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大陸共發生16次5級以上地震 未造成人員死亡失蹤

2020-12-1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8日消息(記者陳銳海)18日,記者從中國地震局獲悉,2018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16次5級以上地震,低於1950年以來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也是近5年來唯一未發生6級以上地震的年份。2018年總體災情較過去5年均值明顯偏輕,未造成人員死亡、失蹤,共造成8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30億元,較2017年減少80%以上。

其中,全年震級最高、災情最重的地震為發生於9月8日的雲南墨江5.9級地震,造成2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2.92億元。受傷人數最多的是8月13日雲南通海5.0級地震,共造成31人受傷。

從區域上看,2018年大陸地震災害主要發生在新疆、雲南、四川、吉林4個省份。各省份發生5級以上地震次數分別為4次、3次、2次、1次。其中,雲南和四川兩省份受災人數佔全國受傷總人數的97%,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至少佔全年經濟損失的70.6%。

時間分布上,據應急管理部此前消息,2018年上半年地震活動相對平靜,地震主要發生在下半年,8-10月大陸連續發生10次5級以上地震。

此外,中國地震局統計結果顯示,2018年臺灣及近海共發生15次5級以上地震,與歷史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其中,2月6日臺灣花蓮縣附近海域發生的6.5級地震,共造成17人死亡、227人受傷,是2018年我國災害程度最嚴重的地震。

