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杭雲棲蓮池大師塔銘

2020-12-24 新緣招看天下

《古杭雲棲蓮池大師塔銘》略釋

《淨土》2019年第1期 文/慧安

蓮池大師諱袾宏,字佛慧,別號蓮池,示志歸極樂蓮池之意。大師俗姓沈氏,杭州仁和人,世為名族,天資穎異,早年學儒,屢冠諸生。然大師志在出世,棲心淨土,世味澹如,於科舉功名之事並不熱衷。雙親亡故後發心出家,廣參知識,勤苦修行,力倡淨土,後世尊其為蓮宗八祖。憨山大師與蓮池大師交往密切,蓮池大師圓寂後,憨山大師親往雲棲寺,為蓮池大師撰寫塔銘,追述其一生德業,評價甚高,並以禪宗耆宿身份,力倡蓮池大師弘揚的淨土念佛法門。(詳情見於《憨山大師自傳》)《古杭雲棲蓮池大師塔銘》記述大師一生德業甚詳,限於篇幅,今選錄數段,與諸同仁分享,欲詳覽者,可參看《雲棲法匯》中塔銘原文。

一、發出離心,斷愛出家

居常太息曰:「人命過隙耳,浮生幾何。吾三十不售,定超然長往矣,何終身事齷齪哉。」前婦張氏,生一子,殤。頃婦亦亡。即不欲娶。母強之,議婚湯氏。湯貧,女齋蔬。比有富者,欲得師為佳婿,陰間之。師竟納湯。

大師經常嘆息曰:「人命如白駒過隙,浮生幾何。我如果到三十歲仍然科舉不中,一定離俗出世,怎麼能因功名利祿終身拘於故紙堆中呢。」蓮池大師在家時,元配張氏生有一子,殤亡,不久張氏亦亡故。大師即不欲娶。然在母親勉強下,議婚湯氏。湯家貧窮,其女持齋。有富貴人家也想得到大師為佳婿,便在暗地裡離間,然而大師最終仍然納娶湯氏。

大師在家議婚之時,不為財勢所動,以志同道合為求,擯棄富家之女而最終選擇貧女湯氏,最終以此因緣而順利出家。如果大師當時以世間之標準擇偶,出家之想恐成泡影。故知修行人於世間行事,亦當時時以道心為驗,自可消禍於未然,獲福於無形。

今之世人,在面對婚姻愛情的選擇時,多隻注重於長相、財富、權勢等外在條件的揀選。殊不知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而恩絕。而貪求財勢者,又有幾人能長保富貴。最終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在條件遷流變化,雙方的我執、情執日益增上,各自不滿積聚於心,矛盾日增,煩惱熾盛,婚姻漸漸變成痛苦的枷鎖,由愛而生憎,雙方遭受痛苦折磨。所謂恩愛,前世有恩,今世有愛,是因緣果報;而大多數伴侶則更像冤親債主的討債還債輪迴,亦是因緣果報。

即使夫妻之間恩愛美滿,伉儷情深,白頭偕老,亦不過是世間幻樂,愛情的本質實為苦空無常,獨來獨去,獨生獨死,死後輪轉六道,暫無休息。蓮池大師言,恩愛不常,生死莫代,此之謂也。如《楞嚴經》言:「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若在情愛牽纏中,不能生發大出離心,難免頭出頭沒,求出無期。如蓮池大師言:「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示在家二眾》)

蓮池大師出家之時,曾作《七筆勾》詞,將魚水夫妻、富貴功名等通皆一筆勾銷,是為真出家。吾輩即不能如大師之出塵,於此世間夢幻泡影之富貴榮華、夫妻兒女等,亦當生一筆勾銷想,念念出離,不戀世情,如此方有脫離三界火宅之望。須知欲愛如膏,佛智如火,須勤勇燻鑠,頓盡無餘。如若口念彌陀,心戀塵境,念念之間尚思人天福報,富貴平安,心不與佛應,往生大事,何日方能成辦?如妙葉大師言:「苟起一念世心,便被如是等塵勞魔黨牽拽將去,全身陷沒,求出無期。譬如遊魚雖逸,一絲可系,其害非不大也。」(《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二、精進參究,一心辦道

