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邱吉爾贏得了二戰,自己卻輸了?

2020-12-15 歷史雜談驛站

雖然在二戰期間,英國的實力、影響、貢獻都遠遠不如蘇聯和美國。但是在二戰沒有結束前,新的國際秩序沒有確立前,英國至少還是名義上的老大。英國在全球還是有廣袤的殖民地的,而且影響力還是很大。

而邱吉爾被認為是納粹德國入侵威脅下英國的「救星」,他絕不屈服的政策讓英國堅持到了戰爭勝利。但另外一方面,很多人也認為和史達林,羅斯福相比,邱吉爾的奉獻有時被過分抬高了!如果沒有他,英國依然能堅持到戰爭勝利那一刻。

而作為當時的英國首相,他很多做法確實不地道:

亞洲綏靖政策

首先邱吉爾在亞洲戰場實行綏靖政策,歷史書上的綏靖政策是英國的張伯倫實行的,邱吉爾上臺之後改變了,不過這是指歐洲。邱吉爾在亞洲依然是綏靖政策,當全世界人民都支持我們抗擊日本侵略時,邱吉爾對中國卻非常不屑一顧。

因為邱吉爾的骨子裡認為這不是真麼大事,是一個發達的國家徵服一個落後的國家。大英帝國當年都是這樣做的。甚至怕惹火上身,緊接著關閉了滇緬公路。這個可以說對中國的抗戰傷害非常大!也就是因為滇緬公路的關閉,後來才開闢了著名的駝峰航線。

後來日本人侵略東南亞的時候,英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丟了,而且大英帝國的明珠印度也危險了。所以英國才不得不重新開通滇緬公路。之後和英國的配合時,英國人是一直都不正眼看我們的,好多情報一直不願意共享的。

在開羅會議上,中美英三國主要是討論日本法西斯的問題,但是當羅斯福說要中國來的時候,邱吉爾直接不願意參加,要不是最後美國據理力爭,英國需要美國的支持,邱吉爾也不可能過來一起開會的。

在討論戰後問題關於在華的租借和殖民地問題時,美國都同意放棄所有的不平等條約。邱吉爾是死活不願意放棄全部。只願意放棄其他不平等條約,還有租借的問題。當時英國放棄的租借地沒有一個是在英國手裡的,放棄不放棄都不是你說的算。對於很多問題,邱吉爾就一直說沒得談,邱吉爾也不願意談。

和蘇聯討論瓜分歐洲

在歐洲,英國傳統上在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很大的影響力。不過二戰末期,蘇聯開始進入中歐和西歐,英國首相邱吉爾坐不下去了。於是在1944年10月份,邱吉爾坐飛機到了莫斯科,開始和史達林談判。

不過,邱吉爾這一次的談判並不是蘇聯要求的,而是自己去的,因為蘇聯已經進入巴爾幹半島了。要知道這個地方,近代以來就是英國的勢力範圍。邱吉爾建議蘇聯在羅馬尼亞佔90%,在保加利亞佔75%;英國在希臘佔90%;英蘇在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各佔50%。

之後邱吉爾把數據寫在紙條上給史達林看,史達林看完之後,邱吉爾建議說燒掉。要知道,這可是對整個歐洲進行瓜分,真的是霸權行為。之後經過調整,蘇聯在保加利亞和匈牙利佔80%。其實,這些數據的意義就是討論二戰後這些國家是跟著英國還是跟著蘇聯?但最後的結果是,上面的那些國家都是跟著蘇聯的。

鐵血戰爭觀不為英國人接受

邱吉爾在二戰中,其政治軍事方面的確是一個十分有才華的人。可是在治理國家這一方面,顯得有些太過於鐵血。邱吉爾的競選口號是:一場巨大而恐怖的戰爭正在前方等待著我們!戰爭面前,對於領導人來說需要的是膽識和高瞻遠矚的魄力!並且戰後還需要懂得經濟,懂得民生。

在二戰英國最危難時刻,他的理念馬上能被英國人接受。但戰爭結束後,他再談戰爭就顯得過於鐵血了!他的競爭對手艾德禮卻將自己的競選目標對準了振興國民經濟,解決民生這一塊,這導致邱吉爾在競選中落選,顯然艾德禮的做法更符合民眾口味。

邱吉爾的戰爭觀,讓民眾接受不了,假如邱吉爾再次當選了首相,只會讓當時的英國雪上加霜。戰爭結束後,最重要的是如果快速地將國家復甦起來,而不是繼續加強軍事戰略。畢竟民眾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就拿個方面來說,邱吉爾在競選一開始就已經輸了。所以說,有些地方不地道的邱吉爾,贏了戰爭卻輸了大選,也是情理之中!

