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以為魚怕海鳥,這種魚卻能捕獲海鳥為食,體型大卻超敏捷

2020-12-15 騰訊網

說到海鳥絕對是魚的天敵,我們都知道生活在海上的很多鳥類都是靠著抓魚吃;當看到有魚在水面上的時候,像箭一樣的從高空中飛下去,速度之快讓人都覺得驚訝,在很多人看來海鳥在海上是無敵的,尤其是還可以飛到空中,非常的自在!但是最近小編卻發現並不是這樣的,原來在海裏海鳥也有一種天敵,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這種魚叫珍鰺魚,它就是海鳥的天敵,經常捕獲海鳥自己吃,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吧!

說到珍鰺魚,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尤其是生活在內陸的人基本上沒有聽到過這種魚,在我們的心目中,聽到最常見的魚就是鯽魚草魚等等了;珍鰺魚是一種非常兇猛的魚,而且非常的聰明!

之所以能夠抓到鳥類,是因為由於很多的海鳥喜歡在海面上抓小魚,珍鰺魚就會慢慢的靠近,當到達足夠的距離時,直接一個動作就可以把鳥咬到嘴裡,動作敏捷程度讓人都覺得驚訝!

在我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鳥捕魚吃,誰能想到還會有這樣的魚,能夠抓到會飛的鳥,不得不說自然界中每一樣動物都是有自己的天敵的,看來即使是海鳥會飛,在大海中捕魚時也是要小心才行!

我們經常在釣魚的時候,尤其是海釣的時候,很多人都看到釣到魚之後的開心,但也要注意釣魚時候的危險,可能在不知道的時候就會發生了,碰到一些非常兇猛的魚等等,所以出海釣魚可以,也要以安全為前提哦!

