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先生心目中的大師是饒宗頤
作者:白巾
季羨林、任繼愈逝世後,92歲的饒宗頤身在香港,哀痛不已。香港潮州會館林楓林先生告訴記者,大家本不想讓饒宗頤太快知道此事,「希望能慢慢地,讓老人逐漸接受」,但饒公還是很快就在電視上看到了這個消息。饒公步杜甫詩韻,遙寄悼季老深情。(7月21日《廣州日報》)
饒宗頤與季羨林相識數十年,兩人在語言學、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研究頗有交集,惺惺相惜。「北季南饒」已成學界佳話。季羨林盛讚饒宗頤:「近年來,國內出現各式各樣的大師,而我季羨林心目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著名語言學家許嘉璐這樣評價饒宗頤:「中華文化什麼樣子?就饒公這樣!饒公是中華傳統文化呈現於20世紀的最好典型。我可以說:50年之內,不會再出第二個饒宗頤!」香港特首曾蔭權說:「國學大師饒宗頤以曠世之才,文通六國,學富五車,堪為一代鴻儒。」文化名人餘秋雨雲,「香港能出一個饒宗頤教授,香港就不是一個文化沙漠了。」
饒宗頤1917年8月出生於潮州一個書香門第。潮州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沃土、甘甜的韓江水,孕育出眾多的文化名人,饒宗頤先生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根在潮州,情系潮州,治學之路始自潮州。饒先生是海內外著名的漢學家、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和書畫家,通曉英語、法語、日語、德語、印度語、伊拉克語等6國語言文字,是德高望重、人所共仰的國際漢學大師,被譽為曠世奇才,學界泰鬥,一代宗師。
近日,記者問饒公:「現在還帶徒弟嗎?」他說:「我不帶徒弟,我幹嗎要讓人辛苦?我自己折磨我自己,但我不想讓別人辛苦,做學問真的很辛苦。」言辭帶笑,意味深長。饒先生治學從藝七十餘載,始終堅守清貧,甘於寂寞,嚴謹治學,務實創新,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學問之深,古今一人。然而,饒先生一生清苦,沒有私家車,不久前才有自己的住房。2000年6月,香港特區政府授予饒宗頤大紫荊勳章殊榮,他是在女兒陪同下坐計程車前往領獎的。90高齡的饒先生才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宅,這套住宅也來得太遲了!我慶幸老天給予饒公高壽,世上幾個男子能活到90歲以上?像饒宗頤這樣的人,誰在經濟發達的年代無房無車?
從季羨林淡薄以明志,任繼愈「不敢從心所欲」,到饒宗頤笑大師虛名,我們領略到學界泰鬥的高尚品德和崇高風範。他們堅守操守,默默無聞,在喧囂浮躁的世風中,保持清醒頭腦,聚精會神做學問,淡泊樸實,遠離浮華,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誘,襟懷坦蕩、甘於奉獻。他們嚴謹治學的態度,高風亮節的精神,值得後來學者效仿。相比之下,那些急功近利、追名逐利、造假剽竊的學者顯得多麼渺小啊!
本文原發表在2009-07-23南方網上
獎品:iPod nano 16G(3部),若干明星籤名CD海報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