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民英雄」演繹老兵傳奇

2020-12-24 青年參考

戰場上有如神助 政壇中特立獨行

法國「國民英雄」演繹老兵傳奇

本報特約撰稿 袁野   青年參考  ( 2017年09月20日   11 版)

    一輛和比洛特當年座駕相同型號的戰車至今停放在斯通尼村,作為斯通尼村之戰的紀念碑。

    從王牌坦克手到法國防長,皮埃爾·比洛特的職業生涯堪稱軍人楷模。和「有爭議的外交家」和「特立獨行的政客」相比,「二戰老兵」始終是他最難以磨滅的標籤。

    電影《敦刻爾克》是今年暑期檔的話題之作,它在作為故事舞臺的法國卻遭到「差評」。法國《世界報》的一段文字頗具代表性:「在這部電影裡,12萬名同樣被撤離的法國軍人在哪裡?那4萬名犧牲了自己,英勇奮戰掩護了大部隊撤退的法軍士兵又在哪裡?」

    法國人有資格和理由表達不滿。雖然法軍在1940年的戰爭中喪師失地,但前線官兵不乏英勇奮戰者,一些日後的「國民英雄」更是從那時起便戴上了光環,皮埃爾·比洛特(Pierre Billotte)的故事正是由此開啟。

    以少勝多 一戰「封神」

    二戰爆發時,比洛特是法國陸軍裝甲部隊的一名普通尉官。不過,他的姓氏在當時的法國知名度不低——其父加斯東·哈維·比洛特已是法國第1集團軍總司令。法德兩軍在比利時打響第一槍時,比洛特恰好在父親麾下服役。

    老比洛特在當時的法軍高級將領中算得上思維活躍,戴高樂和小比洛特日後建功立業的裝甲部隊正是在他的力促下得以建立。然而,在1940年春夏之交,這位64歲的老將軍的表現是災難性的,大部分歷史著作認為,他要為法軍的潰敗承擔主要責任。

    德軍勢如破竹地攻入法國後,稍微鎮定下來的盟軍統帥部突然發現了翻盤的一線希望:如果能在斯通尼地區奮力一擊,就可能掐斷德軍的補給線、將敵人趕回馬斯河。作為前線唯一可用的裝甲部隊,小比洛特所在的法軍第3裝甲師被寄予厚望,一場「主角光環」滿滿的表演隨即上演。

    1940年5月14日天沒亮,比洛特所在的第41坦克營的20輛「夏爾」B1bis坦克就衝向了斯通尼村。很快,營長搭乘的坦克陷入敵軍炮火包圍,動彈不得。擔任連長的比洛特見狀果斷接手主攻,指揮戰車左衝右突,率先殺進村莊。來到一條主幹道入口,他習慣性地探頭瞭望,頓時吸了口涼氣——一長列德軍戰車正準備發動反擊,雙方相距只有幾十米!

    這位時年34歲的上尉急中生智,一面命令坦克的75毫米主炮瞄準敵軍隊列尾端,一面操縱47毫米副炮對最前邊的德軍戰車開火。兩發炮彈都完成了它們的使命——隨著一頭一尾的兩輛坦克癱瘓在地,德軍的編隊頓時被卡在狹窄的街道中。

    接下來的幾分鐘裡,比洛特的座駕仿佛一塊吸引炮彈的磁石。一路前進一路射擊,穿過村子來到街道另一頭時,他的「夏爾」B1bis總共被擊中了140餘次,車內成員奇蹟般地安然無恙。而在它身後,德軍丟下了13輛坦克和兩門反坦克炮的殘骸。

    經此一役,皮埃爾·比洛特贏得了「斯通尼屠夫」的綽號,從此被載入裝甲兵教科書。

    官運亨通卻心繫沙場

    比洛特的「神級」發揮,在法軍兵敗如山倒的大勢下並無太大意義。1940年5月16日,德軍奪回了斯通尼,盟軍忙不迭地啟動「發電機計劃」,開始了敦刻爾克撤退。6月12日,比洛特的坦克在經歷連日激戰後徹底報銷,他頭部負傷,成為德軍的階下囚。而在此之前,他的父親因車禍罹難,成為法國陸軍在二戰中損失的級別最高的將領。

