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州:崛起在中國邊境帕米爾高原東部的文化地域

2020-08-27 新疆作家朱小七

克州,是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簡稱。在新疆地圖上看,此地位於新疆西南部,地跨天山山脈西南部、帕米爾高原東部、崑崙山北坡和塔裡木盆地西北緣,其北部和西部分別與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兩國接壤,邊境線長接近1200公裡。

作為第二故鄉,在軍營服役十多年後,我便毅然選擇留在了這片神奇的地域,至今已在新疆生活了近30年的光陰。在這些用時間串起的人生歷程中,新疆自然給予我無數的喜與悲、苦與樂等人生體驗,並時刻讓我在生活的經歷中洗滌著思想上的汙垢和灰塵。

這種給予,無論是個人的,還是工作上的,我都會珍惜該珍惜的,也會無視那些該拋棄的東西。我不會因遭遇的挫折與苦難,徹底喪失前進的激情和動力,也不會因降臨的幸福與快樂,而放棄最初的追求和夢想。

當把目光定格在南疆的時候,阿克蘇應是自己最熟悉的地方,畢竟我在這裡付出了近15年的大好時光,我也沒在這裡得到人生值得銘記的慰藉。現實生活有時是最殘酷的,必須得學會具有包容、豁達的心境,才不至於用一種狹隘的眼光去看待這個社會存在的各種現象。

此次書寫新疆的文化和人文軌跡,我只能從最熟悉的阿克蘇寫起,然後西行再南行,繞著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周圍的綠洲,再一路北上。途徑的地域,無論是熟悉的地方,還是陌生的區域,我都會憑著記憶和感覺,記錄下新疆最美的東西。

關於克州,對我來說,談不上陌生,也算不上很熟悉,因為我曾是這片土地上的匆匆過客。以前是,將來還是。我跟克州的交集,僅限於對文化的探尋探知,以及它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文化節點。所有來這裡的人,目的大都和我有所不同,他們觀看的是旅途美景,品嘗的是特色美食,而我要汲取的是歷史文化和人文知識。

從歷史記載看,克州是從喀什地區和阿克蘇地區分離出來的新地州,也是歷史變遷和時代發展的需要。古代的克州地域,是漢代三十六城邦諸國之一的疏勒國屬地,它的歷史是跟喀什地區的歷史緊密聯繫的,這一點,我們不必去糾結遠去的歷史。

歷史上的克州,連結著絲綢之路的北道和南道,是絲路貿易必經之地,其作用顯而易見。這裡曾是古代華夏、古印度、古希臘等三大文明,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三大宗教,漢藏、阿爾泰、印歐等三大語系的薈萃之地及東西文化的交融之地。

說實話,我既不是研究歷史的專家,也不是探究語言的學者,克州存在的這種多文化元素,是人類歷史在發展過程的產物,我們不能去狹隘地理解,更不能片面地去認識和發表言論。總之,歷史發展到今天,它們都融入了中華文明,成為中國大地上具有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值得關注的是,克州中部是維吾爾族文化的搖籃,北部是柯爾克孜族文化的沃野,而西南部的山區又是塔吉克族文化的發祥地。如今這裡居住的各少數民族,彼此相互融合互相促進,形成了既有共同點,又有區別的文化習俗特點。比如在飲食等方面區別不大,但在風俗方面又有不同。

因此,在克州地域,柯爾克孜族、維吾爾族、塔吉克族,以各自不同的文化藝術成為新疆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並在中華文明沃土的滋養下綻放出異彩。

隨著新時代發展,全國各地都在弘揚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克州圍繞「弘揚和繼承」這一主線,推出與舉辦了各種各樣的文化主題活動,比如,阿圖什市舉辦的瑪納斯國際文化旅遊節、網絡文化節、非遺文化活動周等;阿合奇縣舉辦的獵鷹文化節、校園文化藝術節等;烏恰縣舉辦的冰雪風情旅遊文化節、春季文化旅遊扶貧推介活動等;阿克陶縣舉辦的崑崙大峽谷杏花旅遊文化節、荷花節暨民俗文化旅遊節等等。

