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員工」聽說過麼?江山這兩家企業嘗到甜頭啦

2020-12-25 浙報融媒體

你們企業員工閒置

我們企業缺員工訂單急

員工共享下,如何?

這可不是什麼奇思妙想

江山有兩家企業已經

上馬乾起來了

還連說

嘗到了甜頭!

飯店傳菜工上了企業生產線

2月24日,在家裡待崗了近一個月的鄭宗仙上崗了。不過,她上的是一個新崗位,陌生又新鮮。

鄭宗仙是江山東方文華飯店的一名傳菜員,這一天,她被分配到了浙江健盛集團江山針織有限公司的包裝生產線。「到新單位新崗位上班,儘量發揮我的作用。現在還有點生疏,熟練了就會越來越快的!」對於新工作,鄭宗仙很有信心。

同一天,和鄭宗仙一樣,飯店的五十多名員工,搭乘健盛集團的班車,走向了各自的新崗位。經過體溫檢測、消毒和登記等防疫流程後,他們進入健盛集團十裡牌廠區的車間工作,開啟跨企上班的新模式。

他們來自江山東方文華飯店餐飲、客房等部門,原來拿餐盤、疊毛巾的手,現在要弄針線、做包裝。「既興奮又有點忐忑,要跟老師傅好好學一下。」站在寬大的生產車間裡,在酒店服務方面個個是老手的他們,決心重當一回小學生。

車間裡,健盛集團的老員工們早早地等在了那裡。經過簡單的培訓後,五十多名「共享員工」分成三組,主要承擔定型、檢驗、包裝等上手較快的工作,前期老師傅們還進行一對一帶崗,直到他們「出師」。

「受疫情影響,我們有一百多位外地員工無法準時到崗,我們的訂單比較緊急,這些新員工的到來,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健盛集團江山基地人力資源經理鄭井奇說。

共享員工

這個開腦洞的做法

是怎麼來的呢?

緣於兩位政協委員

一通電話 一番詳談

一周謀劃

「共享員工」跨企上崗模式

誕生了!!!

一拍即合實現雙贏

「我們作為本地知名的服務型企業,與健盛這樣的大型集團一直都有業務往來。春節後我就致電他們,想談談今年普通業務的合作事項。」一周前,江山市政協委員、東方文華飯店總經理鄭小梅打給江山市政協委員、浙江健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姜風的一通電話,聊出了新花樣。

「我們2月14日逐漸復工復產,為的是搶抓機會。」姜風說,企業有部分外地員工不能及時來江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能的恢復。

「我們現在有富餘的員工啊!」鄭小梅一聽,馬上感覺有戲。江山東方文華飯店有員工200多人,基本都是本地人,由於疫情的影響,接待人員、服務人員等用工需求短期內下降,部分員工閒置在家。「何不讓兩家企業聯起手來,實現員工共享,實現共贏。」這個念頭一下子就冒了出來。

「你們員工的上下班我們包車接送」「我們員工的發動工作我一定做好」……兩人一拍即合。經過一周時間的運籌謀劃,2月24日,「共享員工」跨企上崗模式正式開啟。這一企業聯手緩解供需矛盾、共渡難關的創新舉措,既是靈活自救,更能抱團取暖,緩解用工復工難題。

「這兩天下來,東方文華飯店的員工在我們這適應的很不錯,許多人都可以獨自上手操作了。」姜風高興地說。

「共享員工」模式的初顯成效,讓鄭小梅對這一模式有了更多的期待。「疫情過去後,這種模式還是會有生命力,比如酒店每年的淡季對接上企業的旺季。這種資源最大化利用的理念和模式,說不定還能帶來新的商機。作為委員,我想繼續深入調研和思考,爭取能提出好的意見建議。」

讓我們一起期待

疫情帶來更多的機遇和

創新模式

(原標題《「共享員工」聽說過麼?江山這兩家企業嘗到甜頭啦》,原作者鄭銳。編輯樊成友)

