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來一支筆——徐生翁書畫精品展在紹興舉行

2020-12-25 書香拾貝

根據紹興日報的報導:

「生平於書學無所不窺,近自六朝,上探遠古,旁搜遠紹,卓自成家。眼界極高,於明代諸名家無當意者。」1984年的《中國書法大辭典》如是評價徐生翁的書法造詣。

徐生翁(1875—1964)出生於紹興市馬山街道檀瀆村,近現代傑出的書畫家。今年是徐生翁誕辰145周年,為紀念先賢,紹興博物館於4月28日舉辦「返璞歸真——徐生翁書畫精品展」,展出近百幅珍貴作品。走近字畫,也走進了徐生翁窮盡一生探求書畫藝術巔峰的過往。

挑燈習字

紹興魯迅路燕甸園小區附近,有一條彎彎曲曲的逼仄弄堂,這是徐生翁生前的居住地。入眼是幾間破舊的平房,庭前不大的空間裡,各式盆景琳琅滿目。現年72歲的徐誠宣住在這裡,他是徐生翁第六子徐翁雁之子,不擅書畫,卻喜擺弄花鳥。

進屋,入眼便是掛在牆上的徐生翁和夫人黃弘玉的遺照。兩人都戴眼鏡,神態怡然,和藹可親,頗具文人書香氣質。記者駐目良久,舉案齊眉一詞不由映入腦海。

徐生翁何許人也?

「大江南北,僉稱先生所作古木、幽花,自成馨逸,金石書畫,橫極千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1926年《中國現代金石書畫家小傳》如是評價,此謂之其成就之高。「徐生翁性格狷介,不善言辭,亦不妄交。」1928年《月中歷代畫人傳》如是評價,此謂之其性情。寥寥數語,徐生翁的形象便勾勒於眼前。

徐生翁曾隨母姓,名李徐,字安伯,號生翁,中年以李生翁書署,晚年複姓徐。三易其名姓,也代表了徐生翁字畫作品不同的三個時期,分別為李徐時期(1875-1925)、李生翁時期(1926-1938)、徐生翁(1939-1964)。時人研究徐生翁多以此為線,本次紹興博物館展出,也是以此為序。因而落款徐生翁的,多為徐生翁晚年作品。

徐生翁終年90歲,究其藝術上的傑出成就,和他超人的勤奮是分不開的。徐生翁曾在自序《我學書畫》中談及自己的過往,他講:「我幼時體弱多病,目患近視,耳重聽。十歲始就私塾讀書。塾距家遠,往返不便,父復早卒,家多事故,斷續不到一年廢學了……不過我從小愛好書畫,但家無藏弆,乏師友為之指導。今茲略有所獲,多靠自己鑽研而來。」由此看出,徐生翁學習書畫的先天優勢並不是很突出,但最後所獲的成績,確是斐然。

坐在徐生翁生前起居習字的小屋裡,經其孫徐誠宣講述,徐生翁生前的日常也清晰起來。「我爺爺寫字就在隔壁的屋子,穿一件由我奶奶縫製的長衫,他喜用一方圓形的大硯臺,交由我奶奶來研墨,我奶奶常常花費上兩天時間,研一缸滿滿當當的墨,交由我爺爺寫字。」

在徐誠宣的印象中,徐生翁幾乎不外出,也很少逛當時的紹興城,平生唯一一次離開紹興,還是在他47歲那年,受徐氏族人的邀請,去過一次祖籍地浙江淳安。「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書畫上,不善交友,平時逢年過節,親戚也幾乎很少走動,家中洗衣服買菜做飯,統統由奶奶包攬。爺爺最大的放鬆,大概是寫完作品之後,去院中的竹林踱步。」

在徐誠宣的眼裡,徐生翁自有一份不怒自威的威嚴,旁人看他寫字,即便是和徐誠宣同齡的一些幼小玩伴,一下子便會停止喧譁。當然徐生翁也是慈愛的,徐誠宣記得,自己伸手要糖吃,徐生翁總是會放下毛筆,掀開衣襟,從裡掏出一分二分紙幣,塞到徐誠宣手裡。時人以米麵糧油換取徐生翁手中的字畫作品,成為徐生翁一家唯一的生計來源。後徐生翁擔任浙江省文史館館員,每月有60元的收入,生計稍有改善。