相關焦點

  • 2019年我國大陸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 最大6.3級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近日,中國地震局發布《2019年地震年報》(以下簡稱《年報》),介紹了2019年我國及全球的地震災情。《年報》顯示,2019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發生20次,低於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級別最大的地震為4月24日西藏墨脫6.3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地震,級別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
  • 2019中國地震年報出爐: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
    記者從地震年報中獲悉,2019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最大為4月24日西藏墨脫 6.3 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 6.7級地震。在大陸地區,西藏發生2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強度最高;四川發生7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頻次最高、強度第二;新疆發生3次5級地震,最大為2月2日新疆塔城5.2級地震,地震頻次與西藏相當;甘肅發生2次5級地震,最大為10月28日甘肅夏河5.7級地震;廣西發生2次5.2級地震。同時,2019年我國大陸幾個地震多發區的地震活動水平差異明顯。
  • 全國2019年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廣西2次5.2級地震強度和地震頻...
    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1月7日下午至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地震局在會上發布最新完成的《2019年地震年報》顯示,2019年中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臺灣及近海10次,地震災害共造成19人死亡,427人受傷。
  • 2019年地震造成我國大陸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
    其中,我國大陸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災害最嚴重的地震為四川長寧6.0級地震,震級最大的地震為西藏墨脫6.3級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臺灣地區2人死亡,16人受傷。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低於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但高於2017-2018年平均水平。
  • 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 最大7.8級
    《年報》稱,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9次為7級以上地震,級別最大的地震為5月26日秘魯北部7.8級地震。全球7級及以上地震頻次少、強度低,打破了2004-2018年全球每年都有8級以上地震發生的強活動狀態。我國大陸及周邊2019年以來無7級以上地震發生,地震活動水平較弱。
  • 中國地震局: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7日下午至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地震局在會上發布最新完成的《2019年地震年報》顯示,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7級以上地震9次,最大為5月26日秘魯北部7.8級地震。
  • 2019年全國地震統計:災害造成19死427傷 長寧6級地震災害最嚴重
    其中,我國大陸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災害最嚴重的地震為四川長寧6.0級地震,震級最大的地震為西藏墨脫6.3級地震,臺灣地區2人死亡,16人受傷。 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有7個省份受災,但人員和經濟損失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四川省死亡佔比約94%,受傷佔比約97%,經濟損失佔比約99%。
  • 2016年地震活動盤點: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16次 中國最大震級為6.7級
    千龍網北京12月21日訊 12月21日,記者從中國地震局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獲悉,截止12月20日,2016年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16次,我國發5級以上地震生33次,最大震級為6.7級。
  • 印尼布魯島發生兩次地震 造成兩人死亡一人失蹤
    新華網雅加達3月16日電 (記者趙金川)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省的布魯島15日和16日分別發生芮氏4.5級和3.5級地震,共造成兩人死亡、一人失蹤,至少117所房屋被毀。  印尼安塔拉通訊社援引當地地質觀測部門發言人本尼·西博羅的話說,兩次地震的震中位於南緯3.7度和東經127.2度,距馬魯古省首府安文約138公裡。
  • 2018年全國發生三級以上地震542次
    中國地震臺網微信公眾號消息,2018年,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542次(臺灣地區4.0級以下地震未統計在內),其中3.0到3.9級363次,4.0到4.9級148次,5.0到5.9級26次,6.0級到6.9級5次,7.0級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2月6日在臺灣花蓮縣附近海域發生的6.5級地震。
  • 中國地震臺網:2017年中國三級以上地震盤點
    2017年,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500次,其中3.0到3.9級400次,4.0到4.9級81次,5.0到5.9級16次,6.0級到6.9級2次,7.0級以上1次,最大地震是2017年8月8日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的7.0級地震。
  • 今年我國發生3級以上地震140次 臺灣地震次數最多
    原標題:今年以來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140次,其中臺灣地震次數最多(內附排名)2018年1月1日以來,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140次,其中3.0到3.9級82次,4.0到4.9級48次,5.0到5.9級7次,6.0級到6.9級3次,7.0級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
  • 2018年全國發生三級以上地震542次 這些地方高發!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4日電 據中國地震臺網微信公眾號消息,2018年,中國共發生三級及以上地震542次(臺灣地區4.0級以下地震未統計在內)。其中,大陸地區地震頻次偏低、強度偏弱,臺灣地區及附近海域發生地震活動水平與2017年相比有所增強。全球共發生六級以上地震119次,與2017年相比,地震活動明顯增強。
  • 2019中國地震年報出爐:大陸地震活動低於平均水平
    圖片來自中國地震局2019地震年報我國大陸多震區地震活動差異明顯年報指出,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低於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但高於2017-2018年平均水平。2019年4月24日,西藏墨脫髮生6.3級地震,打破我國大陸地區522天的6級以上地震平靜。
  • 地震臺網:2019年地震造成19死427傷 直接經濟損失超59億
    2019年我國地震災害有三個特點:一是我國大陸地震災害偏低,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未發生重大地震災害事件,地震災害程度與往年相比明顯偏低;二是地震災害分布集中,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有7個省份受災,但人員和經濟損失主要集中在四川省;三是臺灣地區地震災害不高,2019年臺灣地區發生1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6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地震為臺灣花蓮縣海域
  • 國家地震臺網:2019年地震造成19死427傷 直接經濟損失超59億
    從3日開始,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盤點了2019年我國家地震活動,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42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總體來說,我國大陸及周邊2019年以來無7級以上地震發生,地震活動水平較弱。盤點2019年地震活動發現,2019 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最大為4月24日西藏墨脫6.3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
  • 2018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以洪澇、颱風災害為主
    經核定,2018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災害為主,乾旱、風雹、地震、地質、低溫冷凍、雪災、森林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3億人次受災,589人死亡,46人失蹤,524.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9.7萬間房屋倒塌,23.1萬間嚴重損壞,120.8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0814.3千公頃,其中絕收258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644.6億元。
  • 今年以來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435次 最大地震是臺灣花蓮縣6.7級...
    對這期間地震活動進行分省統計,最多的前五名依次為臺灣、四川、新疆、西藏、雲南。這期間,我國大陸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384次,其中3.0到3.9級313次,4.0到4.9級58次,5.0到5.9級11次,6.0級到6.9級2次,7.0級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4月24日在西藏林芝市墨脫縣發生的6.3級地震。
  • 今年以來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140次,其中臺灣地震次數最多(內附排名)
    若對這期間發震次數進行分省統計的話,地震最多的前五名依次為臺灣,新疆,西藏,四川,雲南,六到十名分別是青海,吉林,內蒙古,山西,寧夏。這期間,我國大陸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103次,其中3.0到3.9級80次,4.0到4.9級23次,5.0級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2月9日在雲南西雙版納州景洪市發生的4.9級地震。
  • 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等為主
    全年相繼發生青海玉樹雪災、四川木裡森林火災、山西鄉寧和貴州水城山體滑坡、四川長寧6.0級地震、超強颱風「利奇馬」、主汛期南方多省暴雨洪澇、南方地區夏秋冬連旱等重大自然災害。全國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佔GDP比重較近5年均值分別下降25%、57%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