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美寶蓮、入駐絲芙蘭 彩妝瑪麗黛佳如何講品牌故事?

2020-12-11 聯商網linkshop

沒有女孩能抵抗冰淇淋和口紅的誘惑,尤其當兩者疊加在一起的時候。

5月8日,3500家肯德基門店悄悄更換了與彩妝品牌瑪麗黛佳合作的裝飾廣告,一些門店的桌子和收銀臺被裝扮成化妝檯,印有冰淇淋、口紅的海報隨處可見,將肯德基門店裝扮成了粉紅色。

同一時間,同樣的海報出現在草莓音樂節現場的「瑪麗黛佳 x KFC」快閃店裡,隨著舞動的節奏,年輕人無不對炸雞、冰淇淋加口紅的組合側目。微博上,時尚博主用這款定製產品做展示,引發話題討論和轉發。

三天內,這場跨界合作為瑪麗黛佳天貓店帶來1200萬的銷售額,141萬次的曝光,增加粉絲超過10萬,相當於去年雙11的流量。

乍一看,這個土生土長的彩妝品牌比起動輒千萬級廣告投放的國際美妝品牌,並無太多優勢。它並不出身名門,創始人崔曉紅是理工科出身;在人人高喊渠道為王的過去,卻只著眼於產品;不相信明星代言的號召力,只和氣場相投的品牌做跨界合作。

但這樣的發展方式,塑造了它不太典型的國內彩妝品牌形象。

自成立以來,瑪麗黛佳憑藉高銷量、產品口碑,成為國內新銳彩妝品牌的典範。據創始人崔曉紅透露,瑪麗黛佳自進入天貓以來,以100%的增速擠進天貓美妝TOP3,與美寶蓮同臺較量,還成為第一個入駐絲芙蘭的國內彩妝品牌(6月21日正式入駐所有國內絲芙蘭門店)。

在品牌崛起的當下,瑪麗黛佳是如何講述它的品牌故事呢?

從一支睫毛膏中誕生的品牌

10年前,學理工、做技術的崔曉紅開始創業。她和經營彩妝工廠的哥哥共同研發了一款睫毛膏,把產品裝進後備箱,就開始去一家家店鋪做推銷。

她記憶中的化妝品店鋪是這樣的:各個品牌的促銷廣告牌都堆疊在店門口,每個品牌都試圖用最低的價格,吸引顧客駐足。那是一個渠道為王的時代,品牌眼裡更多的是銷量,而促銷無疑是簡單有效的方式。當時的崔曉紅卻只能靠產品說話。

「當時市面的睫毛膏,刷起來厚,又很難卸妝,體驗感很差,而我們主打輕薄易卸,一下子就打開了市場。」崔曉紅回憶,依靠體驗的方式,她說服了化妝店鋪和消費者,為產品帶來了第一批粉絲,在當時創造了每15秒售出一支的成績。而注重產品體驗的方式被延續下來,也奠定了眼眉妝的拳頭產品線。

2年後,崔曉紅註冊了自己的品牌,在只有5個單品的情況下,藉助分銷代理,年銷量達到2000萬。隨後,為了更好的品牌發展,瑪麗黛佳從浙江搬到上海,組建了10人團隊。

有人稱崔曉紅是瑪麗黛佳的「首席產品官」,技術出身的她,重視產品體驗。辦公室的每一個角落,都堆放著各種產品,隨手拿起一款便能從產品開發角度侃侃而談。

她強調,每一款產品在研發階段就已經被定義了銷售賣點,銷售點隱藏在產品研發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中,若將這個過程拆分成一千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能創新的空間。

瑪麗黛佳的產品部門由崔曉紅一手抓,下面分為產品經理、研發和新技術團隊,每一款產品誕生之前,由崔曉紅代替消費者,向產品經理提出需求。她要求產品使用門檻降低,每一個被感知的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

例如一款有「TITA」聲的唇膏,在蓋子的銜接處加入磁鐵,消費者能夠單手打開口紅,方便使用,還能夠拿在手上把玩,不經意間就能引發二次傳播;帶海綿粉撲的粉底液被稱為「小蘑菇」,在上底妝時不需要藉助刷子和手指,讓上妝更具愉悅感。

「通常,這些銷售點被概括為產品的記憶點、興趣點、使用感,就如一座燈塔,令產品在海洋裡,能夠被消費者一眼看到。」

國內彩妝如何講品牌故事

對於彩妝品牌而言,拼營銷、拼渠道,是每一個品牌成長的必經之路。有意思的是,建立在產品口碑下的瑪麗黛佳,卻從未請過一個明星代言人。

崔曉紅還總結了瑪麗黛佳的營銷方式:

