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衛工人遍布"雪都』街頭 見雪就掃崇禮人出行無憂

2020-12-18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耿學清)  隨著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籌備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冬奧會主場地所在的張家口崇禮區環境衛生保障已全部實行首都標準。

記者近日從北京環衛集團獲悉,環衛集團已承接崇禮區十個鄉鎮的211個行政村的環衛保障工作,首都高標準環衛作業的「京環模式」在雪都落地開花。

探訪  「北京環衛」遍布崇禮街頭

趁著2016年11月20日崇禮初雪未消,記者來到了這座因2022年冬奧會而備受矚目的塞外小城,漫山遍野的積雪宣示著「雪都」的名不虛傳,而路邊帶有「北京環衛集團」標識的果皮箱仿佛讓記者回到了北京街頭,這樣的果皮箱每隔300米一個,分布在崇禮的主要道路上。

北京環衛集團張家口京環環境資源服務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劉立新告訴記者,北京環衛集團設立張家口京環環境資源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張家口乃至整個河北省的環衛市場開拓、投資及運營管理工作,在張家口已投資成立3家下屬企業,公司在張家口橋東區、橋西區和崇禮區共有環衛職工2000餘人,除了10名管理人員,職工以當地人為主。

職工雖然是當地人,但每一次保潔、清運都按照「首善要求、首都標準」進行環衛作業。北京環衛集團都對其進行了系統性培訓。

進展  京環模式覆蓋雪都全區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10月22日,北京環衛集團和張家口市就籤署了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組建京環環境公司,接管張家口市申奧沿線5區2縣環衛工作。

目前,「京環模式」已覆蓋崇禮區十個鄉鎮211個行政村(含4條旅遊線沿線66個村莊)。根據北京環衛集團和張家口的服務方案,環衛一體化服務範圍主要包括張家口市及申奧沿線城市,保障執行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標準,綜合清掃保潔一級保障區執行環境衛生一級標準,其他區域執行環境衛生二級標準。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地區整體環境質量,市環衛集團將優化張家口市的固廢處理與資源化系統。將張家口市馬家灣填埋場升級改造成固廢處理循環經濟園區,將姚家墳填埋場、下花園填埋場、懷來縣填埋場、涿鹿填埋場升級改造為綜合處理廠。

特寫  申冬奧後掃帚不夠用了

「我姓高,崇禮高家營的。」面對記者的鏡頭,高樹果大姐帶有崇禮鄉音的普通話顯得有些害羞,她今年48歲,是北京環衛集團張家口京環環境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

在北京環衛集團來之前,高樹果帶領的小組,算上她本人僅有4名女工,用考核人員的話說,「高樹果小組從沒有因為作業質量扣過分」。

北京—張家口申冬奧成功後,慕名而來的遊客像崇禮冬天的雪花一樣大片大片的湧來,外地車牌特別是「京」字頭的汽車擠滿了崇禮。

崇禮地區的地形地貌可以用千溝萬壑來形容,對於環衛工作來說,大機械上不了,小機械幹不動,多要靠人力。而且這裡年平均降雪量超過50釐米,這讓清掃更吃力。

高大姐的煩惱隨之而來,工作量增加了、強度也增大了,但是手頭能用的工具還是一把掃帚、一輛小三輪,清運垃圾的三輪車運力也常常不足。

北京環衛來  不用去北京打工了

2015年,就在高樹果產生了想辭掉工作去北京打工的念頭時,北京環衛集團接手了崇禮的環衛工作,抱著看看大城市來的新東家的想法,她留了下來,穿上了北京環衛集團的橙色工作服。

一年下來,高樹果發現換的不僅是新工服,她的工具升級成了統一藍白相間的電動三輪車,崇禮環衛原有的農用三輪車被垃圾壓縮車、十輪卡車替代,幹了大半輩子的老環衛人迎來了新裝備。

不光是裝備更新,在北京環衛集團給職工的培訓中,高大姐第一次聽到了「大規模、小單元、人機結合」作業方式、「兩掃三保」全天候不間斷保潔作業模式……喜歡動腦筋的高大姐歡歡喜喜地感受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踏踏實實地留了下來,也斷了去北京打工的念頭。她不斷鞭策自己在培訓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高大姐發現,這些「新詞兒」作業模式不但沒有增加作業時間,而且大大提高了環衛保潔的效率。