在紹興博物館展陳大廳,記者也見到了提前來參觀展覽的徐生翁兒媳、現年93歲的章燕南。「少時聽我婆母說過,公公夜裡挑燈習字,大雪天,屋頂天窗都被白雪覆蓋,只有蠟燭對上的中間部分,未積雪,原是公公整夜習字。」章燕南感慨說。

 卓自成家

只讀過一年私塾的徐生翁是極其好學的,專如前人書法碑帖、詩詞歌賦,龐雜如《本草綱目》等書籍,徐生翁無所不閱,從不挑肥揀瘦。

這次展陳中,就有徐誠宣從屋子裡找出來的徐生翁生前留下的四本札記,儘管書頁泛黃,字跡斑駁,但厚厚的書頁,足以看出徐生翁的用心之處。

「爺爺由於創作詩詞、對聯作品的需要,都會把看到的好詩句摘抄下來,留作己用。」徐誠宣說。記者也看到,在陳列的作品中,對聯佔到了絕大多數。

徐生翁的創作經歷了三個時期,風格迥異的作品,也彰顯著徐生翁朝著書法藝術高峰不斷攀登的信心和決心。在徐生翁早期署名李徐的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隸書,在用筆上注重筆鋒運用,但已經開始追求與清雋之中帶有拙味,時出枯筆,不以精緻示人。往後,風格由清雋走向渾厚,時有紹興詩人作詩說:「生翁書畫古青藤,體貌清癯似老僧。三百年來一支筆,青藤近日有傳燈。」

50歲以後,徐生翁的書法又有新發展,作品中原先具有弧度的點畫被基本消減,有時候是通過兩個短的筆畫湊成一個弧度,使字看上去生拙。加上結字上的誇張變化,產生一種反常的意外感,有一種孩童書寫的稚嫩感。70歲以後,徐生翁的書風又較之前做了調整,在筆墨上更加簡單,更加追求含蓄。以一種新的、自己的方式,使作品更加通向樸拙、可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徐成翁一生唯一愛好是書畫,畢生追求書畫藝術不一樣的境界。徐誠宣在回憶中說道:「爺爺當時打趣道,我的作品,現在可能不值錢,等我死後,一定值錢,因為我創作的樣式,之前沒有過。」可見,晚年的徐生翁,在多年的探索積累上,博採眾長,卓自成家,他對於自己的作品充滿自信。之前,徐誠宣收藏有徐生翁的一幅作品《荷花》,有人向其出價30萬元收購,未果,這次他拿出來在紹興博物館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他收藏的兩方印章。

徐生翁曾自言:「我學書畫,不欲專從碑帖古畫中尋求資源,筆法材料多數還是從事物中,若木工之運斤,泥水工人之堊壁,石工之錘石,或詩歌、音樂及自然界一切動靜物中取得之。」

徐生翁一生創作嚴謹,精益求精。他自道甘苦:「寫一幅字,要換上多少紙,若冶金之鑄,而就者極罕。」1963年冬天,89歲高齡的徐生翁患感冒後引起併發症,生前做的最後一件大事,便是焚作。「公公是12月份走的,早些月,我記得大概是3月份的時候,公公整理字畫,把不滿意的作品燒毀,還特意從一些書畫店裡,回購自己的作品,對其中不滿意的,隨即焚燒。」章燕南說。對此徐誠宣也印象深刻,「就在這院子裡,放在盆裡燒。」

徐生翁生前留下作品並不多,紹興博物館、浙江省文史研究館、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美術館、浙江圖書館、紹興魯迅紀念館、紹興市佛教協會等有所收藏,這次一併展出,除此之外,其後人也提供部分作品展出。