1.內容營銷,比傳統廣告更可信。

瑪麗黛佳擅長運營微博、微信等社交渠道,已經累計了百萬粉絲。內容生產方面,還與各個類目的KOL合作,例如MK、雌和尚、深夜發嗤等,通過圖文、文章、短視頻、直播等形式。

以直播為例,結合天貓3月的直播盛典,瑪麗黛佳找到十位電商直播達人合作,在預熱和爆發期間形成網紅矩陣,每個網紅輪番上陣。

原創內容上,通過經營「玩色學院」,嘗試妝容教學的內容分享,降低彩妝使用門檻。此前,還結合美妝行業的熱點,將瑪麗黛佳原創的內容集合成書出版,建立品牌權威性。

2.跨界合作,通過場景建立品牌與消費者的聯繫。

崔曉紅認為,跨界合作能夠激發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初步認知,從而引發情感訴求。同樣的瑪麗黛佳,消費者在百貨櫃檯和在草莓音樂節上體驗到的是不同的品牌感染力。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瑪麗黛佳會找到調性契合的品牌,合作名單中包括KFC、百雀羚、太陽馬戲團、裂帛、風暴音樂節等,共同塑造有視覺衝擊力、品牌感染力的場景,與目標消費者對接,建立對品牌更豐富、立體的認知。

崔曉紅

3.口碑傳播,好的體驗能夠轉化成二次傳播。

大多數粉絲是從眼眉妝產品認識了瑪麗黛佳,網名為「Toby泡芙」便是如此。近2年,「Toby泡芙」迷上了收集每一款瑪麗黛佳跨界合作的定製產品,她曾將搜集的所有產品鋪滿臥室,拍照上傳微博。她時常通過微博分享購買和使用瑪麗黛佳的場景,網友會在分享下面詢問使用方式、使用感和購買方式。

崔曉紅每天都會固定翻看店鋪產品評價,她認為,這樣獲取的消費者信息是最為直接、快速、真實的,並能夠成為產品迭代的動因。

打爆電商

2013年,瑪麗黛佳開始組建電商團隊,正式上線瑪麗黛佳天貓旗艦店。一開始,崔曉紅堅定在產品上採用同款同價,並將更多的跨界合作由線上承接,因此帶來銷量的快速增長。而線上的玩法,令線下分銷商一時無法適應,卻並未動搖她的決心。

相反,天貓用戶的消費需求逐漸與不同渠道區分開來,同時,越來越多國內外品牌開始大規模入駐天貓。崔曉紅開始思考線上的布局,並開始針對線上定製產品。

「以前出專供是為了解決線上線下矛盾,但現在出專供款的核心是因為不同渠道消費者的需求不同,驅動因素不一樣。」崔曉紅向《天下網商》坦言。

據瑪麗黛佳電商事業部總經理EVA介紹,2016年天貓雙11,為了能在更多成熟彩妝品牌中脫穎而出,瑪麗黛佳定製了一款5個顏色的小尺寸口紅,5萬套產品在天貓旗艦店開售,24小時全部售罄。

至今,針對天貓平臺已嘗試了5款定製產品,每一款的月銷都高於1萬件。然而,EVA介紹,針對天貓的定製產品,並非單純設計新產品,還需要各個環節相互配合。

首先,在確定研發之前,每一款定製產品都經過數據調研做支撐,提煉新產品的品類、概念、定價。

其次,在產品研發的過程中,制定銷售計劃,根據該單品的行業熱賣數據,確定首批、後期的貨量,以銷定量,控制庫存和銷售時間。

然後,為定製產品設計相應的視覺包裝。EVA強調,針對線上的產品主打高顏值,視覺是第一吸引力。

美妝品牌在推出新品時,都會做大量投放和營銷加強單品影響力,在線上,這種形式會更輕更靈活。例如,每個新品找符合氣質的模特拍攝,為這個產品定製適合它的演繹方式。

最後,通過運營打爆銷量。這個節奏通常是,先要準備精細化的產品詳情頁,提升前期轉化率;再培訓客服,對不同產品使用不同的專業術語;店內首頁導流;最後,通過內容運營配合,通過淘寶頭條、清單、有好貨、微淘等,定期推送圖文。積累一定口碑後,通過活動引爆銷量。