在北京環衛  我驕傲著呢

去年冬天,崇禮區連降好幾次暴雪。按照以往,清掃積雪都是要等到雪下完後才開始。到了晚上,被車輛軋瓷實的積雪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溫下結成冰層。這期間導致很多當地居民雪後出行不便甚至出現摔傷意外,看到自己的老鄉摔倒在路上,高大姐很揪心,但是沒有辦法。

而按照北京環衛集團的「京環模式」,「見雪就掃、隨下隨掃」。第一次參加這種模式,高樹果和同事還抱有疑慮,但是到了現場,大車機械化前面掃、壓縮車隨清隨運,人只需要清理路邊死角即可,相比以前輕鬆了很多。第二天居民一出家門路面就能像往常一樣行走,對環衛工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我在北京環衛,我驕傲著呢」,高大姐常說,崇禮就是我的家,這裡就要辦冬奧了,哪能看著家裡髒亂差呢,做好環衛工作和幹家裡的活一樣。

對話

對話北京環衛集團張家口京環環境資源服務公司負責人王宏哲(北京環衛集團張家口京環環境資源服務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劉立新(北京環衛集團張家口京環環境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副書記)

註:張家口京環環境資源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合稱為「張家口京環公司」

北京環衛破解管幹不分

記者:北京環衛集團與張家口合作以來,在京張環衛一體化方面有哪些突出進展?

張家口京環公司:公司成立以來,根據當地情況制定相關措施和機制,北京環衛集團通過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實現了張家口市三區(橋東、橋西和崇禮)環衛市場化運作;同時結合項目所在地實際情況,通過增加車輛設備投入、引進先進作業工藝及進行薪酬績效考核改革等方式,建立了合理的作業模式和科學的管理機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環衛服務體系,提高了環衛作業標準,提升了市容環境質量。

在崇禮,北京環衛集團除承接傳統環衛業務外,還託管運營當地鴻雁填埋場,實現了「傳統環衛」與「固廢處理」有效合一。

記者:京張環衛一體化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環衛合作方面有哪些示範意義?

張家口京環公司:目前河北地區的環衛領域市場化程度不高,還有相當一些地方「管幹不分、政企不分」。作為已經進入市場化多年的北京環衛集團,在合作中與兄弟地區一起分享市場化的經驗,破解地方政府的城市管理難題,提供全產業鏈的服務,推動京津冀整個環渤海城市管理水平提升。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必須強化區域環衛與「固廢處理」的整體性、關聯性、聯動性,統籌規劃京津冀區域環衛與固廢處理設施的建設,走園區化發展道路,提升區域環衛與固廢處理能力。

目前,張家口京環公司已在張家口市布局橋東、橋西、崇禮三個區,實施了作業標準統一,設施、設備、人力資源等多方面發揮了資源共享模式,同時,張家口京環公司在設備採購、物資供應、作業標準等多方面得到集團及兄弟單位的支持和幫助,降低了公司運營成本,也間接減輕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資金壓力。

打破大鍋飯引入績效機制

記者:環衛職工有2000多名當地人,如何有效管理和使工人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張家口京環公司:張家口京環公司的市場化運營解決了大量人員的就業問題,帶動了張家口地區2000名環衛職工就業,是崇禮區就業人數規模最大的公司。

公司引入了績效考核機制,職工的薪酬也得到普漲。在原有基本工資基礎上增加了績效獎金,根據職級崗位不同職工每月薪酬在原先基礎上普漲200-1000元。引入績效考核機制後,差異化薪酬效益逐步顯現,以前「吃大鍋飯」、「崗位閒聊」、「出工不出力」等懶散現象少見了,職工更多地將心思放在「掃好每段街」上。

自2016年公司工會正式成立以來,公司通過工會平臺為環衛基層職工謀取了一系列切切實實的利益:2016為公司300餘名環衛職工上繳了大病醫療互助經費,解決了職工的實際困難;開展了慰問困難職工,為近40名困難職工向各級工會申請了幫扶;為職工發放防暑降溫等物品,共計10餘萬元。組織了公司部分職工參與了三八節回家(到北京環衛集團北京總部)看看活動,以及職工子女參加的集團工會組織的託管班活動。

見雪就掃保證雪都清潔

記者:與北京不同,崇禮城小雪多低溫天兒多,北京環衛有何因地制宜的舉措?

