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產區 | 中國雲南咖啡種植歷史和產區介紹

2021-02-14 咖啡工房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雲南咖啡種植歷史

雲南作為現今中國最大的咖啡產區,星巴克,雀巢等大型咖啡企業都嗅到了它巨大的潛力。

史可追溯到1892年,100多年前,法國傳教士田德能神父在大理市賓川縣朱苦拉村栽下了第一株咖啡樹——這一般被追溯為咖啡傳入雲南的最早記錄。之後的 100 年時間裡,咖啡樹並沒有在這個地區生長開來,直到跨國公司在 1980 年代末先後進入雲南,這個舶來品才被重新種植和利用了起來,出口世界。 

  1930年後,著名僑領梁金山先生又將咖啡帶到蒲縹、羅明種植,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後在保山熱經所馬鍋晉專家的指導下,潞江等地開始大量種植咖啡,大規模種植歷史至今已近60年歷史。

  1997年末,全省咖啡種植面積已達7800公頃。目前全省種植面積佔全國面積的70%,產量佔全國的83%,無論是從種植面積和咖啡豆產量來看,雲南咖啡已確立了中國國內的主導地位。

附錄:雲南咖啡結緣大事紀

第一階段: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被迫與法國籤訂條約結束了中法戰爭,並開放蒙自(紅河州蒙自縣)為通商口岸。1889年,蒙自海關開關,拉開了西南邊陲與外互通的序幕,頓時外商雲集,洋行接踵而至。

第二階段:1902年,一位中文名叫田得能的法國傳教士從越南將咖啡帶到雲南省大理賓川縣一個叫作朱苦拉的山村種植。時至今日,依然有那批咖啡繁衍的後代存活著,古老的咖啡樹林在晨露晚霞中訴說著百年的過往。

第三階段:1952年,雲南省農科院專家將80kg咖啡種子分發到保山潞江壩的農民手裡,數年後又大規模指導種植,這才有了此後滇緬公路沿線婆娑搖曳的咖啡樹。由於供應蘇聯的巨大需求,雲南的咖啡種植獲得了一次迅猛發展。

第四階段:1988年,雀巢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通過啟動咖啡種植項目等方法開始在雲南支持當地咖啡產業發展,雲南咖啡再次崛起。1992年起,雀巢成立咖啡農業部,專門指導、研究雲南咖啡的改良與種植,並按照美國現貨市場的價格收購咖啡。截至目前,不僅雀巢、麥氏、卡夫、星巴克等咖啡巨頭均在雲南從事咖啡業務,本土咖啡企業也逐漸發展壯大。



雲南咖啡分級制度

  雖然雲南種植咖啡已有多年,但總體來說還是不夠成熟。其分級制度也是比較凌亂的。

  1)國際常用分級標準:

  按咖啡豆的大小,採用圓孔分級篩進行分級。國際慣行的小粒咖啡大小有10-20級,所用的數字是代表篩網孔徑為以該數字為分子,以64為分母的分數,單位是英寸。例如:14是指可以通過14/64英寸孔徑以上篩網的咖啡生豆,19是指可以通過19/64英寸孔徑以上篩網的咖啡生豆。(1英寸≈2.54釐米)

  2)國內咖啡常用分級標準:

  按篩孔6.5、6.0、5.5、5.0毫米分為五級。

  一級:6.5毫米以上,顆粒飽滿完整。

  二級:6.0-6.4毫米,飽滿,較勻齊。

  三級:5.3-5.9毫米,較飽滿、稍欠勻齊。

  四級:5.0-5.4毫米,有不完整米,完整佔75%以上。

  五級:5.0毫米以下,有不完整米,完整佔30%以上。

  小粒咖啡缺陷物檢查國際標準細則:

  根據含缺陷物多少進行分級,常以一定咖啡豆中含多少個缺陷物來鑑定。按照國際標準組織規定的咖啡豆中雜質和缺陷豆鑑定方法,隨即抽取300克咖啡豆樣品計算其中雜誌和缺陷豆進行分級。

