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海參崴的各種銅像,其中一座令中國遊客感到憤慨,究竟為何?

2020-11-19 資深遊牧者

海參崴雖然地處亞洲,位於太平洋的沿岸,但卻是一座充滿歐洲風情的城市,城內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銅像,其中有蘇聯時代修建的銅像,也有俄羅斯時代修建的銅像。中國遊客來到這裡,參觀銅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旅遊項目。大家首先要參觀的一定是海參崴那座著名的列寧銅像。提起列寧,我們首先會想到《列寧在十月》裡那句經典的臺詞: 「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還有他向群眾演講時那個經典的揮手動作。1924年列寧因病逝世後,俄羅斯人在前蘇聯建起了成百上千座列寧的塑像,來紀念這位前蘇聯國家的締造者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理論家。然而幾十年後,歷史和俄羅斯人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據俄羅斯媒體報導,隨著前蘇聯的轟然倒塌,無數的列寧塑像在這場運動中徹底地消失了,現在在俄羅斯只保留下了極少數的列寧塑像,作為歷史的見證。海參崴火車站對面的列寧廣場上的那座列寧塑像就是其中的一座。

列寧左手拿著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那頂帽子,右手指向遠處的大海,仿佛在指引著社會主義國家前進的方向。在前蘇聯時期每天都有許多市民前來獻花,政府還專門安排了一位清潔工打掃列寧頭頂上的鴿子糞便,在蘇聯解體後,據說是刻在底座上列寧說過的一句話挽救了這座塑像被拆毀的命運;「海參崴再遠,也是俄羅斯的領土」,但政府再也沒有給那位清潔工發放工資,除了一些中國遊客外,也很少有人去瞻仰這座布滿鴿子糞的青銅塑像。

電影《列寧在十月》裡的經典造型。

列寧的一隻手越過火車站,指向了遠處的大海,仿佛在指引著社會主義前進的方向。

在列寧塑像下的俄羅斯滑輪少年。

這是一座房屋外牆上的沙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銅像。1918年蘇聯政府槍斃了尼古拉二世全家11人,包括五位沙皇的兒女和男女僕人。八十年後俄羅斯總統葉爾欽為沙皇一家舉行了葬禮。

海參崴市中心依然保留的遠東蘇維埃政權戰士紀念碑:雖然歷史的變遷令人感慨,但這裡仍然保留著對歷史的記憶,塑像上手持紅旗和軍號的紅軍戰士頭戴的帽子,總會讓我想起來了保爾·柯察金和《鋼鐵是怎麼練成的》

一組遠東遊擊隊員的塑像。海參崴是蘇聯境內最後一座被紅軍佔領的城市。

夕陽中的遠東蘇維埃政權戰士紀念碑看上去很美。

在海參崴的一座山上,樹立著當年根據希臘字母創造出俄語字母的兩位神父塑像。

當年俄羅斯人從蒙古人的統治中獨立出來後,就轉向拜佔庭帝國信奉了東正教,並根據希臘字母創立了俄羅斯文字、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籤訂後,20多名沙俄海軍乘坐一艘名為滿洲裡號的軍艦登陸海參崴,佔領了這塊曾經屬於中國的城市。這座銅像就是那位沙俄艦長的銅像,

