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社區工作者:一刻不鬆勁,持續加強小區防控

2020-12-15 環球網

【來源:湖北日報】

記者探訪江城多個社區,社區工作者表示——

一刻不鬆勁,持續加強小區防控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將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

城門打開,連接城內城外,顯示武漢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可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提高警惕。4月2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知,要求建立疫情防控長效機制、持續做好小區封控管理。

目前,武漢的社區工作者們仍堅守防控崗位,一刻也沒有鬆勁。4月6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兵分三路進行現場探訪。

漢陽區龍燈裡小區下沉黨員和志願者為出入居民掃碼、測量體溫。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惠 攝)

青山青和居社區——

加大力度發動群防群控

青山區青和居社區是武漢市最大的公租房社區。這裡常住人口8000多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多,前期疫情防控壓力大。

經兩個多月持續努力,3月20日,青和居入列「無疫情社區」名單。

4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青和居,發現社區兩個小區仍舊各保留一個進出通道,19棟居民樓每棟都確保兩名志願者值守,防控力度不減。

但與一周前相比,進出小區的居民明顯增多,周邊商店有序復工復市加速,城市復甦跡象越來越明顯。

80後桂小妹,是青和居社區黨總支書記。4月4日,吃睡在社區堅持抗疫74天後,她第一次回了趟家。

「期待武漢『解封』很久了!」在桂小妹看來,兩個多月前,武漢「生病了」,封城是疫情防控需要。

農曆臘月廿八,桂小妹回家簡單收拾洗漱等必備用品,把上初一的女兒送到母親家,自此後每天吃睡在社區,一心撲到疫情防控中。

在她的帶動下,社區5名群幹相繼住進社區,「零距離」服務居民。2月中下旬以後,社區嚴格封閉管理到樓棟,桂小妹帶著網格員,與下沉黨員幹部、志願者日夜奮戰,確保居民特別是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物資供應。

「出城通道管控解除,居民防控思想可能放鬆,進出小區的人流加大,聚集性感染風險有可能增加。」桂小妹說,疫情防控還只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形勢依然很嚴峻。對基層社區工作者來說,防控責任更重。

據介紹,在青和居社區,下沉黨員、志願者也正有序撤離回到各自工作崗位。為應對社區防控力量不足,青和居正加大力度發動群防群控,將招募更多的老年黨員、志願者加入到後續的常態化防控工作中。

武昌寧松社區——

居民們凝聚成了「一家人」

4月6日10時20分,記者在武昌區松濤苑小區北一門看到,9名保安分工協作,有的手持測溫儀對進出人員測溫,有的拿二維碼讓居民掃碼,有的正在對進出人員進行登記。

寧松社區書記張豔介紹,松濤苑小區共有2400多戶,超過7000名居民,小區原有6個門,2月10日起,只留一門進出。此前,人員登記是由下沉黨員負責,隨著武漢解封後下沉黨員有序撤離復工,這部分工作將逐漸交給物業保安。

記者在登記桌上看到有近10本名冊,每個出入人員都有詳細記錄。保安龔松濤介紹,名冊分為兩大類——常住居民登記冊和臨時進出登記冊。因上班等原因需要進出的人員,會在常住名冊上登記。對於臨時進出的,則在另一本登記冊上記錄,大多數是住院、看病。

張豔表示,雖然武漢即將解除離漢通道管控,但社區封控不能放鬆。3月19日,寧松社區成為無疫情社區,目前社區實施每天1戶1人可以外出購物、買藥1次,時間控制在2個小時以內。

「現在社區封控的工作量並沒有減少,但由於有細緻的工作流程,效率更高了。」張豔介紹,寧松社區有5個小區、5300多戶超過1.5萬居民。從1月23日開始,社區工作人員20人全員在崗。最忙的那些天,她每天只能睡一到兩個小時。

由於多次接觸確診患者,2月初張豔從家裡搬出,住進了附近酒店。2月8日,首批下沉社區黨員到來,最多時社區有近百名下沉黨員幫忙。有了足夠的人手,張豔將整個社區防疫工作流程逐一細化、落實到人,社區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張豔說,疫情期間感受最深的,就是社區的凝聚力,「平常可能一些社區鄰裡都不認識,這次疫情讓大家凝聚成了一家人」。

「我準備4月8日搬回自己家住。」時隔兩個多月,終於要回家了,張豔表示,將繼續做好社區封控工作,直到取得戰「疫」的最後勝利。

漢陽龍燈社區——

已做好成立居民志願者團隊預案

4月6日下午2時許,在漢陽區龍燈裡小區門口,一輛送貨車正在給居民送菜,不時有居民憑健康碼掃碼、測溫後出入。

「龍燈裡是一個老舊小區,共有居民480戶541人,約六成居民是老年人。」漢陽區龍燈社區書記陳鈴介紹,2月17日,小區實行全封閉管理,由於沒有物業,小區封控、排查、保供等工作,均由3名社區工作人員、6名下沉黨員和3名志願者共同完成,目前小區為無疫情小區。