克州開展的這些系列文化活動,都是在宣傳與弘揚、繼承與發展傳統文化,其實新疆各地都在做著這方面的工作。但能真正達到效果的可圈可點,畢竟文化是軟實力,產生的效果是無形的,但卻能在生活中感受到因文化帶來的變化。

近年來,我覺得克州有兩項文化活動值得一提。一是2018年9月初江西曹山寶積寺眾僧重走玄奘路文化活動。因為江西是克州對口援疆單位,舉辦這項活動必定是兩地推進文化的傑作。目前,在很多網絡平臺都可以看到此次文化活動的宣傳片,我認為很有文化意義,值得推廣和借鑑。

在克州和喀什之間的莫爾佛塔和三仙洞,我想應該是兩地共享的文化歷史資源,特別是莫爾佛塔,可以說是今天中國最西端保存最完整的佛塔,其作用是專門安放佛祖釋迦牟尼舍利子之用。從遺址現場來看,除佛塔外,還有一組僧房遺址。

據個人判斷,在唐代前後,這裡曾是一座壯觀的佛寺,因為它坐落於克州阿圖什市西10多公裡,喀什東部20多公裡,處在古瑪塔格山中段的一座沙丘上,北靠群山,南鄰恰克瑪克河古河道。隔著河道幾公裡外就是汗諾依古城。這樣的位置和地勢,恰好符合佛教寺院的建造。

探究莫爾佛塔廢棄的原因,不外乎有兩個因素,一是佛教逐漸衰敗,後來被伊斯蘭教所取代;二是自然環境變得惡劣,河流逐漸乾枯,已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最後這裡就成為了一處歷史遺蹟,卻能更好地見證了佛教文化的存在和軌跡。

關於三仙洞,其實就是三個佛教洞窟,裡面有壁畫,僅存一尊無頭佛像石胎,佛身彩色泥塑已剝蝕殆盡。這些石窟的布局,顯示出當時佛教文化的昌盛。但由於後期遭到破壞,精美壁畫變得殘缺不全,佛像也被竊走,它和莫爾佛塔一樣,均見證了佛教在疏勒的發展和沒落。

二是克州打造的「帕米爾畫家小鎮」。這是克州藉助江西畫家的影響力,整合江西各方援疆力量,依託克州阿克陶縣壯美的帕米爾高原冰雪風光、獨特的民族風情和絲路古道歷史文化等旅遊資源,在阿克陶縣奧依塔克鎮克州冰川公園聯合打造「帕米爾畫家小鎮」及畫家採風基地。

這樣可以讓帕米爾畫家小鎮及畫家採風基地,成為助推克州旅遊業大發展的重要品牌,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載體,成為全國藝術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成為新時代援疆工作的重要亮點。這是克州和江西兩地都想看到的成果,但最終效果如何,我們外人不得而知。

我個人認為,其做法真的很好,畢竟帕米爾高原是神秘地域,讓外界的人通過繪畫藝術了解克州,了解帕米爾高原,是一件功名成就的事情。再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遊客和全國知名畫家前來克州採風寫生,切實把文化和旅遊有機融合起來,讓克州獨具特色的帕米爾高原風光走向世界,讓克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極大提升。這是有益克州的好事,也是有益文化的弘揚和繼承。

克州的美,不僅僅是外在的美,還有很多未知的內在美,因為在天山南麓,在帕米爾高原東部,更多的文化和人文亟待我們去探索、去挖掘、去展現,最終讓中國最西部邊疆地域成為中國最耀眼的塞外明珠。


