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戰略加持
老城區再造新優勢
青島「因港而生、向海而興」
國際郵輪母港區位於主城核心位置
是這座城市建設的原點
港區共佔地4.2平方公裡,擁有9公裡優質海岸線和無可比擬的港、海、灣、城資源。去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相繼賦予青島建設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實驗區青島片區等國之重任,要求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還要求青島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港口門戶城市的優勢。在這幅宏偉藍圖的規劃下,青島站在了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因此,國際郵輪母港區的更新改造對青島城市發展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郵輪母港區擁有大量的歷史建築和工業遺存,周邊還有28平方公裡的歷史風貌保護區,13片歷史文化街區,我們將結合城市品質改善提升、國際時尚城建設等攻勢,統籌推進郵輪母港區建設與中山路等老城區的更新改造,引爆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構建地下、地面、高架立體交通體系,縫合新好城區,突出青島特色,傳承文化精神,完善提升酒店餐飲、文化娛樂休閒等服務設施,配套建設一批青年公寓、活力社區,一體打造年輕人嚮往的創業工作的生活環境,讓百年老港區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王振東介紹。
全面轉型升級
老港區賦予新內涵
一百年前
郵輪母港區是青島的起點
一百年後
這裡成為青島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
承擔著青島下一個
百年發展歷史重任的郵輪母港區
未來將是怎樣的景象?
滕軍紅介紹,目前已經形成總體方案,建築面積大概是540萬平方米,商業辦公300萬平方米、配套居住設施91萬平方米,保留港區內現有鐵路專用線、碼頭岸線、驗潮站、膠澳海關等工業、歷史文化遺存,開發利用筒倉、倉庫等工業倉儲建築,在留下歷史記憶的同時賦予新的內涵和功能。「根據總體規劃,我們把郵輪母港區劃分為樂海坊、探海坊、尚海坊、通海坊、居海坊等五大片區,計劃按照近、中、遠期進行更新改造,逐步完成大港港區全面轉型升級。」 滕軍紅說。
國際郵輪母港區與周邊的館陶路、中山路為代表的歷史老城區是血脈相連的。「通過街區的更新改造,已經引進了一批大型創投風投機構,還根據一些新金融產業項目的實際需要,把青島第一糧庫改造成新金融產業園,企業對我們的這些投入是很認可的,我們爭取共同將這裡打造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示範區。」 滕軍紅介紹說,現在進行郵輪母港區的更新改造,就是要通過港口功能的提升帶動整個老城區進行新一輪的航運、貿易、金融的再融合。
港產城融合發展
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
老港區的轉型對一個城市來說
不單是一次簡單的產業提升
更是整個城市實現全面升級的重大機遇
站在發展新風口
青島正充分挖掘港口經濟內涵
發起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
國際郵輪母港區正是建設
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點
「在招商工作上,我們正致力於打造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政務服務環境。在國際化方面,將開發更多類似於今天全球創投風投大會的國際化IP,通過打造國際合作交流新平臺,整合全球核心產業資源與商機,讓青島與世界實現更加深入的融合與發展;在專業化方面,我們對標全球領先的新加坡經發局(EDB)和愛爾蘭投資發展署『專業合作夥伴』兩種模式,以產業的招商和運營為核心,分別組建以行業為導向的服務團隊,實現對企業從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服務覆蓋;在市場化方面,我們通過建立『城市合伙人』機制,藉助洪泰基金、春光裡、啟迪、深圳工業設計行業協會等國內外頭部企業在專業領域的豐富資源,開展鏈條招商、以商招商,吸引更多有垂直和協作關係的企業落戶,推動產業集群式發展。同步瞄準航運、貿易、金融等領域,加強與谷川聯行、戴德梁行等國內外知名招商中介機構合作,設置招商績效獎懲機制,充分調動中介機構參與「雙招雙引」工作的積極性,激活各機構在產業領域的紐帶作用,實現招商資源和產業項目的靈活匹配。」劉大川介紹說。
招商工作同時需要政策支持。為了讓利好政策落地生根,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市北區搭建了「國際郵輪母港區全球招商雲平臺」,不僅集成了市區兩級的惠企政策、服務資源,更為企業提供了需求信息的自主申報服務,「企業線上吹哨,政府線下報導」,打通了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渠道,最大限度實現了主動招商、靠前服務。「我們將秉持港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一體推進產業導入和區域規劃建設,向企業開放所有的應用場景,積極開展創業培訓,強化創投風投等金融支持,推動新技術加快集聚,與各類應用場景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發展,實現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的四鏈合一,助力青島建設中國人工智慧應用與服務產業高地,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劉大川說。
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
投資國際郵輪母港區就是
投資青島未來百年發展的新機遇
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更新改造的
大幕已經拉開
全球招商已經啟動
到青島投資創業正當其時~
期待,與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