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豆瓣蘭雲南為山區省份,山高谷深,海拔相差大,最高點為滇藏交界的梅裡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點為中越交界的河口縣,海拔76.4米;地形地貌複雜,地質現象繁多,礦藏資源豐富;氣候類型獨特,垂直變化明顯,「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河川湖泊縱橫,雨熱同季,被譽為「植物王國」、「動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
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等植物均有分布, 是得天獨厚的蘭屬植物資源富集地和重要原生地之一,被譽為世界上品種最多、品質最優、繁衍環境最為優越的蘭花品種「基因庫」;在已知蘭屬植物中我國的品種佔世界的50%,雲南則佔全國的90%以上,具有種類多、分布廣、資源豐富和特有品種多等特點,豆瓣蘭即雲南眾多的優秀蘭花品種之一。
雲南豆瓣蘭的分布及生態環境
豆瓣蘭,即線葉春蘭(c . goeringii var. serratum),因花朵瓣質及顏色大多類似青蠶豆瓣而得名,又稱線蘭、豆瓣綠、鸚哥綠、翠蘭、絲茅蘭等,在全國的分布情況大致和春蘭相當,長江以南大部份省區市均有分布,雲、貴、川、桂、鄂、湘等省區較多,雲南境內從滇西北較寒冷的高海拔地區,到溫暖的滇南低海拔地區均有分布,僅德宏、西雙版納等地州低熱河谷地帶較少,以昆明、曲靖、文山、紅河、玉溪、楚雄、大理、怒江、保山、麗江等地州市為多;且在有的地方是蘊藏量較大的蘭花品種之一。
豆瓣蘭屬溫帶耐寒型蘭花,生長不太擇地形,無論是山坡、谷地、山溝等均能生長,一般生長於15—35о的山坡地,土壤選擇不嚴,紅壤、灰化土、腐殖土上均能生長,但以土層深厚,表層肥力較高、保水性較好的腐殖質覆蓋,其下有透水性較好的碎石層,雨季不積水,逕流小,保水力強,蒸發量小,地被植物少,上午能受陽光照射的西坡或西南坡較多見和生長良好。上面的植物多為雲南鐵杉、雲南松、思茅松、錐慄、白慄、水冬瓜、黃背櫟、矮楊梅、杜鵑等常綠或落葉林、針闊混交林、次生林或灌木叢,這些植物大多不含精油、醇、醚及芳香性殺菌物質,有利於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而櫟樹又是良好的菌材,可能對蘭菌的活動有利。
雲南豆瓣蘭的園藝種植歷史及現狀
由於生長於高原這一特殊的自然環境中,受地形地貌複雜、氣候類型多樣、高原強紫外線照射、地下礦藏豐富等綜合因素影響,使具有下列性狀特徵及優點:
(一) 葉型:葉型有細葉、中寬葉、寬葉等;以細葉及中寬葉為多見,半垂形,葉緣有細鋸齒;葉4—6片叢生,是葉品也可到8葉以上,線型,長30—60cm,寬0.3—1cm左右,3—4片葉鞘緊抱有力,長勢厚實,優美飄逸;尚有葉藝、奇葉、矮種等;
(二) 花期:開花時間較朵香、蓮瓣蘭等春蘭類略早,一般從10月底即放花,延至翌年3月,花期比春蘭較長,花朵一般開三四十天仍無凋容,長者能開六七十天;
(三)花型:花出架,花葶直立,高約12—35cm,每葶著花1-2朵,花徑5—7cm;花瓣通常比朵香厚碩,故具有較好瓣型,梅瓣、荷瓣、荷型瓣、荷型水仙瓣較多,常見平肩、飛肩,時見硬捧、半硬捧;瓣型變異較多,有多瓣、少瓣、奇瓣、團瓣、菊瓣、副瓣蝶、捧瓣蝶、芯蝶、硬捧、半硬捧、樹型。如此豐富的瓣型和變異既能附合我國傳統蘭文化的審美觀,也能滿足不少新潮蘭花愛好者對瓣型新、奇、怪的審美追求;更為難得的是豆瓣蘭瓣型性狀較為穩定,不會像其他一些蘭花品種,下山復花後瓣型往往開不到位;豆瓣蘭瓣型不但穩定,園藝種植還有一代比一代好的走向;變異品種如奇花、蝶花等也大多能穩得住。
(四)花色:多為豆綠色,但有很多變化,大紅,桔紅、朱金、桃紅、黃、金黃、紫紅、白等;特別要提到的是,其中的紅花和朱金花系列顏色極為鮮明,十分搶眼奪目,且後明,越曬越紅,越開越豔麗;有的瓣子(尤其是唇瓣)上還附有一層晶瑩的晶砂,顯得溫潤細糯,深受日本蘭家關注多次來滇收集。
