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時都感覺我不太像東北人,我有些像山東人,我雖說是不喜歡吃饅頭、吃油條、吃包子以外,只要是麵條,我都喜歡吃!
小的時候,母親到我的生日的時候都會給我做一頓過水麵條,打的滷子也不用太複雜,我不一定非要用雞蛋醬做滷子,土豆絲打醬,裡面放點菜,就不錯了,我也吃的沁香!
有的時候東北的鹹菜稍微在油裡炒一下,拌著清心寡欲的麵條吃上兩碗也是最大的享受了!
這幾年一直在外面吃,吃了多少時間的麵條了,安徽板面、蘭州拉麵、炸醬麵、米線、朝鮮面、東北冷麵、山西刀削麵、陝西油潑麵……有的時候我最想吃的還是母親做的那碗有著滷料的過水麵條。
可是這裡是濟南,東北過水麵條的做法不被當地人接受,也沒人做,即使做了,吃的人也很少,有的時候為了飯店的利益,滷子還做的極鹹,和家裡吃的那碗面不是一回事,許多回憶只能留在記憶裡了。
姐姐來濟南的時候,她做的飯菜都是東北人的口味,我去了就為了吃那口麵條。滿足了口福之後,在感覺上自己和在老家沒什麼兩樣。
在濟南這麼多年自己總會因為濟南的天氣、飲食,自己總想著這裡不是我紮根的熱土,我還是要回到老家那邊去,在那裡能找到我存在的「窩兒」的感覺。
但是姐姐不經常動手做麵條,我也只能繼續吃別的飯菜飽腹,心願只能放在肚子裡了。
我在密山吃朝鮮冷麵吃上癮了,但是像雞西大冷麵那樣的做法在濟南找不到,那些年,我做夢都想吃一頓正宗的朝鮮冷麵,而不可得,我是真想為吃一口冷麵回一趟密山。
那時候,濟南這邊的東北人也不多,來濟南開飯店的東北人做了朝鮮冷麵也沒人吃,濟南這邊的人喜歡吃熱的飲食,喝冷水、吃冷麵只有東北人了。於是,最好的東北廚師都被濟南人的飲食習慣屈服了,說到朝鮮冷麵都是熱做,想吃一口又酸又甜的正宗朝鮮冷麵只能繼續存在於記憶裡。
期間,我也回了幾趟家,遇到能做朝鮮冷麵的飯店,自己也不客氣的連要了好幾碗多年不遇的朝鮮冷麵,吃個痛快!
後來在濟南的東北人多了,在濟南賣朝鮮冷麵冷作也能賣出去了,但是那個味總是和留在我嘴裡的感覺不是一回事。但也只能這樣了,要想吃最好吃的朝鮮冷麵就要回去密山吃了。
這個年代,出行不再困難,為了飽一頓口福,走一趟東北也不算什麼了。
我出生在東北,小的時候總吃大碴子飯,真是吃的夠夠的,吃大碴子飯吃的再多也不扛餓,那些年最希望的就是快些過年,過年了,就可以吃幾頓大米水飯了!那時候大米種植地少,產量少,普通老百姓想吃大米飯必須要等到過年的時候才能買到大米,吃大米乾飯真是每個人最高理想了。
後來大米飯真的是上頓吃下頓吃了,幸福感也就消失了。
到濟南這邊來這麼多年了,吃大米飯的次數都能數的過來,如果吃一頓大米飯,都會自然不自然的問一句:大米是哪裡產的?
濟南是產大米的,吳家鋪那邊就種黃河大米,曾經我就買過兩大麻袋、五百斤大米與妹妹家裡人共享。口感也不錯,香氣撲鼻。
但是有些地方產的黃河大米圖有香氣,口感卻是一般。我腦子裡最想吃的大米還是東北那邊的大米,到超市裡買大米,我都會買東北大米,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來自東北。
無論是吃麵還是吃大米,都是個人口味決定的,不一定山東人就喜歡吃麵,東北人就喜歡大米,什麼都吃一點,身體裡的營養均衡了,人不容易生病那才是養生之道。
全家人和和美美的圍坐在一張桌子跟前,溫馨的吃一頓家常便飯,心裡充滿了幸福感,不再為糟心的爛事鬧心,那才是真實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