通過這樣的方式,2016年瑪麗黛佳在天貓的年銷量接近2億元,位居國內彩妝類目第一。

定製渠道

瑪麗黛佳的渠道布局並無二致,主要渠道包括天貓店、化妝品店、百貨店。其中,化妝品店指化妝品為主要的集成店,如屈臣氏。百貨店以BA專櫃形式為主,全國超過200個銷售點。

值得一提的是,瑪麗黛佳以國內第一個彩妝品牌的身份入駐絲芙蘭。後者是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控股的美妝集成零售品牌,曾憑藉一眾中高端歐美美妝品牌,成功打開國內市場。如今在全球33個國家擁有2300個門店。

崔曉紅認為,絲芙蘭背後的人群與之前渠道背後的人群不同,這裡的年輕人更前衛,對於彩妝知識更熟稔,是「大咖」級別的粉絲。因此,確定入駐絲芙蘭後,瑪麗黛佳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為其定製了一個由20多款單品組成的全新系列,並將更前衛、更有技術含量的單品在這個渠道獨家銷售。

她還認為,正是更開放的市場環境,讓消費者對於彩妝的認識和化妝的技能有了飛速的提升。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品牌並非唯一吸引力,令瑪麗黛佳這樣有趣、靈活的年輕品牌帶來更多機會。

「每個渠道都有不同的消費需求,針對這樣的需求,做產品定製,才能佔據那個渠道的主流消費者。」EVA認為,天貓、絲芙蘭這樣的渠道湧現後,美妝品牌也在轉換產品研發、生產的思路,對於渠道有著新的理解。

例如,瑪麗黛佳對線下渠道做了上新改革,降低渠道的庫存,管理產品終端庫存,提升產品周轉效率,確保產品上新的成功率。

另一邊,瑪麗黛佳擁有自己的供應鏈,從研發、生產、銷售有絕對的把控力,從而才能做到針對每個渠道定製產品,並進行小批量、多批次生產。以天貓定製款為例,從決定上新,到上架最快只需1個月。

瑪麗黛佳的每一個渠道,都扮演著不同的作用,特徵鮮明,相輔相成:線上要快,需要讓消費者有快速做決策的動力;化妝品店強調沒有門檻的諮詢服務;百貨賣的是專業和品牌力;購物中心注重體驗。

「我的眼裡只有人,這些人在哪裡,我們能夠用什麼樣的方式與他們建立聯繫,才是我真正關心的。」崔曉紅說道。

(來源:天下網商 記者徐露)

