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改革影響多大?信保業務巨虧?壽險代理人流失?中國人保業績會...

2020-12-19 界面新聞

記者 |鄒璐徽 張藝璇(實習)

10月29日,中國人保就日前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召開業績會。對於車險改革、信保業務、惠民保業務、壽險代理人流失等市場熱門關切問題,公司管理層在業績會上一一回應。

業績會伊始,中國人保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李祝用簡要介紹了三季度經營情況:人保集團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為187.36億元,同比減少12.3%;原保險保費收入是3442億元,同比增長3.7%。公司每股收益為0.42元,前三季度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9.8%。

受新冠疫情影響,融資類信用保證保險的賠付率同比上升影響,中國人保綜合成本率為98.4%,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

車均保費整體下降23%,中小險企掀價格戰

當前,備受關注的車險綜合改革自9月中旬落地以來,已施行月餘,車險綜合改革將對作為財險行業龍頭的人保財險產生什麼影響?人保管理層在業績會上也做出回應。

人保財險副總裁邵立卓表示,從9月19號車險綜合改革以來,公司車險經營基本穩定。其中,車均保費出現比較明顯下降,整體下降了23%左右。

但他也透露,該下降幅度小於行業車均保費下降幅度。他指出,今年1~9月份公司車險的綜合成本率是96.4%;由於車險改革帶來費用率提升,單月保單年度綜合成本率出現了小幅上升,但仍然控制在97%以下。

對於車險綜合改革之後的整體車險市場,邵立卓坦言,市場情況與原始判斷有一些出入,但是也在意料之中。「我們原來判斷費改之後費用空間壓縮,展現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但是從一個月的情況來看,中小主體的增速還是比較快,理由是中小險企在綜合改革初期投入較大,價格降得比較狠。」但他也指出,與此同時,中小險企車險的綜合成本率超過了100%。

「中小主體這種初期搶佔業務的方式,我認為是不具有可持性的。從廣西、陝西試點的情況來看,也是這麼一個情況:初期價格戰,最後都受不了虧損,然後再提升保費,走上一個比較合理的階段」。邵立卓表示,人保財險將通過做好服務、提升管理能力、降低成本等來擴大市場份額,彌補改革對盈利造成的影響。總體來講,公司很有信心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收縮融資信保業務,但不放棄

前三季度,人保財險的信用保證險保費收入為52.03億元,同比下降71.2%,淨利潤虧損37個億。

在業績發布會上,人保財險副總裁沈東也對前三季度52億信保業務保費收入做了進一步闡述。他指出,虧損部分主要為融資類信保業務,虧損38億;非融資類的信保業務尚有盈利。

據沈東介紹,今年人保就融資類信保業務在「減存量、控增量」上做了大量工作。年初以來關停了部分高虧項目和高虧區域,甚至關掉了非高虧損的部分業務板塊。

但沈東也表示,出於以下幾方面的考慮,並沒有計劃把整個產品線都關閉。首先,融資性信保業務這兩年的虧損集中在一些局部的項目和局部的區域,部分機構和業務仍保持盈利;其次,這些業務的存量期限還有2至3年才結束,經營方面有一定長尾效應,需要機構隊伍進行催收、追償和監控工作。

最後,雖然今年中國財險市場的融資類信保業務出現了將近100億的虧損,但整體來看,一些融資的信保業務處於增長態勢。沈東說,「長期來看,我們還是要做融資性信保業務」。

他指出,當前新業務重點放在了存量風險的出清和控制,排付以及催收追償上,「今年總體來看,要實現扭虧減虧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從下半年和第四季度的趨勢來看,我們有信心,下半年的虧損幅度應該是比上半年要縮短。」

代理人規模人力下降:流出5萬人,增員率下降3%

當前受疫情影響,以個人代理人為主的壽險行業受影響嚴重,人保也不例外。

人保三季報顯示,人保壽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 821.17 億元,同比下降 5.3%。其中人保壽險長險首年累計保費下滑幅度最為明顯,實現377.01億元,同比下降17.2%。

人保壽險副總裁李學軍坦誠,當前人保在第三季度的規模人力出現了下降,「一方面大量在清理,另外一方面優增有所收窄。」他指出,就淨流出而言,中國人保從6月底的51萬人大概下降到46萬人,有效人力的增幅也在下降,不過還是有10%左右的增長;就流入而言,增員率由過去的8%以上基本上已經降到了5%左右。

據李學軍介紹,規模人力下降的背後主要是升級上線了新的基本法,對營銷員的考核要求大幅提高,考核力度與原來的基本法相比平均提高幅度大概在2.5倍;此外,公司同時加強了基礎管理,尤其是注重抓考勤和訓練,線下以後對所有今年疫情期間入市的新人全部進行線下復訓,如果不能保證線下復訓,原則上都進行了清理。

「總而言之,人保壽險採取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逐步去建立一種專業驅動、內生驅動,基本法核心機制驅動的模式。」李學軍說。

