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邊緣、移居異文化:走進吉隆坡茨廠街舊店屋

2020-12-25 不一樣的西遊

非法、邊緣、移居異文化:走進吉隆坡茨廠街舊店屋

一下飛機,走過空橋,映入眼帘的光景就帶給我一些震撼,幾個印度人坐在行李運輸車上,正等待跟機組人員配合,接受行李運輸業務。稍早在機上遇到的朋友Stud是馬來西亞華人,「很震驚哦?馬來西亞有三大族群:華人、馬來人、印度人,還有一些從孟加拉和緬甸的移工過來工作。」他說。

有可能我太過大驚小怪了,在臺灣和泰國很難感受到這種差距。

「華人比較勤勞,有錢;馬來人比較懶散,但有政府養,多生幾個養更多;可是通常都是印度人做這些地勤、運輸工作,這些通常華人不太會做的。」僅僅透過皮膚的顏色,Stud在路上一一指出他們的差別,我又再問了他怎麼知道要用什麼語言跟不同族群溝通?「看你是什麼人,就說什麼話啊!」從他話裡的敘述,就大概知道他們怎麼去理解族群之間的關係了。這天住進朋友Ed的Condo,近年社區大樓以高級公寓(Condo)樣態的住屋也在此慢慢興建起。Ed是30多歲的中產階級男性,創業做進口買賣生意,用手機就能聯繫各國客戶,whatsapp的語音訊息大都是工作,那些生意朋友總會在周末時刻拜訪,在家打打遊戲、吃飯、閒聊,儘管廚房設備陽春,但外賣食物也就撐起他的餐食;在外看看電影,運動健身,周末上個餐館,也就不至於這麼寂寥,面對消費社會的娛樂也就是如此了。

晚上Ed帶我到吉隆坡的亞羅街(Jalan Alor )吃宵夜,Ed說這條街賣的東西就都是給觀光客的,什麼都貴,一隻奶油玉米5塊馬幣(臺幣40元),椰子冰10塊馬幣(臺幣75元),跟臺北的物價差不多。光是亞羅街位於這小小的三角地帶,就成為馬來西亞最核心的商業旅遊之處,俗稱金三角,整條街上賣的除了馬來西亞華人飲食,還能看到黃亞華靠著賣燒雞翅成了當紅炸子雞。所有街飯小吃,小桌準備好,板凳隨附上,大排檔無不使盡全力叫賣,串燒、椰子甜點、榴槤攤,那麼有特色的地方,是不是觀光客來的地方也不那麼重要了。那天我把這條街的食物吃了一輪,燒雞翅、酸辣炒蟹、蝦麵、沙爹還有炸榴槤,每樣都令人感到驚奇,但總敵不過那一碗Chendol帶來的滋味。

煎蕊(Chendol)是印度尼西亞爪哇地區的傳統甜點,也流行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南部。

煎蕊(Chendol)是一種冰品,跟臺灣剉冰很像,將碎冰裝入盤中,不同於臺灣剉冰,Chendol淋上椰奶與椰糖漿,配料有紅豆,以及用木薯加上糯米粉製成的綠色粉條,班蘭葉的顏色與香氣柔和透入,椰糖漿甜膩的滋味讓我感到熟悉;一碗Chendol能吃到奶香與椰糖參融的平衡味道,腦中突然迸出木薯甜點的口感、椰香糯米的椰漿香、青木瓜的椰糖甜香,與班蘭茶那些食物記憶。隔天,我走過兩次馬來西亞當地的華人街:茨廠街(Jalan penteling),晚上由另一位友人Andrew老師帶我逛了整條深夜的茨廠街。他細數華人街的店家,那一區賣金飾銀飾、那一整排賣婚紗……Andrew說十幾年前,如果年輕女性想婚,就會帶男朋友走過這一條街。