乞昭慶寺無塵玉律師,就壇受具。居頃,即單瓢只杖遊諸方,遍參知識。北遊五臺,感文殊放光。至伏牛,隨眾煉魔。入京師,參遍融、笑巖二大老,皆有開發。……越中多禪期,師與會者五,終不知鄰單姓字。

大師剃度出家後,隨即來到昭慶寺無塵玉律師處受戒。之後不久便開始孤身一人單瓢只杖遊歷諸方,遍參各處善知識。北遊五臺,感得文殊菩薩放光。至伏牛,隨眾煉魔。後入京師,參遍融、笑巖二大善知識,皆有開發省悟。……越地(今江浙一帶)多禪期,師於中參加禪期五次,到結束時都不知鄰單同參的姓名。大師苦修之精勤可見一斑,餘並可知。

大師為親近善知識,不辭辛苦,仿善財之五十三參,效趙州之八十行腳,為辦道故,千裡無阻。今時交通便利,網絡發達,欲親近大德,朝拜諸山,快則朝發夕至,慢則一兩日亦可到達;網上聽經,視頻音頻浩如煙海,比之古時,方便百倍千倍不止,然而修行人自覺能得大受用、大利益者,比之古人,恐少之又少。其緣由之一,即是被世事所牽,不能放下。青年者繫念情緣男女,中年者醉心宦海職場,待到老來,又掛念兒孫後事。正如蓮池大師所言:「人生寒思衣,飢思食,居處思安,器用思足,有男思婚,有女思嫁,讀書思取爵祿,營家思致富饒,時時不得放下。其奮然出家,為無此等累也,而依然種種不忘念,則何貴於出家?佛言:『常自摩頭,以舍飾好。』然豈惟飾好,常自摩頭曰:『吾,僧也,頓舍萬緣,一心念道。』」(《竹窗二筆·出家休心難》)

故真念佛人,於念佛之時,當萬緣放下,將此現前一念心繫念於佛號上,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如此痛下功夫,方有真實受用處。否則終日泛泛悠悠,念佛時妄想紛飛五內俱熱,做世間事時又念及自己是念佛行人,互相牽纏,兩頭不佔,既未得到世間五欲之樂,又未得到出世間的念佛往生之樂,良可痛惜。如蓮池大師所舉一例:「五臺居士謂予曰:『吾知有此道而不克盡力,終其身不樂。今士人不知有此道者,得一第,快心五欲以為樂。吾既知之,不敢縱慾,而復以王事家事驅馳荏苒。今老矣!失人世之樂,又未得出世之樂,故鬱然終身。』此居士實語也。而自昧者多、自覺者少,誰道及此者?居士誠賢乎哉!」(《竹窗二筆·知道不能造》)

三、嚴持戒律,道風凜然

師以精嚴律制為第一行,著《沙彌要略》《具戒便蒙》《梵網經疏發隱》以發明之。……其設清規益嚴肅。眾有通堂,若精進,若老病,若十方,各別有堂。百執事各有寮,一一具鎖鑰,啟閉以時。各有警策語,依期宣說。夜有巡警,擊板念佛,聲傳山谷。即倦者,眠不安,寢不夢。布薩羯磨,舉功過,行賞罰,以進退人,凜若冰霜,威如斧鉞。即佛住祇桓,尚有六群擾眾,此中無一敢諍而故犯者。雖非盡百丈規繩,而適時救弊,古今叢林,未有如今日之清肅者。具如《僧規約》,及諸警語,赫如也。

大師以精嚴律制為第一行,著有《沙彌要略》《具戒便蒙》《梵網經疏發隱》等文闡發其意。……在大師的督導下,雲棲寺清規整肅,道風凜然。大眾有通堂,而精進修行者、老病安養者以及十方而來者,又各自有堂。百餘執事各自有寮,一一皆有鎖鑰,按時啟閉。各有警策語,依期宣說。夜有巡警,擊板念佛,聲音傳遍山谷。即或有疲倦者,聽聞擊板聲,亦眠不安,寢不夢。布薩羯磨,誦戒懺悔等皆依佛制而行;宣舉功過,施行賞罰,以此來對大眾進行評判進退,分毫無差,凜若冰霜,威如斧鉞。即使佛住祇桓,尚有六群比丘擾眾,此中無一敢起紛爭而故犯者。雖未盡復百丈清規,但切合時代需要,革除舊弊,重振頹綱,古今叢林,未有如今日之清肅者。具體情形,赫然載於《雲棲法匯》之《僧規約》及諸警語。

