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公共法律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獲得感

2020-12-24 四川新聞網

都江堰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8日訊(記者 何佳欣 胡旭陽)12月18日,都江堰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產業功能區分中心正式掛牌並實質化運營。

記者從都江堰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公共法律服務分中心的掛牌和實質化運營是都江堰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實體平臺的進一步拓展。

家門口就可以享受法律服務

「之前聽說辦理法律援助要到市裡去,距離太遠,對我們很不方便。沒想到現在直接在社區裡就辦完了……」記者在笆橋社區的法律服務工作室看到正在辦理法律援助的羅大爺。

據了解,社區法律服務工作室(社區法律之家)實際上是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之一。這些實體平臺有哪些,是怎樣運營的?

記者了解到,都江堰市已於2019年建成了包括1個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1個鎮(街道)法律服務工作站,166個社區法律服務工作室(社區法律之家)的「中心——站——工作室」三級實體平臺。2020年,在三級實體平臺的基礎上,不斷細化領域,打破系行政區劃和部門限制,加快線下布點,為人民群眾提供儘可能多的下線埠。一方面,在現有的三級平臺中,增設企業法律援助「綠色通道」窗口,在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立「民營企業服務窗口」「外來企業服務窗口」,增強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力度。另一方面,在三大產業功能區分別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分中心,提供「6+2」的服務項目全方位滿足企業法律需求;同時在全市11個律師事務所設立「訴訟服務點」,進一步拓展了線下法律服務平臺。

在運行服務方面,三級平臺均選派了律師等專業人士定期坐班,為群眾、為企業提供面對面服務,2020年完成了166個社區新一輪法律顧問的選派;成立了都江堰市企業法律服務專家聯盟,調整優化了11個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人員,切實有效的保障了平臺的運營和功能的發揮。

建立行而有效的線上法律服務平臺

「這個平臺既方便了人民群眾,也方便了我們服務人員,只要群眾有需要,他可以隨時在線找我,我會在最短時間內為他們提供意見建議……」在發布會現場,一位被派駐社區的律師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微信小程序。

「這個小程序是都江堰市智慧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於11月6日正式上線,它提供了線上諮詢、業務辦理和在線查詢等功能,只要群眾掃一掃打開它就可以向自己的社區律師諮詢或者尋找幫助,進一步方便了人民群眾。目前用戶數已突破8萬人,7000餘人次已通過這一平臺獲得專業法律服務。」都江堰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科負責人介紹道。

為了進一步方便群眾,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高質量法律服務,都江堰市司法局採取了多種措施,建立起行而有效的線上法律服務平臺。

主動進入群眾的「生活圈、朋友圈」:做優微信、微博宣傳品牌,普法信息閱讀量每年可達9500餘萬,「律金剛」公益法律服務APP,全方面建立掌上法律服務即時響應平臺;律師、工作人員主動進入居民微信群870餘個,覆蓋8.4萬人次,在微信群即可實現線上法律諮詢即時響應和宣傳服務。

熱線電話實現法律服務「零距離」:開設12348法律服務熱線,群眾遇到法律問題可以24小時撥打。在工作時間,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安排專業人員接聽解答來電,對於需要聯動的法律問題,按照工作室分流處理、實體站點跟進受理、社區法律顧問落地辦理、具體實施的指揮聯動模式,真正實現「一個熱線辦成一件事,得到一個滿意解答」。

整合各類資源,著力提升服務質量

「您好,這裡是都江堰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前期您申請了一項法律服務,現在對您做一個回訪,可以嗎?」根據都江堰市法律援助中心負責人介紹,工作人員陪同記者做了一起法律服務回訪,得到的回答是,「服務質量很好,我很滿意。」

