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簡牘博物館遊覽記

2020-09-03 帝夏判官

長沙簡牘博物館位於長沙天心路92號,成立於2002年,是國內首座集簡牘收藏、保護、整理、研究、和陳列展示於一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簡牘就是紙張還沒有發明之前,人們把字刻在竹子上或者木板上,便於備案。這些場景相信我們在電視古裝片裡面看到過,特別是先秦,三國時比較盛行。 因為工作的原因,每個月都要去長沙簡牘博物館,這是一座與我們心目中的博物館不同的現代型的博物館,首先它的外形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平凡的樓房,沒有特別的建築風格。

在門口取了票,然後過安檢進入到博物館的一樓,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文明之路展廳,這裡主要收藏了長沙走馬樓出土的大約14萬枚三國孫吳紀年簡牘和2萬餘枚西漢初期的紀年簡牘,另外還有青銅、漆木、書畫、等藏品分別陳列於博物館的一樓和二樓。

沿著文明之路,我們一路參觀下來,古人的智慧結晶真的令我們眼前一亮,當時的官府將重要的文件以文字的形勢刻在簡和牘上,因此在出土以後,這些文字將對這段歷史將起到錦上添花的功效,也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依據。

在這裡,我們還會詳細了解到簡牘的製作過程,原來簡牘的製作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要經歷取材,去溼,烘乾,編聯,殺青等工序以後才能使用,字數多的話還要進行排序,相對於我們現在紙張的使用確實繁瑣很多,因此,紙張的發明不得不堪稱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參觀了簡牘的製作工序以後,我們可以繼續看到書寫的工具,一般來說是用毛筆、刀、墨等用具,筆墨用來書寫,刀的功能主要是修改錯誤的文字,並非用來刻字的,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古時男子的頭髮上面都會插著一個類似於刀一樣的髮簪,相信大家都知道他的用途了吧!

文明之路的後半部分主要介紹的是已出土的先秦時期的歷史分布於全國各地的簡牘和一些國外的簡牘,在這裡,我們對全國簡牘的分布情況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我們還驚奇的發現了沿用至今的九九乘法表口訣,原來在秦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使用了,再一次令我們對古人的智慧油然起敬!

在博物館的二樓,我們看到的是瀟湘文化這一段歷史以及在湖南省境內出土的文物陳列和發掘工作介紹,陳列在展廳的青銅和陶器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了先輩們的先進技術工藝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這裡,我們可以對瀟湘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作更加全面的了解,三湘四水,湖湘文化,中華文明的進程,這些都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觀已接近尾聲,時間不長,但是我見到每一位來簡牘參觀的客人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他們說簡牘的內容非常之精彩,在增長見識的同時,對中華文明,湖湘文化都有了更加全面直觀的了解和認知!

歷史的車輪在向前轉動,還有多少簡牘常埋地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長沙簡牘博物館就像一顆啟明星,照亮了人類文明發展前進的道路!

