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丁兆霞
通訊員 王田 徐海霞 報導
本報日照訊 2017年嵐山區共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0.8億元,同比增長38.6%,稅收佔比92.97%。預計全年實現GDP537億元,同比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
作為日照市工業經濟主戰場,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嵐山「快」的勢頭從何而來?
「快」的勢頭源於充沛的「進」的動能。歲末年初,嵐山招商引資又結碩果——在2017年12月26日召開的嵐山區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總投資近240億元的4個大項目集中簽約,涵蓋精細化工、循環經濟、食品深加工等領域,其中包括冀中能源等世界500強項目,將進一步優化嵐山產業結構,拉長產業鏈條,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為全面發力「突破園區、聚力招引」頭號工程,去年以來,該區出臺《關於進一步整合專業招商力量推動產業招商的實施意見》,成立了招商引資五人決策小組,統領全區招商引資工作;明確鋼鐵、化工、木材、中澳(日照)產業園、高端裝備製造、臨港物流6大產業招商推進落實機制,進一步明確了各產業園區的包聯領導和責任部門,形成區級領導牽頭分工抓產業招商、開發區承接招商推進、各個部門積極參與的良好工作機制。此外,結合實際,陸續出臺了《嵐山區產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嵐山區鋼鐵產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委託招商實施辦法》《嵐山經濟開發區招商顧問聘用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增強了政策競爭力和投資吸引力。
去年以來,圍繞「北上、南下、西進」總體思路,嵐山區依託北京招商聯絡處,重點瞄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產業轉移,如北京豐臺地區化工企業、機械製造產業轉移;依託上海招商聯繫處,重點瞄準長三角地區,如上海奉賢木材產業轉移、溫州崑山緊固件產業轉移、寧波無錫等地化工企業轉移,與上海市經信委產業信息中心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積極挖掘相關產業轉移信息。同時,針對鋼鐵主導產業,積極聯繫北京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上海工業4.0俱樂部等知名機構,加強項目線索收集,收集招商線索,尋找合作機會,招引一批項目落地。落實《委託招商實施辦法》,與北京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中金國泰控股集團等單位籤訂委託招商協議,並以此為契機,邀請上海綠地、睿洋集團、振華重工、紅星美凱龍等知名企業赴嵐山考察。發揮資本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招商顧問、嵐山籍在外成功人士和沿海發達地區商(協)會、老鄉會、投資公司的招商引資平臺作用,切實開展代理招商、合作招商。
補齊基建短板,釋放發展活力。該區搶抓日照市「園區基礎設施突破年」的重大機遇,做好園區「九通一平」配套服務,積極完善園區規劃,依託園區招引項目。目前,鋼鐵園區6條道路、化工油氣管廊、東區集中供汽、西區汙水處理廠等配套項目相繼開工。杭州千年舟刨花板、聚興繩業、華日成金屬製品、石禾高溫耐火材料、科邦新材料、金海藍海藻多糖等一批億元左右的中小項目已經順利開工;原有嵐橋重質油、德坤能源、華澳食品等企業又實現新的投資增長;中天能源重組金石瀝青、中海外重組石大科技已獲成功並陸續恢復生產。6大園區圍繞各自產業特色,項目招引實現「全面開花」。
數據顯示,去年以來,該區提報新引進符合考核範圍的項目78個,其中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75個,全區提報實際到位資金174.2億元。全區新註冊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個數和實際到位資金數分別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82.9%和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