相關焦點

  • 二戰堅決抵抗的邱吉爾是不是輸了帝國,嬴了二戰?英國值得嗎?
    在邱吉爾極其堅定的抵抗政策之下,英國最終取得了二戰的勝利,但是,二戰勝利之後的英國不但沒有保留日不落帝國的桂冠,反而迎來了殖民體系的崩潰。邱吉爾那麼,二戰時期邱吉爾領導的英國算不算贏了戰爭卻輸了世界呢?或者說,邱吉爾帶領英國如此堅定地抵抗納粹德國的入侵是否值得?英國的選擇是不是虧本了?
  • 二戰勝利之後,邱吉爾說的一番話,讓億萬國人格外憤怒
    但是全世界人民贏得戰爭的勝利後,邱吉爾當得知羅斯福把中國列為四大戰勝國之一的時候,他質問羅斯福是不是發燒把腦子燒壞了,他怎麼沒說是蘇聯啊?對於,這個 邱吉爾就抱怨說:「美國人不應把中國看作幾乎同大英帝國相等的參戰大國,並且帶著偏愛把中國軍隊同俄國軍隊相提並論。」,並刻薄地說:「把中國作為世界四強之一是場絕對的滑稽劇。」
  • 二戰,為什麼說幾架迷航的德軍飛機給邱吉爾帶去了最大的希望
    二戰伊始,在法國投降後,德軍在西面的目標就只剩下一個孤懸海外的英倫三島,當時德軍制訂的是「海獅計劃」,即通過空軍的輪番進攻,將英國的空軍部隊消滅在本土,以為渡海作戰贏得制空權。德軍BF-109戰機英國人方面也的確期待德國對倫敦的轟炸,英國空軍雖然飛機生產不斷上升,但飛行員已經精疲力竭,邱吉爾渴望英國空軍能夠獲得喘氣的時間,所以他渴望轟炸但又不願意轟炸,所以當德國偏離航向的轟炸機在倫敦投下炸彈的時候
  • 史達林、邱吉爾、羅斯福二戰三巨頭是咋死的?
    曾經叱吒風雲、扭轉乾坤的前蘇聯總統史達林、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美國前總統羅斯福被世人稱作「二戰三巨頭」。這三位領袖人物沒有死在戰場上,卻被同一種疾病奪走性命,這就是腦出血!(史料認為史達林死因有爭議,但官方公布的消息是腦出血,本文對此不做探討)。
  • 邱吉爾帶領英國打贏了二戰,為何卻被民眾趕下了臺?
    文/寂寞的紅酒邱吉爾是二戰時期的英國首相,是英國政壇上的鐵腕人物。1940年5月,邱吉爾接替推行綏靖政策的張伯倫領導英國對抗德意日法西斯。在邱吉爾的帶領下,英國浴血奮戰五年,終於打贏了二戰。但在1945年7月,二戰還沒有完全結束,邱吉爾卻被英國民眾趕下了臺,可以說英國人對他毫無留戀。邱吉爾帶領英國人打贏了二戰,那麼為何卻被趕下了臺?第一,邱吉爾是英國著名的鷹派人物,以強硬著稱,他主張和德意日法西斯打到底。在他的帶領下,英國人真和德國及義大利、日本死磕了五年。雖然他帶領英國打贏了戰爭,但把英國家底打空了,把大英帝國打崩盤了,讓英國從世界霸主滑落成美國的跟屁蟲。
  • 《至暗時刻》演「活」了邱吉爾,推薦60部戰爭電影勾勒二戰全貌
    邱吉爾是一位偉人,他最被推崇的成就是領導英國人民抗擊希特勒領導的德國法西斯,他帶領英國取得了二戰的勝利,他與英國人民一起走過來二戰那段「至暗時刻」。但這實際上不是一部戰爭大片,而是一部以二戰為背景的傳記片,重點還是邱吉爾。英國演員加裡·奧德曼飾演邱吉爾一角,這個演員也是妥妥的實力派,之前在《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飾演的反派警官令人不寒而慄,是個經典的壞角色。後來還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中飾演小天狼星而被更多人注意。
  • 28天淪陷的波蘭,這項技術領先英國10年,幫助邱吉爾贏得空戰勝利
    大多數人都認為雷達在這場空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密碼才是英國贏得這場勝利的關鍵因素。許多軍事愛好者對於若隱若現的「超級機密」有著極大的興趣,但一直得不到官方的認可,直到2015年才真相大白。