張家口京環公司:首先是理順政府管理和市場化運行的關係。市場化運作後,項目公司高度重視與環衛主管部門的協調關係,雙方建立了有效地合作溝通機制。

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工作思路,環衛主管及時調整工作職能,加強城管執法和檢查考核隊伍建設,從規範市場、細化標準、強化考核、加強指導等各方面規範項目公司市場化運作;項目公司則針對環衛主管單位的考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督改。雙方的有效合作推動了環境衛生狀況的全面提升。

在作業工藝編排方面,清掃保潔環節實施了「大規模、小單元、人機結合」的作業方式,將整體作業拆為線、條、塊相結合的小單元作業,全面推行「兩掃三保」全天候不間斷保潔作業模式。

舉個例子,以前張家口橋東、橋西和崇禮下雪,都是雪下完後才開始清掃作業,導致很多當地居民雪後出行不便甚至出現意外,而按照「京環模式」,是「見雪就掃、隨下隨掃」,下完雪一出家門路面就能像往常一樣行走,這樣「實打實」的改觀得到當地居民普遍讚揚。

低溫天氣確實帶來了很多難以預料的困難,比如很多作業要在凌晨開始,大型機械在低溫狀態下點火難、報損率也高,由於天冷,維修的時候師傅都伸不出手,只得在旁邊放置電熱扇。

最近公司在基地搭建了兩個大車間,並裝上了暖氣,可以停放十多輛常用大型車輛,方便作業時啟動和日常維護。

記者:2022年冬奧會籌備工作正在全面鋪開,北京環衛在冬奧會方面有哪些具體作為?

張家口京環公司:除了類似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和城市環境衛生的常規保障以外,依託北京環衛集團科技研發、設施建設運營和投融資等方面的優勢,參與了崇禮區奧運環境衛生專項規劃。

同時,冬奧會相關賽事雪場、公司也積極介入。目前崇禮的大型滑雪場、公司已介入了垃圾清運相關工作。下一步,公司還將與崇禮相關公司進一步接觸,提供更豐富的北京環衛集團相關環衛服務,如物業管理等等。