相關焦點

  • 哪種魚才是鯉形目中的魚王?
    鯉形目(Cypriniformes)是淡水魚中最大的一目,有超過4250個物種,除南極洲外的各大洲均有分布,代表物種就是鯉魚,我們常見的鯽魚和四大家魚(青草鰱鱅)都是鯉形目的。鯉形目中很多品種都可作為食用魚,所以鯉形目給人的印象就是能吃,而且好吃。但作為淡水魚豪門,鯉形目中也不乏大魚,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鯉形目中的那些大魚。
  • 廣西大石圍發現食魚的蝙蝠,爪如魚鉤,一晚上能捕獲約30條小魚
    02腿長腳大,爪如魚鉤,為捕魚而生 大足鼠耳蝠是體型較大的一種鼠耳蝠,身體肥壯,成年蝙蝠體重20-30克,體長6.7-7.0釐米,尾長5.0
  • 鳥能捕魚,有種魚也能捕鳥,而且還是捕食飛行中的鳥
    鸕鷀捕魚是一種世代傳承的古老技藝,而這種古老技藝所依靠的就是鳥類捕食魚類的天性。很多鳥類天生就具備捕食魚類的天賦,除了人類的朋友鸕鷀以外,鴨子、大雁以及仙鶴都是捕魚的能手,這些例子之中所出現的鳥類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而在自然界之中,能夠捕食魚兒為食的鳥類不勝枚舉。
  • 漁民捕獲巨型狼魚 揭秘神奇物種狼魚(圖)
    據報導,漁民捕獲巨型狼魚,這條狼魚體長近2米,嘴巴足可吞下一個小孩,如同科幻電影中的怪物,非常醜陋,那麼狼魚到底是什麼?漁民捕獲巨型狼魚 圖片來自網絡  日本漁民白坂浩(Hirasaka Hiroshi)日前在福島核電站附近的北海道海域捕獲一條巨大狼魚。
  • 南海有一種怪魚,酷愛吃海鳥,為了捕食甚至學會了「飛行」
    南海的魚類資源極其豐富,據統計其中西南中沙群島海魚的魚類高達2000多種,其數量位居我們四大海區之首,南海擁有如此龐大數量的魚種,當然也少不了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魚種,比如:鳥類會吃魚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是個很普通的常識,但是在南海有一種怪魚,酷愛吃海鳥,為了捕食甚至學會了
  • 漳州捕獲一條翻車魚 體型龐大酷似外星生物
    漳浦六鰲海域捕獲一條翻車魚,體型龐大,酷似外星生物…  據讀者「牛牛」向晨報爆料:有漁民在漳浦縣六鰲後江海域捕獲了一條體型龐大的「怪魚」,目測體長超過2米,長相相當怪異。該條魚頭上生有兩隻明亮的眼睛和一個小小的嘴巴,體灰褐色,腹部銀灰;胸鰭短小,無腹鰭與尾鰭,背鰭與臀鰭高大且相對,有著粗糙的皮膚紋理。
  • 攝影師拍罕見魚吃鳥 捕食者秒變獵物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魚一般處於食物鏈的最低端,它們不僅要躲避海底大魚的獵食,在海面上換口氣時還要躲避海鳥的獵食,但事實上,在海中也有一種魚會主動躍出水面捕食鳥類。在非洲賽舌爾海岸,BBC的攝影師拍攝到了罕見的魚吃鳥畫面。
  • 海鳥一口一條魚?北極海鸚不答應,最高捕魚記錄為一口60條魚!
    在鳥類中,水鳥海鳥等鳥類都是以魚類為主食,但幾乎所有鳥類都是一口一條魚,畢竟口就只有一張,難於同時捕捉到兩條魚,但就有一種海鳥偏偏不答應一口一條魚,它是要一口多條甚至一打魚等才滿足,這種海鳥就是——北極海鸚。
  •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時間:2020-04-29 15:47   來源:河南都市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
  • 海鳥和魚的愛情
    在動物界,有一種鳥,叫天蠍鳥,這種鳥羽毛華麗,飛行高度很高,喜歡獨居,在自然界很少能看到這種鳥。今天就來講一個天蠍鳥的故事。說到天蠍鳥,很多人都覺得這種鳥神秘莫測,而且機敏過人,很難被馴服。有一天,天蠍鳥到海面上追逐海鷗。就在天蠍鳥和海鷗們玩的不亦樂乎的時候,一條金牛魚躍出海面,不小心撞到了天蠍鳥。「餵!,瞎啊,撞到老子啦!」
  • 這種魚體型小巧眼睛大,肉質細嫩營養高,被譽為補腦佳品
    這些魚類資源中,硬骨魚綱鱸形目是包含經濟食用魚種類最多的一個大目了。我們熟悉的帶魚、黃魚、金槍魚、鯛魚,都是屬於此目的。鱸形目的魚類大部分生活在海洋,少量生活在淡水中,形體大小差別很大。鱸形目的魚類都長有鰭棘,可以用於進攻或者防衛。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鱸魚目的一種美味魚類,叫做方頭魚。方頭魚有比較多的種類,我國多產於黃海、渤海和東海海域,多生活在近海。
  • 一直以為「食蚊魚」是滅蚊英雄,真相卻如此不堪!
    工具是地籠,餌料為蝸牛,蝸牛在天台泛濫成災,正好藉此機會消滅一部分。我將蝸牛壓糜,裝進地籠餌袋,用抄網推遠下水。大約一個多小時後,起網——不出所料,捕獲很多河蝦,但多數是小蝦,然意外的是,裡面還有幾尾大肚魚!當時如獲至寶,因為依稀記得大肚魚便是食蚊魚!
  • 廣西老鄉捕獲「胳膊粗鱔魚」,稱捕了幾十年魚沒見過,鱔魚精?
    不過,鱔魚本身並非什麼稀罕物種,農村的河溝、水田裡,只要不過度使用化肥、蟲藥,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許多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小時候應該都有夏天捉鱔魚摸泥鰍的經驗... 然而,即使是農村裡「捉鱔」老手,看到下面這兩條「巨鱔」,可能都會嚇得不輕....
  • 與食魚蝙蝠同樂
    成年蝙蝠體重20-30g,頭體長60-65cm,是體型較大的一種鼠耳蝠。最典型的形態特徵是後足異常發達,長約20mm,相當於其他以昆蟲為食的鼠耳蝠後足的兩倍長,且十分尖利,如同魚鉤,這些特徵與已被證實的食魚蝙蝠相似。因此,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大足鼠耳蝠就被懷疑有食魚特性,但一直沒有確切證據。
  • 挪威海釣者捕獲「獅頭龍身」怪獸魚驚呆!這種魚比恐龍還古老
    挪威一名年輕海釣者近日捕獲了一條看起來非常怪異的「獅頭龍身」魚,在釣到這條怪獸魚時幾乎跳下了船。據了解,這種魚可以追溯到近4億年前,是恐龍之前的真正倖存者。
  • 科學家「看清」 食魚反鳥骨骼長啥樣
    9月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依據新的歸入標本對奇異食魚反鳥的解剖學和系統發育位置進行了釐定。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古脊椎動物雜誌》上。 2016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王敏等人發現了食魚反鳥正型標本,該標本保存了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鳥類食團,為復原早期鳥類消化系統的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 厲害,長江怪魚,被大蛇捕獲,卻死裡逃生
    看起來是一條大蛇,捕獲了一條江魚!這條大蛇正緊緊咬住江魚的腹部,可這是條什麼魚?釣友表示,在長江釣魚多年,還真沒見過這種魚,肚皮雪白,青黃色的背部,是條泥鰍嗎?哇塞,這麼神奇,不過,兩條野物的巨大體型差異,看起來這條江鰻,已經在劫難逃了!
  • 這種魚都要放生?重慶釣魚人長江釣起怪魚,魚頭是三角形
    釣魚愛好者釣到大魚都是開心的,然而這位釣魚人將它帶回家之後,卻越看越有些擔心——這會不會是一條保護性魚種,能吃嗎? 鱤魚是長江水系最大的掠食者,水產文獻記載的最大捕獲記錄是400斤,近3米長(武漢一位漁民80年代長江捕獲)。
  • 鳥能飛多快?這種鳥比「法拉利」都還快,網友:幸好我們有和諧號
    而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也是一種對於我們來講十分奇特的鳥類,這種可以將自己飛行速度與我國強項高鐵,亦或者是跑車「法拉利」所比擬,時速竟能夠達到每小時400多公裡,這簡直是難以置信的,有網友認識了這種鳥後,感嘆道:幸虧我們有著和諧號。
  • 這種魚又懶又醜,能鑽泥能爬樹,號稱:最難釣的魚
    在人們的印象當中似乎懶惰只會跟人類有關係,因為似乎只有人類才有好逸惡勞的壞習慣,而無論是海裡的魚還是天上的鳥又或者陸地上的走獸,每天都在為吃食而四處奔波,又怎麼有時間去偷懶呢。只不過世界上的物種浩如煙海總有一兩種特立獨行的,彈塗魚就是一種以懶而出名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