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祁有)不知不覺,2020年的冬天已經到來,全國各地都開始陸續轉涼,許多地區甚至都開始大雪紛飛,宣示著冬季的來臨。然而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路面情況也會愈發糟糕,愛車也特別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和問題。對此今天新司機學堂就為大家帶來了一些冬季開車的實用小技巧,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新手司機在冬天也能安全駕駛。
積雪一定要清理 雨刷凍住別著急
下雪是冬季必備的天氣變化,許多時候愛車在戶外經歷了一整夜的大雪洗禮,都會被大雪包裹的嚴嚴實實,前風擋、後風擋以及外後視鏡均會被大雪遮蓋,所以在冬天開車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清除積雪。尤其是擋風玻璃和外後視鏡,必須清理的乾乾淨淨,因為這些地方會直接影響到開車視野。
與此同時,在雨雪天氣下,雨刷器也有很大機率會被凍住,這樣情況也會極大程度遮擋駕駛員視線,也是需要快速清理的情況。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大家切記不可強行開啟雨刮器,這樣一來不僅會損壞雨刮器電機,同時還會刮傷擋風玻璃。正確的解決方式應該是先用工具鏟去雨刮器表面的積雪和凍冰,其次再進入車內開啟熱空調和暖風,暖風向前擋風吹一會兒,雨刮器上的冰雪會慢慢融化。
暖風空調要分清 車窗除霧要趕緊
眾所周知,空調不僅可以製冷,而且還可以制熱,但筆者要告訴大家的是,在冬天開車車內的暖氣並不用開空調來提供。其實在冬季,我們可以使用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進行取暖,並不需要開啟空調,我們僅需將風道打開,把溫度調至紅色區域,這樣我們就能享受到發動機產生的熱量。當然,如此做法也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需要發動機水溫達到工作溫度後才能吹出熱風。
另外,在夏季和冬季這類車內外溫差大的季節,最容易出現的就是車窗起霧。想必很多車友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開了一會兒車,前面白茫茫的一片,啥也看不清楚,根本不能看清前方路況和後視鏡。遇到這種情況,大家一定要快點開啟熱風吹玻璃,等到熱風將車內的水分烘乾後,使其玻璃上的溫差減小,霧氣則會慢慢消失。
腳下動作要輕柔 安全車距要拉開
看過前幾期新司機學堂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冬季氣溫低於7℃後就應當換上冬季胎,然而在零下幾度的冰雪天氣下,就算換上了冬季胎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對此大家一定要改變常規的駕駛方式,儘量在冬季開車做到手腳輕柔,不急不躁的駕車方式。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注意起步,由於冬天路面時常會結冰,所以這時在大腳油門起步不但車速不會快,而且還會造成輪胎打滑,嚴重的還會發生失控。故此在冬天,大家要儘量避免大腳油門,一定要做到緩慢釋放動力。
相對的,在通過冰雪路面或行駛在冰雪路面時,打轉向時一定要要柔和,並且不要急剎車,因為大角度打方向或者急剎車,都很有可能會導致車輛失控造成危險,尤其是車裡沒有ESP車身穩定系統的同學,更要小心了。
由此可見,雨雪天開車也一定要和前車保持足夠的車距,因為地面摩擦力大大減小,減緩了制動性,這就要求要提前剎車,當發現和前車的距離在縮短,一定要馬上收油減速並將腳放剎車踏板上準備剎車。
總結:
相比春夏秋季,冬季開車的危險性是比較大的,由於路面情況比較糟糕,冬天大家駕車一定要提高警惕性,慢為主看為輔,做到緩慢油門,提前剎車,輕微轉向。此外,冬季開車前還應當仔細檢查車況,除雪除冰,以此保證視線足夠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