    比洛特的好運並未耗盡。身陷波蘭北部的集中營期間,他唯一在意的事就是越獄,經過3次失敗終於如願以償。緊接著,他發現自己能去的地方只有與法國勢同水火的蘇聯。不出所料,蘇方如臨大敵地拘捕了這個不請自來的法國軍官。

    比洛特的第二段鐵窗生涯同樣沒有持續太長時間。1941年6月,德軍再度將矛頭指向東方,莫斯科和英法兩國踏進了同一條戰壕。重獲自由的比洛特被分配到在蘇聯組建的「自由法國」分遣隊,進而成為「自由法國」駐莫斯科的代表。在異國輾轉多時後,他返回「自由法國」的根據地英國倫敦拜會戴高樂將軍,被後者視為左膀右臂。

    戴高樂在回憶錄中提到了「他鄉遇故知」的一幕:「我國的一個分遣隊,15名軍官和200名士兵,在比洛特上尉率領下……乘坐從阿爾漢格爾斯克(蘇聯北方港口城市)來的運輸船,回到了我們的隊伍中。」

    接下來的幾百個日夜比身陷敵營時更難熬。「自由法國」缺兵少將,不得不仰英美鼻息,羅斯福和邱吉爾對戴高樂也缺乏尊重。1942年11月,盟軍在維希法國統治下的北非發動「火炬行動」,法國人在登陸開始後才被告知。比洛特不得不在清晨6點喚醒戴高樂,並忍受後者一上午的大發雷霆,戴高樂甚至痛罵,「我希望維希分子把他們(英美)扔進海裡」。

    雖然作為戴高樂的助手官運亨通,但和所有流亡法國軍人一樣,比洛特最渴望的是回歸戰場。這個願望直到1944年秋天才實現——他跟隨勒克萊爾將軍的法國第2裝甲師,扮演了解放巴黎的先鋒。在盟軍統帥艾森豪授意下,比洛特指揮的部隊一馬當先地衝進淪陷了上千個日夜的首都,就像4年前他第一個衝進斯通尼村一樣。

    敵人的抵抗微不足道,欣喜若狂的市民們堵塞了進軍的道路。拉萊·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爾的名作《巴黎燒了嗎?》在相關章節如此描述:

    「他們(巴黎市民)一開始很緊張,可是當看到士兵們的徽章是帶有洛林十字架的法國地圖時,他們欣喜若狂,摟著灰頭土臉的士兵又抱又親。有些人跑進了附近的教堂。隆隆的鐘聲響了起來,沒過多久,巴黎聖母院的大鐘也敲響了。黃昏中,大鐘低沉的轟鳴迴蕩在整個城市上空。這個意義重大的晚上,黑夜如同黎明般降臨。」

    巴黎解放後,比洛特奉命領導新組建的第10步兵師。對這支勁旅,戴高樂毫不吝惜溢美之詞:「這個師的士兵基本上是在首都街道上參加過戰鬥的巴黎人。看到他們以後,我又一次確信:只要有優秀的園丁,軍事上的青苗會很快花開滿園。」

    從國防部長到小城市長

    老話說,和平會給軍人帶來不幸。不過,二戰後的比洛特不願遵循這樣的套路,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了從戰爭英雄到政壇明星的晉身之路。1946年3月,他被任命為法國駐聯合國軍事代表團團長。在紐約履職期間,比洛特和美英官員過從甚密,積極參與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秘密談判,是冷戰時期「西方聯盟」最早的倡導者之一。

    比洛特以法國左翼陣營的「突擊手」著稱,但他對蘇東國家的態度稱不上多好。他屢次敦促美國「把蘇聯勢力擋在亞洲之外」,還支持美國發展核武器,確立對蘇聯的戰略優勢。為對抗蘇聯,這位昔日的抗德英雄甚至同意有條件地對西德加以重新武裝。

    1951年,興許是出於對戰爭英雄的憧憬,或者是難以忍受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紛亂無比的政局,法國民眾在選舉戴高樂作為總統之後,又用選票將比洛特送進了法國國民議會。

    令外界大跌眼鏡的是,作為軍人的他對戴高樂言聽計從,作為政客的他卻屢次讓「老領導」難堪。當選議員後的次年即1952年,比洛特就導演了一場「叛亂」:拒不服從法蘭西人民聯盟黨領導層的指令,在不信任投票中力挺時任總理安託萬·比內。更令人驚奇的是,比洛特的仕途絲毫沒有因此受到威脅,於1955年10月入主法國國防部。

