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10月開始規劃建設,兩年半時間,冊亨縣高洛「新市民」居住區從無到有,建成287棟7464套住房,實現3.13萬餘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全面入住。這樣的成績,是當地黨員幹部搶晴天、戰雨天,揮汗如雨、挑燈夜戰,與時間賽跑換來的結果。
「下一次工地回來都變成『泥人』了,巡視一次要徒步走三四個小時,水鞋都穿爛了幾雙。」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冊亨縣高洛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李佳錦回憶當時建設新區的情景道,「如今家已建好,當下,就是要把『新市民』安居樂業的目標實現。」
懷揣創業夢想,大學生覃盛浩來到高洛街道準備開發文創產品,但遭遇了選址、資金、市場等煩惱。就在他們準備放棄時,李佳錦出現了。
「我們做這個文創產品,李書記幫我們申請免租門面、扶貧車間、微型企業、開拓市場等等。有他的關心和幫助,我們對企業發展充滿了信心。」現在,覃盛浩成功創辦了貴州黔世今朝文化創意設計有限公司,事業發展越來越順利。
家住希善社區4號地塊的李發吉在李佳錦的幫助下,開了一間店鋪,生意還不錯。「他很貼心,對所有搬遷戶都像對待親人一樣。」李發吉說。
除了扶持大學生等群體創業,李佳錦最關心的,還是轄區內適合搬遷群眾就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
今年,冊亨山水金禾有限公司搬到了新廠房,為讓這家專做外貿訂單的企業儘快復工復產,李佳錦曾多次上門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李佳錦書記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我們才得以順利達產達能,而且他還積極幫助我們解決招工難的問題。」冊亨山水金禾有限公司負責人文金耀說。
「群眾搬遷以來,我們把就業穩崗作為後續服務的一個重要抓手。引進了山水金禾公司,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採取保姆式的服務,現在,成功實現370多名群眾到企業務工,帶動700多名群眾居家就業。」李佳錦介紹道。
與此同時,李佳錦還在提高社區服務水平和能力上下功夫,在當地成立新市民·追夢橋服務中心,舉辦技能培訓、文體活動、四點半課堂、脫貧夜校等活動,讓搬遷群眾快速融入新生活,過上好日子。
「下一步,我們按照『六穩』『六保』的要求,以及新市民·追夢橋的實施,再深入、再細化地做好搬遷群眾和企業的服務,讓高洛這個地方真正成為3萬多名搬遷群眾快樂生活、幸福生活的地方,高質量地實現安居樂業的目標。」李佳錦表示。(來源:貴州日報 記者 匡奇燃 通訊員 葉方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