相關焦點

  • 156方長沙八景篆刻作品在長沙簡牘博物館展出
    嶽麓印社向各景點代表贈書華聲在線12月7日訊(通訊員 胡偉)12月5日-7日,長沙八景篆刻作品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展出。由106位嶽麓印社社員歷時近半年精心創作的156方長沙八景篆刻作品展出並首發作品集。
  • 星辰文藝|蔣集政:遙想當年走馬樓——參觀長沙簡牘博物館有感
    趁周末空閒,決定再去參觀長沙簡牘博物館。 長沙簡牘博物館於2000年立項興建,2007年建成對外開放。興建長沙簡牘博物館,主要是為了保護於1996年在長沙走馬樓出土的三國簡牘。當年這批簡牘的出土發現震驚了考古界,被評為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20世紀中國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 星辰文藝 | 蔣集政:遙想當年走馬樓——參觀長沙簡牘博物館有感
    趁周末空閒,決定再去參觀長沙簡牘博物館。      長沙簡牘博物館於2000年立項興建,2007年建成對外開放。興建長沙簡牘博物館,主要是為了保護於1996年在長沙走馬樓出土的三國簡牘。當年這批簡牘的出土發現震驚了考古界,被評為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20世紀中國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這些簡牘主要是三國時期吳國所屬長沙地方紀年簡牘,因而被稱為長沙走馬樓吳簡,或稱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或長沙走馬樓簡牘。
  • 長沙簡牘博物館與湖南大學共建「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
    12月18日上午,「湖南大學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籤約揭牌儀式在長沙簡牘博物館舉行。湖南大學社科處處長侯俊軍、長沙市文旅廣電局黨組成員曹凜、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鄔文玲、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與保護中心教授李均明、嶽麓書院副院長陳仁仁、賀志軍、湖南大學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陳松長、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副館長毛志平、楊亞峰等領導,以及來自河南、山東的簡帛書法家、湖大嶽麓書院師生等嘉賓50多人出席了本次籤約揭牌儀式。
  • 長沙簡牘博物館與湖南大學共建 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呼之欲...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8日訊(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管震)今天,館校共建「湖南大學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籤約揭牌儀式在長沙簡牘博物館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鄔文玲表示,簡牘書法藝術價值巨大,從戰國古文至篆、隸、真、行、草都有墨跡存在,是研究書體演變發展、創新書法路徑的第一手材料。不少墨跡本身就是傑出的藝術作品,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是書家研習、臨摹和欣賞的重要資料。長沙簡牘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簡牘文物資源佔全國簡牘總量的近1/3。千年學府湖南大學人才薈萃。
  • 徐暢:往復長沙——「湘水流過:湖南地區出土簡牘展」觀展記
    、尤其是長沙市中心簡牘的大規模問世,希望由長沙簡牘博物館出面,策劃一次以新時期湖南地區發現簡牘為主題的展覽,與學術會議配套推出。關於湖南簡牘特展的籌備,簡牘館成立了以館長李鄂權為首的策展小組,除直接調用館藏走馬樓西漢簡、漁陽墓西漢簡、九如齋東漢簡、走馬樓三國吳簡等簡牘原件和其他文物資料外;為完整呈現湖湘地區簡帛的全貌,還與省內其他簡牘文物收藏單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裡耶秦簡博物館、湘鄉市博物館、益陽市博物館通力合作,調用了部分裡耶秦簡、五一廣場、東牌樓東漢簡、郴州蘇仙橋晉簡的原件,製作了部分益陽兔子山簡
  • 長沙日記遊學第三天,五一廣場,簡牘博物館,天心閣,嶽麓書院
    ,也是長沙歷史最悠久的區域,古長沙的城址即為今天的五一廣場及其周圍區域,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五一廣場周圍一直都是歷代古長沙的官署所在地。長沙簡牘博物館位於長沙市天心區白沙路92號,成立於2002年,是國內首座集簡牘收藏、保護、整理、研究和陳列展示於一體的現代化專題博物館。
  • 到五一廣場廟街簡牘博物館,在「網紅」城市品傳統之美
    紅網時刻 通訊員敏希 長沙報導雙節已至,張燈結彩,位於長沙核心商業區五一廣場的東漢簡牘歷史文化博物館,正是熱鬧時。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一座近200平方米的東漢簡牘歷史文化博物館在發掘簡牘文物的舊址上拔地而起,前來參觀的市民、遊客絡繹不絕。
  • 長沙原來還有這麼多博物館