這條街大部分的老華人都搬走了,店屋也慢慢空出,很多移工、想發展的年輕人就聚集過來。每年從孟加拉、泰國、緬甸來的移工,為了省點錢,一起擠進茨廠街的舊店屋當中,就像重慶大廈般與香港格格不入,卻體現了全球一體的樣態。外來人口移居的異文化,在此自成一格文化系統,也是讓一群人離開家鄉奮鬥的安居之所,非法、邊緣、不堪入目,但處處看得到可能性,重慶大廈是,第一廣場是,茨廠街也是。喧雜的城市勢必需要新躁動,茨廠街充斥各種街頭藝術,失落的新世代也生活在這條老巷子中。走上舊店屋三樓的藝術展覽空間,樓梯外貼著各式活動海報,不只談藝術,也談哲學、談社會運動、談性別。Andrew說每到周末茨廠街都會有活動,如募集二手衣物、露天學堂、街頭藝術導覽等,許多年輕人在這裡創業,外來人口給了老地方一個新的互動方式,賦予老街新的意義。

但老華人文化依然在。

中元節時期,掛滿燈籠的茨廠街也在街頭搭起普渡帳篷,祭祀孤魂野鬼。祭拜的篷子裡,搭了簡單唱歌仔戲的野臺,表演者拉著衣袖唱戲。這裡可名貴了,高級飯店前有仙宮來的玉女服侍、接送王船、等身的大鳳梨、金童玉女帶領貴賓,當然都是紙紮的。金紙上方插著普渡旗,堆高的罐頭塔、發??餅塔,七爺八爺與巨大的城隍爺坐鎮後頭,祭拜民眾跟著道士往左一拜,往右一拜,走到這一方,走到那一方,這樣傳統的普渡公祭,在夜晚看著也熱鬧。夜深了,進入一間MaMak檔吃著脆餅配上咖喱(Roti Tissue),還能在深夜街頭細數美食,也是多元族群環境的特點。馬來人與華人共築娘惹菜系、穆斯林與印度人孕育出的24小時MAMAK排檔,在族群衝突的日常間社會,依然能夠尋求解決之道,至少,在吃的方面有了好的體現。我也依然懷念,飄著椰糖香卻又膩口的南洋咖啡。