    另一個讓比洛特成為政壇「異類」的因素,是他對美法兩國發展「跨大西洋友誼」的熱衷。在奉行東西方平衡政策的愛麗舍宮,這樣的政見勢必令他與戴高樂迎頭相撞。

    在20世紀60年代擔任法國總理的蓬皮杜曾向外界提起這樣一個細節:「比洛特熱心地安排戴高樂和艾森豪的會晤。將軍(戴高樂)回答,『會晤當然可以。好主意!我將在歐洲盟軍司令部隆重接待他』。事情就這樣沒了下文。」在對戴高樂的仰慕和對美國的友好之間,比洛特痛苦地徘徊,最後只能辭職了事。

    並非所有人都知道,比洛特的最後一個公職身份,是巴黎郊區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克雷特伊的一把手。從二戰英雄、國防部長到小小市長,這樣高開低走的角色轉換聽上去有些尷尬,但比洛特樂在其中。此後,他曾在1966年短暫回歸權力核心,應蓬皮杜內閣之邀擔任海外省和海外領地國務部長,但在兩年後的「五月風暴」過後,比洛特又一次選擇掛冠而去,回到克雷特伊,在那裡一直幹到1977年才退休。

    如今,皮埃爾·比洛特已去世整整1/4個世紀,但他的名字依然因為他在二戰中的傳奇和在戰後法國的地位而不時見諸報端。比起「有爭議的外交家」和「特立獨行的政客」,他的所有形象中,最珍貴、最耀眼、最無爭議的,無疑是那個在晨曦中孤身殺入敵營的二戰老兵。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風靡世界的網路遊戲《坦克世界》中專門設有「比洛特勳章」,無數和比洛特從未謀面的人,由此記住了他那場「守護了法蘭西榮譽」的戰鬥。

    從王牌坦克手到法國防長,皮埃爾·比洛特的職業生涯堪稱軍人楷模。和「有爭議的外交家」和「特立獨行的政客」相比,「二戰老兵」始終是他最難以磨滅的標籤。

    電影《敦刻爾克》是今年暑期檔的話題之作,它在作為故事舞臺的法國卻遭到「差評」。法國《世界報》的一段文字頗具代表性:「在這部電影裡,12萬名同樣被撤離的法國軍人在哪裡?那4萬名犧牲了自己,英勇奮戰掩護了大部隊撤退的法軍士兵又在哪裡?」

    法國人有資格和理由表達不滿。雖然法軍在1940年的戰爭中喪師失地,但前線官兵不乏英勇奮戰者,一些日後的「國民英雄」更是從那時起便戴上了光環,皮埃爾·比洛特(Pierre Billotte)的故事正是由此開啟。

    以少勝多 一戰「封神」

    二戰爆發時,比洛特是法國陸軍裝甲部隊的一名普通尉官。不過,他的姓氏在當時的法國知名度不低——其父加斯東·哈維·比洛特已是法國第1集團軍總司令。法德兩軍在比利時打響第一槍時,比洛特恰好在父親麾下服役。

    老比洛特在當時的法軍高級將領中算得上思維活躍,戴高樂和小比洛特日後建功立業的裝甲部隊正是在他的力促下得以建立。然而,在1940年春夏之交,這位64歲的老將軍的表現是災難性的,大部分歷史著作認為,他要為法軍的潰敗承擔主要責任。

    德軍勢如破竹地攻入法國後,稍微鎮定下來的盟軍統帥部突然發現了翻盤的一線希望:如果能在斯通尼地區奮力一擊,就可能掐斷德軍的補給線、將敵人趕回馬斯河。作為前線唯一可用的裝甲部隊,小比洛特所在的法軍第3裝甲師被寄予厚望,一場「主角光環」滿滿的表演隨即上演。

    1940年5月14日天沒亮,比洛特所在的第41坦克營的20輛「夏爾」B1bis坦克就衝向了斯通尼村。很快,營長搭乘的坦克陷入敵軍炮火包圍,動彈不得。擔任連長的比洛特見狀果斷接手主攻,指揮戰車左衝右突,率先殺進村莊。來到一條主幹道入口,他習慣性地探頭瞭望,頓時吸了口涼氣——一長列德軍戰車正準備發動反擊,雙方相距只有幾十米!

