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曾德新 曾德元)為慶祝端陽佳節,6月3日晚上,新化縣洋溪鎮黑龍甲在麻羅一帶舞起旱龍;當晚,洋溪老街舞旱龍,挨家挨戶掛燈籠。
6月4日,龍船下水。下午,洋溪黑龍甲、黃龍甲、藍龍甲、綠龍甲、白龍甲、紅龍甲、紫龍甲集合。在甲旗飄飄、鑼鼓喧天中,各龍組織人員,統一著裝,從洋溪老街一路走過,6點多鐘到達滬昆高鐵新化南站廣場。
進入廣場時,七甲所屬20多個龍頭開始列隊舞動,迅速吸引住了廣場周圍的人及來往乘客。
接著甲旗圍出一個方形,二十多個龍頭在場地裡再次舞了起來。引來幾百人駐足觀看,場面壯觀。
不一會,二、三十條龍在人群中此潛彼躍。只見揮舞龍頭的勁道十足,腳步沉穩,一邊揮舞,一邊吆喝,既有年輕力壯的小夥,又有六七十歲的老人,顯示出洋溪漢子的粗獷豪邁,體味著舞旱龍的莊嚴感、神聖感。從四面八方圍攏來的觀眾,不斷喝彩,紛紛拿出手機拍攝。
在現場,筆者看到:龍頭是木料雕的,一般有十幾二十來斤,因此需要有足夠的手勁才能持續揮舞。為舞出精彩,新洋駕校的總教練在廣場上來了個現場教學。他一邊做示範一邊說:「舞旱龍要以一隻腳為重心不動,另一隻腳一前一後輪換;右手持龍頭掄向身後再返轉,舞到左邊再換左手,眼晴始終要盯看著龍頭,這是在原地舞的技巧。走動著舞,又要手腳搭配諧調。」
據了解,旱龍有清蟲害、兆豐收、除瘟疫等功效。舞幹龍船有驅邪氣、除瘟疫、避災禍、送吉祥、清蟲害、兆豐收的寓意。每年陰曆5月5日至5月15日,洋溪一帶盛行著舞幹龍船。舞幹龍船既有龍隊所屬區域的登門舞,也有龍與龍之間的邀約串門舞,還有應對蟲災蟲害的田間舞。號稱驅蟲神龍的白龍曾在橫陽、爐觀、科頭、安化、四都、維山等地驅蟲很有名氣。
「今年紅龍甲、綠龍甲、白龍甲、黑龍甲、黃龍甲、紫龍甲、藍龍甲七甲長及龍舟協會共同組織在洋溪大橋、鎮政府、洋溪老街等地舞旱龍祝端陽佳節。五月初五,湖南衛視將到現場直播。」採訪時,村民曾久安興趣盎然地說。
「我們洋溪古有『小南京』,近有『小景德鎮』,今有『文印之都』、『高鐵新城』美稱。為助推發展,造福民眾,鎮裡再次發力,申報舞旱龍為非文化物質遺產,旅遊興鎮。」鎮黨委書記羅軼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