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深綠將樂!

2020-09-23 微將樂

小城將樂

留給我印象深刻

覺得她美、她秀、她精緻

將樂歷史悠久,西漢時,東越王就選將樂這地方營建樂野宮,作為弦歌生舞、狩獵遊樂之所。

公元260年置縣,因「邑在將溪之陽,土沃民樂」「東越王樂野宮在是」,得名「將樂」,屬建安郡,為閩越地早期設立的9 個古縣之一。

那天,下榻在玉華賓館,賓館前就是金溪,說是溪,其實比我見到的許多河還大。

將樂的同志告訴我,將樂礦產豐富,古時,先人們在溪中淘金,便把這溪稱為金溪。

金溪源頭髮自上遊建寧,入泰寧至將樂,之後又匯入富屯溪,經沙溪併入幹流閩江,是福建母親河閩江的一脈。

溪水湛藍、白雲倒映,宛如一幅水墨畫。

我站在溪邊環顧縣城,四面群山,山霧輕漫,金溪由西至東穿城而過,目之所極望見4座橋梁,一列動車正從最西面的橋上疾駛而過,宛若一條長龍從山中竄出,很快又躲進了大山。

這橋這溪,似乎讓人尋找到一處過去與現在的交匯點。

在沒有公路、鐵路的年代,江河溪流便是一條路,人們稱之為「水路」。

小時候,我家住在沙溪與劍溪的合流處,天色微明時,這溪便沸騰了起來,筏工們哼著激越的號子,劃著昨夜泊在溪邊的木筏上路,現在想來,那時有多少木筏是從金溪漂流而去。

拾級而下,沿著環溪棧道慢慢欣賞溪面景色:溪邊一座城,水中也有一座城,天湛藍,水也湛藍,倒映在水中的建築、藍天、白雲和橋梁輕輕地搖動著,幾隻小船泊在溪岸,似乎泊在雲彩間。

午時的這座小城基調是蔚藍的,空靈寥廓,與這水一樣,富有柔情。

第二天天色微亮,又去棧道,圓圓的月亮依舊高掛在城市的樓宇之上,我有些懊悔,如果再早半個小時,便可賞到水中明月了。

棧道上已有不少人在晨練,我深深呼吸清新空氣,想起頭天晚上,當地的同志很是驕傲地說:「將樂在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中位居榜首。」

綠色清新,是這座小城的品牌,也是這座小城的驕傲。

太陽漸漸露出了面龐,投在溪面,如一柱光影,一葉輕舟正映在這束陽光下,因為逆光,更覺得它的寧靜。

溪水潺潺,從這裡一直流向常口村。

那天下午,隨著在閩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去了常口村,我佇立在村口村規民約碑前,聽著全國人大代表、常口聯村黨委書記張林順講村規民約碑故事:1997年4月10日 ,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同志到常口村調研,問增收、談發展、寄予厚望。

村民們深受鼓舞,將這些要求寫進村規民約並勒石於村口。

20多年間,常口村百姓銘記「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守護綠色家園,做好生態文章。

我們沿著小道走進田野,荷花綻放,芋田青綠,村裡還引進了現代農業,建設了千畝噴淋工程,果樹沐浴在噴出的霧海中,陽光折射下,霧海生出美麗的彩虹。

我們坐在村民家中品著擂茶,一邊欣賞姑娘製作擂茶的過程,她將一大把芝麻放進擂茶缽中,熟稔地用木棒在缽邊反覆搓揉,爾後放入茶葉、桔皮等各種中藥材,擂成粉狀後將燒開的水注入缽內反覆攪動,獨有的擂茶香味就撲鼻而來。

我問,為什麼不把擂茶製作成可衝速食的茶品。

姑娘含笑說,這方水土、這方風俗擂出的不僅僅是茶,而是這裡的味,水不同、風土不同,再喝可能就不是家鄉正宗的味了。

我邊喝著熱氣騰騰的擂茶,邊琢磨著這番話,更加理解了故鄉、故土的含義。

黃昏時節,晚霞映紅天邊,秀美了湖光山色。遠處湖中央的那座山叫「回頭山」, 庫區常口村是將樂走向外界的重要通道。

遊子走到這裡,都會情不自禁地回頭。

「家在這裡,愛在這裡,我總是回頭望著你。擂茶飄香,瓜果遍地……回頭望你家鄉的回頭山,那是離鄉的兒女鄉情依依……」這首由著名的詞作家石順義、曲作家張卓婭譜寫的《家鄉的回頭山》,唱出了將樂人對家鄉的愛,對家鄉的情。

第二天上午,我們驅車去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將樂乾隆縣誌上載:「龍棲山,多蒙深潭,傳說有龍居於此,故名。」境內有野生動物2129種,高等植物1763種,其中列入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20 種、野生植物9種,被譽為「天然植物園」和「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基因庫」。