蓮池大師在世時,非常注重戒律。一方面著書立說,闡發聖意,對比丘戒、菩薩戒、沙彌戒都有整理著述,如《具戒便蒙》《梵網經疏發隱》《沙彌要略》等。一方面在雲棲寺身體力行,嚴持戒律,重新恢復比丘戒法的授受,三衣一缽,恢復半月誦戒羯磨。並親制寺院規約,包括各堂院規約、僧約、賞罰條例等各項規制,匯集為《雲棲共住規約》。從大師之著述及自身行持,可見大師對戒律的重視。須知我們信願的堅固與否以及往生的品位高低,也跟我們持戒的功夫深淺息息相關。如《淨土聖賢錄》記載,明朝真清法師,臨往生時,大眾問曰:「和尚往生淨土,九品奚居?」答曰:「中品中生也。」眾曰:「胡不上品生耶?」曰:「吾戒香所燻,位止中品。」言畢,泊然而逝。由此可見,以戒香燻修,尚只得中品中生之報,吾人捫心自問,自己持戒功夫如何,將來往生品位又如何?

對於持戒的重要性,釋尊及歷代祖師均有詳細開示。如《華嚴經》言:「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具足持淨戒,一切如來所讚嘆。」印光大師言:「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戒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信願為往生之前導。」(《淨土指要》)修行人切不可因佛具大悲,以為經中言五逆十惡臨終懺悔尚且救度,而我今日未犯五逆十惡,餘諸惡事,無礙往生,只需臨終十念,佛自來迎,故殺盜淫妄皆可為矣。須知今人業深障重,智淺福薄,平日無功夫,臨終易打失,破戒之人,往往因其煩惱深重,導致其往生的信願因破戒的煩惱而減弱。臨命終時,四大分離,眾苦交煎,無量劫來冤親債主皆來討債,若非功夫深厚,誠恐不易得力。加之若再有家親眷屬哭泣喊叫,牽動情染,稍失正念,則不知落入何道中去矣。若到此時方悔平生空過,痛失往生大利,悔之晚矣。如袁中道所著《紀夢》中,其兄袁中郎帶其神遊淨土,對其諄諄告言:「吾不圖樂之至此極也。然使吾生時嚴持戒律,則尚不止此。大都乘戒俱急,則生品最高。其次戒急,則生最穩。若有乘無戒,多為業力所牽,流入八部鬼神眾去,予親見同學諸人矣。弟之般若氣分頗深,而戒、定之力甚少。夫悟理不能生戒、定,亦狂慧也。歸至五濁,趁此色力強健,實悟實修,兼之淨願,勤行方便,憐憫一切,不久自有良晤。一入他途,可怖可畏。如不能持戒,有龍殊六齋遺法見存,遵而行之。諸戒之中,殺戒尤急。寄語同學,未有日啟鸞刀,口貪滋味,而能生於清泰者也。雖說法如雲如雨,何益於事?」(《西方合論》)諸戒之中,殺戒最為切要。蓮池大師在世時,亦極意戒殺生,崇放生。為放生專設有萬工、上方、長壽諸放生池,並於山中設放生所,每年花費百餘金,粟二百石,並著有《戒殺放生文》等勸世。