相關焦點

  • 新疆這個遊牧民族,世居帕米爾高原上,牧民人人是祖國「護邊員」
    在中國新疆的西南部,有一個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簡稱克州),這裡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至今仍常住著我國11個民族,各民族在此安養生息,和睦相處,造就了克州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風情,其中柯爾克孜族風俗最為突出。
  • 新疆這個遊牧民族,世居帕米爾高原上,牧民人人是祖國「護邊員」
    在中國新疆的西南部,有一個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簡稱克州),這裡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至今仍常住著我國11個民族,各民族在此安養生息,和睦相處,造就了克州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風情,其中柯爾克孜族風俗最為突出。
  • 帕米爾高原是如何形成的,其戰略價值在哪裡?
    在中國西北邊陲新疆的最西處,數條險峻雄山匯聚於此,其中有天山、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大致呈西—東走向。帕米爾高原處於這幾條大山脈的西端交匯之處,恰似幾條繩索擰在一起形成的繩結,因此謂之為「山結」。
  • 考古學者在中國塔吉克斯坦邊界地帶發掘新疆帕米爾高原墓葬群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隊隊長巫新華研究員率領的考古隊,6月4日起正式對新疆帕米爾高原上的「黑白石條古墓葬群」進行考古發掘工作。該墓葬群位於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兩處長約百米、寬約50米的臺地上。
  • 塔什庫爾幹,帕米爾高原上的小縣城開建機場
    新疆,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區,很多人嚮往著來新疆旅行。俗話說得好,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喀什不算到過新疆,地域遼闊的新疆擁有20多座民航機場,是全國機場最多的省區。新疆很大,機場很多,喀什作為新疆南部的中心城市,自古以來就是絲路重鎮,從全國各地都可以坐飛機到新疆烏魯木齊或者喀什。
  • 新疆自駕遊走上帕米爾,看高原壯美風光和海拔最高國門
    是喀什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所在。 第39天:喀什—塔什庫爾幹 行駛裡程:289公裡,行車時間5.5小時 前去塔什庫爾幹縣、紅其拉甫等地須持有邊境通行證。新疆籍人員在戶口所在地公安局辦理,而非新疆籍人員持本人身份證在喀什市行政服務大廳辦理。
  • 塔什庫爾幹,帕米爾高原上的小縣城開建機場
    俗話說得好,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喀什不算到過新疆,地域遼闊的新疆擁有20多座民航機場,是全國機場最多的省區。新疆很大,機場很多,喀什作為新疆南部的中心城市,自古以來就是絲路重鎮,從全國各地都可以坐飛機到新疆烏魯木齊或者喀什。
  • 【天山守望】看,生機盎然的帕米爾高原溼地
    新疆日報訊(克州記者站祖麗皮亞報導)6月的帕米爾高原溼地自然保護區鬱鬱蔥蔥,猶如一幅瑰麗的畫卷。雪山、草地、河流遙相呼應;犛牛悠閒地吃著草,野鴨歡快地在水中嬉戲……  帕米爾高原溼地自然保護區位於阿克陶縣木吉鄉和布倫口鄉至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交界處,海拔在3300—3800米之間,總面積1256平方公裡,主要有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人工溼地4種溼地類型,是我國典型的高原溼地生態系統。
  • 帕米爾高原如何形成?其戰略價值在哪裡
    在中國西北邊陲新疆的最西處,數條險峻雄山匯聚於此,其中有天山、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大致呈西—東走向。帕米爾高原處於這幾條大山脈的西端交匯之處,恰似幾條繩索擰在一起形成的繩結,因此謂之為「山結」。
  • 花開中國-帕米爾高原的杏花(新疆)
    -帕米爾高原的杏花(新疆)線路類型:越野、攝影強度:初級天數:73.21-3.273.27-4.2 看完花回家掃墓4.4-4.10 清明假期花開中國系列除了這篇   花開中國-帕米爾高原的杏花(新疆) 以外  ,您還將看到
  • 帕米爾高原溼地自然保護區:綠色扮靚美麗高原
    6月30日的新疆帕米爾高原溼地自然保護區,猶如一幅瑰麗的畫卷,裝點著帕米爾高原。        近年來,為保護好這片溼地,克州對保護區進行整治和復綠,探索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之路。
  • 中國領土最西端—你只知道是帕米爾高原,卻不知是哪座城市