一路上初秋的田野綠中帶著黃,格外清新迷人,想起白露將至,隨口吟道:「白露陽光白,田原稻已黃。天高鳥音遠,人喜谷盈倉。」

進了山,澗水潺潺、青竹滴翠、柳杉挺拔。沿著竹林的臺階拾級而下,便走進了生產西山紙的手工作坊,看老師傅演示的生產工藝。

一張「西山紙」要經過踏料、烘焙等28道工序,完全保持原始手工操作,十分艱辛勞累,特別是「踏料」這道工序,近乎蠻荒。

「冰清玉潔」的西山紙書印了多少鴻篇巨構,同時也留下了自身歷史重負的深痕。

西山紙已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與擂茶、龍池硯並稱「將樂三絕」。

中午時分,走在保護區的小鎮上,街道寧靜、整潔,以灰色為主基調的建築被青山環抱,可以看出這裡的人們對大自然的依戀與熱愛。

下山後又去了小王村,整個村落如同一個大花園,錯落有致。

這些年,鎮裡把美麗鄉村建設與農地建設結合起來,通過農地建設的補助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資金支持,鄉村變美了,耕地也多起來了。

小橋流水,田園阡陌,我仿佛尋到了鄉村的韻、鄉村的味。

一路走來,我心裡有些納悶,從產業結構上看,將樂的工業佔54.5%,但是,在兩天的時間裡,我好像不見工廠的影子。

後來,在座談會上,揭開了我心中的謎底:為了保護好生態,縣裡建立了工業集中區,所有的工業企業都在集中區裡,縣裡統一治理工業廢水,統一治理大氣汙染。

縣委書記很自豪地說,他們正在努力打造親山、親水、親綠、親氧大自然「深呼吸」樂趣的休閒康養重要旅遊目的地,讓將樂深綠一派,清新滿邑。

我品將樂,如同品一碗擂茶,味無窮、味雋永,在回來的動車上,寫了這麼一句:「將樂樂觀將來,金溪溪漾金碧」。

來源:三明日報 筱陳

編輯:羅彩蘭

審核:董觀生

有什麼悄悄話要告訴小編的不?

來互動區留言唄!

沒有!?那點個「

」行嗎?

