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鄉水裡•貴秀》是黔南州龍裡縣龍裡水鄉旅遊生態城於10月1日推出的大型室內多媒體演藝。
自演出開幕以來座無虛席,聲勢浩蕩,無論是被超越想像的沉浸式視覺包裹,還是精彩絕妙的劇情故事牽動人心,或者融合千年貴州演進的時空穿越,都令觀眾終生難忘。
隨著首演的成功,《龍鄉水裡•貴秀》已然成為貴州旅遊演藝市場上一塊嶄亮的「金字招牌」,也成為貴州標誌性的文化新名片。
數虎圖像作為《龍鄉水裡•貴秀》的舞臺整體視覺設計、舞美設計、多媒體設計製作,從市場性、品牌性、藝術性三大目標定位進行整體創作,以最先進的舞臺科技和最有創意的視覺呈現,打造對標大市場、著眼大貴州、深挖大主題的震撼視覺藝術作品。
構思立意
視覺構思定位
除了從長遠的市場及受益方面打造貴州旅遊演藝大品牌的基本定位,在藝術性方面更是注重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核心主題立意。深挖本土文化的根脈靈魂,同時實現「接地」、「走心」的普世性傳播。
其次要讓這臺演出「走遠」,強調「大製作」。以現代最新的聲光電技術、大型舞美機械、最高質量的多媒體視聽環繞等尖端的創意設計製作,讓演出充滿「美」、「特」、「絕」、「亮」的視聽震撼感。同時結合多種藝術形式與真情實感的劇情演繹,戳中觀眾情感共鳴,達到入境、入戲、入心。
視覺文化解讀
在演出幾大主題篇章的視覺呈現上結合貴州生態特徵、民族特色、文化風情、紅色特質,加上時間軸上的歷史特性,融入景區相關IP元素實現舞臺表達。
舞臺視覺設計以「愛」、「和」、「血」、「美」四個主題表達當地人在歷史發展狀態下形成包容、抗爭、創造的特點,如貴州人「納百川而孕萬物」的陸海文化特質的精神基因。
舞臺演出形式
整臺演出以歷史時間軸線進行串接。舞臺表達強調大場景立體型、跳躍式塊狀化構思,突出心理情緒氛圍渲染。結合觀眾隨劇情情緒節奏變化,在不同段位進行視覺「轟炸」,聲光電多媒體、舞臺機械、高空雜技、大型道具、情景演繹、舞蹈藝術、音樂效果、畫外解說等全方位手段完美合作,打造最驚豔的視聽體驗。
舞臺藝術
多媒體設計
《龍鄉水裡•貴秀》演出共分為「滄海桑田(序)、山水傳奇、奢香夫人、鐵血忠魂、雲頂霓裳、盛世貴州(尾聲)六大章節。每一分一秒的影像設計都以呈現最精緻、高清沉浸式效果為目標。
演出部分效果製作圖欣賞▲
全國首個5G旅遊演藝劇場,高配的舞臺機械與全方位的多媒體投影,構成沉浸式劇場體驗的終極因素。高解析度的3D影像通過紗幕、全息、LED等全舞臺投影介質,活靈活現的呈現千年大貴州。視覺層次豐富,質感驚豔飽滿。
演出同一時間點的多時空融合設計,蒙太奇式等創新手法運用,讓觀眾在各時空場景中穿越,感受那時那景那人那情。
在「序•滄海桑田」部分通過全息影像結合舞臺裝置,立體呈現遠古時期貴州海洋生物起源、原始人類、祭祀等多種場景。也帶著觀眾對「地球生物起源與人類從哪兒來」的疑問深入億萬年前(2.5億年前生活在貴州關嶺海域的魚龍、海百合等眾多海洋生物起源對今天考古學家研究貴州乃至這個星球有著重要意義)。
現場圖▼
效果設計過程▼
在「山水傳奇」中,舞臺呈現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古代貴州百姓生活畫卷。畫面設計融入豐富的民族特色元素, 將觀眾帶進貴州的秀麗山川與民俗風情中。從地域、氣候、資源、自然、人文方面通過一系列故事來視覺化這個古老而彌新的民族演進。
現場圖▼
效果設計過程▼
「奢香夫人」篇章譜寫出百年盛世一代華章的彝族傳奇女性奢香夫人的故事,講述給廣大遊客聽。多媒體跟隨奢香夫人的事跡,穿越600年前的彝族世界。