來者可追

徐生翁性狷介,弟子僅一人爾,那便是著名書法家沈定庵。如今沈定庵已93歲高齡。回憶恩師,沈定庵在文中寫到:「抗日戰爭勝利的第二年,我從湛江返回紹興,並攜劫後餘物——兩幅先生早年書畫作品拜訪先生,不意先生閱後自謙不夠愜意,願以新作調換舊作。此舉令我十分尷尬,因這兩件書畫是先父珍藏之物,但又恐拂老人意,只得唯唯從命,心甚怏怏。時隔不久,先生以一字一畫見贈,畫為紅梅,書為錄陶淵明詩《歸園田居》其二,落款都寫著『定庵世兄』,我感奮不已,一直保存至今。當時就聽說,先生收回舊作後,即加銷毀,因感先生對藝術如此認真自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曾想『立雪徐門』,能有這樣一位嚴師該多幸運。其時先生已年逾古稀,卻從不收授一個學生。聽說當時紹興有位高官和一位日本書法愛好者都想拜生翁先生為師,但都被婉拒。為此,我不敢啟齒,只有不時登門求教,承先生不棄,賜以指點,獲益良多。」沈定庵29歲才執弟子禮,拜於徐生翁門下,諄諄教誨,矢志不忘。

在沈定庵筆下,記者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徐生翁。嚴謹、俊逸,紹興淪陷期間,更表現出不屈氣節。作為一代書家,徐生翁藝術實踐為現代書學開了一條新路。而其中秘訣在於徐生翁獨到的領悟、博聞強識的素養以及獨到的創新。

紹興書法家、藝術評論家謝權熠撰文《神妙獨到秋毫端——徐生翁書法簡述》登載於書法報上,以此紀念徐生翁,字裡行間,寫滿敬意。「徐生翁融匯貫通,出奇制勝,這與他高超的審美素養有關,具備對於藝術創作的自我警覺能力,在創作過程中有更多的付出,這種付出不僅僅是體力、財力、智力、時間,也包括對原有利益、聲名的顛覆。徐生翁的書風在當時越來越多地不被理解,有人名以『孩童體』,他對此不以為然,他心中早已有一個更好的藝術追求,『吾書吾自樂耳,詎必人知?』充分體現了一個大藝術家一意孤行的堅守與孤獨,求索精神,令人敬佩。」

「徐生翁先生是一位天分極高的書畫大師。在中國現代藝術家中,風格辨識度極高。他兼具書卷氣和山林氣,一直走大膽創新之路,從眾多的經典走出來,創造了新的經典,一介布衣,靠書法在歷史上站穩腳跟,他的骨子裡,有紹興千百年來一脈相承的文人精神,開天闢地,求新求變。」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紹興書法家洪忠良在採訪中說。