  (資料來源:http://www.yunnancoffee.org/ProductShow.asp?id=84)

雲南咖啡產區

  雲南省的西部和南部地處北緯15°至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地形以山地、坡地為主,且起伏較大、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豐富、晝夜溫差大,這些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雲南小粒種咖啡品味的特殊性—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

  雲南的咖啡的種植主要分布在臨滄、保山、普洱、德宏這幾個地方,這裡有著低緯度、高海拔、晝夜溫差大的自然資源,讓雲南成為產出阿拉比卡(小粒)咖啡這種高品質咖啡的黃金種植區。

普洱

  普洱市雖然是以茶葉聞名於世,但其咖啡種植面積也已達78.9萬畝,咖啡豆產量5.86萬噸,總產值24.69億元,已成為雲南最大的咖啡種植基地。其氣候、地理和土壤條件對種植咖啡來說得天獨厚。

  普洱咖啡已有百年歷史,19世紀末開始栽培,1988年產業化發展,如今全市咖啡種植面積達76.7萬畝,成為大陸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的咖啡主產區和咖啡貿易集散中心。

  普洱市榮稱「中國咖啡之都」,除了成為中國咖啡主要產地,普洱咖啡也外銷到美洲、歐洲、亞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造新「黑金」市場。

臨滄

  臨滄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北回歸線橫貫南部,東鄰普洱,北連大理,西接保山,西南與緬甸交界,因瀕臨瀾滄江得名,是祖國西南邊陲一顆璀璨的明珠。臨滄常年平均氣溫在 16.8℃—17.2℃之間,乾濕季明顯,日照充足。

保山

  雲南保山小粒咖啡的種植歷史悠久,保山小粒咖啡可以說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是全國及至全球咖啡品質較好的咖啡之一。

  保山氣溫平均為21.5℃,最高達40.4℃,終年基本無霜,是公認的最佳小粒咖啡產地。這裡培育的小粒咖啡以濃而不苦、香而不烈,顆粒小面勻稱,醇香濃鬱,且帶有果味而馳名中外。

雲南咖啡處理法

在雲南,主要的處理方法是水洗法。

將採收的漿果以去果皮機將大部分的果肉從咖啡豆上分離,再將帶殼豆導引至一個乾淨的水槽裡,浸泡在水中進行發酵以徹底去除殘餘的果肉層。透過水洗處理,未熟豆及瑕疵豆會因為浮力的關係而被挑選出來,發酵的過程也比較好控制,因此風味上不像日曬豆有雜味,而是呈現明顯果酸、複雜度稍強以及更乾淨的杯中特質。

雲南品種

品種

  鐵皮卡(Typica)和波旁(Bourbon)這兩個經典的優質咖啡品種為雲南咖啡主要栽培品種,1991年又從肯亞引入了卡蒂姆Catimor系列品種(抗病毒能力更強,產量更高),屬阿拉比卡種(又稱小粒種)的變種。由於這兩個品種形態和習性相似,因而兩者多混合栽培。

生長期

  雲南小粒咖啡生長3——4年後會結果。

  咖啡是一種段日照植物。咖啡具有多次開花現象及花期集中的特性。小粒種咖啡在雲南花期2——7月,盛花期3——5月。咖啡的開花受氣候,特別是雨量和氣溫的影響較大。咖啡花壽命短,只有2——3天的時間。小粒種咖啡一般在清晨3——5時初開,5——7時盛開。

  

