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幾句話
雲浮,作為粵西的一座地級市,能令大多數人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新興縣的六祖禪文化了。其實雲浮地區的丘陵地帶與西江黃金水道區域,為整個雲浮地區提供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無論是森林覆蓋率,負離子含氧量,甚至含微量元素礦物質溫泉等等,都具有吸引遊人的獨特魅力。值此機會,隨筆寫下關於雲浮地區的各處特色,以此讓更多的讀者認識這顆深藏於世的「粵西明珠」吧。
鬱南:南江水道的古文明
鬱南縣位於廣東省西部,西江一級支流——南江下遊河段穿過縣南部,歷史上該地區水路交通比較方便、發達,而陸路交通相對滯後。由於這獨特的交通方式,造就出鬱南南江一帶以水路運輸為主的出行模式,自古以來便作為重要水路交通要道,全長28.5公裡的古水道,聯繫著鬱南與廣州的經濟文化交流,是鬱南融合漢越文化的重要通道。
「墟市商埠滿煙花,鱗次櫛比百萬家」正是當年南江古水道帶動了當地市場繁榮的寫照,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歷史人文景觀,底蘊豐厚的南江文化帶。
大灣古民居建築群:
大灣古民居建築群位於鬱南縣大灣鎮五星村大灣寨。古建築規模較大,具有濃厚粵西地方藝術特色和民俗風格的建築群,該古建築群有民居、李氏大宗祠、李氏宗支祠堂。宗支祠堂有的為父、子、連成群體布局。
古民居有當時大灣富商李其敏於1920年(用三年建造時間)建造一院三進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磚瓦木結構「臣昌棧大屋」。有大灣富商李景獻第二兒子李祺波創建1885年的「祺波大屋」。有清鹹平元年至宣統年間興建李氏大宗祠、象翁李公祠、誠翁李公祠、峻峰李公祠、祿村李公祠、芳裕家塾、潔翁李公祠、錦村李公祠、撥亭李公祠、介村李公祠、學充李公祠。
大灣古民建築群,保存完好,各具特色,美不勝收。主體建築的梁、柱、鬥拱、簷板、屏風用材考究。木雕、石雕、磚雕、壁畫脊飾等工藝之精在粵西也不多見。
除了古民居建築群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外,大灣鎮還保留有相當民間藝術傳承,如每年農曆五月舉辦的廟會、被列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名單」的橫經席編織、做醮、燒炮等歷史文化。
蘭寨南江文化創意基地
蘭寨南江文化創意基地位於連灘鎮北面,距鎮中心約5公裡,基地內古建築保存較好,有著名的「瑞昌大屋」、「安寧廟」等歷史文物古蹟。蘭寨人十分注重思想道德的修養,倡導「十德」(仁慈、義氣、禮貌、睿智、信譽、忠誠、孝順、節制、勇敢、和諧)教育,保留有「狀元」、「榜眼」等眾多文物古蹟。
鬱南連灘鎮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而蘭寨古村則是一處被有關專家稱為「南江文化之魂」的地方。蘭寨,是因種植蘭花而得名。相傳明朝時,該村林姓祖先林正己在所居處的屋前屋後、山邊田野都種植了蘭花,取「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之一高潔美好的象徵,於是把村子取名為「蘭寨」,一直沿用至今。
蘭寨是一個崇文尚學的文化之村。科舉文化、狀元進士文化在該村得到了集中體現,蘭寨培養出了狀元林召棠,進士林劭南、林煥羲、林劭熙,翰林林淳耀,以及眾多的舉人秀才,蘭寨的先人們具有遠見卓識,真正做到了優先發展教育,注重人才培養;蘭寨是古百越文化展示區,如今還保留有較為完好的古百越瑤牆,是古百越文化的遺存。
南江文化帶除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灣古民居建築群、蘭寨南江文化創意基地等,還有如「清朝古堡」之稱的光二大屋等一大批古建築藝術瑰寶。更有磨刀山古人類遺址、南江文化「活化石」禾樓舞、連灘山歌、張公廟會等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著南江流域的人文歷史。
這條曾經繁華的古代商貿驛道,既有渾厚的歷史特色古建築文化,也有著如此唯美詩意的田園生活風光,還有動人的民間藝術表演和當地的特色美食,期待能通過挖掘整合和弘揚南江文化資源,結合人文生態及自然風光,讓南江古水道文化帶瑰寶綻放其獨特的光芒。
相關信息:
大灣古建築群具體路線可從導航軟體搜到,蘭寨南江文化創意基地距離連灘鎮不遠,導航可搜到具體位置。住宿方面,蘭寨可住「正己公寓」,在正己學校後面,標間約100元左右,也可以住寨裡的學生公寓,或者到連灘鎮上的酒店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