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新中國最後一戰,48分鐘結束戰鬥,南沙海戰成為越南禁忌

2021-01-12 騰訊網

從1956年開始,南越西貢政權就佔領了西沙群島中的珊瑚島。1974年初,南越軍佔領了西沙群島中的甘泉島和金銀島。

雖然中國隨即與越南展開西沙海戰奪回了兩個島,暫時取得了制海權。但在1970年代到1990年代,世界政治軍事格局發生激烈震蕩時,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國家趁機佔領了南沙群島40多個島礁。

這其中以越南最為積極。

1975年,越南開始提出對西沙、南沙群島的主權要求,但並沒有對斷續線表示異議。

1979年9月28日,越南政府發表了《越南對於黃沙和長沙群島的主權》白皮書。列舉了17世紀到19世紀越南出版的地圖和歷史文獻,法國殖民當局和南越政權頒布的法令、決定和聲明。試圖證明「黃沙和長沙群島」屬於越南。

此後,越南又通過聲明、節略等文件,重申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主權主張和依據。

中國一直以外交手段為主爭取主權,1980年代開始關注海洋權益的中共高層支持加強南沙鬥爭建設。但期待「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最理想模式。

隨著中美建交,中國與西方社會關係有了改善,國際地位明顯提高。

1987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在巴黎年會上一致通過的《全球海平面聯測計劃》,將要在全球建立200個海洋觀測站,參會的中國國家海洋局局長羅鈺如爭取到承建其中5個海觀站的任務。(中國大陸沿海建3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各建1個)。

中國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後,將南沙站選址在永暑礁,中國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進入南沙群島海域保護施工。

但越南海軍根據越共六大確定的方針,按照越國防部所謂「保衛長沙群島,逐步擴大在長沙群島控制區」的指令,加快對南沙群島的佔領。

在1988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越南海軍佔領了中方已樹立主權牌的永暑礁附近的西礁、日積礁、東礁、大現礁和無弋礁等礁盤。

越南海軍也想搶佔永暑礁,因無法突破中國海軍艦隊放棄佔礁,轉而搶佔永暑礁周圍的其它島礁。

1988年2月18日下午,中越海軍同時搶登華陽礁,各自插上國旗對峙,最終越南海軍撤走。

中國考慮到局勢危險,戰鬥隨時可能爆發,派海軍增兵南沙。

2月22日,中國海軍南海艦隊502編隊趕到;3月5日,海軍東海艦隊531編隊趕到。加上已在南沙的552編隊艦隻,永暑礁附近海面集中了中國15艘艦船。

當時,中共高層確定南沙鬥爭的原則總結為:

「不主動惹事、不首先開槍、不示弱、不吃虧、不丟面子,如果敵佔我島嶼,要強行把他趕走。」

3月12日,越軍從金蘭灣駛出兩支編隊,分別前往赤瓜礁與鴻麻島。

13日14時25分,接到敵情通報的中國海軍502號護衛艦抵達赤瓜礁,17時左右發現3艘越南艦船向赤瓜礁方向駛來,502艦做好戰鬥準備。

傍晚,越南3艘艦船分別在鬼喊礁、赤瓜礁、瓊礁拋錨,中國海軍531「鷹潭」艦、556「湘潭」艦在次日清晨到達支援,與越南軍艦對峙。

中國海軍502、531、556護衛艦編隊由陳偉文擔任指揮員。

14日6時,越南海軍利用低潮派出43人登上赤瓜礁、中國海軍派出58人登礁。8時,雙方人員在礁盤上形成對峙。

中國502艦政委李楚群帶領7名士兵,駕駛小艇將越軍登礁小船的纜繩砍斷。

島上對峙的情況至今成迷,大多文章稱,當時中越兩國士兵都不願意打響第一槍,於是雙方不僅展開肉搏戰,還伴有罵人、比中指等行為。

中方唯一負傷的楊志亮曾在說把一名越軍的頭按到水中險些溺亡,打響了第一槍。

雙方由肉搏戰演變為交火。

越軍604船上隨後用機槍向礁盤開火,中國海軍502艦還擊。

4分鐘後604船起火,8分鐘後下沉,越軍登礁人員40多人表示投降。

隨後,502艦加入中國531艦與越南505登陸艦的交火中,505艦艦體起火,艦上炮位被毀。

在瓊礁海域,越南605號放出舢板登礁,9時15分,中國556艦對越南605號武裝運輸船發起攻擊。

越南605船中彈起火,指揮臺被擊毀,船體嚴重傾斜,甲板上水,當晚沉沒。

當時中國的空軍還不能有效支援南沙群島海域的作戰,因擔心越南空軍的空中支援,中國海軍編隊在戰鬥後撤離了戰場。

戰後,中國方面佔領了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個島礁,填補了中國對南沙群島實際控制的空白點。