記者現場發現,小區僅留了緊臨龍燈路的唯一出入口,其餘7個出入口均被封閉,小區四面設置100餘米長的藍色鐵質擋板,將小區合圍起來。

「您好,請掃健康碼,並測量體溫。」「您要出小區到對面超市買菜,需要先辦理一張今天的居民採購通行證。」在出入口卡口,「80後」下沉黨員李銀正在忙碌著。

「我們仍不能放鬆警惕。」李銀介紹,他2月9日以來一直堅守在小區出入口,沒有休息一天。

「解封後,我們兩口子還會一直堅守,直至武漢完全『康復』。」小區居民莫昭瓊和丈夫都是月湖小紅帽志願者服務隊成員,從小區封閉管理首日開始,夫妻倆每天下午5點半到晚上8點在大門口值守,從未間斷一天。

「居民少出門,我們多服務。」陳鈴介紹,目前社區已準備了招募志願者、成立居民志願者團隊等預案,「一刻不鬆勁,持續築牢小區防控大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惠 夏中華 王哲

相關焦點

  • 社區工作者表示——一刻不鬆勁,持續加強小區防控
    4月2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知,要求建立疫情防控長效機制、持續做好小區封控管理。目前,武漢的社區工作者們仍堅守防控崗位,一刻也沒有鬆勁。4月6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兵分三路進行現場探訪。桂小妹說,疫情防控還只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形勢依然很嚴峻。對基層社區工作者來說,防控責任更重。據介紹,在青和居社區,下沉黨員、志願者也正有序撤離回到各自工作崗位。為應對社區防控力量不足,青和居正加大力度發動群防群控,將招募更多的老年黨員、志願者加入到後續的常態化防控工作中。
  • 【防疫不鬆勁】志願者團隊義務為小區疫情防控服務點搭建帳篷(附...
    【防疫不鬆勁】志願者團隊義務為小區疫情防控服務點搭建帳篷(附視頻) 2021-01-18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城鄉社區工作者,守好社區防控第一線
    城鄉社區工作者用默默奉獻詮釋志願精神,用凡人星火點亮人間大愛。疫情期間,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與熱情,守護著一方居民的安全與健康。文/圖 朱磊磊 梁文婷英海燕用服務承諾初心,當好群眾貼心人「我的初心,就是守護好這一方百姓。」疫情來勢洶洶,在嚴峻的形勢下,社區工作者們不敢有絲毫鬆懈。
  • 松江「最美社區工作者」榜單發布,一起為疫情防控中築牢社區安全...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面對突發的疫情,社區作為守牢居民安全的重要陣線,松江全區各社區的社區工作者們紛紛走上一線,積極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居民安全。本期點讚松江人疫情防控專題將推出第五期——「最美社區工作者」榜單。
  • 致敬社區工作者 奮戰在基層防疫一線的「逆行者」
    1月 21日開始,社區工作人員在社區居委會主任張愛民的帶領下,一個個腳步急促,奔向小區摸排情況、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張愛民是居民眼中名副其實的「女漢子」,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她每天邊關注回復工作群、社區黨支部群、居民議事群等各類微信群的消息,邊趕往小區各個角落,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帶著社區工作人員們奮戰在社區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 烏市社區工作者:以心換心 精準服務
    烏魯木齊市疫情發生以來,廣大社區工作者如釘釘子般牢牢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他們下足繡花功夫,讓服務更細緻、更溫暖;他們時刻將困難群眾放在最重位置,將關懷送到他們心坎上,為安全順利高效完成核酸檢測採樣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 防控疫情,建德五百多名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在行動
    ,對小區、樓棟、家庭開展全覆蓋排查和綜合防控,切實保障社區居民群眾的安全和健康。據悉,各社區通過電子屏、橫幅、自編順口溜、消防車喇叭和發放防控宣傳冊等方式,在各小區宣傳疫情防控工作,指導居民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
  • 石家莊中風險小區:加強疫情防控力度
    社區居委會通過採取對小區的重點區域消殺、組織社區志願者運送生活物資、對居民進行多輪全員核酸檢測等措施,加強小區的疫情防控力度。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社區居委會通過採取對小區的重點區域消殺、組織社區志願者運送生活物資、對居民進行多輪全員核酸檢測等措施,加強小區的疫情防控力度。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 9個羅湖社區工作者的故事,哪個感動到你?
    抗疫工作開展以來,羅湖的社區專職工作者們衝鋒在前、敢於擔當,按照社區小區聯防聯控、嚴防嚴控、群防群控的要求,全面參與一線防疫各項工作,全面擔起社區防疫工作責任。在一線檢測中,他們參加「三人小組」上門入戶;在小區卡口處,他們檢測體溫、查驗身份;在商圈樓宇中,他們積極審核資料、協助復工復產;在社區小區裡,他們堅持走街串巷、不漏一處死角。
  • 溧陽社區工作者:盡責一片心守住一方土
    2020註定有一個不一樣的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牽動著世界的目光,社區是疫情防控的主戰場,以女性為主的溧陽社區工作者們,義無反顧地衝在了前線,舍小家、顧大家,竭盡全力守土盡責,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更是基層「抗疫前線的「娘子軍」,孫麗霞便是一位這樣的「女戰士」。