咖啡果實發育時間較長。小粒種咖啡果實成熟需8——10個月一般在當年的10——12月成熟。雨量對果實發育的影響較大,氣候條件直接影響果實的發育。

  小粒種咖啡植物學名阿拉比卡種,是一種咖啡的類,共有100多個品種。

       其中,以鐵皮卡、波旁等為世界公認的阿拉比卡種中最好的品種,保山人平時所說的「老品種」,其實就是鐵皮卡和波旁。

市面看到較多的雲南豆,品種是卡蒂姆,【卡蒂姆】是有1/4的羅布斯塔基因,產果量較多,容易種植,杯測今年18年的卡蒂姆AA口感有大麥茶,甘草,巧克力,焦糖,質感低沉渾厚[咖啡],和我們【雲南花果山鐵皮卡】品種不一樣的,有焦糖和紅糖的風味,花香氣息[咖啡]各有千秋吧,只有適合自己的咖啡才是正確選擇[愉快]

前街咖啡也來到雲南,開始了我們自己的咖啡種植。去年在育苗床培育的咖啡苗如今已經長到50釐米了,今年就可以移植到合適的山上繼續發育,在不就的將來,就有我們自己種的咖啡喝喇!

我們這次培育的1.2萬株主要是鐵皮卡、波邦和黃波邦。鐵畢卡(Typica)和波邦(Bourbon)這兩個經典的優質咖啡品種為雲南咖啡主要栽培品種,1991年又從肯亞引入了卡蒂莫Catimor系列品種(抗病毒能力更強,產量更高)。屬阿拉伯種(又稱小粒種)的變種。由於這鐵皮卡和波邦形態和習性相似,因而兩者多混合栽培。

下面來看看這次雲南之旅的採風

我們自己的咖啡,這是鐵皮卡,於2017年栽種

茁壯成長的咖啡苗,已整裝待發,可以移植喇

 

工人們把咖啡苗裝車運到山上去移植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全部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咖啡行業交流請加小編私人微信前街,微信號:qiannjie