  • 邱吉爾:寫作是主業 首相是副業
    [摘要]1953年,邱吉爾以二戰回憶錄《不需要的戰爭》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寫過26部專著。他說自己來生最願意做的事,是與王爾德對話。騰訊文化 張璐詩 發自倫敦「許多人知道,邱吉爾在二戰後發表的作品,另有人執筆。事實上,他的馬爾堡公爵傳記也有助手協助。」克拉克還指出,寫書期間,邱吉爾通常用聽寫的方式,讓秘書們將他的口頭表達記下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邱吉爾的每一本書都是長篇大論——他「沒有時間減短書的篇幅」。在1929年到1937年間,邱吉爾的年均收入為12883英鎊,比一個高收入的專業人士高10到12倍。
  • 什麼時候英國意識到,自己不再是跟美蘇平級的玩家?|邱吉爾|愛爾蘭...
    邱吉爾再次回憶當時的情景時,不無感慨地說道:我的一邊坐著的是巨大的北極熊,另一邊坐著的是強壯的北美野牛,中間則是我這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戲謔的說辭同時透露著一個無奈的事實,英國已然交出世界霸權,在新興的美蘇面前,英國已經不再保有同前者平起平坐的實力。回想起日不落帝國的榮光,誰又能想得到英國的霸權會快速隕落呢?
  •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酒畫拍出百萬英鎊,一生不羈放縱愛飲酒
    我可以一語以答之:勝利,不惜代價贏得勝利,不懼任何可怕局面贏得勝利,無論前路何其漫長艱險也要贏得勝利,因為,不贏得勝利,則無任何存續之機……」「你們應裝備起來,做勇敢的士兵,應準備妥當,明早向那些前來攻擊我們、毀滅我們和聖所的異民作戰,因為我們在陣上,寧願死也不願看見我們的民族與聖所遭遇不幸……」「我們將在法國戰鬥;我們將在任何海域戰鬥
  • 浴血奮戰贏得戰爭,卻成為二戰最大輸家
    只看最終結果,毫無疑問,美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最後贏家,依靠為各參戰國銷售軍火發家致富,成為最富有的國家,其他戰勝國,都或多或少受到重創,我國自然不用多說,受到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給原本就不富裕的我國雪上加霜,蘇聯也一樣,為了對抗法西斯,與德國日本展開激烈交戰,最終險勝,讓蘇聯經濟倒退幾十年,而英國是所有二戰參戰國中,最大的輸家。
  • 二戰邱吉爾NA75坦克,安裝回收M4謝爾曼的主炮,效果還不錯
    邱吉爾步兵坦克作為二戰英國的主力坦克型號,它從1941年服役開始就一直堅持到二戰結束,它各系列型號加在一起總產量超過5600輛,不過在這些坦克中,大約有120輛與其他型號不同,它們並非原廠生產,而是在前線接受了改裝的坦克,它們就是邱吉爾Mk IV NA 75。
  • 邱吉爾的地中海戰略,羅斯福為什麼不同意?
    所以,邱吉爾肯定能豁得出軍隊,因為盟軍死五個、自己才死一個。但羅斯福肯定不幹,這麼打就是美國人流血、英國人得利。傻子也不能答應。1943年8月,魁北克會議,圍繞第二戰場是在哪開闢的問題,羅斯福和邱吉爾就吵破了腦袋。1944年6月,諾曼第登陸成功,第二戰場已經在西歐開闢了。但是,1944年9月,魁北克會議,邱吉爾再次提出英國方案,死盯巴爾幹不放。無奈胳膊擰不過大腿,羅斯福就是不同意。
  • 電影鑑賞:《至暗時刻》英國的至暗時刻,邱吉爾一生的閃光時刻