  • 離漢通道解封但社區防控未放鬆 境外人員回小區先查隔離點健康證
    礄口區廣電江灣新城小區6號門是居民進出專用原標題:記者探訪武漢三鎮多個小區 離漢通道解封但社區防控未放鬆 境外人員回小區先查隔離點健康證□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榮海周治濤 李慶 陸緣 張理晶 通訊員 詹鷗 穆卡達斯 熊斯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鄒斌武漢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進出居民小區人員明顯增加。
  • 防控疫情,他們奮戰在社區一線
    「剛剛來到這裡參與聯防聯控卡點執勤時,對每一個進出入小區的車輛和人員都要登記和勸說,還是有些居民不理解,甚至不配合。但時間長了,看見我們在寒冬的白天晚上都堅持值守,做的也都是為了大傢伙兒健康安全著想的事兒,慢慢就理解我們了。很多居民路過時會說『謝謝』。聽到他們的感謝,我也就不覺得辛苦了。」年輕黨員苑敬唯說道。
  • 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報導)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央赴湖北指導組有力指導督導下,抗擊疫情主戰場的湖北和武漢廣大幹部群眾,勠力同心,爭分奪秒,日夜鏖戰,鬥志昂揚,正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更有效的辦法,堅決打好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當前已初步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過,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繁重。
  • 石家莊:醫護工作者、快遞小哥可憑「四證」出入小區
    在群眾居家防控期間,醫護工作者、快遞小哥等崗位人員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可憑「四證」,出入小區,投入工作。在石家莊召開的第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石家莊市民政局局長左力鷗表示,核酸檢測全部結束後,廣大群眾繼續居家7天,人員不流動、不聚集、不出社區和村莊。在群眾居家防控期間,石家莊將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一是保障生活物資供應。
  • 武漢南湖街道寶安社區,唱響健康社區之歌,緊跟黨的步伐
    為幫助轄區廣大黨員群眾更好地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昨天,武漢市武昌區南湖街道寶安社區開展了一場接地氣、有溫度、具活力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宣講活動。活動現場響起:「……你健康了全家喜,是了不起的居民,寶安社區有你的守護,生活幸福哩……」這是由社區志願者、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社區餐飲店廚師、社區居民共同演繹的《寶安幸福哩》健康生活居民公約MV,在寶安社區黨群活動中心首度公開播放,大家用甜美的歌聲及行為倡導小區居民加強身體鍛鍊、愛護公共環境、關心社區建設、踐行五中全會精神,共同營造健康、和諧的居民生活環境
  • 蘇州園區錦溪北社區多措並舉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為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蘇州工業園區錦溪北社區居委會嚴格落實園區、東沙湖社工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聯合錦溪苑物業、社區民警等多方力量,著力於疫情防控工作,確保社區居民度過一個安全、幸福的新春佳節。
  • 杜小剛檢查督導社區和火車站疫情防控工作:落實落細防控措施 築牢...
    ,檢查督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一線防疫人員和社區工作者。 穿過下班高峰的車流,杜小剛首先來到惠山區錢橋街道華新苑小區,認真檢查門崗登記流程,詢問物業防控舉措,並走進華新社區服務中心詳細了解重點人員摸排情況。
  • 武漢一社區垃圾車運肉:兩名負責人被免職,已改用冷藏車
    昨日(3月11日),武漢青山區鋼都花園社區工作人員用垃圾車為居民運冷凍肉,引發不滿。青山區紀委監委稱,對鋼都花園管委會黨委書記、副主任予以免職,並立案審查。今日(3月12日)下午,一名居民向新京報記者出示視頻稱,社區已改用冷藏車運肉。全文2416字 閱讀約需5分鐘▲垃圾車運輸肉類,在小區卸貨。
  • 武漢勝則湖北勝 湖北勝則全國勝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全面深入分析了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繁重的形勢,強調:「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保持頭腦清醒,越是要慎終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痺、不厭戰、不鬆勁,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殷殷叮囑,句句深情,字字千鈞!
  • 朝陽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全區加強經營場所等防控檢查_地方_中國...
    加大全區社區防控 強化「三件套」管理措施  12月19日起,大山子北裡社區重新啟用出入證,實施「認證+認人」雙重查驗措施,對居民進行體溫檢測並檢查出入證,嚴禁非本小區人員、車輛進入。「社區重新開始使用出入證,找不見的可以去社區補辦,也可以掃碼登記申領電子出入證,不麻煩,健康最重要。」一位社區居民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