四、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臨終時,預於半月前,入城別諸弟子,首及宋守一等,遍及故舊。但曰:「吾將他往矣。」人皆莫測。還山,連下堂具茶湯設供,與眾話別云:「此處吾不住,將他往矣。」……七月朔晚,入堂坐,囑大眾曰:「我言眾不聽,我如風中燭,燈盡油幹矣。只待一撞一跌,才信我也。明日要遠行。」眾留之。師作《三可惜》《十可嘆》以警眾。時松江居士徐琳等五人在寺,令侍者送遺囑五本。次夜入丈室,示微疾,瞑目無語。眾省覺,報城中諸弟子至,圍繞。師復開目云:「大眾老實念佛,毋捏怪,毋壞我規矩。」眾問誰可主叢林。師曰:「解行雙全者。」又問目前,師曰:「姑依戒次。」言訖,面西念佛,端然而逝。是萬曆四十三年七月初四日午時也。

蓮池大師臨終時,提前於半月前,入城辭別諸弟子,首先是宋守一等,其餘諸故人舊友皆一一遍及。大師並未透露自己預知時至,將要往生,只是說:「我將要去其他地方了。」眾人皆不知大師之意。回到雲棲寺,連下堂一起準備了茶湯設供,與大眾話別言:「我不在此處住了,將去往其他地方。」……七月初一晚,入堂坐,囑託大眾言:「我言眾不聽,我如風中燭,燈盡油幹矣。只待一撞一跌,你們才肯相信我言。第二日要遠行。」眾人挽留之。大師作《三可惜》《十可嘆》以警眾。此時松江居士徐琳等五人在寺裡,大師令侍者送去遺囑五本。次夜入丈室,大師示現微疾,瞑目無語。此時大眾省覺,於是趕緊通知城中諸弟子趕來,大眾圍繞在大師旁,大師又開目言:「大眾老實念佛,毋捏怪,毋壞我規矩。」大眾問誰可主持叢林。師言:「解行雙全者。」又問目前,師言:「姑依戒次。」說完,面朝西方念佛,端然而逝。時為萬曆四十三年七月初四日午時。

大師最後一著,以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的實際行持向後人昭示了念佛法門的殊勝利益。念佛人乃人中芬陀利華,生時人鬼欽敬,死後得生淨土,仗佛慈力,感應道交,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今人每每這山望著那山高,以為念佛法門平淡無奇,聽說某個法門好,就要去學一學;聽說誦某部經功德大,就要去讀一讀;或持某咒,或在哪裡聽了一個號稱秘密高深的法,雲念此咒修此法就可以快速成就乃至快速成佛等等,就要去修一修。好奇務怪,總不能安心念佛。對於此種現象,蓮池大師開示言:「予昔在煉磨場中,時方丈謂眾云:『中元日當作盂蘭盆齋。』予以為設供也。俄而無設,唯念佛三日而已。又聞昔有院主為官司所勾攝,堂中第一座集眾救護,眾以為持誦也,亦高聲念佛而已。此二事,迥出常情,有大人作略,真可師法。彼今之念佛者,名為專修,至於禱壽命則藥師經,解罪愆則梁皇懺,濟厄難則消災咒,求智慧則觀音文,向所念佛,束之高閣,若無補於事者。不思彼佛壽命無量,況百年壽命乎?不思念彼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況目前罪垢厄難乎?不思彼佛言:『我以智慧光,廣照無央界。』況時人所稱智慧乎!阿伽陀藥,萬病總持;二三其心,莫肯信服。神聖工巧,獨且奈之何哉?」(《竹窗隨筆·念佛不專一》)

正如憨山大師贊言,惟師之才,足以經世;悟,足以傳心;教,足以契機;戒,足以護法;操,足以勵世;規,足以救弊。至若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廣運六度,何莫而非妙行耶?蓮池大師審時度勢,觀末法眾生之機,惟依念佛法門方能得度,故一生悲心切切,力弘淨土,並有《彌陀疏鈔》傳世,廣度群迷。冀諸同仁仿效先賢,老實念佛,將來一剎那中離五濁,蓮池海會喜相逢。

