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如何

2021-01-10 過河卒子and與非門

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是比較強的。這是因為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正好趕上了人類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末班車,日本得以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與日本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60年代發端於英國的,蒸汽機動力被廣泛使用,機器代替了人的勞動,工作效率和能力都得到驚人的提高。借著技術革命,英國成了世界霸主。隨後,法國和美國也開始了工業革命,進入工業文明,尤其美國,從英國偷了許多技術,引進許多人才,逐漸變得強大。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以後,也進入了工業化階段,雖然比英、法、美諸國要晚,但在亞洲是獨一份,這也使日本沒有被殖民化。日本也因工業進步,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了農業大國中國,獲得巨大利益和金錢,反過來又促進了本國的發展,亞洲各國與日本的差距越來越大。也從這個時候起,日本逐漸看不起亞洲國家,有了「脫亞入歐」的想法。

總之,日本是最後進入第一批工業化的國家名單的,雖然比英、法、美、德、俄來得慢,但也有後發優勢。明治時期,日本又大力發展重工業和軍工製造,與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越來越小,有的方面還達到先進水平。

二、從二戰時日軍裝備看日本工業水平

二戰開始後,美國突然發現日本的軍工水平非常高,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的「零式戰鬥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美國弄一架來研究,直到很久以後才如願。我們從他的「零式戰鬥機」、「大和艦」和460大炮來簡單看看日本當時的工業水平。

零式戰鬥機由日本三菱重工公司於1937年開始研製,是日本二戰中的主力艦載戰鬥機,也是當時產量最大的戰鬥機。零式戰鬥機的特點是輕靈快捷、火力強勁、遠程多能、衍生型多。一度這種戰鬥機讓對手一籌莫展,到了二戰後期,美國的F4、F6等戰鬥機出現,才佔得上風。「大和」號戰艦排水量接近八萬噸,是個海上巨無霸,日本打算建造三艘,分別是大和、武藏、信濃,第三艘信濃號由於二戰結束,停止了建造工作。日本當時建造大和號的是海軍自己的軍工廠,在吳市的造船廠,武藏號是由私企公司三菱重工公司的造船廠,並且兩家工廠建造的方式也不一樣,大和號是在船塢建造,武藏號在船臺建造。由此可見當時日本的工業製造水平是比較高的。460mm火炮也反映了日本在武器製造上的能力,以後有機會專門寫一下這個大炮。

三、二戰時日本工業的不足

日本畢竟是個島國,資源極度缺乏,又因為窮兵黷武,耽擱了性技術開發和工業升級,他們的不足也很明顯。

不足之一是技術陳舊、故步自封,比如零式戰鬥機出來時很先進,但許多的改型沒有大的升級,美國的F6F、P47/51等新的飛機出來後,零式就明顯落後了;

不足之二是資源匱乏,日本的南下戰略也就是被這個問題逼得,只好在太平洋和美國火併;

