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打拐出現虛假線索 網絡紅人竟成「被拐女童」

2020-12-12 中安在線網站



謠言誕生

  求助微博,尋找被拐兒童,許多網友堅信「每轉發一次,都可能帶來一次希望。」然而,如果轉發的是虛假消息呢?

  昨日,「女童周萌萌於今年1月31日在四川彭州市被拐」一微博被眾多網友轉發。昨日中午,通過該微博留下的所謂父親電話及搜索「被拐女童」照片,新浪微博確認該信息為虛假信息,照片中的「被拐女童」實為人稱「中國第一萌」的徐湘涵幼年照片。

  事件>>>

  可愛女孩被拐500多網友轉微博相尋

  昨日,新浪微博上一條微博被500多名網友轉發。該微博稱,一名叫周萌萌的6歲半女童,於今年1月31日在四川省彭州市被拐。周萌萌的母親因思念女兒過度,現已住院。目前,家長已報案。微博裡還留下「萌爸爸」的手機號碼。

  微博同時貼出了周萌萌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眼睛又大又黑,小臉粉嫩紅潤,十分可愛。

  對模樣可愛的萌萌「被拐」深感痛惜,網友們給力轉發,希望萌萌早日回到父母懷抱。

  調查>>>

  這不過是個謠言「被拐」女孩竟是小明星

  就在「被拐女童」微博被狂轉之際,「眼尖」的網友卻認出照片中的女孩貌似網絡紅人徐湘涵。

  昨日記者數次按照微博中留下的號碼撥打過去,該手機一直關機。進入徐湘涵的博客,一眼就能認出「被拐女童」照片與徐湘涵一張幼年舊照所穿服飾、拍攝地點完全相同,只是拍攝角度稍有差異。

  昨日11時08分,新浪微博官方專門用於查證虛假消息的帳戶「微博闢謠」對「女童周萌萌被拐」發出了闢謠聲明。聲明稱:經核實該微博所含信息不實,所配照片實為網絡紅人「西子小小徐湘涵」。

  影響>>>

  謠言廣泛傳播25個粉絲「打敗」13萬粉絲

  然而,雖然有了官方闢謠,這條謠言仍在新浪微博流傳,甚至被轉到了百度空間、騰訊和搜狐微博,並且「周萌萌」的失蹤時間衍生出了多個版本。

  昨晚7時,記者在新浪微博中鍵入「周萌萌、彭州、被拐」搜索,得到了350條相同結果,全是這條誤傳信息,且「1分鐘前發布」的微博眾多。其中用戶「龍筱筱」2月14日發出的該信息(已被刪除)有567次的最高轉發量,這一數字與「微博闢謠」的592次轉發量相當。

  值得注意的是,「龍筱筱」僅有25個粉絲,「微博闢謠」擁有粉絲13萬多!

  謠言溯源

  昨日記者搜索顯示,新浪微博用戶「凃永婷aileen」於2月13日22時11分,最早發出「周萌萌」被拐的微博。截至昨日19時,該微博沒有轉發量也未刪除。

  搜索該微博留下的「萌爸爸」電話號碼,卻意外發現該號碼出現在另一條相似的微博上,這條微博上,失蹤女孩名叫「王瀚若」,5歲,其餘被拐時間、地點和其它信息兩條微博均一模一樣。

  新浪微博闢謠

  「昨日有用戶發布尋人微博,稱『女童周萌萌1月31日在四川省彭州市被拐』,經核實此微博所含信息不實,所留電話機主稱沒有孩子,所配照片實為網絡紅人@西子小小徐湘涵……」 (據新浪微博闢謠曝光區)

  設道閘門>>>

  別玩「狼來了」微博要設置核實流程

  昨日中午12時許,徐湘涵也在新浪微博轉發該虛假微博,並指責「發這條信息的人需要被教育,現在真正被拐的兒童還有那麼多沒有找到自己的親人,適合開這種玩笑嗎?」氣憤之餘,徐湘涵用「狼來了」的故事教育造假消息者。

  網友也紛紛指責開這種「玩笑」太不應該。網友「阿嵐」左右為難地說:「以後看見孩子被拐這樣的求助信息,到底是轉還是不轉呢?」

  昨晚,記者與徐湘涵的母親取得了聯繫。電話裡,徐媽媽表示,發現是假消息,新浪微博應對首個發布者的ID給予封號,使其所發布消息無法轉發,避免假消息擴散。

  發布虛假消息者是否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此,網友建議,微博應設置核實流程,對求助信息核實後再「放行」,以免造成「信息汙染」。