相關焦點

  • 咖啡產區|哥斯大黎加八大咖啡產區介紹及蜜處理介紹
    哥斯大黎加位於塔拉蘇國首都聖何塞(SanJosé)的南部,它是該國受重視的咖啡種植地之一。   哥斯大黎加是咖啡最早傳入中美洲種植的國家,歷史悠久,咖啡組織自生產到銷售系統完備。   歷史故事:   1729年,咖啡從古巴引入哥斯大黎加,1820年才首度出口外銷咖啡,1821年脫離西班牙獨立後,當時的自治政府將免費的咖啡種子發給農民,鼓勵咖啡種植。現有咖啡農民約32,000位,平均每位農民種植面積小於一公頃。
  • 世界咖啡三大產區 亞洲產區風味特色&印尼印度雲南咖啡風味特點
    全球大部分的咖啡產區都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我們稱之為「咖啡帶」。咖啡帶分為南美洲、中美洲、亞洲、非洲及幾個咖啡種植島(包括夏威夷和牙買加)均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那裡氣候炎熱而溼潤。南美洲和中美洲咖啡產量約佔世界供應總量70%。亞洲和非洲咖啡產量約佔世界供應總量20%。
  • 咖啡產區 | 瓜地馬拉咖啡產區及分級制度介紹
    瓜地馬拉咖啡協會代表瓜地馬拉出席國際咖啡組織的會議,並僅從咖啡出口品的相關規費取得資金收入。 |  種植歷史 瓜地馬拉位於中美洲,這裡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北與北美洲相系,南與南美洲接壤。因面臨加勒比海及墨西哥灣,故氣候較為溼熱,一直以來也是世界重要的咖啡產區。
  • 咖啡產區 | 宏都拉斯6大咖啡產區及分級制度介紹
    ,北臨加勒比海,南瀕太平洋的豐塞卡灣,東、南同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交界,西與瓜地馬拉接壤,多為山地和高原。境內主要河流有科科河、帕圖卡河和烏盧河。源自內陸山區的河流縱橫交錯,分別注入兩洋。各支山脈之間形成許多盆地和河谷地帶,較大的盆地有西利亞和雷帕古阿萊盆地,主要河谷有科馬亞瓜和哈馬斯特蘭河谷。   沿海島嶼星羅棋布,主要島嶼有巴亞群島和豐塞卡灣的底格雷群島。宏都拉斯地形複雜,氣候呈多樣化。
  • 詳解中國雲南咖啡產區:雲南花果山與小粒咖啡有什麼不同
    「雲南咖啡文化」雖然雲南是中國最大的咖啡產區,但我們幾乎沒有聽說過它的咖啡文化,而是根深蒂固的海南「喝咖啡」傳統,追溯到雲南的一些咖啡店先驅,就得回歸到1887年,當時中法之間的戰爭剛剛結束,清朝政府籤署了一項協議,迫使中國在蒙自開設商業港口,這為外貿打開了大門,外國人很快就湧入中國
  • 世界各咖啡產區風味特點介紹
    雲南小粒【鐵皮卡】咖啡國家:中國我國在雲南、海南等地有咖啡的栽培。其中,雲南咖啡【鐵皮卡】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形成了濃而不苦,香而不烈,帶一點果味的獨特風味。雲南早年引入種植的咖啡基本上都是鐵皮卡(typica)和波旁種(bourbon),當地人稱之為「老品種」。風味:花香,香瓜甜,紅茶感
  • 回放 來中國最大咖啡產區 挖掘雲南最醇咖啡
    回放 來中國最大咖啡產區 挖掘雲南最醇咖啡
  • 臨滄成為雲南精品咖啡核心產區
    原標題:臨滄成為雲南精品咖啡核心產區 臨滄咖啡以打造「綠色食品牌」為目標,走精品發展之路,從後起之秀成為振興雲南咖啡的中堅力量。 臨滄地處全球咖啡種植的黃金帶,具有良好的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是中國最適宜發展咖啡產業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高品質咖啡的生產區域之一。
  • 雲南臨滄獲「中國雲南精品咖啡核心產區」稱號
    12日20日,中國雲南首屆精品咖啡文化節暨第四屆雲南咖啡杯中國衝煮總決賽在臨滄圓滿閉幕。現場,雲南省精品咖啡學會授予臨滄「中國雲南精品咖啡核心產區」榮譽稱號。目前,雲南咖啡種植面積已達180萬畝,產量約15萬噸,佔據全國咖啡產量的95%以上。臨滄市作為中國精品咖啡豆示範區,堅持綠色、科學、可持續發展,為打造雲南精品咖啡品牌做出不懈努力,臨滄咖啡在標準化種植、規模化加工等方面取得不斐成績,已成為僅次於普洱的第二大咖啡產區,產量近2萬噸。
  • 咖啡產區指南 | 衣索比亞西阿爾西產區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 咖啡產區 | 葉門咖啡產區及分級制度介紹
    葉門摩卡咖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咖啡,葉門則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咖啡的國家之一。據說早在公元1561年,鄭和下西洋就帶回了許多摩卡咖啡進貢明朝皇帝。   歷史故事:   早在距今五百年多前,葉門就以古老的方式生產咖啡。
