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永通寶是日本鑄造錢幣,日本是最早開始仿鑄中國方孔圓錢的國家,同時也是流入我國的外國錢幣之一。從1636年開始鑄造,當時日本各地的錢爐均有鑄造,至明治初年還在使用,前後流通長達240餘年,寬永通寶錢在長期的中日貿易及交往中流入我國,後因德川幕府滅亡而廢止。
【藏 品 名 稱】寬永通寶
【藏 品 類 型】錢 幣
【藏 品 年 代】明 代
【藏 品 尺 寸】直徑:1.7cm,重:1.45g
【藏 品 來 源】個人珍藏
收藏指數★★★☆ 投資指數★★★☆
【藏 品 簡 介】此枚寬永通寶保存品相一般,有不同程度磨損,但包漿自然,流通使用痕跡明顯,錢文楷書,輪廓端正,文字較細,有著不錯的收藏度和收藏價值,值得關注。因其版別甚多,不易集齊所有版本,除銅錢外,還有大量鐵錢。新寬永有幾種相當稀少,如一些寬緣大型錢、奴錢(背內廓極大且與外廓相連)、小字鉛質樣錢等,還有一種背為「白鶴過海圖」的新寬永,鑄造極精,可能屬開爐錢。從幣材上分,有金、銀、銅、鐵、鉛,銅錢又分紅銅、黃銅、青銅,而以紅銅最常見。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半兩和五銖錢在日本多處出土,到唐代,兩國交往更加密切,互派使節,而且唐朝文化對日本影響很大。正是這些錢幣的存在,反映著我國古老文化對歷史文化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並成為中日兩國以及其他鄰國友好往來的歷史實物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