相關焦點

  • 瑪麗黛佳進駐絲芙蘭意味著什麼 是機遇還是挑戰?
    隨著中國消費者時尚消費意識的覺醒,代表了時尚與新生活方式的彩妝正在迎來最好的時代,中國的彩妝品牌也開始受到來自國際市場的關注。近日,全球頂尖化妝品零售商絲芙蘭內便出現了一個新的中國元素。   瑪麗黛佳成為了率先進駐絲芙蘭的中國彩妝品牌。
  • 女工程師創業,拿下天貓國貨彩妝三連冠,還入駐了絲芙蘭
    當她過了而立之年,突然想從這種黑白的生活中跳出來看看另一個彩色的世界,於是在33歲的時候選擇走出工廠體系,成為一個彩妝品牌的創業者。瑪麗黛佳2008年創立,到今年正好是10年,這個彩妝品牌擁有不斷引發人們討論的能力:每15秒售出一支的全國首創嫁接式睫毛膏,連續三年成為天貓上銷量最高的國貨彩妝品牌,成為第一個入駐絲芙蘭的中國彩妝品牌,大排長龍的口紅自動販賣機。
  • 想重振彩妝卻又引入國產品牌 屈臣氏玩的什麼套路?
    在大舉調整品牌結構、縮減國產品牌的新政策背景之下,化妝品觀察關於瑪麗黛佳入駐屈臣氏的報導在業內引起了熱論。是什麼促使屈臣氏作出這個選擇,引進這個國產彩妝品牌對未來系統內的彩妝品類發展有哪些幫助?「首先,對於屈臣氏來說,需要一個品牌來提振彩妝品類的信心。」吳志剛認為彩妝是過去兩年化妝品門店增長最為迅速的品類,而在屈臣氏的店內,很少有知名潮流新彩妝品牌的引進,使得屈臣氏店內形成了很嚴重的個人護理氛圍,時尚性不夠,這也是導致年輕人遠離屈臣氏的最主要原因。另外,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屈臣氏系統內無論是「扛把子」美寶蓮還是另外兩大本土知名彩妝近兩年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 絲芙蘭、屈臣氏、萬寧、妍麗新渠道調研:如何掘金萬億美妝大市場?
    本文主要針對如下問題展開,新消費內參將會帶給你答案:1、主流線下渠道就近如何選品、布局?2、為什麼瑪麗黛佳能進絲芙蘭?有何啟示?3、彩妝國貨品牌入駐線下渠道的機會究竟怎麼把握?4、絲芙蘭、屈臣氏、萬寧、妍麗的差異化在哪裡?品牌如何選擇?5、渠道話語權強大的當下品牌如何賦能渠道?
  • 中國美妝沒有品牌
    沒想到,這個品牌僅用1小時28分,就成為了天貓美妝首個成交額破億的彩妝品牌。彩妝領域新的黑馬出現。那年的彩妝類目排行榜中,瑪麗黛佳付出了63.2%的折扣率,搶到了2.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九。而完美日記只用37.9%的折扣率,就換取了3.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
  • 高端彩妝MAKE UP FOR EVER在天貓開店了
    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LVMH旗下高端專業彩妝品牌MAKE UP FOR EVER近日正式入駐天貓,這也是天貓美妝高端線第一個專業彩妝品牌。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化妝品市場在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時,市場平均年增長幅度保持在13%~15%。而在化妝品市場各個分支中,目前推動市場發展的動力主要來源於護膚與彩妝兩個分支。
  • 面膜走紅中國市場,雅詩蘭黛旗下熱銷護膚品牌GLAMGLOW入駐絲芙蘭
    據時尚商業網消息,近日,雅詩蘭黛集團宣布旗下美國護膚品牌GLAMGLOW將正式入駐全球中高端化妝品零售商絲芙蘭(Sephora)中國,開啟新的對華零售戰略。為了慶祝品牌入駐,GLAMGLOW攜手其中國區發光面膜代言人林彥俊,在絲芙蘭上海向陽旗艦店舉辦了入駐慶典活動,共同見證這一儀式的還有GLAMGLOW中國區副總裁、品牌總經理Scott Yuan、絲芙蘭中國區商品副總裁 June Rhee 以及眾多時尚達人和粉絲。
  • 屈臣氏首家彩妝旗艦店在京東開業 誰能幫誰?
    8月28日,屈臣氏首家彩妝旗艦店在京東正式開業,實體門店在售的美寶蓮、瑪麗黛佳、卡姿蘭等17個彩妝品牌及潔面品牌碧柔全部導入,目前已有397個SKU。品觀網在該旗艦店頁面看到,截至現在,瑪麗黛佳雙頭眉筆的評價最多,達到13條,其餘大部分產品評價為0。這家彩妝旗艦店是屈臣氏在京東開設的第三家門店。早在2013年,屈臣氏在京東開設官方旗艦店,今年4月又開設了海外旗艦店。本次首家彩妝旗艦店入駐,屈臣氏京東旗艦店在首頁置頂廣告中插入彩妝旗艦店宣傳圖,不過外鏈地址為屈臣氏海外旗艦店。
  • 彩妝零售界「快時尚」新品牌,收割無數少女心,域名表現如何?
    說到彩妝線下零售連鎖店,相信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去屈臣氏(WATSON)或者絲芙蘭(SEPHORA)。但在今年,兩家新型彩妝零售店以「少女心爆棚」的嶄新形式出現在大眾眼前,也吸引了無數女生的眼球。沒錯,它們就是THE COLORIST(調色師)和WOW COLOUR。
  • 便宜又好用的10大平價彩妝推薦!
