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給孩子看病的地方,很多人都會想到兒童醫院和兒科。看病難的問題,媒體多次報導過。不過大家也許不知道,兒科醫生在業內並不是個吃香的工作。兒科的工作,不僅醫生避之不及,就連醫院也都對它們意興闌珊,這加劇了兒童看病難的問題。在本次省政協的會議上,就有委員注意到了此種現象,並提案建議改變兒科現狀。
事例
凌晨掛急診,前面排了近60個號
孫女士的兒子不到兩歲,19日凌晨,孩子睡著睡著醒了兩次,每次都大哭,還躺在床上打滾。孫女士一家見此情形,趕緊抱著孩子到南京市兒童醫院掛急診。
本以為晚上醫院應該沒什麼人,凌晨1點多掛到號,一看,26號。到二樓的急診室,叫號卻是430幾號,孫女士覺得好奇怪,就去導醫臺詢問,值班醫生告訴她,叫到461號以後會從1號開始接著叫號。孫女士一算,孩子前面排了將近60個號,沒辦法,只有等。
等了將近一個小時,孫女士去看大屏幕,剛叫到5號。再去導醫臺諮詢,得知當晚一共有3個醫生值班,兩名內科,一名外科。這樣排下去,估計還得一個小時才能排到。急診室裡,坐了不少像他們這樣等著看病的孩子和家長。有的家長,上身穿了羽絨服,下身只穿了條秋褲,光著腳穿個拖鞋就抱著孩子趕來了,但是急也沒用,要排隊。
對此,值班醫生表示,平時看病沒有這麼難,一般夜裡來了,不怎麼需要等就能看上,最近可能是天氣變化,孩子生病的比較多,才導致這麼多人排隊。
孫女士的兒子此時已經不怎麼難受了,孩子很困,想睡覺,但在醫院這樣抱著他睡又睡不好。眼看著還要等很久,孫女士一家決定先抱孩子回去,天亮了,醫生多了再來看。
現狀
老醫生幾乎沒有能按時退休的
「我去年就應該退休了,現在還在上班。」南京市兒童醫院一位資深專家告訴記者,到了退休年齡,他又被醫院挽留了下來,繼續每周坐診。像他這樣到了退休年齡還繼續工作了兒科醫生,在業內很多。「據我了解,在南京兒科醫生基本上沒有按時退休的。再幹個十來年也很正常,有人七八十歲還來醫院給孩子們看病。」
「兒科都是醫生就業時第二甚至第三選擇。實在沒有辦法了,才會去兒科工作。」這位老專家告訴記者,兒科的工作服務難度大,孩童不像成年人,檢查的時候不能約束自己的動作,也不能自主表述病情;而診斷危險大,孩子的病情變化比較快,很可能剛剛還活蹦亂跳,幾個小時以後如果還找不出病因就會危及生命;此外,醫治的風險也大,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治療上稍有疏忽就可能引發激烈的醫患糾紛。所以醫生們都不願意來兒科工作。
而近些年,兒科專業又從本科教育裡被取消,也在客觀上加劇了這樣的現象。
賺錢少,醫院對兒科也意興闌珊
這位專家還表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作能給自己帶來的首先是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可是兒科醫生的收入恰恰在醫院眾多科室裡墊底。
「一般來講,兒科醫生要比別的科室少1/3以上,這還是醫院層面有所照顧的情況下。」該專家表示,如果除去醫院方面的傾斜政策,有的醫院兒科收入可能連其他科室的一半都不到。
在去年,多地兒童醫院開出的廉價處方被媒體爭相報導。而在業內的專家看來,這也恰恰是兒科收入低的原因之一。「小孩子的特殊檢查少,用藥量低,不僅醫生的收入低,對於醫院來說,也是一個不掙錢的部門。」他說,這也就是在現有的醫療體制內,醫院對兒科同樣意興闌珊的原因。
調查
江蘇每萬名兒童只有兩名兒科醫生
省政協委員、常州市衛生局局長陳建國也注意到了這樣的現象。此次,陳委員就準備了題為「關於解決江蘇省兒科醫師奇缺現狀問題的建議」的提案。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又提供了一連串頗為讓人驚心的數字。
他說,在此前的調研裡他們獲悉,僅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數據為例,江蘇全省常住人口為78659903人,兒童人口為17731980人,而全省有執業資格的兒科醫師僅3784人,也就是說,江蘇的一個兒科醫生要「管」近5000個兒童;江蘇作為經濟人口大省,每1萬名兒童只有2名兒科醫生。而過去的3年,江蘇每年新增的兒科醫師不足200名。
作為全省最大的兒童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原院長方如平表示,從醫院管理學來說,一名兒科醫生每小時接診患者不應超過5名,但實際上,該院醫生每小時接診10人都不止,「所有醫生都是嚴重超負荷運轉。」
建議
重新建立兒科醫師培養激勵體系
在陳建國看來,現階段兒科不是談發展,而是怎麼維持。1999年高等教育專業調整,停止兒科系招生,事實上切斷了兒科醫師的穩定來源,國家新型兒科醫師培養機制尚未建立。而在公共衛生領域中,對兒童健康的關注度也很低。政府投入不足已阻礙了兒科的發展。為此他在提案中建議,首先就要重新建立兒科醫師培養激勵體系,彌補人才缺口。
具體措施上,可以調整教育政策,提高醫學院校中兒科本科生和專業研究生數量。同時,採取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方式,讓處在待業階段的本科畢業生接受兒科專業培訓,用這種方法為醫院和社區培養兒科醫師,從源頭上緩解供需矛盾。在這基礎上,還要建立激勵機制。調整兒科收入分配機制,提高兒科醫生待遇。
大力扶持綜合醫院兒科發展
從長遠上看,還要大力扶持綜合醫院兒科發展。建議改革綜合醫院兒科運行機制。兒科可與其他科室共享某些檢查設備,在提高設備使用率的同時,降低醫院的採購成本。在科室間實行病床動態管理機制,適時調整兒科病床使用情況。在兒科淡季時,可適當減少兒科床位數和醫護人員數量,以保證兒科的科學運行。因此國家應在積極建立兒童專科醫院的同時,恢復綜合醫院內的兒科功能,建立完整的兒科體系。而在社區等基層醫療點上,也要培養起合格的、讓患兒家長信任的社區兒科醫生。
來源: 中國江蘇網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