  問個明白>>>

  查到一條相似微博失蹤女孩叫「王瀚若」

  騰訊「說說」

  最早發布王瀚若被拐

  尋找王瀚若的求助微博,新浪微博最早於2月11日發出,其中有通過實名認證的「刑警在線」於2月12日發出過尋找「王瀚若」的微博,轉發量高達5900多次。在騰訊微博上,該同名微博實名認證顯示為「廣東韶關市刑警支隊二大隊打拐辦公室」,有700多次轉發。

  搜索顯示,該信息最早由騰訊用戶「穎ㄟ」於2月7日11:22,發出了一條「說說」,稱王瀚若於2011年1月31日在彭州被拐,懷疑是在外地打工回青白江過年的人販子所為。該「說說」通過QQ空間被轉發了1萬多次,但照片上的小女孩與「周萌萌」並非同一人。

  發布者稱

  「王瀚若」已經找到

  記者昨日就是否有「王瀚若」的信息向省公安廳打拐科求證,科長吳荻稱,公安機關正在核實。撥打兩條微博中提供的同一手機號碼,始終未能聯繫到機主。

  通過QQ,記者昨晚聯繫到了「穎ㄟ」,她稱該信息是受人委託發到網上的,當事人家屬是她朋友,現在孩子已經找到,並且四川電視臺公共頻道10日報導了該事。「穎ㄟ」不知道的是,這條真實的求助信息,卻在網絡傳播過程中,由「王瀚若」改名為「周萌萌」,照片被換成了「徐湘涵」,最終演變成一條虛假信息。

  編者手記

  我們小時候,都玩過一個「悄悄話」的遊戲,一句話常被十幾個小朋友傳得面目全非;

  我們小時候,都聽過一個「狼來了」的故事,那個一次次撒謊的孩子最終害了他自己。

  「微博打拐」,許多網友堅信,「每轉發一次,都可能帶來一次希望。」但面對謠言,愛心似乎在「被消費」。

  希望,這次謠言的產生只是一次「悄悄話」遊戲的失誤,而不是故意在喊「狼來了」。

  新聞連結>>>

  這個「周萌萌」去年就被失蹤過

  網上搜索顯示:去年11月也曾在網上發生過利用「明星」尋女的帖子,而「失蹤」的女兒所使用的竟也是徐湘涵的照片。

  該帖子中稱,「女兒魏安敏(6歲半),甘肅省蘭州人。於2010年11月1日在和媽媽逛商場時走失,至今尚未找到,家人非常著急,望知情人幫幫忙。」

  一位叫「wxlamy」的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上述消息,僅1天時間,這條消息就被微博轉發了1900多次。

