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傳情 借花明志---中國傳統插花

2020-12-20 小鹿斑比說

不對稱也是美。

中國傳統插花自古以來,儒、道、佛三家哲學思想對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優美。插花作為人們寄情花木、以花傳情、借花明志、裝點生活的重要載體與民眾生活緊密相連,以群體傳承的方式發展延續至今。

古人嚮往自然、注重意境,通過插花效仿自然,從大自然中吸取藝術的精華,觸發靈感。在插花的過程中,人們講求自然美,在保證造型美的基礎上,注重的是神韻與意境,在領略美的同時也啟迪人們去思考與感受。自然界的花草樹木皆有情意,約定俗成地又賦予各種花木許多象徵性或寓意,古代插花選用的一花一草、一枝一葉必有其用意,並往往透溢出一定的精神崇尚或哲理,或藉以寄託情思,或舒展情懷。

中國傳統插花源於民間插花,盛於唐,發展於五代、宋、元,成熟於明代,衰退於清末,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它與中國古代成就輝煌的建築、園林、文學、詩詞、書法、繪畫等融會貫通,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和特點。

傳統插花按創作人群分為民間插花、寺觀插花、宮廷插花、文人插花等四大類型,主要容器為瓶、盤、碗、籃、缸、筒等六大類,由花材、容器、花插、幾架和墊板、配件等構成。

花材是插花藝術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適用於插花的花材非常廣泛,如表現四季美妙景色的花、草、枝、葉、果,或者是經過加工的乾燥花,人造仿真花及其他非植物裝飾材料等等。任何材料,凡是能給人帶來美感的,無毒,無異味的,都可以成為插花材料。

插花材料根據花材材質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鮮花植物、乾花、人造仿真花等。在選擇花材時,需要考慮要表達的主題、花的容器、季節、環境、氛圍等因素。

傳統插花的特點:

(1)崇尚自然,追求線條美

線條是中國傳統插花構圖的骨架,線條的表現能力極其豐富,既可秀美柔和,又可動蕩起伏。中國傳統插花善於對木本花枝進行線條造型的設計,通過千姿百態的造型,將不同的意境與情趣通過插花作品展示出來,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

(2)不對稱均衡造型,體現自然美

《瓶史》「宜稱」一節中曰:「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過兩種、三種。高低疏密如花苑布置方妙。置瓶忌兩對,忌一律,忌成行……夫花之所謂整齊者,正以參差不倫,意態天然。」中國傳統插花在構圖上講求不對稱美,利用少量枝條,通過虛實、疏密的對比與配合,達到不對稱中的平衡效果,體現大自然固有的和諧美。

(3)花材相對較少,表現秀雅美

古人插花不會刻意追求豔麗,而是更加注重花枝的姿態與韻味,以及插花的意境,花朵數量較少,不會顯得炫耀刺眼。

(4)注重意蘊美

古人對不同的植物賦予不同的寓意,中國人將花材視為有生命有情感的載體,因此花材不僅是插花表現形式美的主要物質基礎,更是表現意境美的主要因素,通過採用象徵不同寓意的花材,寄託情感,抒發情懷。

(5)協調統一

中國傳統插花注重畫面的統一與環境的和諧,通過不同的搭配布置充分展示畫面的和諧美。

傳統插花作為一門表現其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立體造型藝術,並不是將各種花材隨意組合,或是簡單的造型,而是除了要精於構思之外,更要掌握形式美法則和插花造型要點,並加以合理的應用,達成 「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的境界。