我國傳統的蘭花審美觀對蘭花的色彩以清、淡、素、雅為美,隨著西風東漸,國人對蘭花的審美觀也發生了極大變化,再加素心品種開發年代久遠,數量較多,大部份已不屬珍稀品種,司空見慣,不少蘭花愛好者開始追求蘭花色澤的多姿多彩,熱烈奔放;豆瓣蘭花色極為豔麗,紅如朝陽,白似瑞雪、黃賽黃金,綠尤美玉……明麗炫目,賞心悅目,在較大程度上迎合了不少蘭花愛好者的現代審美觀;另外,蘭花中色花並不少見,但豆瓣蘭中色彩對比鮮明、繁複多彩的複色花或覆輪花,比一般單一色彩的色花更勝一籌,又為其增添了更多的魅力。但豆瓣蘭色彩花(尤其是朱金花),下山復花較易走色,能復出其色者一般也就會穩住。
(五)花藝:有中透、縞花、覆輪、複色、斑花、水晶花等。
(六)素心:有綠素、黃素、金黃素、紅素(全紅唇)、桃腮素等。
(七)花香:一般無香味,無庸諱言,這是豆瓣蘭的美中不足,也是其多年遭冷遇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因其和朵香親緣較近,生態環境及花期在同一地區基本一致,故兩者多有自然雜交,常見的為金黃豆瓣、「香豆瓣」,帶微香或清香,其中「香豆瓣」香味純正清洌。
2002年筆者得到一盆採於滇中峨山縣的紅唇「香豆瓣」,幽香怡人,現如今經雲南大量蘭友開發,以有從多帶香之精品。
(八)葉藝:有邊縞、中透、曙藝、掃尾、鳥嘴、矮種、水晶龍、水晶縞等;可喜的是,豆瓣蘭的葉藝容易帶到花上,「線藝、水晶藝類的草出花率極高,往往能開出高品味的複色花和水晶花。其色彩對比之強烈、分界之清晰、變化之流暢,都是其他蘭種望塵莫及的。
雲南豆瓣蘭的園藝種植歷史及現狀
就筆者的認識程度,從雲南省的史志和文學作品中未能發現元代以前有對蘭蕙的記載;明、清以降,特別是清代為我國藝蘭史上的鼎盛時期,雲南亦如此,有關蘭蕙的記載陸續出現在有關典籍及文學作品中,但無規範的植物學概念,故目前尚未發現雲南豆瓣蘭園藝栽培始於何時的確切文字;民國以來的多種典籍及文學著作中有關蘭蕙的記載頗豐,且已開始使用植物學的一些概念,但亦無確切的有關豆瓣蘭的記載,但這並不等於說雲南種植豆瓣蘭的歷史不能住前追溯。
豆瓣蘭在雲南有著極為豐富的野生資源,據筆者野外考察,就在蘭花野生資源已遭較嚴重破壞的當今,滇中有的偏僻山區,野生豆瓣蘭尚大範圍、高密度的存在,即使在一些村落較稠密的山區,山野中豆瓣蘭亦多見。
雲南民間群眾出於對蘭花的喜好,早在數百年前即有一定的栽培規模和水平,會在庭院花壇裡或用罈罈罐罐種植一些蘭花,如同對待其他品種的蘭花一樣,挖一些豆瓣蘭種在家中是完全可能的。
為此,如果我們推測豆瓣蘭在雲南已有一定時期的栽培史,當不會有較大的失實。
但豆瓣蘭在雲南長期未受到重視應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成書較早(1984年)、由雲南農業大學的專業人士編著的《雲南蘭譜》這部從植物學意義上來說較科學、規範的論著,以及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出版的數十種有關雲南蘭花的專著、畫冊,對豆瓣蘭的介紹也較為簡略——尤其是文字上的論述,談到豆瓣蘭,大家仿佛得了集體失語症,說明對這一品種認識嚴重不足,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雲南豆瓣蘭正所謂是「養在深閏人未識」。
綜上所述,雲南豆瓣蘭雖有一定時期的栽培史,但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未在較大範圍內園藝種植和受到應有的重視這樣一個推論似乎能夠成立。
也有例外,1993年由雲南省國蘭總會、雲南民族出版社編著的《雲南蘭花》,對雲南豆瓣蘭給予了較大重視,開篇即登載了50餘幅豆瓣蘭的圖片,還以文字作了高度評價,是記載和研究雲南豆瓣蘭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體現出編著者對雲南豆瓣蘭別具惠眼和對雲南蘭花品種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的前矚性。