相關焦點

  • 吉隆坡百年茨廠街因葉亞來設木薯廠而得名
    圖中的四棟磚造建築為吉隆坡最早完成四棟街屋,由於當時的磚料短缺,因此在建築兩層以上以木構造為主。不過,吉隆坡已不存在這類最早期的街屋。圖中中間偏右,即嶺南建築風格屋頂建築物,為惠州會館及茨廠街成記茶樓等建築。
  • 吉隆坡的唐人街——茨廠街
    吉隆坡的唐人街----茨廠街其實茨廠街的繁華不比當年了,這裡以前是廣東人和客家人的聚集地,現在裡面充斥著各種奢侈品的A貨B貨和水貨,沒什麼要求的可以買來過過癮,還蠻便宜的。令我新奇的是有一家賣布的店,裡面的布都好好看哦!有些摸起來還很舒服,只是不會做裁縫的我不知道布買回去有什麼用。
  • 馬來西亞唐人街——茨廠街
    茨廠街-人稱八打靈街,座落在吉隆坡的鬧市,迄今已經有逾百年的歷史。矗立一個世紀,這條老街道由始至終還是彌留著那股老中國的傳統風味,十分「華人」。其實,窺探茨廠街就猶如探尋吉隆坡的歷史,閱覽吉隆坡的開埠史。她以其獨有的姿態,站在吉隆坡的鬧市中央,是眾國外觀光客必到的唐人街。
  • 吉隆坡的唐人街 名字卻偏偏叫茨廠街
    【茨廠街】是吉隆坡的唐人街,位於吉隆坡老城區南部,面積雖然不大,但十分熱鬧,特別是每天晚上更像過節一般,是吉隆坡有名的夜市。這裡賣的東西從中國服飾、布料到中草藥都有。而這裡和中央市場也是賣水貨、假貨和便宜貨的地方,以衣服和手錶居多。在韓來吉路和蘇丹路有許多中餐館和小吃店,入夜以後還將桌椅擺上馬路。來這裡吃夜宵的人很多。
  • 吉隆坡旅遊如果只去了茨廠街,那就等於沒有出國
    馬來西亞吉隆坡有一條街聚齊了中國元素,如果去吉隆坡旅遊你只是泡在這條街,那麼就等於你沒有出國,對於本地人來說這裡是唐人街,對於我們來說這裡就是吃中國美食的地方,和其它國家的唐人街不同的是,這個地方不是很大,但是該有的中國元素一點也不少。
  • 吉隆坡華埠茨廠街裝飾老舊 華團促政府整修增年氣
    ,但高掛在茨廠街上方的已泛白的燈籠卻仍未更換,難以讓遊客及消費者感受到新年氣氛。(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方貴倫(左三起)及洪細弟促請吉隆坡市政局關注茨廠街小販及商家所面對的問題,並儘速更換已泛白的燈籠,以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左一起為洪瑤梅及陳國展;右起為趙勇池及陳汝順。
  • 馬來西亞吉隆坡放寬疫情管控措施 百年茨廠街艱難復業
    2020年07月17日 09:07:4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過去幾個月是茨廠街100多年歷史中遇到的最長停業時間。」7月12日,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而歇業的馬來西亞吉隆坡茨廠街獲準重新開業。
  • 1960年的馬來西亞,吉隆坡老城茨廠街
    首都為吉隆坡,聯邦政府則位於布城。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 1       茨廠街是吉隆坡的唐人街,在吉隆坡老城區南部,面積雖小,但卻是吉隆坡有名的夜市,到了晚上十分熱鬧,像是過節一般。這裡中國服飾、布料和中草藥應有盡有。
  • 百年茨廠街艱難復業
    馬來西亞吉隆坡茨廠街「過去幾個月是茨廠街100多年歷史中遇到的最長停業時間。」7月12日,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而歇業的馬來西亞吉隆坡茨廠街獲準重新開業。吉隆坡小販商業公會主席洪細弟坦言,作為吉隆坡華人社會的人文地標,這條百年商業老街仍面臨不小挑戰。茨廠街是吉隆坡開埠早期就存在的「唐人街」,被視為「吉隆坡華人歷史與現實記憶中最鮮明的一條街」。匯聚近800家商販的茨廠街不但是吉隆坡重要的商圈,也成為世界各地遊客來到吉隆坡「打卡」的熱門景點。
  • 916集會召集人被捕 吉隆坡茨廠街度過平靜一天
    中新社吉隆坡9月26日電 (記者 趙勝玉)隨著916紅衫軍召集人嘉瑪尤諾斯被捕,由他號召針對華人的926茨廠街大集會也被腰斬。嘉瑪尤諾斯是馬來西亞最大執政黨巫統大港區部主席,他在9月23日聲稱,若25日前貿消部不取締售賣贗品的茨廠街商家,他將號召萬人於26日在茨廠街舉行集會示威,更放話有可能會發生暴動。不過,25日他又發聲明澄清,表示自己無意發表造成公眾恐慌的言論,媒體錯誤報導了他的觀點。25日當晚,吉隆坡警方以煽動罪將其逮捕。
  • 吉隆坡美食:探尋茨廠街、阿羅街夜市、十號胡同