  天府早報記者鄭其雍興中本版圖片均為網絡截圖

相關焦點

  • 網絡紅人竟成「被拐女童」微博打拐現假線索
    謠言誕生  求助微博,尋找被拐兒童,許多網友堅信「每轉發一次,都可能帶來一次希望。」然而,如果轉發的是虛假消息呢?  昨日,「女童周萌萌於今年1月31日在四川彭州市被拐」一微博被眾多網友轉發。昨日中午,通過該微博留下的所謂父親電話及搜索「被拐女童」照片,新浪微博確認該信息為虛假信息,照片中的「被拐女童」實為人稱「中國第一萌」的徐湘涵幼年照片。  事件  可愛女孩被拐500多網友轉微博相尋  昨日,新浪微博上一條微博被500多名網友轉發。
  • 微博網友熱心轉帖尋人 「被拐女」實為網絡紅人
    網友熱心轉帖尋人  「被拐女」竟是網絡紅人  民警提醒:轉帖時應核實基本信息  □記者 喬偉輝 實習生 王磊  本報訊 昨天上午,河南「寶貝回家」志願者群裡網友「安陽-小楊」轉發了一條來自「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的微博。
  • 微博打拐頻現「狼來了」 七條假信息在網上流傳
    2月8日,當潛江父親彭高峰,通過微博成功尋子後,一場「全民」微博打拐,在網間掀起了高潮。  近來,數篇「尋子」信息,在網間急速發酵,「4歲男孩劉晨光西安雁塔被拐」、「4歲女童郭佳美遼寧盤錦走丟」、「6歲女孩周萌萌四川彭州被拐」……然而,這些「被拐」信息很快被確認失實。  「有些網友不負責任地喊"狼來了",肆無忌憚地揮霍好心網友的熱情。今後,誰還相信我們的尋子信息?」荊州監利籍尋子店店主孫海洋對此表達了自己的憂慮。
  • 太和被拐女童回家 和父母幸福團聚(圖)
    原標題:太和被拐女童回家和父母幸福團聚1月4日晚,太和縣公安局發布了懸賞通告,緝拿1月3日在該縣騎摩託車搶走5歲女童的兩名嫌疑男子,提供線索直接破案或抓獲嫌疑人的獎勵10萬元。與此同時,尋找童童的微博在網上得到網友的關注和轉發。安徽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李建中,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親自指揮案件偵辦,在安徽、河南、河北警方的合理協作下,5日晚23點,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傳來:嫌犯在河北涉縣落網,孩子安然無恙!
  • 大數據助力廣州警方「打拐」 DNA技術讓8名被拐兒童回家
    在廣州警方的幫助下,廣州市救助站內被拐兒童葉某(中)終於與親人相認,一家人喜極而泣2016年是「打拐」工作技術大升級的一年:5月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正式上線,被稱為中國版的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各地「打拐」工作有效推進,幫助失蹤兒童找到回家路。近日,筆者從廣州市公安局打拐辦獲悉,去年廣州公安破獲拐賣案件12宗,解救被拐婦女6人,被拐兒童5名,抓獲犯罪嫌疑人24人,利用DNA比對找回失蹤被拐兒童8人。
  • 鄭州警方:3歲女孩被拐系謠言 曾全國多地出現
    微博發布的小女孩在鄭州被拐的虛假信息  已經全國多地警方證實的網絡謠言又有了「鄭州版」  網友轉帖要先辨真偽,記者幫您解讀網絡謠言背後的動機  記者 寧田甜  實習生  昨日下午,河南省公安廳打拐支隊支隊長邢偉說,此前接到的案子都是關於兒童失蹤的真實案例,但近幾年盜搶兒童的案件很少,且都已偵辦過。今年關於此類能確定為他人拐走的兒童案件還沒有接到。
  • 鄭州警方:3歲女孩被拐系謠言 曾全國多地出現
    微博發布的小女孩在鄭州被拐的虛假信息  已經全國多地警方證實的網絡謠言又有了「鄭州版」  網友轉帖要先辨真偽,記者幫您解讀網絡謠言背後的動機  記者 寧田甜  實習生  昨日下午,河南省公安廳打拐支隊支隊長邢偉說,此前接到的案子都是關於兒童失蹤的真實案例,但近幾年盜搶兒童的案件很少,且都已偵辦過。今年關於此類能確定為他人拐走的兒童案件還沒有接到。
  • 京彩人物張志偉:公益「打拐律師」推動立法 助被拐兒童回家
    張志偉說當時印象最深的一個案例是天津的一名叫媛媛的女孩被拐,家長向張志偉尋求幫助,這是一個完全沒有線索如同大海撈針的案子,張志偉為丟失孩子的家長提供法律援助,並協助尋找。在尋找的過程中,一位遊客在拉薩旅行意外拍到過一名拉二胡的乞討小孩,將照片發到網上後被發現並給媛媛的父母辨認,確定是媛媛後,家長第一時間趕赴拉薩,但,尋找未果。媛媛父母表示,那一刻是離女兒最近的時刻。
  • 打拐民警劉彥佑:5年助35個被拐孩子找到家
    今年7月,在廣州市公安局打拐辦民警的幫助下,他們終於找回了自己的孩子。而在廣州,幫助他們找回孩子的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劉彥佑卻沒時間享受這個團圓的節日。他和同事們又挖出了10多條線索,準備開展進一步的調查。劉彥佑說:「希望明年的中秋,也能讓他們和自己的親生父母一起過。」打拐不止是破案與追贓「小朋友,你家裡有沒有你嬰兒時期的照片?」
  • 中緬泰等六國聯合打拐 解救千餘被拐婦女兒童
    中緬泰等六國聯合打拐 解救千餘被拐婦女兒童 法治新聞來源:央視新聞 2019年06月22日 05:08 A-A+   循跡追蹤 發現跨國拐賣大案  根據該男子交代的線索,開遠鐵路警方立即對拐賣婦女的兩名嫌疑人展開調查,並迅速發現一個新的嫌疑人馬某。馬某長期活動於雲南與河南之間,且在雲南省內與眾多外省籍未婚男青年有來往記錄,種種跡象表明,馬某有重大涉拐嫌疑。案情上報後,昆明鐵路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公安部將案件列為全國打拐專項行動督辦案件。
