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是啥意思?他說出真相,很多人理解錯了

2020-12-12 兔大聖公社

對於魯迅先生,我們中國人並不陌生,對於80、90後來說他更是深入人心,他是《早》裡那個發誓不遲到,在課桌上刻下「早」字的小男孩;他是《故鄉》裡愛和閏土玩的小少爺;他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堅守立場的愛國文人。魯迅,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巨星」。

了解魯迅先生的人肯定知道他小時候求學的地方——三味書屋,對,就是上文中被刻下「早」字課桌所在的私塾。他也寫過一篇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文章,回憶他的童年妙趣生活。

不過「三味書屋」裡的「三味」,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真實的意思和你想的「三味」一樣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三味書屋」,是晚清時期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魯迅先生從11歲一直就讀到17歲,他們的老師叫做壽鏡吾,壽鏡吾老先生為人方正、質樸並且博學,魯迅先生非常尊敬他,可以說沒有壽鏡吾先生的教導,也沒有以後的魯迅。

壽鏡吾生於1849年,在清朝同治八年(1869)就中了秀才,可他非常討厭囂張跋扈的洋人,看不起喪權辱國的清政府,他沒有選擇繼續往上「爬」當大官,而是在家裡開了個「三味書屋」,當起了教書先生。所以這三味的意思不能問魯迅先生,還得問問魯迅的老師壽鏡吾。

雖然壽鏡吾老先生非常痛恨當時腐朽封閉的清政府,但他還是在這種封建禮教下成長起來的,所以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三味書屋還是充滿了封建的「陳腐味」,稱它為「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孩子們被束縛住了。

另一方面,魯迅先生沒有把它寫得死氣沉沉,而是每天和同學們開開心心地玩,趁壽鏡吾老先生講課入神,學生們還趁機偷樂,非常可愛。可見魯迅先生心裡的「三味書屋」,其中「一味」是快樂的味道,下面我們再來看壽鏡吾先生自己認為的「三味」。

第1種解釋,壽鏡吾的次子壽洙鄰說:「三味是以3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時聽父兄言,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魚剁的醬)。」他覺得父親的「三味」是說讀不同書的滋味。

第2種解釋,壽鏡吾的孫子孫壽宇說:「祖父對『三味書屋』含義的解釋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這個非常好懂,「布衣暖」就是老百姓,老百姓不羨慕當官的榮華富貴,覺得自己的衣服也很溫暖;「菜根香」說不羨慕山珍海味,粗茶淡飯就很香;「詩書滋味長」說思考書裡的知識,會有深長久遠的滋味。

但是孫壽宇說,祖父說這「三味」的意思不能讓外人知道,因為其中的「布衣暖」精神有明顯的反清傾向,傳出去會有殺身之禍。這個觀點,確實和看不起官場的壽鏡吾先生很符合。

第3種解釋,學者們認為「三味」其實是「三昧」,經常有人把它們混作一談,其實不然。這個「三昧」是佛教語言,原本是梵文samadhi的音譯,說的是誦讀佛經、領悟經義的3重境界:一為「定」,二為「正受」,三為「等持」。

意思是你念經要做到精神安定專注,用端正的態度領悟其中意義,還要耐心學習保持始終如一的精神。

關於這「三味」其實還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但無論怎樣,這「三味」裡一定蘊藏了讀書給人帶來的充實感,魯迅先生對壽鏡吾老先生非常尊敬,雖然他嚴厲迂腐,卻有真才實學,對學生也是特別關心,為他們好,兒時老師的積極影響,為魯迅先生以後的人生路,打下了基礎。

你們覺得這「三味」是什麼意思呢?