    最近,默小姐來到了馬來西亞吉隆坡探尋當地美食,而這些地方知名美食評論家蔡瀾曾來到過。吉隆坡的美食街可以說是吃貨們的天堂。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人們匯聚在這裡,豐富了美食種類,更是滿足了吃貨們的胃。  茨廠街:「以吃為主的唐人街」  這是吉隆坡的唐人街,在夜間,商販們沿街兜售貨物,遊客可以和他們討價還價買到旅遊紀念。但遊客們來此的主要目的就是吃!福建炒麵、燒魚、叻沙、咖喱面……吃到停不下嘴!  漢記靚粥是吉隆坡最好吃的粥鋪,生魚片粥曾被蔡瀾推薦。推薦12元(人民幣,下同)一碗的生魚片粥,魚片與粥分開上,由食客按自己喜好來吃。
  • 保護華人老街 大馬相關組織擬為吉隆坡茨廠街申遺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中新網6月17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吉隆坡小販商業公會準備向政府提出申請,把具有文化和旅遊特色的重鎮茨廠街,申請列入國家文化遺產,以保護這條具有「歷史任務」的老街,使之再現光輝。
  • 吉隆坡百年茨廠街恢復營業 體驗華人文化的打卡地
    7月12日,馬來西亞吉隆坡茨廠街獲準重新開業,與吉隆坡開埠幾乎同步的茨廠街是以華人商販為主的一個百年老市場,也是馬來西亞知名旅遊景點,被認為是世界各國遊客體驗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的重要「打卡」地標。馬來西亞疫情暴發後,茨廠街已關閉三個多月,其負責人坦言,茨廠街面臨一百多年來最大挑戰。記者探訪該地看到,這裡商販陸續整理店鋪,重迎客流。
  • 林倫倫方言茶話:吉隆坡茨廠街有間鄉音館
    去年到馬來西亞,就聽說吉隆坡茨廠街有個鄉音館,而且是潮人創辦經營的,我就打算下次一定去看看。正好,鄉音館今年3月4日修復開館,準備在今年9月份和吉隆坡華人辦的一所大學——新紀元學院合作舉辦一個「鄉音考古與文化傳承」的學術會議。
  • 馬來西亞茨廠街,號稱「吉隆坡義烏市場」,卻深受歐美遊客喜歡
    在華人眾多的馬來西亞也不例外,首都吉隆坡的唐人街名為「茨廠街」,中國遊客來到這裡,最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茨廠街(Jalan Petaling)位於吉隆坡的老城區,是這裡最早的唐人街中心地段,保存了濃鬱的中華傳統風情。這條街可以說是吉隆坡最熱鬧的老街之一,也是外來遊客的必到之處。
  • 吉隆坡茨廠街!2個原因看一下
    ,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吉隆坡的茨廠街,這裡聚集著最多的華人,文化交融,熱鬧非凡。文化交融的茨廠街吉隆坡的唐人街——茨廠街,位於吉隆坡老城區的南部,這裡面積不大但是生活氣息卻最豐富華裔聚集地茨廠街所有國外的唐人街,尋找起來都是一樣的方式,只要手機搜索一下當地唐人街
  • 老照片:1960年的馬來亞,吉隆坡老城茨廠街
    茨廠街是吉隆坡的唐人街,位於吉隆坡老城區南部,面積雖然不大,但十分熱鬧,特別是每天晚上更像過節一般,是吉隆坡有名的夜市。這裡賣的東西從中國服飾、布料到中草藥都有。而這裡和中央市場也是賣水貨、假貨和便宜貨的地方,以衣服和手錶居多。吉隆坡郵電局。
  • 吉隆坡茨廠街年貨市場生意冷清 民眾減量購買年貨
    海味與腊味市場暫未見買氣,店裡的人潮也很少。(《星洲日報》/蔡偉傳 攝)中新網1月11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隨著農曆新年臨近,馬來西亞吉隆坡茨廠街的海味及腊味等年貨已完全面市,但市場生意冷清,暫未見買氣。
  • 馬來西亞茨廠街復業生意冷淡 小販:最差一天零收入
    茨廠街路邊攤在馬來西亞全國於3月18日落實行動管制令後就暫停營業,即使6月10日步入復原期行管令後,多個經濟領域獲放寬後,茨廠街的店鋪都陸續重新營業,但路邊攤小販還苦苦等待覆工的到來;豈料復工後,部分小販卻面對生意欠佳,如營業額下跌50%等問題。因此,部分小販依舊保持觀望的態度,暫不跟隨復工潮。
  • 馬來西亞茨廠街萬人歡聚年味節 豬年大吉無禁忌
    中國僑網1月28日電 據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導,近日,第六屆「茨廠街·年味節」在老街舞龍舞獅、放鞭炮兼揮春,一連3天的文化活動,吸引逾萬人朝聖,光「年味踩街」就吸引逾5000人參與其中!年味節第三天的重頭戲便是「年味踩街」環節,而參與踩街的隊伍,27日一大清早就聚集在尊孔獨中進行最後準備工作,大隊隨即在早上約9時15分左右出發,沿著大路走向茨廠街、蘇丹街以及位於諧街的關帝廟,期間除了有醒獅舞龍,由中學生組成的遊行隊伍也沿路派發年柑、紅雞蛋和糕點予途人,場景很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