「開展法律服務滿意度回訪,已經常態化了。從法律援助到人民調解、法治宣傳、公證、法律諮詢等,人民群眾的滿意度越來越高。」發言人向記者介紹道。

2020年以來,都江堰市進一步整合各類資源,著力提升服務質量,充分實現了讓人民群眾享受法律服務更便捷、更滿意。法治宣傳方面,夯實民法典專題學習宣傳基礎,以「12+4+N」形式開展憲法宣傳周宣傳等系列活動,線下開展普法宣傳2100場次,「法治都江堰」微信、「都江堰司法」微博發布信息近萬條,閱讀量超9500萬次。在法律援助方面,打通法律援助線上接件服務渠道,通過擴大法律援助範圍,降低經濟困難標準,讓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的困難群眾,今年以來辦結法律援助各類案件711件;解答來訪來電群眾法律諮詢、代擬法律文書4289人次。在人民調解方面,統籌整合各類解紛資源,實現群眾「最多跑一地」,全年各級調解組織共成功調解糾紛2145件,成功率99%。在公證服務方面:持續深化減「證」便民,縮短辦證時限,優化流程、實現公證辦理「最多跑一次」。今年以來累計辦理各類公證2955件,解答法律諮詢18000人次;提供上門服務380人次,減免公證收費10.5萬元,有效保障了民生。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按照中央、省、成都市的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群眾對法治的需求為著眼點,加大線上線下平臺建設,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高質量和更高水平的公共法律服務。」都江堰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圖片由都江堰市委宣傳部提供)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山亭區城頭鎮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近距離為群眾提供公共法律服務
    山亭區城頭鎮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近距離為群眾提供公共法律服務 2019-11-29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把公共法律服務產品送到群眾手上
    作為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主管部門,海南省司法廳針對全省公共法律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結合「省管市縣」的特點和優勢,著力探索「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海南模式」,將公共法律服務產品送到群眾手上,為海南自貿港建設保駕護航。
  • 博樂市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自助終端機投入使用
    12月8日,在博樂市行政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終端機前,工作人員曹琴正在指導市民孫金龍操作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自助終端機,不到一分鐘,孫金龍便通過手機免費下載了所需的法律文書模板。
  •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觀點)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觀點) 2020年12月07日 08:53: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既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也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入冬後天氣漸冷
  • 著力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新需求
    深入分析新時代人民群眾新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新動態,對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現代化建設持續深入推進,我國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深刻變革,人民群眾新需求不斷湧現且日趨多樣化。一是因社會結構變革而產生的新需求,如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養老需要和生育服務需要,快速城鎮化帶來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就業需要等。
  • 「三化」建設擦窗口,「三心」服務樹形象!黔江區推進公共法律服務...
    2019年以來,黔江區持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規範化建設,將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作為區級示範陣地打造。該中心整合了法治宣傳、法律援助、律師、公證、人民調解、行政複議、司法鑑定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集中受理和解決社會公眾需求的法律服務事項,通過「三化」「三心」打造面向社會提供綜合性、專業性的一站式法律服務平臺。——優化硬體布局,推動功能集約化。
  • 山丹縣東樂鎮全方位為群眾提供高品質公共法律服務
    東樂鎮全方位為群眾提供高品質公共法律服務每日甘肅網9月8日訊據張掖日報山丹報導 今年,山丹縣東樂鎮秉承法律便民「大服務」理念,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創新法律服務模式,以實體建設為基礎、數字科技為支持、群眾需求為導向,切實發揮好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便民服務作用,全力打造高品質、智能化、集約專業的公共法律服務「東樂樣板」。
  • 全市三級公共法律服務 平臺建成率達100%
    (原標題:全市三級公共法律服務 平臺建成率達100%) 本報訊(
  • 沙頭角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為群眾維權撐起保護傘
    (2021年1月13日)「要不是法律援助的傾力相助,事情不會這麼快解決,我們也沒法拿到賠償款。」近日,在沙頭角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當事人羅某和兒子吳某為沙頭角街道駐鹽田交警大隊調解室送來了一面錦旗。
  • 市北區遼源路街道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國山東網1月28日訊 一年一度新春佳節,為了讓轄區人民過上一個平安、喜慶、祥和的春節,遼源路街道組織開展節前環境衛生集中大掃除活動,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共同參加義務勞動,確保春節期間乾淨整潔的市容環境。
  • 銀州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便民服務暖人心
    銀州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便民服務暖人心 銀州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是集公證服務、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法律諮詢等多項法律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性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內設法律公證、社區矯正、法律援助等部門,為群眾提供高效優質的法律服務
  • 玉門文旅:創新服務方式 滿足群眾公共文化需求
    玉門文旅:創新服務方式 滿足群眾公共文化需求 2020-12-16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辦事 辦好事 蘭州市紅古區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建成
    同一天,也是紅古區司法局組織舉辦的第二屆「司法行政開放日」,部分人民陪審員、監督員代表以及「兩代表一委員」和群眾代表一同走進新建成的紅古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共同參加了揭牌儀式,參觀了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有效提高了司法行政機關公共法律服務能力水平,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認可和滿意度。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 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杭州日報
    圓滿完成服務保障G20峰會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之一,就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使籌辦峰會的過程成為更好地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的過程,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的自豪感、成就感、獲得感。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黨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 鳳陽「大數據」精準提供公共法律服務
    今年以來,鳳陽縣注重運用「大數據」精準對接新常態下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適銷對路」的公共法律服務。定期採集信息。該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堅持每季度對全縣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律師、公證、人民調解、司法鑑定等公共法律服務信息進行一次系統搜集、梳理和匯總,以便及時、全面、準確掌握社會需求變化動態,為實施更加科學、更切實際的公共法律服務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專業分析研判。
  •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觀點)——認識和把握新...
    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也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肥西官亭:公共法律服務在「四能」中接地氣
    為全面提升鄉村法治治理能力,肥西縣官亭鎮公共法律服務所多方整合有效資源,開通並覆蓋全鎮各村(社區)的公共法律服務微信群,在「掃碼能得到,掌中能看清,撥打能聽解,視頻能觸摸」中找立點。掃碼能得到。
  • 打造一個充滿獲得感、幸福感的公共空間
    原標題:打造一個充滿獲得感、幸福感的公共空間和美社區委託社會力量為社區居民打造專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燈光球場成了下澗槽社區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陣地11月29日,成都電子技大學沙河校區內,一片銀杏樹葉緩緩落進了西安遊客劉光年的鏡頭裡
  • 我市公共法律服務「雙十優」出爐
    惠州日報訊 (記者徐煥棠 通訊員餘雨植)近日記者從市司法局獲悉,我市2018~2019年「十大優秀公共法律服務產品」和「十位優秀公共法律服務人物」評選結果日前出爐,「惠州e普法」微信公眾號、「江迪彪勞模創新工作室」、「公證業務遠程受理系統」等獲評「十大優秀公共法律服務產品」
  • 公共文化服務 | 「走基層」文化旅遊活動進林盤、進軍營
    、進綠道、進社區、進軍營、進學校、進農家樂活動分別走進我市灌區映像林盤景區、空軍都江堰特勤療養中心和惠民社區。活動走進惠民社區演出內容圍繞時代主旋律,緊貼人民群眾生活近年來,市文體旅局有效對接群眾公共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