    這位時年34歲的上尉急中生智,一面命令坦克的75毫米主炮瞄準敵軍隊列尾端,一面操縱47毫米副炮對最前邊的德軍戰車開火。兩發炮彈都完成了它們的使命——隨著一頭一尾的兩輛坦克癱瘓在地,德軍的編隊頓時被卡在狹窄的街道中。

    接下來的幾分鐘裡,比洛特的座駕仿佛一塊吸引炮彈的磁石。一路前進一路射擊,穿過村子來到街道另一頭時,他的「夏爾」B1bis總共被擊中了140餘次,車內成員奇蹟般地安然無恙。而在它身後,德軍丟下了13輛坦克和兩門反坦克炮的殘骸。

    經此一役,皮埃爾·比洛特贏得了「斯通尼屠夫」的綽號,從此被載入裝甲兵教科書。

    官運亨通卻心繫沙場

    比洛特的「神級」發揮,在法軍兵敗如山倒的大勢下並無太大意義。1940年5月16日,德軍奪回了斯通尼,盟軍忙不迭地啟動「發電機計劃」,開始了敦刻爾克撤退。6月12日,比洛特的坦克在經歷連日激戰後徹底報銷,他頭部負傷,成為德軍的階下囚。而在此之前,他的父親因車禍罹難,成為法國陸軍在二戰中損失的級別最高的將領。

    比洛特的好運並未耗盡。身陷波蘭北部的集中營期間,他唯一在意的事就是越獄,經過3次失敗終於如願以償。緊接著,他發現自己能去的地方只有與法國勢同水火的蘇聯。不出所料,蘇方如臨大敵地拘捕了這個不請自來的法國軍官。

    比洛特的第二段鐵窗生涯同樣沒有持續太長時間。1941年6月,德軍再度將矛頭指向東方,莫斯科和英法兩國踏進了同一條戰壕。重獲自由的比洛特被分配到在蘇聯組建的「自由法國」分遣隊,進而成為「自由法國」駐莫斯科的代表。在異國輾轉多時後,他返回「自由法國」的根據地英國倫敦拜會戴高樂將軍,被後者視為左膀右臂。

    戴高樂在回憶錄中提到了「他鄉遇故知」的一幕:「我國的一個分遣隊,15名軍官和200名士兵,在比洛特上尉率領下……乘坐從阿爾漢格爾斯克(蘇聯北方港口城市)來的運輸船,回到了我們的隊伍中。」

    接下來的幾百個日夜比身陷敵營時更難熬。「自由法國」缺兵少將,不得不仰英美鼻息,羅斯福和邱吉爾對戴高樂也缺乏尊重。1942年11月,盟軍在維希法國統治下的北非發動「火炬行動」,法國人在登陸開始後才被告知。比洛特不得不在清晨6點喚醒戴高樂,並忍受後者一上午的大發雷霆,戴高樂甚至痛罵,「我希望維希分子把他們(英美)扔進海裡」。

    雖然作為戴高樂的助手官運亨通,但和所有流亡法國軍人一樣,比洛特最渴望的是回歸戰場。這個願望直到1944年秋天才實現——他跟隨勒克萊爾將軍的法國第2裝甲師,扮演了解放巴黎的先鋒。在盟軍統帥艾森豪授意下,比洛特指揮的部隊一馬當先地衝進淪陷了上千個日夜的首都,就像4年前他第一個衝進斯通尼村一樣。

    敵人的抵抗微不足道,欣喜若狂的市民們堵塞了進軍的道路。拉萊·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爾的名作《巴黎燒了嗎?》在相關章節如此描述:

    「他們(巴黎市民)一開始很緊張,可是當看到士兵們的徽章是帶有洛林十字架的法國地圖時,他們欣喜若狂,摟著灰頭土臉的士兵又抱又親。有些人跑進了附近的教堂。隆隆的鐘聲響了起來,沒過多久,巴黎聖母院的大鐘也敲響了。黃昏中,大鐘低沉的轟鳴迴蕩在整個城市上空。這個意義重大的晚上,黑夜如同黎明般降臨。」

    巴黎解放後,比洛特奉命領導新組建的第10步兵師。對這支勁旅,戴高樂毫不吝惜溢美之詞:「這個師的士兵基本上是在首都街道上參加過戰鬥的巴黎人。看到他們以後,我又一次確信:只要有優秀的園丁,軍事上的青苗會很快花開滿園。」