屆時,北京環衛集團將成為唯一一家參與提供環衛服務兩個奧運會的服務商。

相關焦點

  • 河北環衛工人浴"雪"奮戰 多地溫情獻禮"馬路天使"
    然而近日,由於河北省大範圍連日不斷的雨雪天氣,環衛工人們加班加點浴「雪」奮戰,保證了道路暢通,車輛正常通行,為表達廣大群眾對環衛工人的問候和敬意,河北各地以不同形式溫情獻禮「馬路天使」......  石家莊:環衛工人加班加點浴「雪」奮戰近30個小時
  • [縉雲]冬雪初降,環衛工人撒鹽除冰護出行
    12月14日,縉雲城區飄起了朵朵雪花,雨夾雪的天氣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  為做好雨雪冰凍天氣的防範工作,防止早晨氣溫下降發生結冰現象,縉雲縣環衛處緊急啟動防雪抗凍應急預案,準備工業鹽、除雪鏟等防雪抗凍物資,連夜組織環衛工人對鼎湖大橋、黃龍橋、洋橋等易結冰的橋面路面進行撒鹽融雪處理。
  • 1.8萬餘濟南城管人連夜清雪除冰 雪後主次幹道等第一時間「路見...
    12月28日21時開始,濟南市迎來中雪轉大雪天氣。按照此前全市應對嚴寒天氣緊急專題會議精神,濟南市城管局高度重視,緊急部署,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從早從嚴從實做好各項清雪除冰工作。29日,記者從市城管局了解到,28日夜間至29日,一線環衛工人、城管系統工作人員徹夜除雪,在主次幹道、重要路段噴灑環保融雪液,鋪設防滑氈,連續作業十餘個小時。  截至29日7點,濟南1.8萬餘城管人全部上線作業,完成主次幹道清雪除冰任務,出動灑水車、撒布機、滾刷等大型清雪車輛1856餘車次,噴灑、幹撒融雪劑680餘噸,鋪設1.1萬餘防滑氈;29日白天,城管人持續除雪,全力保障了雪後道路的安全通暢。
  • 「雪都」崇禮:滑雪場建起「白色」奇蹟
    「多數人,甚至當地官員,都沒親眼看過滑雪。」單兆鑑回憶道。為了讓幹部們更直觀地了解滑雪這項運動,單兆鑑穿著借來的滑雪鞋,踩上滑雪板示範如何滑雪。單兆鑑靈活的身姿令周圍的人都看呆了。「真的能在這裡建起一個滑雪的地方嗎?」有人問道。最終,他選擇了在喜鵲梁北建立塞北滑雪場。這是華北第一家民營滑雪場,名字取自《塞北的雪》這首歌。
  • 「弄潮」• 「雪都」崇禮:滑雪場建起「白色」奇蹟
    同時,崇禮雪期長,一般從11月下旬至次年4月初,多山地,山坡坡度多在5度-35度、陡緩適中,從自然條件來說,是華北地區最理想的滑雪地域。」 對於崇禮人來說,「滑雪」是個遙遠的事物。「多數人,甚至當地官員,都沒親眼看過滑雪。」單兆鑑回憶道。
  • 內蒙古包頭數百名環衛工人,連續兩天在極寒天氣下鏟冰除雪
    瑞雪在緩解一冬乾旱的情況時,也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張順閣手機拍攝)包頭市有關方面為給人們出行影響降到最低,立即行動起來,使用機械除雪、灑鹽除雪,確保了主要幹道當天通車順暢。但由於氣溫極低,許多人行道路積雪迅速凍實凍硬,大量的環衛工人便走上街頭,用鐵鍬鏟,用掃帚掃,付出了大量的勞動。他們為了確保行人出行方便,在每一條行人通行的人行道路上掃出了一條小路。
  • 兵團第六師軍戶農場:環衛工人以雪為令 堅守清雪第一線
    連日來,受冷空氣影響,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軍戶農場迎來了入冬來最大的一場降雪,為了方便居民出行,五家渠城華市政軍戶分公司的環衛工人們以雪為令,迅速行動,第一時間清理路面積雪,確保道路暢通。
  • 張家口崇禮——從「冰雪小鎮」到「中國雪都」
    【奮進新時代的河北名片】 張家口崇禮——從「冰雪小鎮」到「中國雪都」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共0條新聞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一聲「Beijing」,2022年冬奧會主辦城市謎底揭開,世界再次選擇北京,凝神屏氣的張家口小城崇禮也一起沸騰了!
  • 雪化融情 這個寒冬從「門前雪」掃起
    新年前的一場大雪,將淄博裝扮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極寒的天氣更給市民出行帶來諸多不便。惡劣天氣通常能檢驗出一個城市的溫度,更是對人們文明素質的一場考驗。然而,與熱火朝天、揮汗如雨的除雪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少臨街店鋪、商家門前的「一畝三分地」卻沒「動靜」,更有商家坐在屋裡「看熱鬧」,卻不肯出一把力。「各掃門前雪」,這或許是對社會公德的最低要求。呼喚「各掃門前雪」,能促使我們思考公民的社會責任。
  • 「又見『雪』飄過」,廣州木棉飄絮季又來了
    「又見『雪』飄過」,廣州木棉飄絮季又來了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20-05-14 既讓市花持續在廣州出現,也避免因出現頻密而產生
  • 崇禮雪場「有限」開放
