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學習,價值何在?聽聽留學生們怎麼說,遇見另一個世界

2021-01-09 馬愛笑講教育

出國學習,價值何在?聽聽留學生們怎麼說,遇見另一個世界,關於留學,大家意見不同,今天小編總結了幾個留學生對於出國的看法,聽聽他們的怎麼說。

一、

我覺得留學是投資,要明確自己的投資目標是什麼?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史專業的饒林先生(假名)說。

對於饒林來說,留學引導她提高學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教育過程被嚴格管理,第一周學生可以聽所有自己感興趣的課,各課的老師教學生這個課的背景、主題、方法、要求等,另外,學校有完善的教學計劃管理系統,學生可以登陸網絡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可以下載並預習選修課所需要的書和資料,各課程分為講義和研討課,研討會的互動性很多,學生不僅能讀書,也能了解課程的內容,另外,有研討會的博士生會在課堂上說明研究方法,老師修改作業也很細緻,從選課到修改作業,整個流程非常嚴格,保證了教學質量。

關於留學的價值,如果家庭經濟狀況允許的話,留學是拓寬視野的好選擇,如果留學是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為目的的話,應該事先進行評價,所以,留學的心理和目標非常重要,「每個人都必須考慮什麼是回報海外留學的希望,因為目前海外留學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許林先生說。

對於留學經驗的看法,扶林認為「海外留學和在國內學習沒什麼不同」,在她看來,留學經驗是帶來什麼,還是個人的,「比如,在國外學習的話,英語會話能力自然會提高,但是,如果自己努力的話,在國內英語也會變好,所以,學習態度和努力才是教育經驗收穫的關鍵所在?

二、

2018年秋,他將行李箱拖到英國愛丁堡大學,開始了為期一年的留學生活,現在一學期結束了,她剛在英國過聖誕節,就在英國過春節。

到了外面,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的中國屬性,張溪路易這樣說,在她看來,應該學習不變的應對變化,不需要為了融入當地社會而改變自己,相反,做自己,樂觀,待人親切,能在異國他鄉找到知己,所有文化都有其獨特之處,我很高興在愛丁堡大學的課上向外國學生介紹中國的文化和樣式,她驕傲地說。

「說實話,」張溪路易告訴了筆者,我覺得在愛丁堡大學的課程和在北外的課程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可以選擇的課程種類變多了,可以不受自己學院的培養方案限制。

張溪路易現在很多國內大學在教育方面參考了國外學院的課程模式,融入了多種教育和審查方式,重視學生的上課參加,例如,很多學校重視學生的表現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學術研究水平。

在這樣的背景下,究竟出國好嗎?還是不出國好?張溪路易結合自己的體驗,提出了這樣的建議,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如果家庭條件好的話,越過國境走萬裡路的話,可以增長見識,如果家庭經濟情況有限,就必須慎重考慮留學費用對效果,因為要克服經濟壓力去國外學習,所以學生的心理狀態也會受到影響,關於專業性的原因,「根據學校的不同有很大的不同,請慎重選擇,」因此,對於留學生來說,有必要結合自己的經濟狀況和專業傾向,做出有個性的選擇。

對於每個人來說,追求最高的教育資源才是意義最大的,張溪路易這樣說。

三、

3年前,在千軍萬馬的獨木橋高考中,楊子元去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留學,我現在在澳大利亞住了三年,我是準三年級的本科生。

據楊子元先生說,雪梨大學的課程分為三種,每個班級都有不同的教育重點,知識的說明,學生的參加和知識的應用也各有重點,在他看來,這種模式有優點和缺點,老師在課堂上的說明很重視啟發,分發給學生的練習題也很少,所以期末考試臨近了,學生還不知道複習從哪裡開始。

但是,正是因為這樣的課程特點,很多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學術能力得到了鍛鍊,「我們的作業總是先讀你的話題和一兩本書,然後再寫論文,這樣的作業題目一般和教室的知識不同,上課是研究方法,怎麼實踐?一開始還很困惑,但是有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效果」,楊子元先生說。

談到留學的價值,楊子元先生認為學校價值的大小因人而異,「在學術水平上,除了極少數頂級名校外,國外的學院和國內的學院各有優勢,不能一概而論誰高誰低,」楊子元先生說,在國外學習對學子自身有很多要求,例如,外語的條件、生活適應能力以及家庭經濟條件等,「個人自律性強的話,就有去海外的意義,你可以擁有不同的經驗和視野。