    從國防部長到小城市長

    老話說,和平會給軍人帶來不幸。不過,二戰後的比洛特不願遵循這樣的套路,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了從戰爭英雄到政壇明星的晉身之路。1946年3月,他被任命為法國駐聯合國軍事代表團團長。在紐約履職期間,比洛特和美英官員過從甚密,積極參與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秘密談判,是冷戰時期「西方聯盟」最早的倡導者之一。

    比洛特以法國左翼陣營的「突擊手」著稱,但他對蘇東國家的態度稱不上多好。他屢次敦促美國「把蘇聯勢力擋在亞洲之外」,還支持美國發展核武器,確立對蘇聯的戰略優勢。為對抗蘇聯,這位昔日的抗德英雄甚至同意有條件地對西德加以重新武裝。

    1951年,興許是出於對戰爭英雄的憧憬,或者是難以忍受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紛亂無比的政局,法國民眾在選舉戴高樂作為總統之後,又用選票將比洛特送進了法國國民議會。

    令外界大跌眼鏡的是,作為軍人的他對戴高樂言聽計從,作為政客的他卻屢次讓「老領導」難堪。當選議員後的次年即1952年,比洛特就導演了一場「叛亂」:拒不服從法蘭西人民聯盟黨領導層的指令,在不信任投票中力挺時任總理安託萬·比內。更令人驚奇的是,比洛特的仕途絲毫沒有因此受到威脅,於1955年10月入主法國國防部。

    另一個讓比洛特成為政壇「異類」的因素,是他對美法兩國發展「跨大西洋友誼」的熱衷。在奉行東西方平衡政策的愛麗舍宮,這樣的政見勢必令他與戴高樂迎頭相撞。

    在20世紀60年代擔任法國總理的蓬皮杜曾向外界提起這樣一個細節:「比洛特熱心地安排戴高樂和艾森豪的會晤。將軍(戴高樂)回答,『會晤當然可以。好主意!我將在歐洲盟軍司令部隆重接待他』。事情就這樣沒了下文。」在對戴高樂的仰慕和對美國的友好之間,比洛特痛苦地徘徊,最後只能辭職了事。

    並非所有人都知道,比洛特的最後一個公職身份,是巴黎郊區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克雷特伊的一把手。從二戰英雄、國防部長到小小市長,這樣高開低走的角色轉換聽上去有些尷尬,但比洛特樂在其中。此後,他曾在1966年短暫回歸權力核心,應蓬皮杜內閣之邀擔任海外省和海外領地國務部長,但在兩年後的「五月風暴」過後,比洛特又一次選擇掛冠而去,回到克雷特伊,在那裡一直幹到1977年才退休。

    如今,皮埃爾·比洛特已去世整整1/4個世紀,但他的名字依然因為他在二戰中的傳奇和在戰後法國的地位而不時見諸報端。比起「有爭議的外交家」和「特立獨行的政客」,他的所有形象中,最珍貴、最耀眼、最無爭議的,無疑是那個在晨曦中孤身殺入敵營的二戰老兵。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風靡世界的網路遊戲《坦克世界》中專門設有「比洛特勳章」,無數和比洛特從未謀面的人,由此記住了他那場「守護了法蘭西榮譽」的戰鬥。