銅像的下面有一個船錨的塑像。明明是侵略者和入侵者,卻被當做探險者和發現者來紀念。看到這座銅像,令每一個中國人感到屈辱和憤慨;在中國人的眼裡他就是侵略者,

所以一定把他拍成鬼魅的效果。

在海邊有一座天使的塑像。這位天使就是海參崴的守護神。

相關焦點

  • 美國紐約寸土寸金的地方,為何有一座林則徐銅像?這其中大有意義
    而今天我們也要給大家介紹一座林則徐銅像。美國紐約寸土寸金的地方,為何有一座林則徐銅像?這其中大有意義林則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禁菸英雄,他在那個近代風雨飄搖的年代裡是清政府為數不多的堅決抵抗鴉片的官員,他有著非常強烈的愛國情懷,願意為了祖國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 青島「超委屈」景點,曾不準中國人進入,今雖免票遊客卻「憤慨」
    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故而,山東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齊魯大地上的歲月中,有著非常多不平靜的時期,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這裡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有著非常多對戰爭有利的地盤,也有著非常多的國防島嶼。但是,今天,我們不說地盤,不說島嶼,說的是一座橋。如今是山東青島「超委屈」景點,曾不準中國人進入,今雖免票遊客卻「憤慨」,這究竟是為何?
  • 被擄走的「青島」:除了海參崴,還有這樣一座美麗的小島
    在錯誤面前,他們做的與某些國家相比,要好得太多,不少人甚至會說出一些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比如曾經屬於中國的另一個「青島」。但在這裡,承載了中國清朝末期,也就是近代史的屈辱,只不過被隱藏的過於深,以至於我們難以發掘。
  • 海參崴:一座愜意的城市
    使用海參崴地方時間,比北京時間快3小時。  海參崴與中國是息息相關的,不論在歷史上或是地理上。現在她是俄羅斯的領土,1860年北京條約籤署前,她仍屬於中國的一部份。海參崴為前蘇聯太平洋艦隊所在地,一直沒對外開放,直到1992年才正式對外開放。  海參崴市城市中心位於金角灣岸邊,靠近深水良港的地方。
  • 我所見到的海參崴
    到山頂,俄導告訴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海參崴的百分之七十面貌,海參崴有三個海灣;金角灣、烏蘇里灣、阿穆爾灣,其中最著名的是金角灣。 海參崴火車站是來此遊客的必到之處。《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4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而海參崴也在其中。
  • 中國丟失的海參崴,為何至今難以收復?
    2年後的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又與清政府籤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其中包括海參崴。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由於蘇聯處於國內戰爭的混亂的狀況,反對共產黨的勢力在海參崴和俄國遠東地區滲入。
  • 實拍俄羅斯海參崴:街頭百態生活
    實拍俄羅斯海參崴:街頭百態生活
  • 丹麥熱門景點,引眾多中國遊客打卡,只因這裡有一座特殊的銅像
    近些年來,北歐深受中國遊客的青睞,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來北歐旅遊。丹麥是北歐五國之一,來北歐的中國遊客都會來到丹麥這個藝術氣氛濃厚的國家,在丹麥有一個近年來新晉的熱門景點,吸引了眾多中國遊客前來打卡,之所以這裡能成為熱門景點的原因是這裡有一座特殊的銅像。
  • 號稱「遠東地區的舊金山」的海參崴,原來這是一座美如天堂的城市
    海參崴這座城市叫做海參崴,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重要的城市,這裡有秀麗的海岸線,空氣清新的森林還有環境良好的海濱浴場,因此每年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這裡休閒放鬆。但如果小編告訴大家,這裡也曾經是中國版圖上的一部分呢?你會不會感到十分好奇,其實海參崴在古時候一直是我們國家的領土,但是在1860年的時候清政府籤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在我們國家划走了很大一塊地方,其中就包括海參崴,現在已經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從此海參崴就再也沒能回到祖國的懷抱。
  • 海參崴與西伯利亞大鐵路
