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運中心10強中有5個位於亞洲 新加坡、倫敦、上海居前三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國際航運中心20強有這些城市,新加坡、倫敦、上海居前三

儘管2021年經濟預計會出現反彈,但全球GDP兩年間累計的損失將達約9萬億美元。停工停產以及全球需求急劇下降,對2020年航運業務產生了巨大影響。

加強對全球供應鏈以及國際航運中心城市發展的關注,將有助於應對航運業的挑戰。

近日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下稱「報告」),從 3 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評價了國際航運中心城市的綜合發展水平;對全球航運發展進行了整體展望。

港口吞吐量在恢復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世界經濟展望》6月的更新報告中再次下調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4月預測為-3%。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增速萎縮4.9%;2021年,將回升至5.4%。

從IMF的預測看,2020年中國、印度和東協等新興經濟體將會保持經濟的正增長,新興經濟體仍是全球經濟發展重要的推動力;發達經濟體經濟萎縮的壓力將更加顯著。

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貨櫃吞吐量預計下滑8%,之後於2021年會出現13%的增長;儘管仍存在大量不確定性,但伴隨全球經濟活動復甦、路面交通和航空出行量增加,石油需求預計將在2021年反彈至2019年的水平;如果全球經濟活動不出意料在2020年底之前反彈,那麼幹散貨運價有望在2021年開始恢復。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港口貨物吞吐量正在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

在7月10日舉行的交通運輸部航海日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易繼勇表示,4月中旬,全國港口貨運企業全部復工。目前,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

我國沿海主要樞紐港口的數據也有明顯回升。例如,上半年南通港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實現增長,共完成貨物吞吐量15584.6萬噸,同比增長4.49%;6月份,舟山港域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6000萬噸,同比增長9.11%;廣州港6月份貨櫃完成206.38萬標準箱,創近年來單月貨櫃吞吐量新高。

新加坡、倫敦、上海居前三

過去幾十年的全球貿易增長,對倫敦、新加坡和上海等老牌貿易城市以及杜拜等新興貿易城市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帶動作用。

報告將國際航運中心定義為:以優質的港口設施、發達的物流體系、關鍵的地緣區位為基礎條件,以高度完善的航運服務為核心驅動,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航運資源的重要港口城市。

在報告選取的43個樣本城市中,2020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排前10位的分別為新加坡、倫敦、上海、香港、杜拜、鹿特丹、漢堡、雅典、紐約-新澤西、東京;寧波舟山、廣州、青島、深圳、天津等中國城市,躋身前20。

新加坡連續7年居於榜首;倫敦憑藉高端航運服務的優勢積累,再次回到第二位;上海作為貨櫃吞吐量第一大港,排名進一步提升,首次位列前三。

「上海很好地融合了供應鏈節點與高端航運服務功能,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航運中心之一。」報告稱。

航運服務是評測國際航運中心競爭力水平的核心因素。2020年全球航運服務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為倫敦、新加坡、上海、香港、杜拜、雅典、漢堡、孟買、休斯敦、紐約-新澤西。這與2019 年的入圍城市相同,但排名有少許變化。

航運對於全球供應鏈的延伸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報告概述了供應鏈節點城市的典型特徵:貨物吞吐規模比較大,經濟腹地有豐富的資源或良好的製造業產業集群。

報告稱,以寧波舟山為代表,其龐大的貨物吞吐規模,在保障中國鐵礦石等進口資源的供應鏈,及滬杭甬地區製造業進出口供應鏈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019年,寧波舟山完成散貨吞吐3.52 億噸,居世界首位;完成貨櫃吞吐2753萬標準箱,居世界第三;累計完成貨物吞吐總量11.19億噸,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11億噸吞吐量大港。

2020 年指數評價結果顯示,亞洲的樣本城市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全球排名前10的航運中心,有5個位於亞洲,4個位於歐洲,1個位於美洲。2019與2020年亞洲航運中心排名對比顯示,有11個城市排名有所上升,佔亞洲樣本總量的61.11%。 製圖/張逸俊