相關焦點

  • 《英雄無名》揭閻寶航事跡 唐國強演繹傳奇英雄
    一部以戰略情報家閻寶航事跡為藍本的26集電視劇《英雄無名》,即將於4月27日在央視一套播出,該劇首次揭秘了共產黨隱蔽戰線的人物閻寶航傳奇的一生。在前天舉行的首播發布會上,導演毛衛寧、閻寶航的扮演者唐國強等劇中主要演員都出席了現場。
  • 《傳奇英雄》收視飄紅 解構「痞子英雄」標籤
    大型英雄戰爭劇《傳奇英雄》正在四川、重慶、雲南三大衛視熱播中,憑藉精彩的劇情,有趣的人物,真摯的情感,該劇開播幾天收視強勁,可謂是風光無限,搶盡了風頭。而該劇在得到觀眾普遍認可的同時,劇中的人物趙傳奇「痞子英雄」的魅力形象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
  • 《尋找英雄》風餐露宿,川藏西行訪老兵
    紀錄片《尋找英雄》攝製組於8月1日凌晨從四川中江縣黃繼光茅草屋出發,沿川藏線318國道一路西行,開始了十三天西線尋訪抗美援朝老兵珍貴史料和戰爭記憶紀的歷程。川藏線途中,採訪了不少摩旅和徒步及騎自行車的路人關於英雄的話題。
  • 《英雄聯盟》傳奇ADC大師兄Doublelift退役!一個時代終結
    《英雄聯盟》TSM戰隊ADC選手英雄聯盟Doublelift(彭亦亮)今天在個人推特上宣布了退役,等到部分文書工作完成後,會宣布正式退役。TSM電競俱樂部官方也發布了「大師兄」退役的公告。《英雄聯盟》官方:今年我們見證了Uzi、比爾森、Doublelift三位傳奇老將的退役,一個時代的終結。Doublelift從2011年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從S1到S10,8次徵戰全球總決賽。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 鄂爾多斯草原《英雄》+七星湖《大漠傳奇》
    大美鄂爾多斯來一場相約草原馬上見《英雄》。主創團隊以「中國古代蒙古史、遊牧文化、河套農耕文化、絲綢之路文化」為中心,以《遠古足音》、《古如戰歌》、《草原絲路》、《大漠奇蹟》等精彩序幕做為演繹載體,將數碼投影霧效與舞機械道具結合,綜合聲、光、電理念增加空間層次,賦予演出更高的觀賞性,使遊客與舞臺之間的互動和情景厚重感相呼應。
  • 《15:17開往巴黎》首曝海報 三位平民英雄亮相
    三位平民英雄亮相  由好萊塢著名影星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15:17開往巴黎》,繼發布了第一款全長預告之後,今日又發布了第一款正式海報。該海報的氣氛相當凝重,三位平民英雄背著背包的背影出現在畫面中央,整張海報都以黑白色調呈現,昏暗的光線勾勒出他們的身影,仿佛預示著他們即將走向至暗時刻。
  • 終結傳奇IP智慧財產權亂象「國民傳奇盒子」實現一站式正版授權
    隨著「國民傳奇產業園」及「國民傳奇產業聯盟」在江西宜春成立,19餘年的傳奇版權紛爭宣告結束,傳奇產業迎來「統一IP授權時代」。技術驅動,「國民傳奇盒子」成為行業新選擇2019年12月23日,由世紀華通攜手江西省宜春市宜陽新區和椰子遊戲共同打造、未來規劃百億產值的「國民傳奇產業園」及「國民傳奇盒子」認證系統在宜陽新區籤約落地。國民傳奇產業聯盟第一屆理事會也同日成立。
  • 99歲老爺子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還成了國民英雄,只因他每天繞著...
    Thomas Moore, 本是個長命百歲 但普普通通的英國二戰退伍老兵。 因為皮膚癌和髖部骨折, Thomas遭了不少罪。
  • 聽夏美玲講述沙海老兵的傳奇故事
    92歲的沙海老兵董銀娃向記者介紹當年的情況。 章佳禮 王茜攝新華網和田7月19日電(記者 張慶水)近日,參加「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的新華網、光明網以及新疆兵團的媒體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四十七團,聽夏美玲講述沙海老兵的傳奇故事。
  • 法國國民藥妝護膚品牌 NUXE巴黎歐樹正式入駐天貓
    (原標題:法國國民藥妝護膚品牌 NUXE巴黎歐樹正式入駐天貓)
  • 河北灤州青龍山景區拜訪抗戰老兵向英雄致敬
    丹桂飄香,在「國慶」來臨之際,9月22日,河北青龍山景區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人員,受景區全體員工的重託,慰問走訪了灤州市九百戶鎮九百戶村抗戰老兵王玉堂和宜安村老戰士陳有金,向他們送去了青龍山景區對老兵英雄節日的問候和殷切關懷