相關焦點

  • 共享員工潮:頭部企業嘗鮮「自救」
    過去的兩周,楊濤從做壽司變成分揀,「以前一天才走七八千步,現在至少得走四五萬步,但有一定的收入,又能幫到京東,我覺得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不過,共享員工潮背後仍有諸多問題待解,包括接收方能支付多高的成本,共享員工審批流程快慢以及這一形式對於企業存在哪些法務上的風險?
  • 「共享員工」你接受嗎?華夏航空「共享」5名來自不同企業員工
    現在有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水果店……你聽說過「共享員工」嗎?沒有錯,現在有了「共享員工」。▲華夏航空公司共享員工正在參加培訓6月12日下午,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來到「共享員工」的工作崗位——華夏航空公司西北事業部業務專員處,經過培訓的「共享員工」正在上班。「我以前是做旅行社的,工作性質相對自由,而且談業務也比較隨意。」他說,到了這裡,都要按照公司流程進行,這讓我開拓了視野,學到了更多新知識。
  • 共享員工潮來了!頭部企業嘗試自救
    不過,共享員工潮背後仍有諸多問題待解,包括接收方能支付多高的成本,共享員工審批流程快慢以及這一形式對於企業存在哪些法務上的風險?王子迪說,他和公司不希望在這個時候放棄任何一個員工——儘管明知道幾乎不會有客人到店就餐,但他和另外兩位合伙人仍選擇在2月10日復工開店,為的只是將公司和員工的損失減少至最低水平,「我們兩家店一共20個員工左右,最終共享了3名員工。」
  • 「閒置」員工借來用 晉江企業「共享員工」
    東南網3月1日訊(晉江經濟報記者 劉寧)疫情防控期間,「老工人難回、新工人難招」成了擺在晉江企業復工復產面前的一道難關。為讓更多工人往晉江「回流」,政企聯動對接,包機、包車、線上招聘會等招工手段頻出。近日,有不少晉江企業更是發揮抱團精神,將「共享經濟」的算盤打到了用工上……客房服務員成了果凍調香工、餐廳服務員走上了產品包裝線……「共享員工」的用工模式應運而生。
  • 除了「共享員工」之外,企業還能共享什麼?
    作者莫開偉 李慶植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外企資深員工前幾年,一些行業大咖認為,下一個共享經濟獨角獸極有可能出現在企業級服務領域內。這幾年也確實有不少創業者嘗試企業級共享經濟。遺憾的是,這些共享跟我們真正意義上的共享有著極大的差別。
  • 瀋陽企業復工出新招兒: 「共享員工」
    瀋陽光彩消毒藥劑開發中心生產線上,「共享員工」在生產消毒產品。張文魁攝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製造業企業面臨巨大考驗,非常時期,企業該如何破局成為戰「疫」突圍的關鍵。連日來,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傳統製造型企業,聯合防疫用品生產企業,推行「共享員工」模式的跨界合作,並不斷向多行業擴展。
  • 寧波餘姚:首批「共享員工」 破解企業「用工荒」
    2月26日,第一批「共享員工」——開元集團的44名員工和寧波香格裡拉家紡有限公司、寧波浩嘉電器有限公司籤訂了「共享員工」的用工協議。經過上崗培訓後,寧波餘姚市首批「共享員工」正式上線開工。餘姚工業園區管委會為「共享員工」購買了團隊意外保險保險,園區企業承擔「共享員工」的交通補貼、按小時計費、支付酬勞,派遣員工的餘姚陽明文旅集團負責人員組織、定點定時籤到。
  • 共享員工、免收加盟費、關店,疫情之下,企業的自救之路
    而為了生存,各行業企業主們也積極自救,有的通過關店裁員等方式節省開支,有的從線下轉線上以尋找新的機會,也有全聚德、旺順閣等餐飲企業將「自救」重心轉向外賣,還有盒馬等企業通過「共享員工」方式實現合作共贏。那麼,投中網也特別盤點了各個公司自救的方法,希望給其他中小企業主們借鑑,也希望各企業早日度過難關。
  • 「共享員工」不再共享之後|餘松鶴|餐飲企業|顧繼根|金群英|橫店...
    這一用工模式是權宜之舉,還是未來趨勢?共享員工不再共享嘗試首先在餐飲業和零售業之間進行。2月3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盒馬鮮生超市公開宣布接納雲海餚、青年餐廳(北京)的員工到盒馬各地門店工作,並「喊話」其他餐飲企業,發出「招工令」。一頭是餐飲企業成本壓力大,另一頭是商超生活消費行業人力不足,兩頭互動,一拍即合。
  • 「閒置」員工借來用,福清企業「共享員工」
    今天,福州晚報以《缺工企業迎來4465名閒置員工》為標題,其中報導了福清市人社部門開展用工調劑,實行「共享員工」模式,為缺工企業送去「閒置」員工。「『共享員工』的模式不僅讓我賺錢補貼家用,還讓我跨行學到了新技能,挺好的! 」昨日,已在福建捷聯電子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的福清市融僑大酒店中餐部主管林美表示。
