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聯合我市司法局出臺《遼陽市文化市場...

2020-12-19 瀟湘晨報

初犯不處罰,處罰最低限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遼陽市委 遼陽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遼市委發[2020]13號)有關要求,積極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激發文化市場活力,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遼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聯合遼陽市司法局出臺了《遼陽市文化市場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免責清單》(以下簡稱「《免罰清單》」),對文化娛樂場所、網際網路上網服務場所、旅遊等領域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予行政處罰,在嚴守執法監管底線紅線的前提下,向市場釋放溫情和善意,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

下一步,遼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將嚴格落實對文旅企業「初犯不處罰,處罰最低限」制度,按照《免罰清單》,對涉企檢查時首次發現的輕微違法問題,積極幫助企業改正,不實施處罰。

【來源:遼陽文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消費熱 旅遊旺 文化濃 ▏遼陽市國慶中秋假日旅遊市場供需兩旺
    我市開展了「遼陽市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公益惠民演出,全面啟動「遇見遼陽 心回故鄉」遼陽市2020年金秋系列文化旅遊消費促進季20餘項活動,聯合瀋陽經濟區五城市推出「金秋送爽·魅力五城」國慶長假五城20條旅遊線路,為廣大遊客提供豐富的文化旅遊大餐。弓長嶺區1-4日共接待10.27萬人次,旅遊收入727.41萬元。
  • 遼陽市「雙節」期間文化和旅遊市場復甦回暖供需兩旺
    (遼陽文旅)「消費熱、旅遊旺、文化濃」成為「超長黃金周」主題詞。此次「十一」假期長達八天,加之國內疫情控制持續向好,極大提升了旅遊消費信心。假日期間,我市文化旅遊市場供需兩旺,全市共接待遊客68.85萬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到去年同期82%。旅遊收入4.07億元,按可比口徑恢復到全去年同期66%。
  • 「十一」黃金周我市旅遊市場活躍
    金秋十月,最長假期8天時間裡,我市推出的精彩旅遊線路呈現出火熱態勢,溫泉遊、登山遊、鄉村遊等旅遊方式進一步活躍了假日文化旅遊市場。
  • 我市開展文化旅遊市場消防安全檢查
    10月4日,為做好國慶期間文化旅遊行業安全工作,防範遏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由市文體廣電旅遊局、市交通運輸局、梵淨山管理局、市林業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應急管理局等單位成立市級督導組在全市開展文化旅遊市場安全檢查。
  • 鞍山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內設機構及職責
    鞍山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內設機構及職責 信息來源:鞍山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發布時間:2019-05-06瀏覽次數:次 、旅遊、廣播電視產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推進文化、旅遊、體育、健康產業融合發展,推動產業投融資體系建設,指導文化旅遊產業園區、文旅基地建設和品牌創建工作,促進文化旅遊產業對外合作和「雙招雙引」工作,制定文化旅遊產品開發戰略並組織實施,承擔全市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規劃、開發和保護,指導重點旅遊區域、目的地的規劃和鄉村旅遊、生態旅遊、休閒度假、紅色旅遊的發展
  • 遼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公開承諾
    ─ 文旅廣電局鄭重承諾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規範行政行為,提高服務效能,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遼陽市文化旅遊廣電局現向社會作出以下公開承諾:一、改進工作作風,文明熱情服務。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端正服務態度,提高政務服務效率;熱情接待企業和群眾來訪,認真處理企業和群眾訴求,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堅決杜絕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現象,做到「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事好辦」。二、堅持政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 我市8家文化和旅遊企業入選
    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8月25日,「河北旅遊百大人氣目的地」榜單發布,我市8家文化和旅遊企業入選。為加快河北旅遊產業發展,擴大「京畿福地,樂享河北」旅遊品牌影響力,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主流媒體和線上平臺共同開展了2020年「河北旅遊百大人氣目的地」評選發布活動。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積極組織推薦我市文旅單位參評,宣傳展示我市獨特的文旅資源,進一步擴大廊坊旅遊知名度和美譽度。
  • 我市啟動文藝演出進景區活動 20餘場文化大餐等你來
    為增加吉林市域內重點景區文化體驗內容,提升域內旅遊文化內涵,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促進我市旅遊文化名城建設,十一黃金周期間,我市將開展藝術演出進景區活動。本次活動由中共吉林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市歌舞團、市話劇團、市戲曲劇團、市群眾藝術館等單位承辦,相關景區景點協辦。本次活動將於10月1至10月上旬舉辦。