相關焦點

  • 「延建邵汀」第一叢林——寶善庵尋禮聞谷廣印大師
    ,俗姓周,父名周珊,母趙氏嘉興府嘉善人;生於明嘉靖四十五年,圓寂於崇禎九年,世壽七十一;是淨土八祖、晚明雲棲祩宏大師(1535—1615)正宗的衣缽傳人,禪淨雙修,注重戒律,參禪、念佛、講經並終生不懈。
  • 蓮池大師: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念佛者會得到鬼神的敬畏!
    蓮池大師: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念佛者會得到鬼神的敬畏!蓮池大師《竹窗隨筆》(常念彌陀譯白話文)【念佛鬼敬 】【原文】海昌村民某,有老媼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陰府報應甚悉,家人環而聽之。某在眾中忽攝心念佛。媼謂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問何故,曰:「汝心念阿彌陀佛故。」
  • 蓮池大師:佛經不可不讀,否則就與無價之寶擦肩而過
    蓮池大師:佛經不可不讀,否則就與無價之寶擦肩而過「佛經不可不讀 」(摘自蓮池大師《竹窗隨筆》)【原文】 予少時見前賢闢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視,罔覺也。
  • 「古今佛門高僧大德」淨宗八祖蓮池大師:《淨土聖賢錄》
    【高僧大德】淨宗八祖蓮池大師:《淨土聖賢錄》袾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州仁和沈氏的子弟。年十七歲,中秀才,以學問德行著稱。鄰居有一位老婦人,每日念佛號數千,袾宏問她是何緣故,老婦人說:『我的先生持佛名號,臨命終毫無病苦,與人拱手作別而往生,因此知道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
  • 河津蓮池公園文清閣/薛振堂
    河津市蓮池公園文清閣,金碧輝煌,巍峨壯觀,雄踞於河津市西南河津老城蓮池公園四面環水的蓮心島上,是為紀念明代理學大師、清廉宰相薛瑄【諡文清】而建造的,是蓮池公園的標誌性建築和主要景觀。二樓的三幅浮雕分別是「設教講學」、 「理學大師」和「勤政愛民」。
  •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開悟之後」。開悟之後還要修行嗎?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常念彌陀譯白話文)【悟後 】【原文】 溈山和尚云: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淨,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道別有法教渠修行趨向
  • 蓮池大師:為什麼現在菩薩不顯靈了呢? | 引經據典42
    明朝高僧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簡明扼要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由此可以進一步閱讀佛經、深入思考。 開辦「引經據典」欄目的初衷不僅是為大家提供明師指導,而且要把這些思考回溯到大藏經,讓師言與佛語接通,啟迪智慧並解決實際問題。為此,在「大德答問」之後,欄目認真提供了「延伸思考」「深入經藏」「投票留言」等板塊,敬請閱讀並分享。為什麼現在菩薩不顯靈了呢?
  • 鑑賞:關於海內孤本唐代《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
    《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石碑系唐貞觀五年(631)刻立,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楷書。三十五行,行三十三字。宋慶曆(1041-1048)以前,原石已經斷裂,時任河南制府的範雍(981—1046)見到的《化度寺塔銘》就已是砌石,慶曆間(1041-1048),寺僧誤認《化度寺》斷石中有寶,擊碎求寶,碑石又再三斷,後殘石移置範雍洛陽賜書閣,至北宋末年殘石亡佚。
  • 清涼學堂丨憨山大師與五臺山:憨山大師二訪五臺山