  • 電影《趙子龍》攜手賀軍翔傾情演繹武神傳奇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英雄名將輩出。若以武藝、道德情懷和人格魅力等多維度綜合來看,常山趙子龍定是箇中翹楚。今日,由羅樂執導,實力演員賀軍翔、南思愷、王麗語、刁彪和楊舒楓主演的古裝動作電影《趙子龍》開機。該影片以三國名將趙子龍為主角,刻畫了一部其從初出茅廬的無名小卒,到長坂坡戰役的牙門將軍的英雄成長史。趙子龍衝陣扶危主戰役背後的失與得時值漢末亂世,一代奸雄曹操強兵壓境,公孫瓚命劉備率軍攻打青州,初出茅廬的趙子龍率騎兵前來支援。然而終究寡不敵眾,致使整個青州戰場成為了諸侯們利益爭奪的修羅場。
  • 荒野亂鬥:半價傳奇英雄值得買嗎?各大傳奇英雄簡析
    金色傳奇,傳奇英雄就一定強嗎?」,談一談各大傳奇英雄的作用以及匯總解答一下大家對於傳奇英雄的一些問題。【關於荒野雜談】欄目內容主要輸出比較「雜散」的個人觀點,一個個小細節、小觀點說不定能強化大家對於《荒野亂鬥》的理解。
  • 《王牌戰士》怎麼獲得老兵 老兵獲得方法介紹
    導 讀 王牌戰士中的英雄人物眾多,英雄老兵是一個狙擊戰士,老兵的總體傷害一般,技能傷害相對比較高,很多玩家不知道該怎麼得到
  • 趙麗穎王一博主演電視劇《有翡》:闖蕩江湖仗劍天涯譜寫英雄傳奇
    趙麗穎與王一博聯手,將一同闖蕩江湖、仗劍天涯譜寫英雄傳奇。電視劇《有翡》是古裝傳奇劇,根據Priest小說《有匪》改編,講述了少女周翡與青年謝允砥礪磨難成長為一代英雄的傳奇故事。作品以英雄成長為主題,同時《有匪》更是各類網絡文學評獎和排行榜的寵兒,曾獲讀書·亞洲好書榜年度十大熱書、最受期待影視改編作品、最受歡迎古言作品冠軍、多次蟬聯年度讀書榜單幻想文學類國內作品冠軍、小說閱讀榜·年度小說風雲大賞年度最佳古言、年度最佳劇情、年度風雲作者等殊榮。
  • 法國國民議會批准《尼斯條約》
    新華網巴黎6月12日電(記者王敬誠)法國國民議會12日以壓倒多數的贊成票批准了關於歐盟機構改革和歐盟擴大的《尼斯條約》。  法國國民議會就《尼斯條約》投票的結果是407票贊成,27票反對,113票棄權。  獲得國民議會通過後,《尼斯條約》將提交法國參議院審議。此間輿論認為,法國參議院在一個月內也會順利批准這一條約。
  • 英雄不朽!108歲抗戰老兵水青山追悼會舉行,上千人前往悼念送別
    9月2日凌晨5點55分,108歲的抗戰老兵水青山「歸隊」,在四川西昌市佑君鎮中壩村家中安詳地走完了他跨越世紀的一生。9月5日下午,水青山的追悼會舉行,涼山州、西昌市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前往悼念。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來悼念水老的人絡繹不絕,還有成都等地的關愛老兵志願者來送他最後一程。
  • 高滿堂《老酒館》演繹震撼人心的傳奇大戲
    某天夜晚,三杯兩盞白酒之後,高滿堂突然想起老父親,他口中那些南來北往的酒客,那些精彩傳奇的人生故事,那些俠肝義膽的東北爺們兒,激發了高滿堂的創作欲望。「要想寫出好的作品,就要深入生活,在家鄉這塊肥沃的土地上耕耘。寫父輩的故事,寫抗戰時期大連的苦難,寫中國人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必須讓今天的年輕人知道,我們祖輩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 《青年霍元甲之威震津門》將播:李浩軒續寫英雄傳奇
    李浩軒飾演霍元甲都曉再執導筒 續寫英雄傳奇2017年,一部《青年霍元甲之衝出江湖》拿下央視當年的收視冠軍。民間英雄霍元甲和他的弟子們在危難存亡之際,自發抵禦外寇,樹國家之威嚴,揚民族之正氣,以永不屈服的反抗精神,譜寫了一部當代英雄傳奇。
  • 《桃花依舊笑春風》開機苗圃演繹一代女神的歷史傳奇
    《桃花依舊笑春風》橫店開機由北京時代光影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桃花依舊笑春風》於4月18日在橫店盛大開機,這也是時代光影正式登陸中國資本市場以來打造的第一部女性傳奇精品大劇。該劇由編劇龐一川執筆,著名導演張漢傑執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