越南方面則利用傷艦搶灘佔領了鬼喊礁、瓊礁,對赤瓜礁形成夾擊之勢。

美國與蘇聯都從各自利益角度表現出謹慎和超脫態度,希望和平解決爭端。

迫於中國海軍的壓倒性優勢,越軍並未有任何成氣候的反擊措施。

這場南沙海戰影響重大,中國達到戰略目標,成功在南沙群島中插旗,也決定了往後近30年的區域格局。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責編;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相關焦點

  • 1988年南沙最後一戰,解放軍48分鐘完勝,越南卻30年不敢再提
    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割捨的領土,因為領域遼闊,加上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他國家對於南海覬覦許久,歷史上更是遭過多次侵犯。我國打過兩次海戰,而在1988年的時候,中國在南沙進行了最後的一戰,解放軍僅用了48分鐘的時間就完勝對方,而越南卻30年都不敢再提此事。這場戰爭就是赤瓜礁314大海戰。
  • 1988年南沙海戰一等功臣楊志亮履新海軍研究院政委
    1988年南沙海戰一等功臣楊志亮履新海軍研究院政委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8-01-01 12:28 來源:澎湃新聞
  • 海軍成立70年丨1988年南沙海戰一等功臣楊志亮獲表彰
    會上,海軍原政治委員魏金山作為海軍老同志代表,「戰鬥英雄」舒積成、「踐行強軍目標模範艇」372潛艇原艇長易輝作為英模代表分別發言。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此次表彰的突出貢獻個人中包括了1988年南沙海戰一等功臣楊志亮。
  • 1988年令人大快人心——中越海戰
    在越南海軍登礁人員和艦船首先向我軍登礁人員和軍艦開火的情況下,中國海軍艦隊進行自衛反擊,擊沉越南海軍604、605船,重創越南海軍505艦,取得了海戰的重大勝利。 一、戰前的對峙 1988年3月13日下午,南沙群島赤瓜礁海域。
  • 中越南沙海戰幕後機密 中國打勝仗是大錯?
    文章來源:紅潮網  1988年3月14日,中越兩國海軍艦艇編隊在赤瓜礁海域進行了一場南沙海戰。那場海戰給人們留下了層層迷霧:引發海戰的直接原因是什麼?具體過程怎麼樣?國內外媒體為何採取截然不同的態度?嘉獎令為何遲到半個月?
  • 中越赤瓜礁海戰過程:南沙戰爭爆發原因、經過和影響
    赤瓜礁海戰又稱南沙之戰、「3·14」海戰,是中國與越南為爭奪南海島礁的一場小規模戰爭。戰爭爆發於1988年春,事件的起因是1987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會第14次會議決定,由中國在南沙群島建立第74號海洋觀察站。
  • 「赤瓜礁海戰」30周年,30張圖帶你回顧
    【觀察者網 文/王世純】1988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在南沙群島九章群礁海域與入侵的越南海軍海戰。此仗又稱赤瓜礁海戰。反擊作戰在赤瓜礁海域和瓊礁海域擊沉越南海軍運輸艦共2艘,在鬼喊礁海域重創越南海軍登陸艦一艘,我軍僅輕傷楊志亮一人,維護了中國南沙群島領土主權不可侵犯的權利。
  • 1988年中越南海海戰,28分鐘的中越海上戰爭,我軍完敗越海軍
    1988年3月14日,中國科學考察人員正在南沙群島的兩個島上進行正常的科學考察活動,越南海軍乘中國護衛科學考察活動的海軍艦艇折回海南之機,突然對在島上進行考察的中國科學人員開搶開炮,發動了突然襲擊,圖侵佔這些島嶼,並首先又向我方巡的船隻開,打傷了我方人員。
  • 南沙海戰,事發突然!指戰員:毛主席曾說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還擊
    2013年記者採訪已經退休的陳偉文將軍時,將軍對於南沙海戰如此形容:「這是我作戰生涯中最精彩的一次戰鬥,也是最考驗我,最鍛鍊我,最讓我矛盾,也給我最多榮譽,顧慮最多,擔子最重的一次戰鬥……」。說到這裡,陳將軍連用了幾個「最」字,這樣加重語氣的講述在整個採訪過程中是不多的。」究竟是怎麼樣的經過,讓當時擔任指戰員的陳偉文將軍如此的印象深刻,並且以顧慮最多,擔子最重來形容。
  • 西沙海戰,蔣氏放我過海峽?真實情況:劍拔弩張氣氛緊張