    在二戰前夕,邱吉爾提出有爭議的政見而在國內樹敵頗多,經歷了跌宕起伏的議會生涯,卻又在腹背受敵期間臨危受命。1939年夏天,邱吉爾在報紙的評論文章中寫道:「德國代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邪教組織』。」百姓們似乎蠻喜歡聽到這種言論的。而德國對波蘭的入侵,剛好印證了邱吉爾的預測。
  • 英國和蘇聯有何仇怨,為何邱吉爾一直慫恿美國打蘇聯
    打了數年終於贏得勝利的美蘇英終於長出一口氣,心中的石頭算是落了地,期待已久的人們總算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不過,就在歐洲戰事即將結束的時候,英國人卻跳了出來。英國首相邱吉爾聯合巴頓等美軍高級將領,強烈要求對蘇聯採取強硬措施,英國人甚至制定了代號為「不可思議」閃電戰的對蘇作戰計劃。按照英國人制定的計劃,美英將於7月1日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不過這項計劃遭到了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拒絕,美國人拒絕發動對蘇聯的戰爭。
  • 邱吉爾的黑狗為什麼風靡全球?它揭示了抑鬱症患者可能都是天才
    邱吉爾是個偉人,他兩次出任英國首相,是英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史學家,畫家,作家,演說家,等等,他率領英國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他非常善於演講,應用豐富的語言和手段,能極大鼓舞人心,振奮士氣的作用。他也一直被英國人愛戴,受人推崇。
  • 二戰後期搶奪利益,可為什麼雅爾達會議,最大的贏家是蘇聯?
    從二戰後期戰略反攻開始,英美蘇三巨頭就頻繁的互動,除了商討對法西斯的作戰外,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劃分戰後利益。1945年2月4日至11日,雅爾達會議在蘇聯克裡米亞半島的雅爾達召開。可以說從二戰後期開始,各國開始搶奪利益,可為什麼雅爾達會議,最大的贏家是蘇聯?從時間上可以看出,德國早已沒有任何威脅,投降只是時間問題了。蘇聯紅軍早已走出國境開始向德國本土進發,英美聯軍也開闢了第二戰場。納粹德國崩潰在即,反法西斯盟國在歐洲戰場的勝利指日可待。
  • 邱吉爾的秘密戰爭實驗室都有啥?
    這個實驗室名為「國防部1號實驗室」,成立於1939年,由時任首相邱吉爾一手操辦,也被形象地稱之為「邱吉爾的玩具店」。邱吉爾深信科學技術能夠在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他鼓勵科學家大膽設想和嘗試,哪怕是一些聽起來荒謬可笑的想法。從冰航母到吸附式水雷,再從步兵反坦克炮到潘加朱姆火箭車,「邱吉爾的玩具店」設計了一系列讓人聯想到科幻片的新式武器。
  • 邱吉爾競選首相失敗,伊莉莎白二世封他為倫頓公爵,他為何拒絕?
    邱吉爾競選首相失敗,伊莉莎白二世封他為倫頓公爵,他為何拒絕? 邱吉爾這個人可是說英國的民眾是非常崇拜他的,他擔任過兩次英國的首相,他也是最著名鐵幕演說的演講人,同時他又文武雙全,他畢業於軍事學校,擔任過戰地記者,尤其是在二戰時期他的貢獻非常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 英國的鐵血首相邱吉爾,在大戰裡卻把自家的將軍坑了好幾次
    韋維爾自己的王牌第7裝甲師也去了後方休整,至於本該補充給他們的坦克也邱吉爾送去了希臘。而邱吉爾補充給韋維爾的部隊都是些二流部隊,比如說澳大利亞第9師和英印第4師,前者都是新兵蛋子組成,後者乾脆大半都是印度人,這倆部隊不給韋維爾添亂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