  • 共享員工平臺向企業個人開放
    【深圳商報訊】(記者 徐恬 通訊員 遊娜 朱琳)3月30日10時,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創新園舉辦的一場「雲端」直播,拉開了深圳公益招聘雲時代的大幕,「深愛人才 共享未來」深圳人才戰疫雲服務正式啟動。 本次活動由市國資委、市人才工作局指導,羅湖區委組織部、深圳人才集團主辦。
  • 餘姚首批「共享員工」上崗!酒店員工「換工作」到車間裝配
    據了解,這44位員工來自餘姚市陽明文化旅遊集團旗下酒店四明湖開元山莊,今天,他們和寧波香格裡拉家紡有限公司、寧波浩嘉電器有限公司籤訂了「共享員工」用工協議,疫情期間,他們將在公司車間工作。 甬派記者了解到,這些共享員工原來所在單位的勞動關係不變,由目前用工企業按小時計費支付酬勞,並給予交通補貼。
  • 共享員工是什麼意思 共享員工是怎樣的模式
    共享員工是什麼意思  「共享員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下,一些暫時難以復工的中小企業要為員工支付基本工資,壓力很大。同時,由於網購需求猛增,線上零售企業門店員工、配送小哥職位出現大量空缺。而「共享員工」的做法讓員工在企業之間臨時流動,實現人力資源的再分配。
  • 疫情期間共享經濟多了個新夥伴,它叫「共享員工」
    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由阿里巴巴首創的「共享員工」成了新的熱門詞彙。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誰也不會料到,疫情還壯大了共享經濟的隊伍,催生出「共享員工」這個新事物。旨在用於企業互助自救的「共享員工」用工模式,正在餐飲、零售等行業盛行開來。
  • 「共享員工」概念火爆 企業和個人如何保障權益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朱夢秋)近期,「共享員工」概念火了。疫情之下,用工市場出現兩極分化,一部分企業出現用工短缺的情況,另一部分企業卻出現大批員工「待崗」的情況,這種人力資源的錯配在零售業和餐飲業中表現尤甚。為了緩解用工緊張,不少零售企業開始向餐飲業等人力過剩行業「借調」員工,以解燃眉之急。
  • 疫情催生的共享員工模式:這機制,很機智!
    昨日的新聞聯播中,主播海霞說道:我注意到一些企業開啟了共享員工模式,比如餐飲服務員跨界當起了電商送貨員,這機制很機智,可以推廣。以盒馬鮮生與雲海餚「共享餐飲從業人員」的做法為例,這種疫情下的緊急支援一來緩解了餐飲企業的員工成本壓力,也為商超消費行業人力不足的情況釋放了壓力,與員工本身、企業發展、保障民生、社會安定等帶來了多贏的局面。
  • 向「鄰居企業」借人 揚州首批「共享員工」上崗
    「共享員工」魏巍。一大早,魏巍就來到虹橋坊商業休閒街區入口,對進出的人員進行引導、體溫檢測、掃碼登記。這是魏巍在虹橋坊商業休閒街區當商管員的第三天。一邊是人員「在家休息」,一邊是人手緊缺,考慮到復工復產的需要,於是,瘦西湖溫泉度假村所屬的揚州瘦西湖旅遊度假投資管理集團與虹橋坊商業街區負責人商議,在參照外地做法的基礎上,決定嘗試「共享員工」的做法。和魏巍一起主動「共享」到虹橋坊商業休閒街區的員工共有十人,他們是來自揚州瘦西湖旅遊度假投資管理集團旗下多家酒店的員工。
  • 共享員工潮:多為簡單工種 薪水比停業待遇高數倍
    過去的兩周,楊濤從做壽司變成分揀,「以前一天才走七八千步,現在至少得走四五萬步,但有一定的收入,又能幫到京東,我覺得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不過,共享員工潮背後仍有諸多問題待解,包括接收方能支付多高的成本,共享員工審批流程快慢以及這一形式對於企業存在哪些法務上的風險?
  • 廣東東莞3種「共享員工」模式保障企業用工
    中新網東莞2月19日電(李映民 李純)記者19日從廣東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為幫助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強企業復工後的用工保障服務,該局推出3類企業用工餘缺調劑服務模式,推動企業「共享員工」。
  • 繼共享雨傘,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後,共享員工的利與弊
    繼共享雨傘,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以後,近日,廣東東莞為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帶來的用工難題,推出了企業餘缺調劑模式,即「共享員工」模式,幫助急需用工的企業儘快恢復生產。這種模式在我看來,其實「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