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留學生未來價值會不會暴跌?
    北上廣深的孩子有些初中就開始出國,但人家從小獲得的教育水平,哪怕一直在國內,也是在全國遙遙領先的。但是你卻只能看到他高中都沒在國內讀,便以為他和國內高考學習好的這些孩子不是一夥的。但其實是一夥的,這些人只是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時區仍然牢牢佔據著同樣的精英生態位,你出國不出國也依舊沒佔據這個高生態位。
  • 許姓留學生事件,讓我們更多了解出國留學的好處
    許姓留學生事件發生已經快要三個月了,大家也一直在等待她的結果,雖然遲遲沒有動靜,但是大家對她越來越好奇,究竟她有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如此的神秘莫測。同時對於留學大家也增長了很多的見識,許多富裕家庭送孩子出國苦心何在。
  • 義大利留學生怎樣實現畢業長居?看如何華麗轉身,遇見另一個你
    義大利留學生怎樣實現畢業長居?看如何華麗轉身,遇見另一個你,我們知道義大利作為世界藝術聖地,每年去義大利的留學生也在逐年增加,作為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作為歐洲文明的搖籃,義大利傳承著濃厚的藝術氛圍和氛圍。
  • 聽聽留學生怎麼說
    聽聽留學生怎麼說紋身,也叫「刺青」,在中國早些時候,被當做社會青年的標誌,一直到今天,在很多老一輩的人的印象裡,凡是身上有紋身的人,都會覺得不是什麼好人,因為以前很多黑社會的人身上都有留有刺青,而隨著社會發展至今,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紋身也逐漸被當作了一種個性標誌。
  • 小留學生家長喊話「希望早點出國留學」,真的是為了孩子學習嗎!
    這從回國,到想出國,前後不過一個月的時間,當初為了回國信誓旦旦的許下誓言:會效忠祖國;好不容易境外輸入得到控制,海外疫情也開始漸漸好轉。我也想問問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們,留學之前,有為孩子考慮過這些嗎?1、難道你們不知道,現在不斷往返中英兩個國家,很有可能就是疫情期間的「病毒中介」嗎?
  • 我國留學生回國就業率達80%,清華卻不到20%,看看大佬們怎麼說!
    我們就拿清華大學來舉例,根據清華大學2019年發布的《清華大學2019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來看,清華大學2019的畢業生中有15.3%的人選擇了出國繼續深造,而美國是清華畢業們出國深造的首選
  • 聽聽驢友們怎麼說
    聽聽驢友們怎麼說一、為什麼要自駕?因為走在路上,你才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的每一條路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景。因為厭倦了普通的旅行,想要來一次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的旅程。因為發動引擎,我們一直在路上。1、人跑長途是很累的,所以需要多準備一個司機,或者身邊多一個人可以聊聊天。自駕儘量少一個人出行,長時間開車很危險!2、證件駕駛證、行駛證、身份證等各種證件齊全。
  • 聽聽她們自己怎麼說(1)
    這篇對日本居住條件充滿溢美之辭的文章沒有提供具體的數據,似乎有些先入為主,其實我們關心的是旅日華人真實的生存狀況和他(她)們的選擇。聽聽新華國際客戶端駐東京記者獲得的數據和接觸到的在日華人女性們都怎麼說。
  • 聽聽這些旅遊勝地的市長們怎麼說
    原標題:聽聽這些旅遊勝地的市長們怎麼說印度西姆拉市的市長桑傑·喬漢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當中,因為現在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時間大大縮短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思考的方式也發生了轉變。從旅遊城市到城市旅遊是現在的一個重大的趨勢,要考慮當地在這個過程當中與時俱進,並且考慮到我們每個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的特色。
  • 聽聽親身體驗者怎麼說!
    聽聽親身體驗者怎麼說!我們深知死亡的含義,它意味著生命的結束,每個人都逃脫不了死亡的結局,生老病死是亙古不變的定律,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當自己面臨死亡時,很多人都充滿著無限的恐懼,同時又渴望活著。科學家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人死後到底是以怎樣的方式存在的呢?
  • 中國教育部鼓勵出國!43%留學生:一旦疫苗上市馬上訂機票!