相關焦點

  • 陳吉秀帶你領略插花藝術的千年古韻風採!
    本期非遺傳承匠人:陳吉秀,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陳吉秀,晉韻插花非遺傳承人,中國插花花藝協會高級講師,插花技師,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山西講師講堂主講師,太原技師學院特聘花藝教師。在中國五千年燦爛而悠久的歷史文明中,不僅有充滿詩情畫意的古典園林,也有傳統插花藝術這一顆璀璨的明珠。一花一葉、一草一木,皆為中國古典園林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非遺看市中|人生路漫漫,陪你「花」時間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花特別偏愛,喜歡以花詠志,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清幽芬芳的梅花;有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氣質高潔的蘭花
  • 插花簡史|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對日本花道的影響!
    日本傳統插花藝術的形成和發展與中日文化交流密切相關,我國隋唐時代正值中日文化交流之最盛期,也是日本傳統插花藝術萌芽時期。此間,日本天皇曾多次派出遣唐使者到我國長安和洛陽全面學習和考察中國文化藝術,包括政治法律制度、文學、儒學、佛學、醫學、書法、繪畫等,並在歸國時將大量書、畫等物帶回日本,其中我國原產的梅、菊、桃、李和垂柳等觀賞花木以及賞花習俗(如鬥草、鬥花)和佛前供花的形式、器物等都於此時傳入日本。
  • 中國插花藝術的鼎盛和成熟
    宋代是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插花之風盛行,作品形式多樣、技藝精湛、意境深邃,人們的賞花境界很高。這一時期,中國插花藝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選材、構圖造型、內涵意境、插花理論及技術等都已達到較高水平。
  • 花藝師應該知道的事兒「中國傳統插花的由來第一節」
    中國遠古先民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公元前5000年至前2000年)就有了對花草植物的審美意識他們將大自然的花草文案燒制在彩陶上、如仰韻文化(約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花斑紋彩陶盆和大汶口文化(約公元前5000年至前2500年)花斑紋彩陶盆
  • 【撒藝驛站】活動回顧-開展中傳統插花「冬至插花」活動
    為了能夠讓越來越多的人繼承傳統插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健康積極的園藝生活理念,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2019年12月21日北苑橋園藝驛站邀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超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冬至主題的中國傳統插花——瓶花講座,活動中張老師不僅介紹了冬至插花的特點,還重點進行了中國傳統插花瓶花插花的基本插制方法和要領。
  • 王蓮英教授為《中國撒藝-傳統插花技藝必備手冊》作序
    > 王蓮英老師的序言 撒,是中國傳統插花造型中重要的技法和工具之一,主要用於在容器中安置、固定花枝,支撐和穩定插花造型。 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因為有簡便靈活、易得易用等諸多優點,花泥備受插花人喜愛,在全球行業內得到廣泛推崇和普及應用。但久而久之,人們發現花泥存在一些重要缺點,比如一次性使用造成的大量浪費,而且更重要的是,花泥不可降解,造成生態汙染。
  • 太太學堂推出中國傳統花藝課,傳統插花這麼美,你不來試一下?
    6月15日,蘇豔玲在她的花藝工作室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花道和茶道、香道一樣,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傳統藝術,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我要做的,是復興中國傳統插花。」不是花藝界的人,也許不太了解蘇豔玲。但提及習近平主席和印度總理莫迪於去年4月在武漢的非正式會晤,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央視《新聞聯播》畫面中,兩國領導人面前擺放的插花作品,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 兩岸插花藝術家在京切磋中華花藝
    兩岸插花藝術家在京切磋中華花藝 2012年09月26日 08:0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台州插花藝術叢書—蘇群