相關焦點

  • 【新聞】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發布 上海位列全球航運中心第四
    核心提示: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從港口條件、航運服務和綜合環境三個維度,全面反映國際航運中心城市的綜合發展水平
  • 超越香港,上海首度躋身國際航運中心三甲之列!
    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十連冠、集疏運體系不斷完善、服務水平與營商環境穩步提升……7月11日在上海虹口區北外灘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顯示,上海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前三強,僅次於新加坡和倫敦。
  • 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發布 上海位列全球航運中心第四
    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在滬發布,新加坡、香港、倫敦位列全球國際航運中心三甲,上海繼續位列第四。
  • 重磅 | 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出爐
    7月11日在上海北外灘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總體來看,亞洲航運中心排名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勢頭。
  • 全球十強航運中心,上海首次超越香港,位居三強!長三角時代來臨
    近日,《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在上海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上海首次超越香港,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三強。上海的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僅次於新加坡和倫敦。不少學者表示,長三角時代即將來臨!公開資料顯示,該指數包含3個一級指標以及17個二級指標,另外從港口條件、航運服務和綜合環境三個維度表徵國際航運中心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 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十強依次為新加坡、倫敦、上海、香港、杜拜、鹿特丹、漢堡、雅典、紐約-新澤西、東京。
  •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全球前三:將繼續夯實樞紐門戶功能,從「基本建成...
    新華每日心記者賈遠琨、何欣榮長江入海口,全自動貨櫃碼頭晝夜不息;黃浦江兩岸,高端航運服務機構爭相入駐;一朵航運「數據云」,洞觀全球航運市場走勢……7月11日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顯示,上海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前三,僅次於新加坡和倫敦。
  • 2020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發布 青島位列15
    3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從港口條件、航運服務和綜合環境三個維度表徵國際航運中心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 指數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前10位分別為新加坡、倫敦、上海、香港、杜拜、鹿特丹、漢堡、雅典、紐約-新澤西、東京。從前十強看,5個位於亞洲,4個位於歐洲,1個位於美洲。
  • 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指數發布 上海位居第四
    7月11日上午,由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波羅的海交易所主辦的「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舉辦發布會。論壇現場出席本次發布會的領導及嘉賓有:蔡  軍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巡視員肖躍華  上海海事局局長宋寶儒  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Mr.
  • 全球十大金融中心,亞洲擁有一半,中美平分秋色,各有三個
    2020年3月26日,最新的GFCI報告發布,共有108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其中排在前十名的依次是紐約、倫敦、東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舊金山、日內瓦和洛杉磯。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三大區域,即東亞、北美和西歐,這三個區域也是世界三大經濟中心,金融與經濟發展是相匹配的,其中亞洲擁有5個,獨佔一半,分布在中國、日本和新加坡,其中中國3個,日本1個,新加坡1個;北美洲擁有3個,都在美國;西歐擁有2個,分別是英國1個,瑞士1個。如果按具體的國家來看,中美平分秋色,各佔三個,這也與中美兩國GDP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相匹配。第一名,紐約,得分769。
  • 與新加坡競爭,倫敦欲成國際航運船舶登記註冊中心!
    據悉,英國正在制定計劃,在脫歐過渡期結束後將倫敦打造成國際航運公司登記註冊船舶的中心,此舉將使倫敦成為新加坡的直接競爭對手。據測算,為此目的而改革英國的航運稅收和監管制度,三年內可為英國經濟帶來37億英鎊的價值,並直接創造2500個高質量的工作崗位,以及25000個相關公司的工作崗位。
  • 2018年度亞洲城市50強排名中,上榜前十的中國五座城市!
    2018年11月,英國皇家學會發布了《2018亞洲城市50強的綜合排名》。2018年度亞洲城市50強排名中,排名前十的中國榜首城市:香港 香港:地處中國華南地區,珠江口以東,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在這份榜單中,中國城市名列第二位的是上海。
  • 剛剛,在北外灘舉行的航海日論壇傳喜訊,上海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
    剛剛,在北外灘舉行的航海日論壇傳喜訊,上海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前三強!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湯志平、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榮、國際海事組織海事大使徐祖遠、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李天碧、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融、中國工程院院士嚴新平出席論壇。據了解,《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在本次論壇上正式發布。該報告顯示,上海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前三強。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紐約、倫敦、香港排前3名,上海第5、深圳第9
    之後是「國際區域金融中心」(如新加坡、上海、東京),在區域內外發展其金融市場、金融基礎設施與媒介資金。然後就是「國家金融中心」,如中國上海、深圳、韓國的首爾,主要是在國內發展金融市場,對於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相對弱一些。
  • 北外灘提升能級 助力上海全面建成國際航運中心
    航運服務業聚集效應初現今年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之年。上海已集聚了包括中遠海運集團、中國船舶集團等在內的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截至去年底,全球排名前百位班輪公司中的39家、全球五大船舶管理機構中的4家、國際船級社協會正式成員中的10家、全球排名前5的郵輪企業均在滬設立了區域總部或分支機構。
  • 新加坡號稱第四大金融中心,但被中國6個城市碾壓,被1個城市緊趕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新加坡也是一個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號稱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但新加坡到底有多強呢?
  • 圖說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丨全球航運機構雲集上海
    2020年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之年,為展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所取得的輝煌成果,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在全社會的顯示度,由上海市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主辦,上海市交通委、中國航海博物館承辦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於2020年7月11日-7月31日,在上海市虹口區東大名路501號白玉蘭廣場L層展出。
  • 2019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大事件揭曉
    新華財經上海2月4日電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揭牌,長三角港航一體化加速前行,全國首個郵輪旅遊示範區獲批,上海空港的體量品質進一步提升……在過去的2019年,上海以善作善成的勁頭,朝著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目標發起衝刺。
  • 向海而興|張頁:國際航運中心必須要推出世界公認的規則
    1992年,黨的十四大作出了把上海建成為「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的國家戰略,當時提出的是建設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三個中心,還沒有提到建設航運中心。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後,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一項重要決定,申請恢復中國在關貿總協定中的締約國地位。關貿總協定,也就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前身。按照關貿總協定的要求,航運業屬於服務業範疇,在加入後應完全放開。
  • 世界十大金融中心,第一竟然不是倫敦,中國3個城市上榜
    第六名、上海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有著大陸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不論是經濟或者GDP總量都是中國數一數二的。第五、東京東京是亞洲最大的城市。東京的經濟很發達,東京是日本交通、經濟的中心。第四、新加坡新加坡共和國的首都是新加坡市,是新加坡的文化、經濟和政治中心,還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新加坡的經濟主要是第三產業,著重在航運業、商業、旅遊業和金融服務業上發展。
  • GaWC發布《世界城市名冊2018》香港排名前三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51°30′、東經0.1°5′。截至2016年,大倫敦都會區面積為1577平方千米,人口約828萬人。2016年,倫敦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5535億美元。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