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1 0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是疫情衝擊下難得的發展圖景:總投資12億元的嵐山油氣公共管廊一期項目全面開工,總投資11億元的嵐山國際航貿綜合服務區項目加快建設,總投資330億元的日照先進鋼鐵製造基地產能承接一期項目、總投資3億元的京東魯南電子商貿園等項目穩步推進……
熱火朝天的發展背後,是招商引資的蓄勢積能。梳理今年以來嵐山區的招引成果,成績可謂搶眼:1—7月,新籤約項目27個,總投資73.39億元,實現到位資金40億元以上;成功組織山東省儒商大會嵐山分會場活動,參加線上集中簽約儀式2次,累計對接省、市外商會25家,企業300餘家,梳理有價值的投資項目60餘個。
面對疫情,如何在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確保招商引資「不斷檔」「不斷鏈」?嵐山區選擇危中尋機,逆勢破局。
從頂層設計到項目落地,該區強化「一盤棋」抓招商,組成招商小分隊,依託現有企業、產業和資源優勢,緊盯招商線索,開展「登門招商」,讓經濟合作的朋友圈越交越廣。
「只有積極走出去,才能拓寬眼界、捕捉商機,也只有走出去,才能請進來。」據嵐山區招商投資促進中心黨組書記、主任侯鵬介紹,今年以來,全區各招商部門先後赴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130餘次,登門拜訪千年舟集團、上海良信電器等重點目標企業,邀請金雷控股、新城控股、盒馬生鮮等商協會和企業家220人次來嵐考察。
「逆向思維」開闢招商新渠道。該區建立線上招商對接工作機制,通過打造雲上會客廳、組織線上專家評審和不見面審批等方式,加快推進在談項目落地,著力積聚增量、釋放存量,為發展蓄足後勁。
面對招引什麼項目的現實問題,該區摒棄「挖到籃子裡都是菜」的思想,圍繞自身特色,選商選資靶向延鏈、補鏈。
為此,該區既招大引強選優,發揮大項目支撐帶動作用,又放大產業優勢,緊緊圍繞鋼鐵等主導產業,科學繪製產業鏈招商地圖,加大對高端裝備製造、鋼鐵配套加工、精細化工、木材深加工等產業鏈下遊項目引進,聚力實施產業鏈招商。
同時,該區還積極拓寬信息渠道,用活委託招商、以商招商和親情招商;充分發揮日照(上海)協同創新中心、嵐山(北京)協同招引中心等駐點招商平臺前站優勢,廣泛聯繫長三角、京津冀經濟圈重點企業;放大園區生產型、生活性平臺「虹吸效應」,反哺項目招引。
事實上,探尋嵐山招商的背後動力,一個「誠」字力透紙背。
據悉,為打造近悅遠來營商環境,該區各招商部門主動落實一線工作法,組建項目代辦隊伍,一對一包保全區產業發展線重點項目,確保全天候在線、即時響應服務,協助解決項目建設難題。圍繞區情、規劃、政策等招商業務重點,該區開展多樣化招商引資技能培訓,全力打造「忠誠、擔當、專業、高效」的招商隊伍。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