相關焦點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三明紅色旅遊推廣聯盟揚帆起航
    important}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打造我省首個紅色旅遊區域協作平臺為進一步打響「風展紅旗如畫三明」城市名片,充分發揮三明原中央蘇區紅色旅遊資源優勢,打破行政區劃局限,做強做大區域旅遊板塊,永安、明溪、清流、寧化四縣(市)決定共同構建四地區域旅遊一體化平臺,成立三明紅色旅遊推廣聯盟。
  • 風展紅旗,如畫三明 | 三明紅色旅遊推廣聯盟揚帆起航
    收錄於話題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寧化天鵝洞清流天芳悅潭聯手發展打造我省首個紅色旅遊區域協作平臺為進一步打響「風展紅旗如畫三明」城市名片,充分發揮三明原中央蘇區紅色旅遊資源優勢,打破行政區劃局限,做強做大區域旅遊板塊,永安、明溪、清流、寧化四縣(市)決定共同構建四地區域旅遊一體化平臺,成立三明紅色旅遊推廣聯盟。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三明紅色旅遊推廣聯盟揚帆起航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清流天芳悅潭聯手發展打造我省首個紅色旅遊區域協作平臺為進一步打響「風展紅旗如畫三明」城市名片,充分發揮三明原中央蘇區紅色旅遊資源優勢,打破行政區劃局限,做強做大區域旅遊板塊,永安、明溪、清流、寧化四縣(市)決定共同構建四地區域旅遊一體化平臺,成立三明紅色旅遊推廣聯盟。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深綠將樂
    將樂歷史悠久,西漢時,東越王就選將樂這地方營建樂野宮,作為弦歌生舞、狩獵遊樂之所。公元260年置縣,因「邑在將溪之陽,土沃民樂」「東越王樂野宮在是」,得名「將樂」,屬建安郡,為閩越地早期設立的9 個古縣之一。那天,下榻在玉華賓館,賓館前就是金溪,說是溪,其實比我見到的許多河還大。將樂的同志告訴我,將樂礦產豐富,古時,先人們在溪中淘金,便把這溪稱為金溪。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三明之行,不虛此行!一起來看看華東地區15位資深記者眼中的三明
    如畫三明」主題採訪。到泰寧上清溪採訪了美麗鄉村建設,感受了綠水青山,又聽了『鯉魚的故事』,『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的感覺更加生動了。」,從三鋼的綠色發展走前頭到萬壽巖遺址的保護利用再到圓初生態農業康養基地的建設,一路走一路採,記者們對三明如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論有了更為具體認識,紛紛感嘆「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大有可為。
  • 「風展紅旗,如畫三明」精彩亮相廈門旅博會
    突出宣傳主題,展館風格彰顯城市個性三明館布展設計以紅、綠為底色,以紅色飄帶環繞全館,亮出「風展紅旗·如畫三明」城市主題詞,再以綠葉為造型,立體呈現「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城市名片。通過紅色旅遊和康養三明兩大資源展區,生動展示三明城市名片和主打文旅、康養、美食產品。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傳承紅色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important}9月9日,走進三明中央蘇區「風展紅旗如畫」陳列展館,工作人員正加緊展板、藝術品、多媒體等製作。目前,展廳總體施工已完成80%,預計9月底將基本完成最後的展陳布置工作。今年以來,我市持續做實做足「紅色三明」文章,唱響「風展紅旗如畫」品牌,紅色故事宣講持續不斷進行,積極研究梳理、對接爭取蘇區政策項目支持,推進紅色產業發展,推動三明紅色優勢加快轉化為三明發展優勢。
  • 福建三明探索實踐,風展紅旗如畫→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三明老區蘇區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從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山區特色產業增收,到保護綠水青山、「畫好山水畫」……總書記牽掛最多的是老區蘇區發展,關切最深的是人民生活。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牽掛,浸潤著這片「風展紅旗如畫」的熱土。如今的三明人,牢記於心的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受益最大的是結合實際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 三明成立紅色旅遊推廣聯盟蓄力唱響「風展紅旗,如畫三明」
    風展紅旗、如畫三明。獵獵的紅旗,奮進的號角,「三明紅色旅遊推廣聯盟」揚帆起航。9月3日,「三明紅色旅遊推廣聯盟」啟動儀式在永安市舉辦,三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文珍出席啟動儀式,市政府辦、市文旅局和永安、明溪、清流、寧化縣(市)政府領導參加活動。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傳承紅色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三明市持續做實做足「紅色三明」文章工作側記
    important}9月9日,走進三明中央蘇區「風展紅旗如畫」陳列展館,工作人員正加緊展板、藝術品、多媒體等製作。目前,展廳總體施工已完成80%,預計9月底將基本完成最後的展陳布置工作。今年以來,我市持續做實做足「紅色三明」文章,唱響「風展紅旗如畫」品牌,紅色故事宣講持續不斷進行,積極研究梳理、對接爭取蘇區政策項目支持,推進紅色產業發展,推動三明紅色優勢加快轉化為三明發展優勢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在紐約、東京和巴黎,我遇到了同一家中國小吃...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在紐約、東京和巴黎,我遇到了同一家中國小吃…… 2020-12-01 17:5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三明老區蘇區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從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山區特色產業增收,到保護綠水青山、「畫好山水畫」……總書記牽掛最多的是老區蘇區發展,關切最深的是人民生活。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牽掛,浸潤著這片「風展紅旗如畫」的熱土。如今的三明人,牢記於心的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受益最大的是結合實際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風展紅旗如畫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三明老區蘇區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從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山區特色產業增收,到保護綠水青山、「畫好山水畫」……總書記牽掛最多的是老區蘇區發展,關切最深的是人民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牽掛,浸潤著這片「風展紅旗如畫」的熱土。如今的三明人,牢記於心的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受益最大的是結合實際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 風展紅旗如畫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三明老區蘇區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從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山區特色產業增收,到保護綠水青山、「畫好山水畫」……總書記牽掛最多的是老區蘇區發展,關切最深的是人民生活。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牽掛,浸潤著這片「風展紅旗如畫」的熱土。如今的三明人,牢記於心的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受益最大的是結合實際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 福建三明:以"風展紅旗如畫"為抓手推進黨建與業務融合
    亮身份 亮職責 亮服務  福建三明:以「風展紅旗如畫」為抓手推進黨建與業務融合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  亮服務,踐行司法為民理念  三明市檢察院用心守護「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和「林深水美、宜居宜養」綠色三明名片。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城市名片『遊』我來說」全市導遊講解員宣講大賽完美收官
    、三明市委市直機關工作委員會、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由各縣(市、區)委宣傳部、文體和旅遊局、三明市旅遊協會協辦,由三明市藝術館承辦。>綠色三明、文明三明特色主題,「風展紅旗如畫」「工業基地·活力新城」
  • 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三明老區蘇區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從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山區特色產業增收,到保護綠水青山、「畫好山水畫」……總書記牽掛最多的是老區蘇區發展,關切最深的是人民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牽掛,浸潤著這片「風展紅旗如畫」的熱土。如今的三明人,牢記於心的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受益最大的是結合實際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 「風展紅旗如畫·騎聚綠都三明」活動在紫雲村舉行
    宣布騎行活動開始300多名自行車騎行愛好者參加活動臺海網12月27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12月26日,「風展紅旗如畫·騎聚綠都三明」2020年第二屆中國•三明自行車聯賽市區站暨首屆「綠海明溪•顯蓋紫雲」騎遊活動在明溪縣夏陽鄉紫雲村舉行。
  • 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1929年12月底,毛澤東在福建上杭縣古田村主持了紅四軍第九次黨代會,他親自起草的《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決議在會上通過,即著名的「古田決議」。在這次會議期間,蔣介石策動了江西的金漢鼎、福建的劉和鼎和廣東的陳維遠等所率領的反動軍隊組織了「三省會剿」,向閩西根據地發動進攻,妄圖摧毀閩西革命力量。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紅土地譜寫新篇章!這裡曾發生過8次阻擊戰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紅土地譜寫新篇章!修復後的成片溼地水源涵養和淨化功能良好2019年3月,下汴村聘請三明學院旅遊經濟學院專家團隊為技術指導,先後建成觀鳥民宿、觀鳥宣傳長廊、觀鳥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