雲南豆瓣蘭的價值發現應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首先,這時我國正經歷著蘭花熱,各種蘭花品種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開發,豆瓣蘭即其中之一,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豆瓣蘭較高的審美價值和隨之而來的經濟價值;
據安寧知名蘭家袁玉芳先生講,八十年代初還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昆明某知名蘭家在安寧市發現5株金黃豆瓣的梅瓣,後被某日本知名蘭家以每株8萬元人民幣購走。其次,「……諸多豆瓣蘭在數次中國蘭花博覽會及省、市、縣級蘭花展覽中獲獎,從而加大了對豆瓣蘭的宣傳力度,讓越來越多的蘭花愛好者對其青睞。
上世紀末日本、韓國、臺灣、香港藝蘭家們進入雲南,高價收購豆瓣蘭品種,更是使其身價百倍,許多蘭花愛好者受益非淺,大量收集和培育了優秀品種,這是促進豆瓣蘭發展的啟萌時期。
雲南豆瓣蘭的栽培
雲南豆瓣蘭性健易植,服盆栽,從盆器、場所、溫度、溼度、植料等和產於西南地區的春蘭相比無特殊要求,光照可比春蘭稍多,因其葉片不多且較細窄,故比春蘭要稍控水;因其假鱗莖較小,故種植時以四到六苗一叢為宜,不宜分得太單;豆蘭根系短粗,盆器不必過大,雲南民間習慣用腰鼓盆、瓦盆、紫砂盆等種植,植料大多用樹葉,摻部份顆粒生紅土或紫紅土,松針,海浮石,火山士,松樹皮,比例:樹葉6:紅土3:其餘1。顆粒紅土或紫紅土帶微酸性且含豐富礦物質,土質新鮮,能使豆瓣蘭根粗苗壯。時下不少蘭家多以塑料盆、各種顆粒料種植,豆瓣蘭亦生長良好。
豆瓣蘭蘭株壽命一般4到六年,發苗率80%左右,種養得法可達100%,甚至200%以上,且龍頭、龍尾(多年生老苗)均能萌發新苗;一般情況下豆瓣蘭僅發春苗,如栽培條件優越,部分豆瓣蘭品種還能發一茬秋苗,為發苗率較高的蘭花品種之一。
雲南豆瓣蘭葉態優美,瓣厚型好、變異繁多且穩定,花色眾多、色彩豔麗、香氣如春,繁複多彩、對比鮮明;葉藝豐富,且容易帶到花上;易種植,發苗率高,集多種優秀的性狀於一身,使其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商品價值,在所有的蘭花品種中顯得很為突出,是中國蘭花家族中的一朵奇葩,在近些年的各級各類蘭展中受到了大家的好評,獲獎數量多、級別高,深受海內外蘭花愛好者的青睞,好的豆瓣蘭品種在雲南的蘭花愛好者中炙手可熱,受到大家的追捧,日、韓等海外蘭家來滇收集蘭花品種,亦把豆瓣蘭作為關注重點之一.但由於種種原因,過去雲南豆瓣蘭並未受到應有重視,導致其開發較晚(僅二十餘個年頭),且從某個具體品種來說,尚未達到一定程度的商品化的數量,亦未形成如雲南大雪素、小雪素、五朵金花等,一樣的知名品牌。
同時,雲南的蘭花愛好者對豆瓣蘭的研究也還遠遠不夠,至今還沒有對其分布、識別、品種、分類、鑑賞、栽培、管理等有科學、系統、詳盡的整理研究,也還沒有一部圖文並茂的豆瓣蘭專著。
好在隨著蘭花品種的開發從廣度和深度的發展,以及蘭文化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更新、發展和吸收外來元素,雲南豆瓣蘭正逐漸得到較合理的欣賞價值定位和經濟價值定位,從而為其保護、開發、利用形成了一定氛圍,展示了較廣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豆瓣蘭中的精品也在不斷湧現,一些精品還有一定的數量上的增殖,部份品種還被外省區市及海外蘭花愛好者引種珍藏。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廣大蘭花愛好者的努力,雲南豆瓣蘭將能讓更多的人認識、喜愛,成為中國蘭花家族中的名品、精品,並創出知名品牌,形成一定的商品規模,走進廣大蘭花愛好者的家中。
(參考文獻 中國雲南蘭花網雲南豆瓣蘭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