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張爭霸的年代,李克勤還只是一個不知名的小歌手。1987年,譚詠麟宣布不再領取競爭性獎項,並說:「我的接班人是李克勤。」這看起來就是一句不起眼的話,或許是給粉絲的慰籍,但卻成為譚校長的心結,因為,那個李克勤確實有點「生不逢時」。
譚詠麟的「接班人」
1985年,李克勤獲得第二屆全港十九區業餘歌唱比賽冠軍,算是正式出道。而這個業餘歌唱比賽,確實不是很「業餘」,上一屆冠軍是張學友。但這個業餘比賽僅舉辦兩屆,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1985年是百花齊放、群星璀璨的一年,張國榮、譚詠麟、梅豔芳等人成為時代的巨星,演唱會極多,票房還很有保證。那一年,黎明、郭富城也開始小有名氣,劉德華因為合約問題,起步比其他人晚很多,一個新的時代或許即將來臨。
出道的李克勤出了個人的第一張唱片,卻是無人問津的狀態。當時的歌壇巨星太多,李克勤不足以與他們相提並論,甚至拿不出作品與他們抗衡。
天無絕人之路,做音樂沒有氣色,李克勤就去出演電視劇《不再少年時》,還主唱其主題曲。或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李克勤迅速走紅,但僅是有名氣,算不上火得一塌糊塗。
很喜歡提攜新人的譚詠麟覺得李克勤的聲音很嘹亮,日後定有所為,便在結束「譚張爭霸」時,將李克勤視為自己的「接班人」。
李克勤的運氣屬實不太好,甚至是糟糕。出道時,李克勤處於譚詠麟、張國榮你來我往的時代,蓄勢待發時,李克勤又碰上受人熱捧的四大天王。作譚詠麟的接班人,李克勤確實感受到一種「壓力」,也是內心的一種不甘。
在《吐槽大會》上,李克勤自嘲的說:「三十多年了,我都還沒有接上班。」這句話看似是一句玩笑,但何嘗不是李克勤音樂路的一種真實寫照。
碰上正巔峰的四大天王,李克勤有些星光黯淡。很多人經常感慨的說:「若是沒有四大天王,李克勤肯定比現在還要好,還要火。」感慨不過是感慨,不必要去當真,星光再黯淡也是光,既然李克勤遇上四大天王,只能說是「時運不濟、生不逢時」。
四大天王的陪跑
1989年,李克勤作為「譚詠麟接班人」身份憑藉《一生不變》奪得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金曲獎。李克勤正式迎來音樂事業上的第一個巔峰,可巔峰過後,便是無盡的陪跑。
整個90年代,四大天王將「最受歡迎男歌星」攬入囊中,李克勤則是在臺下默默坐了10年,看著臺上風光無限的四大天王,心裡有些羨慕,身影卻有些落寞。
90年代,香港的娛樂偶像文化已經興起,實力並不是唯一的標準,形象和人氣同樣重要,更要學會平衡與唱片公司、媒體的關係。年輕的李克勤根本不懂得這些東西,最出名的特點就是「情商低、性格直、經常得罪人。」
江港生說:「李克勤的話有時候是有刺的,或者是蠻囂張的,不小心就得罪人。」李克勤的性格放在當代,就是典型的「不合群。」
不喜歡甚至不擅長炒作的李克勤,每次發行唱片都是默默無聞。或許每個人都聽過「野獸總是獨自前行,牛羊才成群結隊」,李克勤算是孤獨的前行,孤獨到不被人發現。
唱歌的目的不是得獎,但不得獎,心裡會不在意嗎?肯定不會。李克勤說:「獎項我說不享受,那當然是騙人的。」但獎項對於李克勤來說,有些可望而不可即。
熱愛就是衡量自我的一個標準,哪怕沒有結果,也會一往無前的走下去,李克勤同樣憋著一股不服輸的氣。不服輸歸不服輸,李克勤開始向媒體和人氣妥協。
擔任世界盃足球賽事的主持,為TVB拍攝劇集,還要主持節目,李克勤將能做的一切都做完,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轉型,而是為了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獎。現實很殘酷,李克勤是一次次落空。
回憶那段時光,李克勤說:「做的時候,其實,心情是不太好受。」為什麼不好受?因為他是歌手,不是主持人,為了獎項而放低姿態,自然有些難以接受。
時光不負有心人,春天看似就要來臨,只是屬於李克勤的時光遠遠沒有到來,甚至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見證港樂最後的輝煌
時光走進21世紀,四大天王開始漸漸專注其它領域,頒獎典禮則不那麼在乎。1999年,黎明退出頒獎典禮,2000年,張學友也選擇退出,郭富城和劉德華則是在隨後的幾年,屬於李克勤的春天眼看就要來臨。
2002年,李克勤渴望著那個「最受歡迎男歌星」獎已經12年,接受採訪時,還表示「上臺一次是底線。」或許渴望到極致,便真的會擁有。
當譚詠麟在頒獎臺上念出李克勤的名字,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李克勤如願以償也實至名歸,所有人的心事正式放下。
譚詠麟拉著李克勤說:「我跟你說,我沒想到當年那句話害了你。」多年的心結終於被打開,往事算是正式有著落,該畫上句號便不要再留戀。
沒有四大天王的日子,李克勤會一騎絕塵嗎?還是不會,陳奕迅、周杰倫那些後起之秀顯得更加耀眼。
時代在發展,音樂也在前行,曾經沉甸甸的獎變得不值一提,「十大勁歌金曲」慢慢被人所忽視。可李克勤沒有放棄,從1989年坐在觀眾席的那一刻開始,他就沒有選擇過離開。直到2017年,港樂的輝煌已經一去不復還,李克勤才選擇離場。
28年的時光,李克勤見證過香港樂壇的你方唱罷我登場,見證過港樂的最後輝煌,他算是港樂輝煌的遺珠。
至於李克勤為什麼沒有成為「四大天王」?李克勤的解釋是「命運」,關於影視沒有代表作、國語不好、綜合性不那麼全面、舞臺太穩、聲音沒爆發力都隨它遠去。
時至今日,李克勤還站在舞臺上,為了聽眾也好,對音樂有敬畏也罷,他的精神都是獨一無二,也像是在告別那個消失卻又不曾遠走的時代,或許這就是老兵不死,只會逐漸凋零。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