相關焦點

  • 魯迅《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是啥意思?他說出真相,很多人理解錯了
    了解魯迅先生的人肯定知道他小時候求學的地方——三味書屋,對,就是上文中被刻下「早」字課桌所在的私塾。他也寫過一篇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文章,回憶他的童年妙趣生活。不過「三味書屋」裡的「三味」,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真實的意思和你想的「三味」一樣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魯迅《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是啥意思?很多人不知道,此人說出真相
    對於許多讀過魯迅作品的人們來說,《三味書屋》是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名篇之一了。這是少年時期的魯迅,主要的求學場所,在這裡他收穫了知識,也領悟了生活中的種種樂趣,當然那位正直、嚴肅的壽鏡吾先生,也是魯迅年少記憶中所難以忘記的長者。
  • 魯迅先生《三味書屋》中的三味,具體是哪3味?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便是魯迅的名句,而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這一種柔軟更是隨處可見。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更是體現得極為明顯,那是魯迅先生回憶童年時候入學,以及讀書時候的種種故事,他從自己家有很多草的後院進入了一個叫做「三味書屋」的學堂讀書。
  • 魯迅先生《三味書屋》中的三味,具體哪3味?很多人或許理解錯了
    魯迅先生作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也是中國人們相當尊敬的一個人物,有些人評價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及媚骨」,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魯迅往往是那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形象,始終滿臉憂思冷冽的樣子,就算連頭髮也是硬硬的,但實際上魯迅也是有他「柔軟」的一面。
  • 魯迅《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是啥意思?很多人不知道,此人說出真相
    對於許多讀過魯迅作品的人們來說,《三味書屋》是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名篇之一了。這是少年時期的魯迅,主要的求學場所,在這裡他收穫了知識,也領悟了生活中的種種樂趣,當然那位正直、嚴肅的壽鏡吾先生,也是魯迅年少記憶中所難以忘記的長者。
  • 魯迅先生《三味書屋》中的三味,具體是哪3味?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便是魯迅的名句,而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這一種柔軟更是隨處可見。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更是體現得極為明顯,那是魯迅先生回憶童年時候入學,以及讀書時候的種種故事,他從自己家有很多草的後院進入了一個叫做「三味書屋」的學堂讀書。
  • 魯迅先生《三味書屋》中的三味,具體哪3味?很多人或許理解錯了
    魯迅先生作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也是中國人們相當尊敬的一個人物,有些人評價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及媚骨」,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魯迅往往是那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形象,始終滿臉憂思冷冽的樣子,就算連頭髮也是硬硬的,但實際上魯迅也是有他「柔軟」的一面。
  • 讀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三味是哪三味?
    三味書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因為家裡小朋友讀了魯迅的書《魯迅全集》,而且上學也學了好多魯迅的文章,特別要求去了紹興魯迅故裡。魯迅生活過的祖居到故居,三味書屋、百草園、風情園等魯迅筆下的古宅古蹟,也看到了青石板、粉牆黛瓦、烏篷船,真實的感受了一把當年魯迅生活的場景。
  • 魯迅先生的「三味書屋」,指的是哪三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文章大概是我們最為熟悉的,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以前讀的時候,只覺得這是很好的一篇散文,讀之令人猶如身臨其境。但是,卻沒有想過——百草園為什麼叫百草園,三味書屋又為什麼叫三味書屋?
  • 「三味書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
    「三味書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一篇課文,叫《三味書屋》,相信很多人對於魯迅的三味書屋都再熟悉不過了,那你知道這「三味書屋」指的是哪三味嗎?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篇文章裡,並沒有介紹三味書屋的「三味」是什麼意思,而且,各種版本《魯迅全集》註解裡對此的解釋也不一樣。因此,即使讀了這篇散文,一般讀者也難解「三味」的真正含義。當魯迅先生到了要上學的年齡時,家裡將他送進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老師家的書房。