不足之三是新技術開發慢,美國、英國的新雷達都使用了,測高、測距都行,距離遠,日本還是老式的電探技術,在後來的幾次海戰中他們在這方面吃了不少虧。

總之,二戰時日本的工業水平在亞洲是最高的,但比英美等老牌的工業國差了不少。

相關焦點

  • 二戰前的八大工業強國:美國獨領風騷,日本排名倒數
    文/寂寞的紅酒工業是衡量一國國力的重要指標,也是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的重要基礎。在工業時代,特別是在二戰時期,工業往往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就是一場工業的較量,沒有強大的現代工業別說強國地位,就連最基本的話語權都沒有。
  • 二戰前的世界八大工業
    工業化體系本就包括重工業軍工及輕工業日用消費品工業是衡量一國國力及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民生保障社會就業率生活質量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的極為重要基礎。在工業化時代,特別是在二戰時期,工業往往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 二戰時期日本為何能在亞洲戰場所向披靡
    文/寂寞的紅酒日本是二戰時期的主要參戰國之一,是軸心國集團的二號國家。作為德國的重要盟友,日本承擔了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主要作戰任務。在亞洲戰場,日本軍隊橫掃亞洲,所向披靡,把中國軍隊打的節節敗退,把西方殖民軍隊打的抱頭鼠竄,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眾所周知,二戰時期日本的武器裝備特別是陸軍裝備並不先進,和西方差了一大截,那麼為何日本能在亞洲戰場所向披靡?第一,作為世界主要強國之一,日本的實力是值得肯定的。二戰時期,日本是僅次於美德蘇英的世界第五大強國,工業非常發達,是亞洲唯一的工業國家。
  • 二戰時期航母白菜價麼?為什麼日本能夠拿出來那麼多航母?
    美國和英國在二戰時期本來是想實施一系列措施來限制日本當時發展海軍,想要阻止日本建設巨艦和大炮的軍事戰備,可沒想到的是,日本竟然獨闢蹊徑,在多重包圍下,開始大力發展航母,提前進入航母時代。日本無法再建造大規模戰列艦等大型主力艦,此外由於當時的日本戰列艦遠遠超過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拿到的315000噸配額,所以日本不得不面臨一個抉擇,必須拆掉正處於建設時期還沒建造完成的戰列艦。可日本人在戰列艦上不僅花費了巨額資金還投入了很多心思,怎麼忍心就這樣拆掉呢?
  • 抗日時期,東北的工業水平比日本還發達,為何到了現在就不行了?
    據相關資料記載,在偽滿洲國時期受益於當時日本先進的工業技術以及管理理念,偽滿洲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 到了偽滿洲國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甚至都不及東北,當時東北生產總值佔到了全國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八十五,交通業也很發達,公路以及航空裡程均超過了亞洲其他很多國家。
  •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在世界上是什麼水平,看完你就了解了!
    30年代的日本陸軍,在世界範圍說屬於中等規模常備軍。基幹是17個師團,總員額在25萬到30萬左右。日本為了節約軍費開支,沒有在平時維持太大規模軍隊的習慣。1937年中日全面戰爭爆發,日本陸軍逐步擴充,到太平洋戰爭前約有200萬人。到二戰結束時,約有500萬人。
  • 日本在二戰後,如何成為全球第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二戰之後,作為戰敗國,日本一度進入蕭條,失業率上升,但很快就恢復元氣,經濟快速增長,成為全球第二大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國家,日本是如何做到的呢?這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日本雖然是二戰的戰敗國,但當時日本的經濟基礎實力雄厚,大家都知道,在二戰之前,日本的地盤很小,國土面積僅為37萬平方公裡,和我國雲南省差不多,國土小,資源也緊缺,這讓日本有一種焦慮感,開始大舉通過戰爭等方式掠奪他國資源,掠奪來的財富又發展自己的武器裝備,繼續再掠奪,充實了日本的經濟基礎。
  • 德國二戰就能製造重達1.8巨型炸彈,工業強國值得我們思考
    德國敢於發動二戰,很多人簡單以為軍事力量足夠了,其實是它背後的工業力量支持它的軍事和經濟的崛起。要不是最近,德國法蘭克福市發現一枚二戰時期由英軍投下的未爆彈,重達500公斤,為了安全拆除炸彈,當地政府緊急疏散了約1.3萬名民眾,二戰的故事大家可能會忘了。
  • 二戰時期,法西斯國家中德國比日本究竟強在哪裡?
    在以上的三個國家之中,義大利的實力無疑是最弱小的,那麼德國和日本兩個法西斯強國哪個實力更勝一籌?這兩個國土面積不大的國家又憑什麼可以來挑戰整個世界。在二戰期間,德國與日本作為法西斯國家中最強大的兩個有著明確的分工:德國來負責歐洲戰場,而日本去負責亞洲戰場。這兩個國家在戰爭之初一度打的世界各大國連還手機會都沒有。