徐生翁給紹興書壇太多啟示,為人、為學等等,徐生翁一生追求極簡,返璞歸真,終成大道。

相關焦點

  • 沙孟海等書法家盛讚的徐生翁作品展在紹展出
    4月28日開始,「返樸歸真——徐生翁書畫精品展」在紹興博物館展出,展覽持續2個月。期間,紹興博物館將展出百餘件徐生翁經典作品,展現這位有「孩童體」之稱的近現代著名書畫家作品。「大江南北,僉稱先生所作古木、幽花,自成馨逸,金石書畫,橫極千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徐生翁出生於紹興檀瀆村,是近現代傑出書畫家。徐生翁的書法風格分成早中晚三個階段,相較於早中期間大開大合的寫法,晚年的徐生翁做了減法,力求筆少而意足。他收攏了恣意,點畫也變得越來越短。他要避免取巧,又出諸自然。
  • 【徐生翁專題】徐生翁:我書無師自造意,世間萬物皆為宗
    至元末,文人書法在三吳地區(吳郡、吳興和會稽)達到鼎盛。至楊維楨、倪元璐、徐渭、趙之謙、徐生翁輩出,山陰書派已改右軍不激不厲之模樣,此間流變,陳跡歷歷在也。吾越徐生翁先生,書法繪畫皆自造一格,個性十足,在民國以後中國的書畫家中,獨立特行。以沈定庵撰文在《中國書法》1987年第3期專題介紹徐生翁書法篆刻開端,30年間,徐生翁書畫作品展覽、徐生翁書畫研究與出版成果不少,徐生翁書法繪畫藝術終凸顯於世。
  • 徐生翁創作對聯,獨特的書法風格體現得淋漓盡致
    (1875—1964),浙江紹興人。一生以鬻書畫為生,生活清寒而狷介自適,數十年足不出紹興,不求聞達,以布衣終天年。他為人敦厚正直,從不趨炎附勢。北洋軍閥河南督軍趙倜曾出重金要他去做代筆,被他嚴詞拒絕。抗日戰爭期間靠糊火柴盒、種些園菜苦苦度日,敵寇、漢奸迫其寫字作畫,他都默然以對,有一位樓姓漢奸出巨資索字畫,他當場拒絕,並說:「我不要這種造孽錢。」錚錚之言,擲地有聲。
  • 從徐生翁關良看到朱豹卿,藝術裡的清涼
    夏季悶熱,但總有一些展覽讓人心生清涼之意,無論是上海博物館的賞石展,還是見證近現代文人畫變遷一脈的上海中國畫院「謝之光、林風眠、關良誕辰120周年作品展」、紹興博物館徐生翁精品展與義烏市春及草廬美術館的朱豹卿書畫精品展。此外,山西博物院的「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將延展至6月底。
  • 一周觀展指南|藝術裡的清涼,從徐生翁關良看到朱豹卿
    夏日悶熱,但總有一些展覽讓人心生清涼之意,無論是上海博物館的賞石展,還是見證近現代文人畫變遷一脈的上海中國畫院「謝之光、林風眠、關良誕辰120周年作品展」、紹興博物館徐生翁精品展與義烏市春及草廬美術館的朱豹卿書畫精品展。
  • 墨暢百年 施明德書畫精品展在金華開展
    2018-04-08 15:52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朱浙萍今天(4月8日)上午,「墨暢百年—施明德書畫精品展」開展暨藏品捐贈儀式在金華市博物館舉行。本活動由金華市文物局、金華市文學藝術聯合會主辦,金華市博物館、金華市美術家協會承辦。
  • 觀展指南|「武漢印象」重新開放,「庚子藝事」畫記疫事
    疫期之中一些延期的重要展覽本周已接近尾聲,如山西博物院「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紹興博物館徐生翁精品展等,觀展已僅剩數日;與此同時,另一些真實記錄疫期的展覽正在策劃並將陸續推出,如在上海策劃數月之久的」庚子藝事展「,參展者既有九十老翁,也有九齡小學生,包括韓羽、尚長榮等文化界名家,用書與畫記錄著他們在疫期真實生活與所思所想
  • 「華夏一支筆」王立江精品畫作賞析:平安吉祥 意境深遠
    近日,中國著名畫家、「華夏一支筆」王立江老師創作大型精品畫作《竹報平安》,王立江老師用筆乾脆瀟灑,力透紙背,極簡極精,墨色盡顯自然。畫山,寥寥數筆,簡而生神。被譽為「華夏一支筆」、「中原畫竹閃電手」的王立江老師,繪畫尤其以竹、蘭見長。他的作品用筆乾淨利落,大氣、疏朗,蓬勃向上,彰顯出男子漢畫家陽剛之氣。王立江老師的作品風靡祖國大江南北,其作品被海內外人士收藏甚多。
  • 定西市館藏書畫精品展在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開幕
    福州新聞網11月26日訊(記者 原浩)為進一步深化福州與定西文化旅遊交流,26日,由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定西市博物館主辦,定西市安定區、通渭縣博物館、隴西縣博物館、渭源縣博物館、漳縣博物館、岷縣博物館協辦的「翰墨隴中·情寄榕城——定西市館藏書畫精品展
  • 「濂溪淵遠——山陰周氏四代書畫作品展」在柯橋美術館舉行
    12月20日上午,由浙江省書法協會、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紹興市文聯、民盟紹興市委會聯合主辦的「濂溪淵遠——山陰周氏四代書畫作品展」在柯橋美術館開幕,周文鬱、周世昌、周英傑、周鵬程祖孫四代書家200件書畫作品「共聚一堂」,吸引眾多書畫名家愛好者參加。  古語有云「天下之本在家」。