    19日的中越(南越)西沙海戰,是新中國海軍第一次對外作戰,也是近代以來中國海軍第一次取得勝利的對外作戰,標誌著新中國海權意識的覺醒。其時,特殊年代尚未結束,海軍的訓練、戰備水平和裝備維護都不正常。如271艦85毫米主炮開戰22分鐘就因故障而無法射擊,281、282艦編隊因通訊聯絡問題耽誤6個小時等。 即便這樣,中國海軍以小艇打大艦、以劣勢裝備打優勢裝備,最終取得了勝利。雖說是險勝,對手也非強國,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西沙海戰是新中國建立後第一次維護海權之戰,標誌著新中國海權意識的覺醒。
  • 30年前中國海軍收復赤瓜礁 28分鐘全殲越軍 如今南沙震撼世界
    1988年3月14日,中國海軍為收復赤瓜礁,在此與越南海軍發生海戰,解放軍502、531、556艦開火還擊,先後擊沉越軍HQ604與HQ605艦。另將越軍505登陸艦擊成重傷,該艦隨後撞上鬼喊礁礁盤擱淺。
  • 1988.3.14:中越南沙群島赤瓜礁海戰戰記
    4月,中國政府組織各部門通力合作,發動了一次規模龐大組織嚴密的赴南沙群島科學遠徵。歷時50天,通過對該群島數十個島嶼及附近海域的深入考察,最後確定在永暑礁建立海洋觀測站。為了確保建站成功,確保南海主權,站穩腳跟,中國政府和海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 狼煙未盡1974年那場西沙海戰
    失去海軍支援的島上南越軍隊,實際上已成為甕中之鱉。經過約4個小時的戰鬥,五星紅旗就再次插在了珊瑚、甘泉、金銀三島上。  戰事結束後,南越一度擺出報復的姿態,派出6艘軍艦從峴港向駛向西沙群島,又派兩艘驅逐艦增援峴港,並下令該地區的海、陸、空三軍全部參戰, 同時請求美國第七艦隊援助。
  • 西沙海戰:做活南海棋局的關鍵一戰
    參加西沙海戰的解放軍的274號獵潛艇在亞龍灣。  作者:徐焰(國防大學教授、少將)  40年前的1974年1月,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和西沙當地民兵在遭受南越軍隊挑釁和攻擊後,被迫進行還擊,在西沙永樂群島附近進行了海戰。
  • 中國南沙第二大島,由一塊小礁石發展成為我國南沙的行政中心
    群島位於遠離祖國大陸的南部熱帶海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自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該海域陸續發現儲量驚人的油田,因而引起海域周邊各國的覬覦,再加上適逢新中國解放戰爭的過渡時期,我國的南沙群島的許多島礁被無理侵佔,其中侵佔我國南沙島嶼最多的就是越南。
  • 1974年中越西沙海戰
    ▲《巡邏領海》,《人民畫報》1974年10月1月20日,人民解放軍奉命一舉收復珊瑚、甘泉、金銀三島,短短20分鐘戰鬥,全殲島上守敵,西沙被佔島嶼全部解放。當日,南越西貢當局發言人黎春先說:「中共今日以四架米格21和米格23戰鬥機轟炸機投入戰鬥」,「這四架中共飛機向駐於甘泉島、金銀島和珊瑚島上的越軍進行轟炸、掃射,並發射火箭。然後中共軍隊越過海灘攻擊登陸。」
  • 1974年西沙海戰:美國袖手旁觀 南越倉皇逃離
    失去海軍支援的島上南越軍隊,實際上已成為甕中之鱉。經過約4個小時的戰鬥,五星紅旗就再次插在了珊瑚、甘泉、金銀三島上。戰事結束後,南越一度擺出報復的姿態,派出6艘軍艦從峴港向駛向西沙群島,又派兩艘驅逐艦增援峴港,並下令該地區的海、陸、空三軍全部參戰, 同時請求美國第七艦隊援助。
  • 1988年南海島嶼罕見老照片:被越南非法佔有,興建多種軍用違建
    1988年3月14日越南海軍在南海被中國海軍打敗之後,越軍利用各種方式不斷的侵佔南海的島礁,並在非法佔有下的島嶼進行非法建設。這組越南軍方1988年拍攝的照片就展現了當時越軍非法建設的情況,圖為越南利用軍艦非法侵佔島礁。
  • 1988年3月14日 越南軍艦侵入南沙 中國自衛還擊
    1988年3月14日 越南武裝艦船侵入南沙群島海域 中國船隻被迫進行自衛還擊  中國海軍艦船於1988年3月13日到南沙群島的九章群礁海域對部分島礁進行考察,並組織人員登上赤瓜礁建立觀察點。  14日上午6時,越南海軍的兩艘運輸船和一艘登陸艦來到赤瓜礁海域,派出43名武裝人員強行登上赤瓜礁。越南登礁人員不顧中國海軍要他們離礁的喊話,首先向礁上考察的中國海軍人員開槍。  與此同時,越南軍艦也一齊向礁上和停泊在附近海面的中國海軍艦船射擊和開炮。中國海軍被迫進行自衛還擊。
  • 1988年中越海戰令越南明白軍力差距
    據日本《朝日新聞》8月5日報導,8月4日早晨,在河內的迎賓館,越南外長範平明以微笑和鮮花迎接中國外長王毅。據說,雙方雖然討論了南海等問題,但會談始終保持和睦的氣氛。  報導稱,兩國關係雖然在主權問題上存在矛盾,但自6月起出現變化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