  • 中國雲南咖啡精品產區 雲南卡蒂姆小粒咖啡衝煮口感與風味特點
    前街咖啡的口糧豆系列中,中國雲南小粒咖啡映入了不少愛好者的視線中。雲南咖啡豆在以前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品質不好風味不好。但隨著精品咖啡行業的發展,雲南咖啡豆成為了一匹黑馬闖進了精品咖啡屆。雲南鐵皮卡被標註為雲南精品咖啡,而雲南卡蒂姆咖啡豆則按市場習慣相應的標註為雲南小粒咖啡。這兩支雲南咖啡前街咖啡都會烘焙至中度烘焙,因為雲南產區並不是一個酸感產區,咖啡豆風味都是比較均衡,基調都是堅果、紅糖的風味。
  • 衣索比亞西達摩咖啡產區 阿爾西和古吉咖啡產區咖啡豆風味區別
    這裡的產業以農業為主,咖啡的主要種植區域位於東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周圍。西達摩近年來發展相當迅速,是重要的咖啡出口集散地。西達摩的咖啡風味非常多元,不同的土壤種類、微氣候及數不清的原生咖啡種,造就了每個城鎮所生產的咖啡都有明顯的差異與特色。其中西達摩地區最著名的咖啡種植區域:古吉(GUji)和西阿爾西(West Arsi)。
  • 雲南咖啡產區進入採收季節
    霜降節氣剛過,雲南普洱、保山、臨滄等主要咖啡產區進入最繁忙的採收季節。近日,雲南省咖啡行業協會披露:新產季,雲南咖啡收購價可能跌破成本價,百萬咖農十分焦慮。業內呼籲國內使用質優價廉的雲南咖啡,以幫助咖農走出「寒冬」。
  • 雲南小粒咖啡的主要產區有哪些?有何不同
    為什麼中國的咖啡集中在雲南呢?咖啡是一種短日照植物,需要陽光但不適合於長時間日照,雲南小粒種咖啡多與堅果類枝繁葉茂的植被套種。咖啡的開花受氣候,特別是雨量和氣溫的影響較大。而雲南省界於北緯21°8′-29°15′,東經97°31′-106°11′之間,地勢呈現西北高、東南低,自北向南呈階梯狀逐級下降,屬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88.64%,這樣獨特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合咖啡種植。雲南小粒咖啡產地有哪些?現在中國大陸的咖啡,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大的都是雲南省。
  • 世界咖啡地圖 咖啡豆種植基地分布圖 全球產區咖啡味道描述
    咖啡種植帶分布在地球的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南美洲、中美洲、亞洲、非洲及幾個咖啡種植島(夏威夷和牙買加)均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那裡氣候炎熱而溼潤。南美洲和中美洲咖啡產量約佔世界供應總量70%。亞洲和非洲咖啡產量約佔世界供應總量20%。咖啡種植島咖啡產量約佔世界咖啡供應總量10%。
  • 咖啡傳播第一站:葉門咖啡產區介紹
    葉門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咖啡的國家之一,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與沙特、阿曼相鄰,瀕紅海、亞丁灣和阿拉伯海。關於葉門咖啡產區介紹:摩卡瑪塔莉 (MokhaMattari):高海拔生產的咖啡,一種來自葉門首都 Sana'a 西部的Bani Mattar(另一個寫法是Bany Mattar)省瑪妲莉的最負盛名的咖啡市場名。
  • 咖啡產區 | 衣索比亞九大咖啡產區風味有什麼不同?!
    ,作為咖啡發源地,衣索比亞擁有九大精品產區,咖啡品種豐富,不同的咖啡產區孕育出不同的咖啡風味。西達莫Sidama產區位於衣索比亞南方,是衣索比亞南部的重要產區,種植海拔1400-2200米,當地地形多樣化,微型氣候加上養分肥沃,帶有不同的土壤種類,造就了獨特的咖啡風味
  • 咖啡產地 | 第三大咖啡出口國之哥倫比亞,咖啡產區和產季簡介
    哥倫布比亞咖啡種植分布為安迪斯山脈沿線,從南至北,大致劃分為北部產區(綠色),中部產區(橘色,紫色)與南部產區(黃色),其中橘色紫色區域有主次兩個產季,綠色與黃色區域有一個產季。推薦閱讀咖啡產區 |  印度咖啡產地及分級制度介紹,獨特風漬處理法埃塞產地 |  Guji和西達摩產區區別,燭芒和花魁風味有什麼不一樣
  • 中國咖啡產區首辦國際化咖啡博覽會 20餘國家和地區參展
    中國咖啡產區首辦國際化咖啡博覽會 20餘國家和地區參展 2018-   中新社雲南普洱1月29日電 (記者 胡遠航)作為新興咖啡消費市場的同時,中國正在成為重要的咖啡生產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