    海參崴火車站外景海參崴有著眾多的「頭銜」,最重要的一個是俄羅斯遠東最大的港口,也是一座軍港,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是不允許普通人隨意進入的。當沙俄從清王朝手裡割佔了外東北廣袤的土地之後,最令他們興奮的就是搶佔到了海參崴這一天然良港,獲得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太平洋出海口,所以他們在協約籤訂的那一刻開始,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建設這座軍港了。真正讓海參崴地位大幅提升的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讓俄國實現了遠東地區的海陸聯動。
  • 俄羅斯紀行——海參崴的金角灣跨海大橋(組圖)
    金角灣跨海大橋是不僅僅是海參崴的一座大橋,它還是海參崴的著名景點和標誌性建築。來海參崴旅遊的遊客幾乎都有被導遊拉去參觀的經歷,聽導遊講它的種種故事。原來海參崴有五一大遊行的傳統。五一當天,數萬海參崴民眾走上街頭舉行五一大遊行。原先禁止行人通行的跨海大橋實行交通管制,禁止機動車通行,遊行隊伍沿著跨海大橋來到海參崴的市中心參加集會。我也就正是借著這個機會,走上了金角灣大橋,近距離地感受俄羅斯民眾的遊行慶祝活動。
  • 為何都是被割讓,九龍能夠收回,海參崴卻至今沒能收回?
    始中國自從步入近代以來,便經歷了一段屈辱又令後人難以忘懷的歷史,這段慘痛的歷史,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我們發奮自強。在同一個時間節點下,當西方列強正經歷著工業革命時,清政府仍然在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這種外界信息獲取的巨大差距,讓清朝變得越來越落後於西方國家,使得我們緊閉著的國門最終被西方列強的炮彈轟開,一個接一個屈辱的條約也被強迫籤下。
  • 一樣是不平等條約,香港能夠回歸,為何海參崴卻難以收回?
    這個時候我們內心依舊惴惴不安,因為海參崴並沒有回歸。被俄國侵佔的海參崴究竟為何無法收復,為何等來香港澳門回歸卻盼不來它的歸來?首先來說應該是國家的影響力很重要。英國早些年在貿易方面十分出色,一度成為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國。然而在遭受二戰的重創後,英國實力有了較大程度的削弱。
  • 一座令人魂牽夢繞的濱海城市!海參崴
    原名海參崴,清朝時為中國領土,劃為吉林將軍隸下,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俄羅斯,俄羅斯將其命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海參崴風光秀麗,是俄羅斯典型的海邊小城。
  • 你了解過海參崴的冬天嗎?
    近年來,中國「雪鄉」牡丹江市由於價格昂貴,屢屢爆出負面新聞,許多遊客都會選擇去其他地方賞雪。去海參崴觀賞雪景,對不少中國遊客來說,是一項性價比較高的選擇。海參崴對於中國遊客來說,是一個讓中國人感情複雜的地方。這裡曾經屬於中國,後被割讓給沙俄,俄方將其命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由於溫暖的氣候和特殊的地緣位置,從沙俄時代至今,俄羅斯人對海參崴一直極為重視,它們對這裡進行了嚴謹有序的城市規劃。
  • 列強割讓的澳門、香港都已回歸,為何海參崴卻始終無法收復?
    例如被俄羅斯佔領的海參崴、庫頁島,就是這樣的情況,同樣是當年強迫清朝割讓的土地,為何海參崴始終不能回到祖國懷抱呢?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墳墓,與其他廢棄的城市遺址不同,這裡的工業廢墟不是一座鄉村、幾座工廠、也不是雞片園區,而是一整座死去的城市,毫無生息,滿目瘡痍的鋼筋水泥倒塌在地,金屬材料上的油漆被風剝落。
  • 遊記| 赴海參崴旅遊的八個「沒想到」
    三、沒想到海參崴只通行俄語  英語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廣泛的語言。無論在世界上哪一個地方旅遊,幾乎都可以看到英語、使用英語,這極大地方便了遊客。  但在海參崴,無論飯店、商場、旅店或旅遊點,幾乎看不到英文標誌。到處是俄語。連商場、旅店的出口、入口、廁所,甚至計程車和警車車身,都只寫俄語。這是令我感到驚訝的地方。這裡也不使用美元或人民幣,只用盧布。
  • 綏芬河出境的人大多到俄羅斯的海參崴,192米的鷹巢山是制高點
    從中國黑龍江的邊境山城綏芬河出境的國人,大多數會集中去到的城市就是海參崴,海參崴旅行,不能錯過的一個地方就是城市最高點鷹巢山,在鷹巢山的最高的觀景臺看到海參崴的另一個地標建築金角灣斜拉橋,在許多有關城市地標的攝影作品中,都會看到這個角度的照片。
  • 海參崴,一座令人魂牽夢繞的濱海城市!
    北緯43度,東經131度,令人魂牽夢繞的俄羅斯東方小城——海參崴 海參崴,俄羅斯稱之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首府,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投訴建議。海參崴臨近俄、中、朝三國交界之處,三面臨海。地理位置優越。
  • 海參崴的雕塑與消失的中國地名
    如果不是中國人出版的地圖上保留的「海參崴」的名字,她的長長的俄文名字就會在160年的時光下,遮蓋掉海參崴的中國痕跡。俄羅斯人是非常注重歷史的民族,如今前蘇聯地區的主要城市,都遍布各種雕塑和紀念碑,就是很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