  • 二戰時期在不使用核武的情況下,哪幾個國家可以消滅日本
    二戰時期在不使用核武的情況下,哪幾個國家可以消滅日本對於這個設想我們首先要解讀它的大前提,它的第一個大前提是在二戰時期,二戰時期具有戰鬥力的國家,美,中,蘇,英,德,日,法,第二個大前提不使用核武器,首先在歷史上日本是被美國原子彈轟炸,之後才選擇戰敗投降的
  • 德國造的質量到底如何?看完二戰時期德國的鋼鐵堡壘你就懂了
    在二戰時期,德國憑藉著一國之力打敗了歐洲很多國家,也佔領了很多城市。但是俗話說,攻城容易守城難,當德軍打下眾多的城市後,同樣也面臨著如何駐守的問題。 從這些堡壘也可以看出當時德國造的質量如何了。二戰時為何德國能打贏那麼多場戰爭,這是和德國的工業水平息息相關的。
  • 二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是如何給國民「洗腦」的?
    當時大多數日本人卻相信:對亞洲各國的侵略,是為了聯合亞洲民族,將他們從白種人的奴役下解放出來,實現「大東亞共榮」。為了這崇高的理想,即使犧牲生命,殺人放火,也在所不惜。可見,日本軍政府在日本青少年的「教育」上下足了功夫,其思想淵源為古代、中世紀的日本武士道精神。
  • 日本航空工業水平如何?成美國航空巨頭最大對手,競爭德國項目
    作為曾經的軍事大國之一,日本的軍事發展在二戰後仍然受到國際社會共同監督和嚴格控制,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美國全球軍事部署亞太區域最重要的一環。因此在美國的全力幫扶下日本的國家經濟、軍事力量、國際話語權都在迅速增長之中,因為發展速度太快一度出現了泡沫經濟危機。尤其是日本自衛隊無論在規模、實力上都遠遠超過了國際社會定下的標準。
  • 為什麼很少有人提起二戰時期蘇聯空軍的飛機?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期,制空權已經成為左右戰爭勝負的決定力量,各種作戰飛機的發展也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峰。德國、英國、美國甚至日本的經典飛機一直被軍迷津津樂道,為什麼蘇聯空軍的飛機卻很少有人提起?二戰時期,制空權已經成為左右戰爭勝負的決定力量,各種作戰飛機的發展也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峰。德國、英國、美國甚至日本的經典飛機一直被軍迷津津樂道,為什麼蘇聯空軍的飛機卻很少有人提起?
  • 二戰日本天皇有實權嗎?二戰時期日本天皇是誰?
    身為日本發動戰爭時的國家元首,昭和天皇在戰後卻繼續統治日本達44年之久,更在死後倍享哀榮。昭和天皇到底是傀儡還是元兇?下面帶你看看二戰日本天皇有實權嗎?二戰時期日本天皇是誰?昭和天皇昭和天皇(裕仁) (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本名裕仁,稱號迪宮。是日本最長壽以及在位時期最長的日本天皇,執政長達63年。昭和天皇經歷了整個二戰。
  • 二戰時期,日本和美國製造了大量的航母,為什麼現在造一艘都費勁
    二戰時期的珍珠港戰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尤其在此之後,我們都看到了日本與美國工業能力和海軍的強盛,無法想像一個島國居然去挑戰一個龐大的國家,雖然最後輸了,還差點滅國!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的日本的確站在了頂級強國之列。
  • 二戰時期,如果把侵略中國的日本換成義大利,結果會是怎樣的?
    二戰時期,如果把侵略中國的日本換成義大利,結果會是怎樣的?在二戰時期中,大家都認為德國的實力是可以獲得戰爭勝利的一個國家,但無奈德國攤上了兩個豬隊友,不管是日本還是義大利,對於德國來說都沒有實際的幫助,即便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實力並不怎麼樣,但是在亞洲戰場上的表現還是非常勇猛的,更導致中國在抗戰八年後才迎來勝利。
  • 二戰前的法國和日本哪國軍事力量更強
    事實上,二戰前法國可不弱,其軍事力量要比日本高出一大截。陸軍方面,二戰前的法國擁有300萬軍隊,陸軍號稱歐洲第一。法國陸軍不僅軍隊數量多、兵員質量高,而且裝備水平世界一流,總體實力還在德國之上。不管是火炮還是坦克數量法國都比德國多不少,其主戰坦克比德國還要先進,機械化水平和現代化水平世界首屈一指。
  • 在歐洲義大利軍隊現在什麼水平?不似二戰那樣狼狽,歐洲一線水平
    義大利軍隊現在的水平在歐洲是名列前茅的。在歐洲基本能和德法的常規軍事力量看其。但出於歷史原因,外界對義大利的軍隊已經習慣性的差評,義大利自己也仿佛自知理虧,對自己的部隊處於什麼水平保持一向的低調。一切的根源都是義大利軍隊在二戰時期的糟糕表現。
  • 二戰時期美日差距有多大?美國:輕輕鬆鬆打贏日本
    二戰之中,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重創了美國海軍,妄圖打一個時間差,利用美國海軍無力再戰的這段時間打通東南亞到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並且實現和德軍的大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