    地理課本上都有告訴我們,我國的東、西、南、北的極點在哪裡,東極是在 撫遠市,北極是在 漠河縣,而南極是在 三沙市(曾母暗沙),唯獨西極卻只有大概的帕米爾高原這個籠統的範圍。由此了解,祖國的最西部是——帕米爾高原東部阿克陶縣。在阿克陶,你能夠邂逅美麗的帕米爾高原,領略獨特的地質、悠久的文化、濃鬱的民族風情。在這裡,有克州冰川公園景區、 阿克陶縣布倫口鄉柯爾克孜民俗村、 克州慕士塔格峰-喀拉庫勒湖。
  • 世界最高的「天門」,藏在新疆帕米爾高原上,堪稱最壯美地質奇觀
    十月秋遊新疆阿克蘇和和田地區,南疆之美意猶未盡。十一月冬遊南疆,首站來到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簡稱「克州」,其地處祖國的西陲,地跨天山山脈、崑崙山山脈和塔裡木盆地、帕米爾高原,這裡群山連綿、峻岭起伏,號稱「萬山之州」。來到克州,遊客不僅可飽覽壯美大氣的高原風光,還可體驗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
  • 文化潤疆克州行——顧光明教授書畫援疆啟程
    藝術家簡介顧光明 江蘇興化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書畫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南京大學、高郵市博物館、東臺市博物館、泰州市美術館、張家港市美術館、金陵美術館、南京檔案館及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等單位和機構收藏。2020年4月,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發出「關於2020年新疆克州面向江蘇柔性引進相關緊缺人才的通知」。
  • 新疆克州公安局森林分局副局長楊茂林在工作中突發疾病去世
    6月1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州公安局森林分局副局長楊茂林在工作中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6月21日,他的親人和戰友為他舉行了遺體告別儀式。楊茂林雖然倒下了,但他仍是矗立在帕米爾高原上的不朽胡楊!33年來,楊茂林像胡楊一樣紮根帕米爾高原默默奉獻,用初心和使命踐行著從警的錚錚誓言,先後多次立功受獎。
  • 在中國新疆帕米爾高原的雪山上,有一幅中國地圖
    新疆很大,大到從阿勒泰到和田就要2000多公裡。新疆很美,美到每一季每一刻都是風光無限。新疆的路很多,獨庫公路、沙漠公路、新藏公路...在這其中有一條路叫做雪山公路的國道,它是通往帕米爾高原紅其拉甫口岸連接巴基斯坦的中巴友誼雪山公路,國道314,全長1948公裡。從喀什開始,逐步進入帕米爾高原,周邊的景色也跟著變化。
  • 在中國新疆帕米爾高原的雪山上,有一幅中國地圖
    新疆很大,大到從阿勒泰到和田就要2000多公裡。新疆很美,美到每一季每一刻都是風光無限。新疆的路很多,獨庫公路、沙漠公路、新藏公路...在這其中有一條路叫做雪山公路的國道,它是通往帕米爾高原紅其拉甫口岸連接巴基斯坦的中巴友誼雪山公路,國道314,全長1948公裡。
  • 新疆帕米爾高原,世居著「高山之鷹」塔吉克人,她們個個顏值超高
    在中國新疆西南部,有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隸屬於新疆喀什地區,它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邊境線長888.5公裡,總面積2.4萬多平方公裡,人口只有4萬左右,是塔吉克族在中國的主要聚居地。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於帕米爾高原東部,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的K2就在其境內,"塔什庫爾幹 "在當地語言中是 "石頭城 "的意思,因縣城北部有一座古老的石頭城堡而得名,這裡雖然地廣人稀,但作為以塔吉克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地,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情。
  • 新疆自駕遊走上帕米爾,看高原壯美風光和海拔最高國門
    是喀什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所在。 第39天:喀什—塔什庫爾幹 行駛裡程:289公裡,行車時間5.5小時 前去塔什庫爾幹縣、紅其拉甫等地須持有邊境通行證。新疆籍人員在戶口所在地公安局辦理,而非新疆籍人員持本人身份證在喀什市行政服務大廳辦理。
  • 中國最美G314,逶迤盤旋在帕米爾高原,被稱為穿梭於群山間的綢帶
    G314線,又叫喀喇崑崙公路、中巴國際公路、帕米爾公路,中巴友誼公路,是一條連接中國西部與巴基斯坦的公路,英文簡稱為KKH。KKH北起新疆喀什,經過中巴邊境口岸紅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長1032公裡,其中中國境內416公裡,巴基斯坦境內616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