湘、陳仁麒等4位中將,以及49位少將。筆者發現,江西陳姓開國將軍,超過湖北的11人,是陳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
  • 《人間正道是滄桑》中楊立青的原型是誰?其實在他身上原型太多了
    《在人間正道是滄桑》中,楊立青無疑是一個藝術形象,因為他身上糅合了多個我軍中高級將領的經歷。他身上有陳賡大將的影子,但不全像。他和陳賡都出生於湖南名門望族,但楊父有留學日本經歷,陳賡爺爺陳翼瓊投奔在湘軍的陳湜,拜補用副將,誥授武顯將軍,家中廳內懸掛曾國藩手書「大樹長榮」,1885年解甲歸田,教養二子「不得從軍不得為官,只令其讀書」。陳父陳道良但事農桑,絕無東渡扶桑求學一說。陳賡是黃埔一期,和國軍將領關麟徵、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等是同學,而楊立青黃埔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