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創新是老字號行業經常提到的理念,堅守經典技藝,弘揚傳統文化,同時在創新中尋求更加寬廣的發展道路。今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消費場合受限,老字號紛紛在線上渠道拓新,並嘗試了文創等多種創新模式。
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中華老字號組團亮相,展示各家「絕活」,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創新。老字號在守正創新的道路上奮力向前。
北京稻香村
傳播經典,復原經典老味道
今年「雙11」,北京稻香村在電商平臺的銷售額上升迅猛,同比增長30%。目前,北京稻香村的糕點已回升至往年同期銷量,熟食在原有基礎上略有增長。隨著國內疫情控制穩定、消費需求激活、市場信心恢復,北京稻香村對春節市場的「暖冬」回歸充滿期待。
作為牛年春節的吉慶糕點禮盒,北京稻香村與故宮淘寶聯合推出的「福牛賀歲·大吉盒」已在預售中,頗受歡迎。這款禮盒是從故宮博物院的《五牛圖》中獲取的靈感,取名也頗有講究,「大吉盒」的叫法起源於明代宮廷,即過年的點心食盒,蘊含大吉大利等吉祥寓意。禮盒中集合牛舌餅、百花酥、流心酥、彩虹酥、乳酪酥,以及吉祥餑餑6樣特色點心,結合了傳統寓意,又融入了創新口味。
本屆進博會上,北京稻香村作為中華老字號企業受邀參展,展示老字號風採,呈現匠心工藝品質,向世界傳播中華美食味道。極具「國風」特色的糕點備受關注,其中包括飽含京味文化的「京八件」和不加一滴水製成的傳統「雞蛋槽子糕」、與故宮淘寶合作推出的「故宮京八件」禮盒,以及選材於國寶大熊貓的「熊貓小酥」禮盒等。
作為中華老字號的北京稻香村,一直以來致力於守住經典、傳播經典。歷經千百年傳承下來的文化為食品注入了精神支撐,而食品也逐漸成為傳播傳統文化的鮮活載體。同時,創新是老字號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北京稻香村通過創新賦予了「老字號」更多的含義,不再僅僅意味著老師傅的手工藝。
近年來,北京稻香村在不斷嘗試復原眾多節令糕點與食品,至今成功復原了京八件、狀元餅、巧果、重陽花糕、五毒餅等多種曾經消失多年的傳統食品。以「京八件」為例,北京稻香村查閱了大量古籍文獻,用近一年時間不斷研發調整,才將其成功復原。而且,北京稻香村還培養了一批技藝傳承人,繼承並發揚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並不斷對外傳播普及「京八件」產品歷史、文化和手工製作技藝相關知識。
六必居
創新轉型,布局全國化發展
作為中國調味品領域的老字號企業,六必居近年來持續加大科研創新力度,不斷創新營銷模式,深耕線上線下渠道,強化品牌營銷和供應鏈管理,致力於從多維度實現中華老字號的創新轉型。
同時,六必居不斷加強產品升級和新品研發,形成合理的產品梯隊,高附加值和高端產品佔比持續提升。例如,正在進行產品升級的六必居醬菜,在口味、包裝形式、營銷模式上都會有全新的嘗試和創新,明年系列新品將陸續上市。
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備戰年底消費旺季,在渠道方面,六必居將單一的傳統銷售渠道創新發展為融合「網際網路+」、新零售、文化創意等新型渠道為一體的多元化營銷體系,推動跨界融合和區域聯動,進一步提升消費供給品質;在宣傳方面,將整合品牌推廣渠道,抓住品牌的核心價值和營銷宣傳賣點,挖掘品牌背後的文化元素,通過運用多元化傳播形式和媒介,進行全方位宣傳。
他還提到,在首農食品集團中長期發展戰略的要求下,六必居深入挖掘自身資源,傳承老字號文化,努力實現轉型發展,並制定了發展目標:首先,打造一個享譽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調味品行業品牌,建成一個國內領先的現代化調味品示範性生產基地;其次,培育一支年銷售額過億元的戰略核心單品,並培育一個品類躋身全國調味品細分行業第一;最後,打造一個集工業、商業、文化於一體的老字號文化創意示範基地。
未來,六必居將形成「立足北京,深耕京津冀,布局全國,走向世界」的規劃布局:把北京大本營打造成六必居的戰略決策中心、銷售服務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依託京津冀加強生產布局,優化產品結構,拓展銷售網絡;沿著東北和華北地區、東部和南部的沿海發達城市,以及內陸的重點中心城市,形成多層級、立體化、廣輻射的全國化市場發展格局;同時依託品牌和產品優勢及首農食品集團的資源優勢,適時開拓國際市場。
文/汪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