    而臺山的禪修體悟與世法錘鍊也使憨山大師對佛法宗旨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對世法人情的把握更為練達圓熟,為其後期的佛法修持與弘法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憨山大師在五臺山的弘法活動萬曆四年(1576),晚明四大師之一的雲棲祩宏(1535-1615)行腳至五臺,並造訪憨山,雲棲是晚明佛教淨土信仰的堅定弘揚者,比憨山(1546-1623)年長,但法臘較憨山晚(雲棲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即1566年出家。而憨山嘉靖三十六年丁巳,即1557年出家)。
  • 蓮池護生園——我們美麗的家園
    我們都是來修福的,為自己,為孩子,為蓮池,為未來,辛苦是值得的!每天蓮池善友們都在關心孩子的成長,關注護生園的動態,你們的每個生活照,學習動態,和禮佛視頻都讓蓮池人感動,佩服,和敬仰!      孩子們在媽媽及老師的教導下,在護生園環境的薰陶下,自成蓮池風格:自強、自立、自主、自覺;互幫、互愛、互助、互敬。
  • 黃公元:憨山大師為何選擇在廬山度過晚年?
    憨山大師的匡廬淨土勝緣憨山大師對慧遠大師及其東林結社的仰慕由來已久,早年經遠公故鄉,即有效遠公故事結蓮社之願,並在五臺山修行時結金蓮社而付諸行動。五臺金蓮社,是對廬山白蓮社的效法與繼承,可謂憨山大師匡廬淨緣的先聲。因此,憨山大師有很深的匡廬情結,這是他晚年最終決定投老匡廬的內在動因,並在諸緣具足時得以滿願,前後居匡廬長達六年多。
  • 中國高僧慈恩大師的名諱究竟叫什麼?
    湯用彤先生《隋唐佛教史稿》(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初的授課講義,七十年代經湯一介先生整理後,由中華書局於1982年首次出版)則說:「據其碑文、塔銘及其他較早記載,均言師諱基,而未言窺基,《開元錄》始有窺基名(詳見佐伯良謙《慈恩大師傳》)。」
  • 從廣西象州走出來的禪門大師——資聖盛勤禪師
    契嵩(宋仁宗皇帝賜號「明教大師」)曾親自為他的舍利塔撰寫塔銘(並敘),為他作品《原宗集》寫敘,禪宗典籍對他亦多有介紹。無奈時光流逝,象州人至今卻全然無知,現特此書之,讓象州、來賓乃至廣西記住這位家鄉的禪門大師。
  • 蓮池大師來解答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 ​蓮池小學將開北門以緩解擁堵
    ​蓮池小學將開北門以緩解擁堵 2020-01-06 2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蓮池書院:問世間,書為何物
    ,讓人流連;蓮池書院是一部歷史,厚重滄桑,令人唏噓。直隸總督李衛以蓮池「林泉幽邃,雲物蒼然,於士子讀書為宜」,乃設蓮池書院於此地,同時在書院旁增置使館(賓館)。  1745年,為滿足乾隆西巡駐蹕需要,使館改建為行宮。1749年起,直隸總督方觀承對蓮池進行大規模改建,建成春午坡、萬卷樓、篇留洞等十二景,並逐一繪圖呈送,乾隆在其上各題七絕一首。除了這12首,乾隆另有27首也寫十二景,還有以蓮池書院為題十多首。
  • 航拍盤州九峰蓮池 水上迷宮景迷人
    航拍盤州九峰蓮池 水上迷宮景迷人圖為8月21日航拍的盤州市九峰蓮池風光。  「九峰蓮池「九峰蓮池」依山傍水而建,蓮池迷宮四面有9座大小的山峰環繞,遊客到此能體驗到不一樣的水上迷宮。從高空俯瞰,蓮池迷宮與村莊融為一體,呈現出迷人的鄉村景致。
  • 辭舊迎新-蓮池會所龍門溫泉遊後記
    幸運的蓮池會所小夥伴們趕在寒潮光臨之前瀟瀟灑灑的去龍門走了一圈早已在溫泉♨️裡把自己泡的暖暖的迎接寒潮的到來(沒錯,就是下圖這個美麗的地方)上周四(1月25日)華萊的家人們早早的從各方來到蓮池會所集合開始春節前最後一次愉快的集體旅行
  • 喜迎國慶中秋 蓮池公園今日盛裝開園
    記者在張店區蓮池公園改造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市城市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曉告訴記者,歷經半年的精心籌劃、精細實施、精緻建設,9月28日,蓮池公園將盛裝亮相,精緻呈現,正式向廣大市民開放。
  • 城市變遷——蓮池公園之蝶變
    9月28日,升級後蓮池公園準時開園了。我在第一時間參觀了這個位於家門口的小公園。一圈下來,滿懷的憧憬變成了滿心的歡喜。蓮池公園始建於蓮池公園面積不大,也算不上「陽春白雪」,但它位於我居所附近,所以我就把它當成家的一部分了。今年淄博市中心城區一大批園林都在進行升級改造,包括人民公園、植物園、兒童公園等。屆時整個城區面貌將會完成華麗轉身。感謝決策者、設計者、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願我們的城市鳳凰涅槃、欣欣向榮!(20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