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鹿鼎記》裡有這樣一段描述:
只聽得書房外腳步響聲,一名小太監道:「啟稟皇上:南懷仁、湯若望侍候皇上。」康熙點點頭。小太監傳呼出去,進來了兩個身材高大的外國人,跪下向康熙磕頭。
兩個外國人叩拜後,從懷中各取出一本書卷,放在康熙桌上。那個年紀較輕、名叫南懷仁的外國人道:「皇上,今兒咱們再說大炮發射的道理。」韋小寶聽他一口京片子,清脆流利,不由得「咦」的一聲,驚奇之極,心道:「希奇希奇真希奇,鬼子不會放洋屁。」
今天所要講的就是裡面的一個外國人——南懷仁和他的《坤輿全圖》。
日前在臺北海洋科技博物館開幕的「繪製世界——臺北故宮文物藝術中的科學與科技」特展中展出了一幅著名的地圖:《坤輿全圖》。
這幅17世紀由傳教士轉譯繪製的世界地圖《坤輿全圖》系由八長幅拼接而成,是中國地理學史上現存唯一的東、西半球圖。在地圖中,傳教士南懷仁為迎合當時中國士大夫以中國為本位的世界觀,特意將本初子午線定在北京。
清 南懷仁 《坤輿全圖》(局部)
清 南懷仁 《坤輿全圖》(局部)
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年10月9日—1688年1月28日,享年66歲),清代天文學家、科學家。他1658年來華,是清初最有影響的來華傳教士之一,為近代西方科學知識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學啟蒙老師,精通天文曆法、擅長鑄炮,是當時國家天文臺(欽天監)業務上的最高負責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
很多人都是在看《鹿鼎記》的時候記住了這個外國人。雖然是小說,但情節還是符合歷史的,據史料記載:南懷仁在1674-1676年間,製造輕巧木炮及紅衣銅炮共132門,1681年製成神威將軍炮240門,後來,又製成紅衣大炮53門,武成永固大將軍炮61門,神功將軍炮80門。因此,南懷仁造炮數量至少為566門。南懷仁所設計的火炮有三種被選入清代國家典籍——《欽定大清會典》。其一是「神威將軍」炮,其二是「武成永固大將軍」炮,其三是「神功軍」炮。
武成永固大將軍炮
在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就藏有一門武成永固大將軍炮。
實際上,南懷仁在地理方面的貢獻更大。南懷仁曾編撰了數種地理學著作、繪製了數種地圖,它們成為17世紀地理學和地圖學在中國發展的標誌。這些著作大多撰著於17世紀六七十年代。
清 南懷仁 《坤輿全圖》(局部)
《坤輿全圖》完成於1674年,是南懷仁向康熙皇帝解說當時西方世界地理知識的工具。在地圖中,南懷仁為迎合當時中國士大夫以中國為本位的世界觀,特意將本初子午線定在北京。《坤輿全圖》系由八長幅拼接而成,是中國地理學史上現存唯一的東、西半球圖,介紹了十六、十七世紀西方天文地理的理論與概念,包含地圓說、世界無中心、雨雲、潮汐、地震等知識。地圖空白處畫有歐洲的船舶和數十種奇異的海陸生物,如惡那西豹(長頸鹿)、加默良(變色龍)、般第狗(河狸)、 把勒亞(鯨魚)等等,成功地滿足時人的好奇心。
清 南懷仁 《坤輿全圖》(局部)
清 南懷仁 《坤輿全圖》(局部)
南懷仁在《坤輿全圖》的註記文字中,宣傳了自然地理方面的許多知識。他解釋了因地球是球體而具有的各種自然現象,因月球環繞地球運動而引起潮汐的周期性消長,雨和雲系大氣中水汽凝結而成,風和公海上影響航行的季風的成因,各地不同的氣候狀況導致了文化的地區性差異,以及江河的起源、山嶽的形成、空氣的運動等等、南懷仁還批評了中國人對自然現象的迷信觀念,如有關月食和地震的錯誤說法。
「南懷仁的坤輿世界」AR互動裝置
臺北故宮以此圖為基礎,設計了「南懷仁的坤輿世界」AR互動裝置,配合展出當時人們做的動物觀察筆記《坤輿圖說》,並由臺北海洋科技博物館提供相關聯的動物標本。讓觀眾透過AR遨遊17世紀人類認知的世界,發現古人對未知動物天馬行空的想像並與動物的真實樣貌並陳對比。AR互動裝置則運用現今擴增實境技術,重現古人認識的地球與各地特有的動物,觀眾可以運用手機程式環繞著眼前地球,看看手機熒幕會出現什麼動物,和現代人的理解究竟有何異同。