    2020年還剩不到半個月,可全球的疫情仍持續膠著,這也不禁令人感嘆,留學生們無疑是疫情中受影響最大的群體之一了。 自從疫情在海外爆發以來,留學生們先後經歷了「回國難」、「出國難」、「上網課難」......
  • 留學生的行李清單
    新一年留學季即將來臨,又一批學生將踏上去往異國他鄉的學習之旅。不少第一次出國的學生會有這樣的疑問:可以在行李箱裡放些什麼?且聽作為過來人的留學生為您支招。  初次出國  帶錯了東西 拖累了自己  第一次踏出國門,留學生往往對國外的生活了解不多,行李箱裡也會放一些累贅、無用的物品。  鄒嘉宏就讀於德國多特蒙德工業大學機械製造專業。他第一次前往大學時帶了衣服和一些專業課上可能會用到的文具,還有大量充電電池。
  • 【直播】科技巨頭赴港上市,來聽聽港交所怎麼說?
    證券時報e公司訊,近期,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備受關注,如何看待「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對港股市場的意義何在?港交所改革對「新經濟」公司和港股市場的影響?9月22日下午5點,關於科技巨頭赴港上市,來聽聽港交所怎麼說?老虎證券CFO曾慶飛將對話港交所董事總經理、市場發展科副主管及環球上市服務部主管鮑海潔,證券時報e公司將全程視頻直播,敬請關注。
  • 面對疫情、騷亂和籤證被取消…來聽聽留學生們此刻的真實想法!
    而最近知乎上的一個話題:《2020Fall美國留學的同學們現在心裡都是什麼感覺?》一發布就引來了留學生們的高度關注和共鳴。這位知乎網友說,自己本來可以被985院校保研的,因為想申請美國cs的碩士,於是放棄了保研機會,GAP一年。
  • 聽聽她們自己怎麼說
    這篇對日本居住條件充滿溢美之辭的文章沒有提供具體的數據,似乎有些先入為主,其實我們關心的是旅日華人真實的生存狀況和他(她)們的選擇。聽聽新華國際客戶端駐東京記者獲得的數據和接觸到的在日華人女性們都怎麼說。
  • 留學生們還好嗎?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徹底打亂了在讀中國留學生的計劃和節奏,也給準留學生們帶來很多不確定性。  疫情下的求學之路怎麼走下去?來看看他們的選擇……  晶晶認為,雖然提前離開校園會覺得留學生活留有遺憾,但是網上學習的課程門類更多,開放的門檻更低,也是一個多學習一些知識和技能的機會。  延遲入學帶來變數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延遲入學也成為越來越多留學生的選擇。全球高等教育諮詢機構QS的調查報告顯示,48%受訪中國留學生計劃推遲到下一年出境留學。
  • 什麼樣家庭的孩子適合出國留學?留學的價值究竟在哪裡?
    v 留學價值:留學吸引到的是人無限的可能有時候對於出國的人來說,他們也是孤單的,落寞的,因為出國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自己最愛的人都不在身邊,但是在外的一個漂泊也是為了自己能夠經過這樣的一個折騰可以獲得更多的經驗。
  • 英國小留學生「洄遊」,引發爭議,您會讓孩子從小出國嗎?
    背景最近,隨著國外疫情形勢的日益嚴峻,遠離祖國的留學生和華僑們紛紛請求回國,我國駐國外各大使館盡顯大國本色,組織包機接同胞回國。爭議:前幾天,中國在英國的15000名小留學生家長計劃包機回國引發了社會熱議,有的人認為應該讓孩子們回國,畢竟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國外疫情形勢緊張,讓孩子們留在國外畢竟不安全;也有人認為國內抗疫形勢已經好轉,大量歸國人員會讓形勢重新緊張起來,應該讓家長們出國陪孩子。
  • 《千與千尋》:在另一個世界,遇見命中注定的你
    他們進入了湯屋老闆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裡不勞動的人將會被變成動物。千尋的爸爸媽媽因貪吃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在期間她遇見了白龍,一個既聰明又冷酷的少年,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千尋最後救出了爸爸媽媽,拯救了白龍。這部電影獲得過很大的成就。像是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30屆安妮獎,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等多項在世界上都含金量很高的獎項。
  • 激怒一個中國留學生有多容易?
    出國就會英語翻譯我有一個合同需要翻譯成英文,你出國這麼多年,肯定能行吧!你會說中文,你就能能當中文翻譯嗎?學習不好才出國你們留學生是不是都是學習不好才出國的啊?對啊,我就是一個平平無奇GPA 3.9的哥大學生,現在淪落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