  • 「喜迎十九大」巢湖名家書畫精品展在喜慶樓酒店舉行
    安徽網巢湖頻道訊  日前,「喜迎十九大」巢湖名家書畫精品展在喜慶樓運升酒店一樓大廳隆重開展。當日,巢湖喜慶樓運升酒店一樓大廳煥然一新,富麗堂皇,散發高貴典雅的文化氣息。大廳內人頭躦動,充斥著歡聲笑語。巢湖各界的文化名人會聚於此,盡享這場高端的「書畫盛宴」。大廳四壁,懸掛著來自巢湖書畫界名家的字畫。
  • 「活力鞍山·玉美岫巖」書畫玉雕精品展在上海開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上海12月7日訊 (記者 孫潛彤)為推動鞍滬兩地文化交融、產業合作,藉助上海文創資源力量賦能鞍山產業發展、促進消費升級,12月7日,「活力鞍山·玉美岫巖」——中國·鞍山書畫和岫巖玉玉雕精品展,在上海中華藝術宮盛大開幕。
  • 歲月窖藏,畫為心聲——《濟南市博物館藏近現代名家書畫精品展》
    濟南市博物館《畫為心聲——濟南市博物館藏近現代名家書畫精品展》,應廣大市民朋友的熱切要求,展覽一再延期展出,墨香引動泉城遊客紛至沓來;轉眼已至年尾,為迎接嶄新的2021年,濟南市博物館籌劃了多項精品展覽即將「上映」!
  • 「甘肅美術館館藏作品精品展」舉行曬寶
    「甘肅美術館館藏作品精品展」舉行曬寶▲人物(李寶峰)▲萍水相逢(劉二剛)▲展覽作品每日甘肅網12月17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16日,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在甘肅美術館開幕。以甘肅畫院、甘肅美術館館藏書畫珍品為脈絡,20世紀90年代末的甘肅美術館館藏美術精品共108幅驚豔亮相。展覽從2020年12月15日開始,2021年1月14日結束。此次展出的繪畫書法精品是從甘肅美術館館藏千逾件書畫作品中精挑細選而來。可以說,每一幅作品都是自帶流量的精品之作,有著較高的知名度。這些珍貴的書畫作品賞心悅目,滋養著現代人日漸浮躁的性情。
  • 百年啟後——紀念魏啟後誕辰100周年書畫精品展將於9月26日在濟南...
    中宏網山東9月18日電 今年恰逢我國當代書畫巨擘魏啟後先生百年誕辰。為弘揚先生的書畫藝術精神,百年啟後——紀念魏啟後誕辰100周年書畫精品展將於2020年9月26日下午3時在山東美術館開幕。屆時,還將舉行《百年啟後——魏啟後誕辰100周年紀念文集》首發式。
  • 【2020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平涼莊浪 | 中國書畫名家精品展開幕
    8月8日上午,2020年「交響絲路·問道崆峒」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平涼市莊浪,中國書畫名家精品展開幕。書畫藝術精品展開幕式現場。市領導與書畫藝術家一同參觀書畫精品展。書畫藝術家們參觀書畫精品展。
  • 海南玉蟾宮在臺灣舉辦「南宗道教書畫精品展」
    海南玉蟾宮在臺灣舉辦「南宗道教書畫精品展」 2015-12-20 11:03: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玉蟾宮在寶光聖堂舉辦了「南宗道教書畫精品展
  • 筆墨當隨時代——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畫精品交流展在京開幕
    12月15日,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筆墨當隨時代——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畫精品交流展」在杏壇美術館開幕。該展覽以「筆墨當隨時代」為命題,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時間軸,邀請全國知名書畫家創作書畫作品,並遴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覽交流,以此展現北京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北京人民砥礪奮進的偉大曆程、北京翻天覆地的變化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豐碩成果。
  • 「李大章扇面精品展」在鼓樓紫玉山房開展
    「李大章扇面精品展」在鼓樓紫玉山房開展。本次畫展共展出畫家李大章最具代表性的55件扇面精品。扇面畫作為極富人文內涵的獨特藝術品種,興於宋而盛於明清,文人墨客樂於在咫尺紙絹之上極盡風雅之能,詩書畫印競相上扇,是我國文化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大章,1963年生於天津,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