  • 民間打拐者:自學犯罪心理學 與人販子鬥智鬥勇
    在被拐兒童父母的圈子裡,有一種說法,孩子丟了,必須要在微博上@陳士渠(公安部打拐辦主任),必須要上寶貝回家網,這是常識。兩者代表的,是打拐中警方和民間志願者的力量,現實中,兩種力量常常形成合力。  給尋子者提供免費信息平臺  尋子家長最大的困難,往往是缺乏線索。有了線索,哪怕只有一絲希望,千山萬水他們都會找過去辨認。正是觀察到這樣的現象,吉林人張寶豔創建了寶貝回家網。  張寶豔關注被拐兒童要追溯到1992年,她看了一份講述被拐兒童的報告文學,心裡被久久震撼到。
  • 《被拐後我重生了》雙重生、現實向男強女強、打拐題材.4.6星推薦
    一代影后死亡成迷,真兇逍遙法外。樂璃再次醒來,耳旁有個陌生的聲音迴蕩:「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碧水論壇有一個叫《懸案迷蹤》的帖子,記錄了各種懸案。為了重生,樂璃成了這些案件的破案人。▼晉江點評被拐少女蘇秦和丈夫黎川被人販子一把火燒死,重生之後蘇秦又回到了被拐的那一天。這一次,她憑藉自己的努力,與重生的丈夫裡應外合,最終逃出大山。逃出大山之後,蘇秦努力生活,並鼓勵被拐少女們走出陰影。
  • 「打拐軍師」張志偉的別樣人生
    2萬餘次法律諮詢600餘件拐賣訴訟200多場反拐宣傳培訓這些數字串聯在一起鋪就張志偉律師志願打拐之路也許你對張志偉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看過《親愛的》、《失孤》這類反拐題材的電影,一定會深受觸動。而這兩部電影的原型都是他援助過的被拐賣受害人。他被社會各界及媒體稱為「打拐英雄」、「打拐軍師」。
  • 專訪浙江警方打拐負責人:DNA庫助281名孩子回家
    臨近春節,原本是家人團聚的時候,卻有數以萬計的家庭因為孩子走失或被拐陷入困境,對於他們而言,孩子不見了將帶來一輩子的傷痛。  自2000年起,浙江警方就將打拐作為一項常態性工作,不斷通過專項行動加大打擊力度。雖然案件總量少於其餘涉拐重點省市,但由於浙江是被拐賣兒童的主要流入地之一,且近年來呈現出親生父母販賣子女等新趨勢,打拐工作依舊任重道遠。
  • 雲南貧困縣8箱酒可娶妻 女兒被拐父母不報案
    蘭坪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大隊長範樹宏分析,因為貧窮,甚至出現了個別被拐人知道自己被拐後自願被拐的情形,也出現了不少婚姻詐騙的案件。法律意識淡薄 女兒被拐父母不報案法律意識的淡薄或者說不懂法也造成了無數的悲劇。範樹宏說,小玉的父母除了去尋找自己的女兒外,4年來從未去派出所報案,而這樣的情況在偏僻山區普遍存在。
  • 兩歲時被拐 32年後與親人團聚 公安機關已找回6300餘名被拐兒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近日,陝西警方在四川警方支持配合下,經過32年不懈努力,成功找回一名兩歲時被拐人員。記者從公安部獲悉,5月18日15時許,公安部組織陝西公安機關安排毛振平、李靜芝與被拐32年的兒子毛寅在西安市公安局認親,一家人終得團聚。
  • 公安部「打拐」平臺升級:兩年找回失蹤兒童2980名
    如兒童疑似被拐,還可進一步添加嫌疑人信息,以便群眾及時提供線索,協助公安機關儘快破獲拐賣案件,找回失蹤被拐兒童。   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官方微博   上線以來,該平臺共計推送信息超過1600億條,共計覆蓋受眾9億人次。
  • 「打拐軍師」,張志偉
    他最早開始關注被拐兒童婦女案是源於以前在法院任職時審理的一起刑事案件。   2000年,在蘭州火車站,兩個長期流浪的兒童因為偷竊利益起了爭執,不幸發生了命案。「他們走到這一步,社會是有責任的,如果社會能夠對這些孩子多一些關愛,幫助他們找到親人,也不至於發生這樣的悲劇。」這件事讓張志偉萌生了對打拐事業的一份關切。
  • 百度人工智慧幫被拐27年孩子回家
    2017年4月8日,被拐27年的付貴終於通過視頻與遠隔千裡的家人相見。今年3月份,百度與全國最大的尋親平臺「寶貝回家」開展合作,首批2萬多條尋親數據接入百度跨年齡人臉識別系統對比評測,並篩選出部分疑似案例。經重慶打拐辦與深圳打拐辦快速進行DNA比對確認,33歲的付貴成為運用百度人工智慧技術輔助尋回走失兒童的第一例。
  • 媒體稱「我國每年約20萬兒童失蹤」 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闢謠
    公安部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辦公室(簡稱打拐辦)主任陳士渠在則微博上表示:數字失實,毫無依據,純屬謠傳,並表示媒體發布數字應先核實真偽。消息的來源是中廣網,引述的是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6月1日晚的報導,按照不同的統計數字,中國每年的失蹤兒童不完全統計有20萬人左右,找回來的大概只佔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