    花木與人一樣,有靈性有品格,以花喻人,以人喻花,賞花怡情,觀花思德,成為養花、用花、賞花的主要目的,以花傳情,借花抒懷、明志是插花藝術作品特有的理念和目的。台州插花藝術文化內涵受儒、釋、道等哲學思想及中國繪畫、文學、民俗等影響,以羅虯《花九錫》的插花理論體系、天台宗的佛學文化理念、和合文化的儒家思想融合而成,是具台州地域特色的傳統美術。
  • 三月花朝節 邂逅一場春天裡的宋代花事
    天家到士庶皆好簪花,成一時潮流,歸家則「置瓶插花」,花器從碾玉瓶、玻璃瓶、青銅器、官窯器到日常器用,以助花姿風韻;又或製作「花饌」,蜜漬梅花、廣寒糕、雪霞羹種種,遍嘗花之百味,演繹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用心。而宋人對花品、花性擬人化的品鑑妙喻,更塑造了花的人文品格,影響後世。
  • 久負盛名的日本花道,從中國傳統花藝文化中學到了什麼?
    01 中國源遠流長的插花藝術中國是東方插花藝術的起源國,插花藝術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形式之一,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悠久文化積澱的基礎上,開拓創新,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插花藝術。日本花道的歷史性轉變是1926年出現的自由插花,又稱前衛插花。這是相對於當時固定的花型而言,由一些前衛插花人士在盛花基礎上,吸收西方抽象造型原理,突破傳統插花規則,反對限制花材、花器和固定形式,提出依照人的直覺去實現自由的藝術創造,因此自由花是無固定形態的。
  • 茶席插花:花與茶攜手,為品茶增添一份美學的體驗
    近年,中國傳統插花逐漸發展,不少花店為了引流,開始進軍傳統插花的領域,茶道插花中的茶席插花就是較為典型的例子。雖然有花店與茶館尋求合作,承接茶席插花布置,或在雅集上進行插花表演,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茶席插花並非那般簡單,在開啟合作時還需要了解背後的文化,做好充足的準備。
  • 共同戰疫 線上科普丨東方傳統插花之花菖蒲
    共同戰疫 線上科普丨東方傳統插花之花菖蒲 2020-06-10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插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瓶花」是自宋以來中國插花藝術約定俗成的稱謂。在探索瓶花藝術的路上,致力於還原中國瓶花藝術的本來面目,將傳統的瓶花融進現實的生活環境,把生活空間變得有藝術感。
  • Isunflower花藝學院:日式插花的5種基本花型
    日式插花源自中國的傳統插花,在隋唐時期進入了日本。後發展了千年,融入了日本本土的文化和創作理念,如今已經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插花體系,被我們稱為日本花道。如今的日本花道有很多的流派,每個流派都有它們獨特的特點和代表的花型,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式插花裡的5種基本花型。立花顧名思義,立花就是「豎立的花」,它是日本插花最早的花形,起源於佛教的供花。
  • 訪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常務副會長王蓮英
    時下不正流行一句話麼,叫「細節決定成敗」,偌大的奧運賽事,要是插花這樣的細節能做得出彩,讓人印象深刻,那我們這個東道主就做到家了!本版特開設「關注奧運插花」欄目,給充滿參與熱情的花藝界人士開闢一塊陣地,也歡迎社會各界人士獻言獻策,共商奧運插花。     前不久在北京舉辦的兩次奧運主題的插花活動中,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常務副會長王蓮英都是積極的組織者。
  • 六名插花大師現場「秀」傳統花藝
    原標題:六名插花大師現場「秀」傳統花藝   本報訊(記者 雷嘉)12月19日至21日,2020全國插花花藝職業技能競賽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作為插花花藝行業首次舉辦的國家級賽事,競賽共有414名選手參賽,其中學生組吸引了大批對中國傳統花藝文化感興趣的年輕人參與。
  • 生活四藝之茶室插花 恬靜優雅
    其中的「真」是指感情真摯,立意首先應當注重於能反映出茶藝真實的主題內涵;「新」是指構思新穎、新奇、不落俗套;「高」是指意境高遠,耐人尋味,有藝術感染力;「潔」是指插花的造型簡潔、自然、明快,充滿生機活力。具體地說,茶藝插花立意取材時主要從反映時令(即花有花候,從時令方面立意用插花點明季節特點)、以花傳情(即用花語表達主人的情感)以及彰顯茶藝主題等三個方面考量。
  • 生活四藝之插花|花雖無言最多情
    花是美的象徵,它以色、香、形、媚四美和無限的生機活力得到人類的青睞和珍愛。自古以來,怡情於花草之間,是人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一種體現。中國是東方文明古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把花之媚與茶之韻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