現場圖▼
效果設計過程▼
貴州是一片紅色的熱土,有著遵義會議、四渡赤水等數十樁著名的紅軍史事。在「鐵血忠魂」血染山河的一場場戰役中,多媒體將觀眾代入這裡曾經飽含著血與淚的戰爭中。
現場圖▼
設計效果過程▼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聚齊,體現這裡海納百川的胸襟。當多媒體視聽帶著我們共同享受著山水雲天與這裡的多彩文化、美食、工藝、服裝等「雲頂霓裳」風華盛茂,無不感動淚目。
現場圖▼
效果設計過程▼
今天的「盛世貴州」既有綠水青山,也有金山銀山。在科技、建築以及酒茶產品交流盛會方面有著令世界驚豔的成就。隨多媒體舞美一起為這片神奇的土地喝彩。
現場圖▼
舞美互動裝置
在「序·桑海桑田」篇章中,呈現遠古時代的貴州海洋起源中運用到氣模造型裝置,讓觀眾席與舞臺上空以及多媒體魚龍虛實交互遊動,增加真實的身臨其境互動感。
在這個環節還加入一款「煙泡互動裝置」,非常受歡迎。當漫天飛舞的白色「燈球」緩緩落在觀眾的身體上,瞬間化成煙霧,縹緲上升,繚繞散開,使觀眾獲得美妙體驗。
在山水傳奇「巧織錦繡」片段,七彩經緯線互動裝置隨「女織」舞蹈在空中切換。讓「男耕女織」的和諧幸福家園交響樂視聽更動人。
舞臺機械錶演
第一幕中的「天降洪水」舞臺機械裝置營造滾滾洪水、濁浪滔天、氣吞山河的大自然威力;抵抗洪水的機械裝置與生靈塗炭的悲壯場面強力衝擊著觀眾。
在第二幕「水中閣樓」的片段的舞臺升降與水系統裝置,將一座代表彝族符號的建築緩緩升起,表達千年傳承的民族建築工藝與人物故事。
西域舞者出場熱舞設計在上升的水洩舞臺柱上,令人眼前一亮。
音效設計
在明代宮廷盛大慶典的樂舞宴中,在世代巧繡農耕的家園故事中,在殘酷戰爭生離死別的悲傷中......,每一段故事的音樂和音效設計都極致渲染著此情此景的氛圍。
道具設計
演出舞臺中多種大型道具和場景搭建也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巨型大樹投影;火堆、手杖、祭祀平臺和石柱;大型旋轉水車、可移動房屋;石橋、洪水車臺;皇宮國座、多種建築屋頂、跨江吊橋裝置、宮廷欄杆、宮燈、屏風、明珠裝飾、船、銀飾等數百種道具的精細設計與呈現,高度還原最真實的場景。
舞美設計:李丹▲
燈光設計
演出為每個片段場景精心「量身定製」變幻無窮的燈光設計。
如第一幕中的「情定姻緣」雙人雜技柔術舞蹈表演安排一段炫彩雷射線陣,呈現一段時空隧道的穿越舞蹈。
特效裝置
舞臺視覺特效裝置非常豐富。多處水舞臺設計呈現不同的效果,既有洪水猛獸也有唯美飛瀑;以及火舞臺的熱烈,霧系統的神秘等特效,都帶給觀眾獨特的視覺刺激。
威亞+雜技
演出中多處融入威亞、雜技等特技表演。如在最後一章節的「天塹通途」片段,一段令人驚嘆的雜技大飛人演繹,生動的講述在蜿蜒山區的貴州,建立四通八達的橋梁、公路的艱險與不易。
服裝設計
演出的服裝設計也是本劇一大亮點,設計在立足於時代背景、民族習俗、地理環境、人物身份特徵以及歷史故事等基礎之上,在款式、材質、色彩、刺繡等方面加入精巧玲瓏的創新設計。精美別致服裝造型凸顯民族特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部分服裝設計展示)▲ 服裝設計總監:董韜
藝術形式
這場演出中融合情景表演、舞蹈、武術、雜技等多種藝術形式,在此基礎上也細分多種類型與延伸出豐富的藝術表演
這是一場串聯千年文化的藝術盛宴,更是一本凝結貴州深厚文化底蘊與人文情懷的墨卷,讓所有看過這場演出的人在身臨其境的精美藝術畫面中細細品讀這裡的根脈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