    其實也有許多好用的平價化妝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10個平價又好用的化妝品品牌~kikoKiko是義大利平價彩妝第一名。義大利人對優雅和時尚的品味都深深影響著kiko。它是阿瑪尼和D&G走秀的御用彩妝品牌。真正讓它火的是他的性價比。
  • 第一個入駐絲芙蘭國產化妝品!堪比大牌!
    女孩子的通病不管見到好看的衣服還是各種各樣的化妝品都要趕緊入手,上班族還好,要是學生黨,估計要省吃儉用才會捨得給自己買好的化妝品,其實大牌並不一定適合自己,實際在美妝圈也有幾個國貨品牌可圈可點的,比如瑪麗黛佳口紅做的比較出彩,色彩豐富,價格還實惠,是第一個入駐絲芙蘭的國產彩妝。還有VNK口紅非常驚豔,李佳琦都在推薦!特別滋潤,顯色度還好,絕對不輸任何大牌。
  • 屈臣氏原來有這麼多便宜好用的彩妝,驚喜!
    最近,黃小喵公司樓下的屈臣氏重新裝修了,大了好多, 而且專門闢出了好大一個區域賣彩妝,看到美寶蓮、歐萊雅、瑪麗黛佳、蜜絲佛陀、KATE的專櫃都非常大,還有得鮮、kiss me等等,天吶,熱門彩妝應有盡有,可以說非常驚喜了!
  • 絲芙蘭下周換帥,接任者為前星巴克高管
    短短幾年,絲芙蘭在中國的市場逐漸擴大,從上海擴展至北京、廣州、寧波、南京、成都等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同時進駐天貓、京東,在中國76個城市擁有近250家零售門店,在線上覆蓋了800多個城市。而今年,在零售業受疫情極大影響的情況下,絲芙蘭還正式入駐天貓國際,「絲芙蘭海外旗艦店」上線,擴張速度仍然不減。
  • 屈臣氏想用3年做爆彩妝 彩妝入駐要闖哪幾關
    近2600家屈臣氏中,專櫃彩妝品牌只有美寶蓮、凱朵(KATE)、姬芮(Za)、卡姿蘭、蘭瑟、珀萊雅公司美妝品牌貓語玫瑰和玻兒(Popular Art),蜜絲佛陀與屈臣氏的關係則一直不太穩定;在開架彩妝區,則陳列著自有彩妝品牌骨膠原系列、Makeup Miracle和My Party Gal等。
  • 瑪麗黛佳:新零售裡風生水起的美妝大牌
    大概就是連續三年天貓彩妝類目前三名的水平。有人說,知道這個國產品牌,因為它是第一個入駐絲芙蘭的美妝國貨。事實上,瑪麗黛佳在全國有100多家百貨、幾十家購物中心的直營門店。瑪麗黛佳的電商總經理EVA透露:當時在天貓美妝周,把初級口紅販賣機的創意拋了出去,升級了旗艦店的掃碼功能並實現行動支付以後,瑪麗黛佳發現在商場裡掃過碼的顧客,即使離開了商場這個場景,依然可以與品牌發生交互,可以成為會員,甚至下一次復購,這個過程中的數據都是可以追蹤的。
  • 美寶蓮紐約精品形象店入駐華潤五彩城購物中心
    導語:2016年6月26日,一直走在時尚與美妝前沿的高街彩妝品牌美寶蓮紐約,在華潤五彩城購物中心開設精品形象店,這是品牌在北京開設的第一家形象店,店面設計融入美寶蓮紐約一貫的紐約時尚精神,以品牌全新理念「Make IT Happen」打造,旨在鼓勵現代女性運用彩妝的力量,通過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 除了卡姿蘭 你不得不知這10大中國彩妝品牌
    另一方面,成長起來的中國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也對彩妝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彩妝市場能做到510億的規模,離不開15年來本土彩妝品牌的努力。在彩妝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後,本土彩妝品牌又該如何佔據一席之地?今天,品觀君就為大家盤點最有代表性的11大本土彩妝品牌。
  • 有哪些超好用的平價彩妝品牌值得入手呢?
    之類的彩妝,總是很想嘗新。大牌彩妝好是好,但是價格畢竟擺在那裡,有時,如果我們想沒有經濟負擔的嘗新,還是平價彩妝最貼心了。秧秧個人覺得,像眼影、唇膏這種多一個顏色就能讓人超級愉悅的小東西,特別適合買平價品牌的(土豪隨意)。秧秧最愛的平價彩妝有以下幾個。第一是KIKO。作為一個義大利彩妝開架品牌,KIKO的口紅顏色真的是多到逼死選擇綜合症患者。
  • 揭秘大牌彩妝背後的中國代工廠,從OEM到ODM之後OBM是否是最終出路
    全球諸多大牌彩妝和大眾彩妝,都出自基地位於中國的彩妝加工廠。中國彩妝OEM/ODM產業發達,也成就了卡姿蘭、瑪麗黛佳、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各領風騷的彩妝代表性品牌。我們將國內彩妝行業的一些代表性企業分享如下。
  • 護膚品國貨越來越值得入手 你知道有哪些品牌比較好用嗎?
    每個品牌都在積極的尋找破局方式。看著國貨越來越好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內心既自豪又欣慰。今天小編i就來和大家說說那些好用的國貨護膚品,希望對你們有用哦。很多國貨都打起了中草藥的主意,一旦有了競爭,就會有創新,如果國貨護膚品想破局,必須抓住中國的上下幾千年護膚的精髓,和中醫結合是個不錯的破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