    長沙的建築, 沒有北京故宮的豪邁, 少了蘇州園林的精巧別致, 但是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文化底蘊仍然值得你來長沙細細品味。 這個周末, 要不就來個博物館奇妙之旅吧! 長沙博物館新館整體建築層高5層,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展示面積9000餘平方米,庫區面積2800餘平方米,收藏各類文物近5萬件,其中商周青銅器、楚漢文物、長沙窯瓷器為國內外所矚目。
  • 周末文化之旅——看看長沙的這個世界唯一專題博物館
    ,保存在了長沙簡牘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唯一一座集簡牘收藏、保護、整理、研究和陳列展示於一體的新型現代化專題博物館。位於長沙市天心閣和白沙古井之間的長沙簡牘博物館博物館佔地面積1.2萬多平方米,一樓為3000餘平方米的保護庫房,主要用於對簡牘的脫水、保護和保存;二樓為展示廳,展示已經整理出來的簡牘和近年來在長沙附近出土的其他文物;三樓為研究中心。
  • 今年「十一」,去廟街領略東漢簡牘文化魅力
    三湘都市報記者 張浩 通訊員 王敏「除了東漢簡牘歷史文化博物館外,還將打造具有廟街文化特色的傳統戲臺文化。」近日,記者從廟街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獲悉,目前正在升級改造的廟街五一門店將在十一期間恢復營業。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長沙五一廣場相繼挖掘出兩漢時期的簡牘,其數量之巨,內容之豐富,世所罕見。廟街負責人表示,基於五一廣場獨特的區位優勢,廟街五一門店經過反覆論證,決定打造東漢名店文化、美食文化的盛況,即在美食廣場內通過打造東漢簡牘歷史文化博物館,再現當年東漢文物挖掘時的震撼場景。
  • 長沙新增兩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長沙晚報12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任波 通訊員 譚志剛)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新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其中,長沙市博物館、胡耀邦同志紀念館兩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從「朕知道了」看博物館賣萌
    該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國家鼓勵博物館挖掘藏品內涵,與文化創意、旅遊等產業相結合,開發衍生產品,增強博物館發展能力。」如今該條例施行即將滿月,省會長沙的幾家博物館在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績,又面臨哪些困難?記者就此事對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市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等進行了採訪。
  • 你想看的長沙博物館有多少個?都在這。你覺得哪個更好看?
    博物館是承載燦爛文明、歷史文化的一種載體。你知道長沙有多少個博物館嗎?長沙都有哪些博物館呢?你都去過嗎?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長沙的博物館。先看一下長沙有哪些博物館,以下這裡就有15個之多,我最喜歡的四個博物館分別是省博物館、科技館、地質博物館、隆平水稻博物館 ,排名不分先後。
  • ...來長沙這5家博物館「避暑」吧!附:疫情期間各大博物館的參觀攻略
    都能度過一個漲知識、有意義的暑期長沙能逛的博物館小編都給你整理好啦!2、長沙市博物館長沙博物館主要展出長沙歷史文化陳列,它是第一個系統展示長沙地區歷史文化的通史展覽,陳列共有四個展廳,展出文物1250餘件(套),使用各種資料圖片2400餘張。
  • 簡牘千裡寄相思
    在甘肅簡牘博物館內,一個刻有「忠」「情」二字的木製「圓蓋」引人遐想連篇。
  • 甘肅:讓千年簡牘煥發時代光彩
    新華社蘭州12月19日電(記者何問)為進一步挖掘和弘揚傳統歷史文化,近年來甘肅省加強簡牘保護研究和展示利用。在紙張面世之前,中國人利用竹簡與木牘作為書寫載體,這兩種材料合稱為「簡牘」。「甘肅簡牘博物館目前集中保存了4萬多枚從秦漢到西晉時期的簡牘和1萬餘件相伴出土的文物。」甘肅簡牘博物館整理研究部主任肖從禮介紹,近年來該館將簡牘整理釋讀與數位化手段相結合,加強文物保護研究。肖從禮說,截至目前,該館已基本完成館藏簡牘文物中1679件國家一級文物的高清影像採集工作。
  • 來長沙這5家博物館「避暑」吧!附:疫情期間各大博物館的參觀攻略
    >都能度過一個漲知識、有意義的暑期長沙能逛的博物館小編都給你整理好啦!2、長沙市博物館長沙博物館主要展出長沙歷史文化陳列,它是第一個系統展示長沙地區歷史文化的通史展覽,陳列共有四個展廳,展出文物1250餘件(套),使用各種資料圖片2400餘張。
  • 記長沙旅遊簡單體驗
    長沙是一座有趣的城市,當我們在假期充足的情況可以選擇到長沙體驗一下長沙風情!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一 出行 我們首先提前下載好長沙地鐵app公交地鐵都可以用這個軟體出行。●三 (1)遊玩 住行問題解決了,就是去哪玩了的問題了,長沙盛行夜生活和酒吧文化,有興趣的的可以在晚上在商圈溜達,這裡不僅有各種小吃,還有酒吧。當然不太推薦買小吃,價格較貴。至於酒吧消費都高一點看個人選擇體驗與不體驗。
  • 長沙文旅攻略:帶你看遍一座古韻悠長的長沙!
    長沙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這裡不僅是湖湘文化的發源地,更是一座「革命搖籃」。作為繁華的歷史文化名城,來長沙的朋友們又怎麼能錯過這裡的各種歷史古蹟、文化遺址呢? 在此為大家精心準備了長沙文旅篇攻略,帶你領略一座古韻悠長的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