  • 我市出臺旅遊扶持政策促進全域旅遊發展
    《辦法》指出,對符合我市旅遊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的重大旅遊項目,特別是列入國家、省、市重點項目庫的旅遊項目,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及時報批、及時供地。鼓勵各縣(市、區)以「點狀」供地模式支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項目發展,推動全域旅遊發展,提升旅遊發展質量和效益。
  • 我市出臺補助政策推動文旅市場復甦
    日前,記者從市旅遊和文化體育廣電局了解到,為幫助文旅企業復工復產,提振文旅行業發展信心,我市出臺《關於拓展自駕遊市場推動文旅市場復甦的補助政策》,大力挖掘釋放文旅消費潛力,推動文旅市場復甦。據了解,政策補助對象為組織區外自駕遊車隊來衛旅遊的企業。政策所需補助資金由市旅遊和文化體育廣電局和中衛4A級景區按比例統籌。基礎補助資金由市旅遊和文化體育廣電局和港中旅(寧夏)沙坡頭旅遊景區有限公司各統籌50%,增加補助由相關景區籌集。補助標準為:單批自駕車數量20輛以上,人數不少於60人,遊覽2個以上收費景區且在中衛住宿一晚即可申報補助。
  • 我市旅遊「後備箱」工程第一批推介商品正式亮相
    丹東市旅遊「後備箱」工程第一批推介商品公示新聞發布會12月4日在福瑞德酒店隆重舉行。我市旅遊「後備箱」工程第一批推介商品正式向全社會亮相,66家企業115種商品獲此殊榮,時燕副市長與會並發表了講話。持續推進丹東市旅遊「後備箱」工程,旨在推動我市全域旅遊戰略,全面打造丹東地區獨具特色的旅遊名優商品體系,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的重要工作舉措。發布會正式公示了丹東市旅遊「後備箱」工程第一批推介商品企業名單,為獲選企業代表頒發了旅遊「後備箱」工程推介商品專用標識授權證書。
  • 來自2020年全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文物工作會上的消息 蘭州將設計...
    4月21日,記者從我市召開的2020年全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文物工作會上獲悉,今年我市將實施65個重點文旅項目,新建、改擴建旅遊廁所74座,按照「一河兩鎮六區」的建設思路打造高品質旅遊景區,並設計推出「蘭貅」城市吉祥物,加強城市文化旅遊推廣。
  • 我市召開2020琿春暑期旅遊產品開發座談會
    7月21日下午,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組織召開2020琿春暑期旅遊產品開發座談會。我市重點景區、旅遊企業代表參加座談,市文廣旅局副局長劉成華主持會議。會上氣氛熱烈,與會人員各抒己見,為我市全域旅遊發展、旅遊產品開發與重組建言獻策。
  • 我市文化旅遊宣傳推介在福州、莆田、三明等地反響熱烈
    一曲《牡丹亭·遊園驚夢》選段贏得陣陣掌聲、一部撫州文化旅遊宣傳大片震撼人心、一場場特色景點推介令人神往……為進一步鞏固和拓展福建省旅遊客源市場,擴大撫州文化旅遊影響力,7月27日至29日,我市在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三明市三地舉行了三場文化旅遊宣傳推介會,所到之處,颳起陣陣「撫州遊」旋風,不僅收穫了旺盛的人氣,更收穫了滿滿的信心,為我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我市文化旅遊協會成立
    我市文化旅遊協會成立
  • 我市獲評湖南省「2020年文化和旅遊真抓實幹督查激勵對象」
    張家界廣播電視臺訊(記者:黃穎 龔婉婷)近日,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評選了一批2020年文化和旅遊真抓實幹督查激勵對象,主要從評選對象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完成情況、人均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接待遊客人次數和旅遊總收入、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綜合評價等方面進行評價計分,並公布擬激勵名單
  • 專家建言獻策 助力我市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市文化旅遊產業應如何加快發展?哪些地方急需改善?8月6日上午,許昌市召開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專家座談會。7名省文旅專家齊聚一堂,為我市文旅產業發展建言獻策。許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文物和旅遊資源特色鮮明。
  • 我市在全省縣級廣播電視節目2020年度共享平臺工作中獲獎
    我市在全省縣級廣播電視節目2020年度共享平臺工作中獲獎 來源: 南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發布時間:2020-11-30 字體:[ 大 中 小 ] 日前,省廣電局對全省縣級廣播電視節目共享平臺2020年度獲獎名單進行了公示
  • 我市赴日本東京大阪,韓國首爾江原道開展文化旅遊推介交流
    6月19日到24日,由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繽紛四季·精彩吉林」文化旅遊推介交流會在日本東京、韓國首爾舉行,公主嶺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代表我市參加此次推介活動。6月19日,作為此次文化交流的首場活動在日本東京如期舉行,當地群眾熱情參觀來自中國的民間藝術,剪紙、魚皮畫對他們來說新奇而美好,他們懷著激動無比的心情欣賞著剪紙作品並連連稱讚,並與我市剪紙藝人閆雪玲合影留念。閆雪玲剪紙得到了日本旅遊協會秘書長志村格先生的高度評價和讚賞,並索要一副剪紙作為收藏!
  • 我市深挖文旅資源,促進文旅融合——文化「走向」遠方 旅遊更有詩意
    基於大自然的豐厚饋贈和深邃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市「硬核」推動文化旅遊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曲文旅融合發展的樂章,在巴中大地奏響。對此,我市深挖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從歷史文化中提煉記憶符號,將歷史、鄉愁等文化要素注入到旅遊中,為自然風光賦予「文化魂」,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吸附力。圍繞「米倉文化」等品牌塑造,將文化和旅遊開發、消費有機結合,成功打造了《夢境光霧山》行浸式夜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