    日前,張家口市崇禮區萬龍、太舞、銀河三家滑雪場開始階段性有限開放。圖為滑雪愛好者在太舞滑雪場。武殿森攝(人民視覺)北京的朱先生這兩天在忙著準備自己的滑雪服和滑雪板。近日,張家口崇禮部分雪場重新開放的消息傳來,他在當天就進行了線上預約,希望能夠重上雪道,體驗滑雪的樂趣。此次宣布重啟雪季的是太舞滑雪小鎮、萬龍滑雪場、密苑雲頂樂園和翠雲山銀河等滑雪場。幾家雪場此前均經過了嚴格檢驗,並制定了詳細的管理措施,近日開始進行部分區域的重新開放。
  • 雪友「報複式」滑雪 崇禮開板滿堂紅
    「開板」快兩個月的崇禮滑雪市場情況到底如何?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進行了回訪,看看人們預計中的「井噴」現象有沒有出現。雪場開板 經營狀況不錯自從10月29日崇禮萬龍滑雪場率先開板,崇禮滑雪場紛紛重啟造雪模式。從官方數字來看,崇禮幾大雪場的經營狀況都還算不錯。
  • 昨日西寧:半城瑟瑟半城雪
    8名環衛工人分散在五四大街東段,在雪花飛舞的街道上揮動掃帚,一個個橙色的身影孤單又忙碌。大家把雪掃成一堆,張佔禮負責將雪轉移到路邊的綠化帶,「澆灌」樹木。6時,雪下大了,剛清掃完的街道又鋪上了一層白雪,環衛工人的帽子、手套、衣服、鞋子裹上了一層雪,鼻子呼出的氣在眼前形成了一團氤氳。天氣寒冷,他們卻渾身發熱。
  • CCTV5走進崇禮,揭秘「雪從哪裡來」?
    雪國崇禮 戶外天堂 關注崇禮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官方微信,帶你發現崇禮別樣的美~ 天氣越來越冷, 崇禮滑雪季已悄然到來, 各大滑雪場大部分都已經開滑。
  • 崇禮,名副其實的「雪都」,這裡還可以滑雪!
    「反季降雪」和「春暖花開」形成強烈的對比,其他地方草長鶯飛,崇禮卻是銀裝素裹。這一景象,在今年尤其明顯,大家紛紛感嘆,崇禮果然是名副其實的「雪都」! 在每年的5月前後崇禮開始大面積返青,進入7月後,草原草綠風清,風光旖旎,迎來最佳旅遊季,到了11月前後,氣溫驟降,大雪紛飛,崇禮的冰雪遊開啟,將一直持續到來年的4月底左右,存雪期達150天之多。
  • 雪後淄博,您這個舉手之勞融化的不只是雪……
    各級志願服務組織和廣大志願者主動深入交通主幹道、背街小巷、社區庭院等場所,協助環衛工人開展清冰雪工作,積極傳遞愛心、奉獻社會,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天氣對群眾生活的不利影響,切實保障群眾出行安全。12月29日,淄川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發出倡議,號召各文明單位、各鎮辦積極行動起來,廣泛組織開展義務掃雪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
  • 京張高鐵開通北京雪友去哪滑雪?崇禮當天往返成真,京郊仍有優勢
    隨著冰雪旅遊的熱潮,2020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還有各種冰雪運動的宣傳,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冰雪運動,特別是滑雪。今年的雪季已然開始,再加上京張高鐵的開通,這讓北京的雪友更是多了很多選擇。即使是去崇禮,當天往返也成為了可能。那麼北京滑雪到底是去崇禮,還是就在北京周圍呢?
  • 他們是雪中最美的「橙色」風景線
    ,路面很快被積雪覆蓋,濟南城管1.3萬餘人「浴雪」奮戰,在全市除雪破冰「攻堅戰」中爭當「排頭兵」,6日晚至8日晚,2天2夜徹夜奮戰、除雪鏟冰,力保道路暢通和市民出行安全。全體城管人充分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堅、特別能奉獻」的工作作風,踐行馬路上辦公,「雪前待命、以雪為令、下雪行動、雪停路淨」的除雪保障精細管理工作模式,保障主要道路暢通和群眾出行安全,用實際行動給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靚麗色彩,溫暖著這個冬天。
  • 是他們讓一夜雪無!
    29日晚十點,南京城管針對街角小巷等大型設備不便到達的區域,展開人工除冰工作,以保證市民第二天早上出行順利。蘇州城管環衛部門根據市氣象臺發布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預警,適時啟動除冰抗雪工作應急預案,確保市民出行安全、道路順暢。12月29日,宿遷一路口的兩根電線受風雪影響脫落,影響行人和車輛的安全。
  • 「雪場介紹」崇禮萬龍滑雪場
    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紅花梁,佔地面積30餘平方公裡,最高處海拔2110.3 米,垂直落差550 米。滑雪場配置了1600 套國外最新型卡賓(CARVING)滑雪板,其中200套是所羅門(SALOMON)品牌高級雪具;已建成了3條雙人吊椅式索道;並從加拿大和日本進口了13臺造雪機、2臺壓雪車、4輛雪地摩託和50個雪上飛碟;雪場同時引進了大型造雪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