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以來,西安氣溫逐漸升高,遮陽傘、護膚品以及戶外用品迎來銷售小高峰,看似不起眼的小眾產業,卻引發企業爭搶。
天氣漸熱
遮陽傘、戶外用品熱賣
近期氣溫逐漸升高。西安兩位女士一邊走路一邊說:「天氣越來越熱,必須得買遮陽傘了。」「女生一般都有兩把傘,一個遮陽傘、一把雨傘。」
近日,華商報記者趕到西安康復路附近看到,多家商鋪把遮陽傘擺放在顯眼位置,不斷有人諮詢。店主劉先生介紹,一早上能賣個10多把,周末生意更好一些。
西安不少人進山旅遊,相關戶外用品備受歡迎。近日上班族劉飛就買了登山衣服、鞋子、帽子,大概花了600多元。「如果再買登山手杖、望遠鏡、相機、鏡頭,花費兩三萬都很正常。」西安一位戶外領隊介紹,最近諮詢登山用品的電話很多,生意還不錯。
有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戶外用品行業零售總額為244.6億,同比增長3.22%。出貨額137.9億,同比增長2.61%。同時,市場集中度進一步加強,差距漸次拉開。
戶外用品前景看好
但有上市公司業績虧損
一把傘看似不起眼,但有企業看到商機,把小小的傘做成了大生意。以杭州天堂傘為例,一年能賣出20億元。
儘管戶外用品前景看好,不過賺錢並不容易。頭頂「戶外用品第一股」光環的探路者,2017年全年歸母淨利潤為虧損8485.39萬元,淨利潤同比下降151.24%。
三夫戶外發布的2017年年報顯示,營業收入同比下降0.53%;利潤總額人民幣-1,338.53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30.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90.87萬元,同比下降136.49%。
西安戶外從業者陸先生對華商報記者分析,看上去空間廣闊,但實際仍然比較小眾。近年來競爭激烈,運動品牌和快時尚品牌爭相跨界,減緩了戶外行業的發展速度,戶外用品產品本身同質化嚴重、創新較少,吸引新的消費者乏力。
中端消費崛起
「輕戶外」或存在較大空間
近日,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在線旅遊和戶外用品銷售排名靠前。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助理分析師呂昊澤對華商報記者表示,消費升級意識提升,隨著收入水平提升,城鄉人群外出遊玩的頻率增加,中端消費市場迅速發展,使用線上旅遊定製服務和戶外用品的也愈發頻繁,帶火了消費板塊上漲。
中信建投證券投資顧問孫佳欣對華商報記者分析,一些戶外公司已由傳統零售商向線下線上產品銷售+活動賽事組織+營地和青少年戶外體驗教育三位一體的商業模式拓展。發展「戶外賽事組織、戶外營地運營+戶外技能培訓、直營旗艦店+體驗中心」等服務,可以吸引和培養忠實的客戶群。
金元證券投資顧問徐傳豹對華商報記者分析,目前傳統戶外運動用品低迷,休閒、旅行、都市的「輕戶外」或存在較大空間,建議增加體驗,完善會員服務升級和精細化管理。隨著夏季旅遊、戶外旺季到來,加上嬰兒潮帶動親子遊市場,戶外人口增長還有一段紅利期,不妨在細分市場如兒童群體、企業培訓、團建等方面尋找機會。 華商報記者 黃濤
編輯:王瑋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