  • 解讀三味書屋,魯迅曾說是最嚴厲的私塾,陳腐與人生哲學並存
    實際上,魯迅曾說這是在當地全城最嚴厲的私塾,三味書屋坐落於紹興,是晚清時期紹興最著名的私塾之一,私塾的塾師是壽鏡吾先生,這位先生也給魯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裡具體說說三味書屋與魯迅的故事,一起感受一下這座私塾的魅力。私塾的魅力在於人,人有靈氣,私塾才有靈氣,最值得一說的是私塾的主人壽鏡吾先生。
  • 「三味書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
    「三味書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一篇課文,叫《三味書屋》,相信很多人對於魯迅的三味書屋都再熟悉不過了,那你知道這「三味書屋」指的是哪三味嗎?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篇文章裡,並沒有介紹三味書屋的「三味」是什麼意思,而且,各種版本《魯迅全集》註解裡對此的解釋也不一樣。因此,即使讀了這篇散文,一般讀者也難解「三味」的真正含義。當魯迅先生到了要上學的年齡時,家裡將他送進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老師家的書房。
  • 魯迅先生的「三味書屋」,指的是哪三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文章大概是我們最為熟悉的,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以前讀的時候,只覺得這是很好的一篇散文,讀之令人猶如身臨其境。但是,卻沒有想過——百草園為什麼叫百草園,三味書屋又為什麼叫三味書屋?
  • 浙江魯迅故居探尋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浙江魯迅故居探尋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遊覽紹興魯迅故居 領略魯迅的快樂!想看看浙江紹興魯迅故裡的念頭,我在幾十年前就有了,細細想來,應該是那時候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開始的。在那篇文章裡,魯迅把三味書屋寫得太令人神往,他們的百草園充滿了誘惑。
  •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但是到了三味書屋的章節時,這情景似乎離我們那麼遙遠,又那麼近,語文老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足足花了三個課,都是什麼段落大意、重點語句、中心思想之類的內容。或者重點需要背誦的段落。直接的後果就是「恐語文」症。實際上,再次品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會發現很多細節是需要去琢磨的,並非魯迅先生為湊字數寫得那些情節。
  • 走去魯迅三味書屋看他的「早」字
    對於80、90後的小夥伴來說,提到魯迅很多人還是會不由自主地面露難色 ,因為上學的時候背誦他的課文實在是太難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幾乎是每個地區語文教材中都有的。還學過關於魯迅在三味書屋的書桌上刻「早」字的課文,很多人為了學習魯迅以後上學不遲到也在自己的書桌上偷偷地刻了個「早」字。筆者上學的時候書桌上就有上一個年級同學刻下的「早」字。今天我們去看看魯迅的三味書屋中刻有「早」字的書桌還在嗎?
  • 三味書屋為什麼偏偏是三味,不能是一味四味七八九味嗎?
    三味書屋之所以能這麼出名,其實都是源於魯迅,他在這裡度過了一段難以忘懷的讀書時光,流傳甚廣的那個書桌上刻「早」字的故事,估計沒有人不知道吧?想當初,同學們也有很多都效仿魯迅,在書桌上刻上早字,還有其它好笑的字眼。
  • 探訪紹興魯迅故居,尋找三味書屋
    上午看了一下越王臺,下午參觀了一下魯迅故居,紹興的很多景點都是免費的,手機掃碼可以有免費的語音講解。這一點做得很好(對於很多人來說,免費的就是最好的)。園區的承載人數大概是700人,今天只有60人。可能是受疫情影響?
  • 紹興魯迅故裡三味書屋,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呢?
    紹興魯迅故裡三味書屋——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呢?大家從小讀書的時候,語文課上肯定學過一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麼這個三味書屋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書屋呢?為什麼取名為三味呢?三味書屋位於魯迅故裡入口處,經過一座石板橋就到了。這裡是魯迅先生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據說他在12歲那年來這裡上學。之後又經歷了一些磨難輟學回到鄉下居住,於1894年才返回紹興的家,重新回到三味書屋上學,之後一直持續了六年。
  • 解讀三味書屋,魯迅曾說是最嚴厲的私塾,陳腐與人生哲學並存
    實際上,魯迅曾說這是在當地全城最嚴厲的私塾,三味書屋坐落於紹興,是晚清時期紹興最著名的私塾之一,私塾的塾師是壽鏡吾先生,這位先生也給魯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裡具體說說三味書屋與魯迅的故事,一起感受一下這座私塾的魅力。私塾的魅力在於人,人有靈氣,私塾才有靈氣,最值得一說的是私塾的主人壽鏡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