清 南懷仁 《坤輿全圖》(局部)
配合「南懷仁的坤輿世界」AR互動裝置展出的是《坤輿圖說》,這是南懷仁為《坤輿全圖》撰寫的說明小冊,上卷《坤輿》至《人物》,下卷載海外諸國道裡、山川、民風、物產,分為五大州,而終之以《西洋七奇圖說》。在下卷收錄的圖說中,有23種動物圖像並有簡短的文字說明。在此次特展中,臺北海洋科技博物館找到部分圖說提及的動物標本展出,觀眾可以在欣賞南懷仁《坤輿全圖》時搭配圖說解釋以及生物標本。
清 南懷仁《坤輿圖說》卷下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康熙十三年(1674)刊
清 南懷仁《坤輿圖說》卷下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康熙十三年(1674)刊
從1655年來華至逝世,在華近三十年。南懷仁「勤勉竭力,不辭勞瘁」,為信仰奉獻了一生,客觀上為西方的科學技術知識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南懷仁1688年去世。康熙皇帝親自撰寫祭文:「爾南懷仁,秉心質樸,四野淹通。來華既協靈臺之掌,復儲武庫之需……可謂蒞來惟精,奉職費懈者矣。遽聞溘逝,深切悼傷。追念成勞,易名勤敏。」康熙此諭,用滿漢兩種文字刻在南懷仁碑碑陰,碑陽用漢文和拉丁文鐫刻。迄今為止,用三種文字刻寫碑文實屬少見。這塊墓碑就在車公莊6號市委黨校內,與利瑪竇、湯若望的墳塋依次排列。
美育新視點介紹
MEIYUXINSHIDIAN
素質教育,美育現行。美育新視點的宗旨是為美育工作者做好服務,為美育成果做好宣傳,引領美育最新方向、政策,推動美育的推進和傳播,完善美育基礎服務平臺。歡迎同行朋友留言交流,互通有無,一起為美育事業做貢獻!
首屆(2020年)中原少兒書畫大賽優秀作品展示(一)
首屆(2020年)中原少兒書畫大賽優秀作品展示(二)
首屆(2020年)中原少兒書畫大賽優秀作品展示(三)
首屆(2020年)中原少兒書畫大賽優秀作品展示(四)
首屆(2020年)中原少兒書畫大賽優秀作品展示(五)
首屆(2020年)中原少兒書畫大賽優秀作品展示(六)
首屆(2020年)中原少兒書畫大賽優秀作品展示(七)
首屆(2020年)中原少兒書畫大賽優秀作品展示(八)
首屆(2020年)中原少兒書畫大賽優秀作品展示(九)
首屆(2020年)中原少兒書畫大賽優秀作品展示(十)
首屆(2020年)中原少兒書畫大賽優秀作品展示(十一)
我是小小藝術家 | 因為喜歡所以用心做的尚璇玥
我是小小藝術家 | 小畫筆描繪大夢想的高戈
我是小小藝術家 | 與畫紙和畫筆交朋友的高紫昂
我是小小藝術家 | 享受繪畫書法帶來愉悅感的劉雨萱
我是小小藝術家 | 用感恩促使自己成長的夏錦逸
小小藝術家14期 | 愛畫畫的少年王墨宸
小小藝術家15期 | 懂得堅持的劉姿萱
小小藝術家16期 | 畫出我夢想的邵煜東
小小藝術家 | 用畫筆撐起一片自我藍天的常奕林
小小藝術家 | 有夢想有追求的王紫清
我是小小藝術家 | 在樂趣中作畫的周心願
我是小小藝術家 | 在書畫世界遨遊的周靜怡
我是小小藝術家 | 藝術讓生活更多彩的王錫瑤
我是小小藝術家 | 藝術學養無聲浸潤的李宇飛
我是小小藝術家 |美術已成為人生中最親密摯友的張翊諾
我是小小藝術家 |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靳夢琪
我是小小藝術家 | 秉承華夏炎黃子孫品質的於子敏
我是小小藝術家 | 發現美、創造美有追求的張子含
童心關不住 網絡助高翔 ——內黃縣六村鄉第一初級中學網絡繪畫展
滎陽市西一小學 首屆「師古出新」書法教學成果作品展
疫情防控,我們有「畫」說 ——河南省實驗小學學生作品展
鄭州大學實驗小學藝術課程精彩綻放
美育初心、美育使命、美育責任、美育擔當。
- END -
統籌:張帆 | 編輯:只談美
郵箱:meiyuxinshidian@163.com 編輯微信號:meiyuxinshidian
素質教育,美育先行。歡迎關注《美育新視點》唯一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