對惠民保採取審慎對待態度

當前,由地方政府牽頭,商業保險公司承保的普惠商業型補充健康保險(簡稱「惠民保」),因價格低廉,且報銷比例高成為明星險種,各大保險公司爭相推出相關產品,期冀佔領這塊新型的短期健康險「藍海」,對於惠民保,人保重視程度如何?推廣情況如何?人保管理層同樣做出回應。

人保管理層介紹,到今年9月末,人保已上線銷售12種惠民保相關項目,承保的人數超過300萬,規模保費也達到了5000多萬。當前相比於兄弟公司產品,人保也選擇了錯位發展的策略,選擇了一年期產品進行了重點拓展。

但總體而言,人保管理層坦言,人保健康「沒有下很大功夫去推動。因為現在整個來講,我們還是不太有底」,所以當前人保健康選擇「還是比較審慎的態度來進入」 。

相關焦點

  • 關於「假黃金案」進展、信保業務虧損緣由、車險改革影響,中國人保...
    8月24日,中國人保召開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會上對其半年來主要業績情況進行了詳細解讀。同時,對近期外界廣泛關注的踩雷武漢金凰「假黃金」一事、最新車險綜合改革可能造成的影響、信保業務風險等問題一一作出了回應。8月24日上午9點半,中國人保(集團)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也由此拉開了五大上市險企中期業績發布會的序幕。
  • 中國人保淨利潤漲67%背後:車險保費僅增1.6%,個險代理人狂飆59%
    來源:慧保天下3月30日,中國人保召開2019年業績發布會。中國人保2019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553億元,同比增11.4%;歸母淨利潤224.01億元,同比增長66.6%。ROE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至13.4%,總投資收益率5.4%,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
  • 中國人保前5月業績:信保業務規模下降54.6% 壽險業務下降6.2%
    6月11日晚間,中國人保(601319.SH)發布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的業績報告。 據報告,中國人保2020年前5月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為2807.27億元,同比增長3.27%。旗下子公司人保財險、人保健康及人保壽險前5月的保費收入分別為2006.32億元、181.09億元及619.86億元,同比增長情況分別為3.5%、53.2%及-6.2%。
  • 平安人壽聚焦代理人收入提升改革基本法;獨立個人代理人制度擬嚴禁...
    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經紀機構申請相應業務資格的,則由工商註冊登記所在地銀保監局受理、審查並決定。 平安人壽聚焦代理人收入提升改革基本法 8月17日,平安人壽對《個險壽險業務人員基本管理辦法》進行全面升級,針對全體壽險代理人實行「待遇升級、關懷升級、管理升級」。
  • 人保平安車險保費佔比驟降1成,健康險公司兩位數飆漲……
    6家上市壽險公司,國壽股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太平人壽、新華保險、人保壽險,1月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506.97億元,同比增長5.55%,增速較去年同期減少5.86個百分點。上市險企作為中國保險市場上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存在,這些險企的保費增速走勢,已經基本可以代表全國險企1月的表現。
  • 六大上市壽險半年保費淨增20%:新華保險排名墊底
    截至目前,A股上市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以及人保集團、中國太平兩家港股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17年中期保費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2017年1~6月,上市壽險公司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906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財險公司合計實現保費收入3460億元,同比增長14%,顯示保費經營數據持續向好。
  • 人保財險上半年原保費2456.39億元 車險綜合改革推動行業格局強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7月13日,中國人保發布公告稱,公司2020年前6月累計原保費收入3350.45億元,同比增長4.25%。其中,人保財險原保費收入2456.39 億元,同比增長4.38%;人保健康原保費收入211.73億元,同比增長39.16%;人保壽險原保費收入672.33億元,同比下降5.08%。值得一提的是,7月9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並向社會徵求意見。
  • 五大上市險企前兩個月保費逾6700億中國人壽領跑
    具體來看,中國人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分別實現保費收入1241.61億元、2280億元、395.6億元、1893.32億元以及909.23億元。其中,中國人保和中國平安保費業績出現下滑。單從2月保費情況來看,中國人保2月保費收入為323.11億元,遠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同比增長74.1%。
  • 2019.3.26|中國人保三大業務市場佔有率齊下滑;年內多位代理人因...
    (今日保)  眾安在線設置兩名聯席CEO 否認效仿股東中國平安  3月25日,眾安在線在香港召開2018年業績發布會。在發布會現場,多位眾安在線高管的頭銜有了新變化:眾安在線執行長陳勁、眾安在線首席業務官姜興的頭銜均變成了眾安在線聯席執行長(下稱聯席CEO)。據了解這一調整已有些時日。
  • 中金公司保險行業2021年展望:壽險向上 財險向下
    我們認為2021年平安、友邦中國將較此前更重視代理人規模:1)在經歷2020年NBV負增長後,我們估計平安將更加平衡代理人規模和質量的關係,對代理人數量的重視程度較過去2年提升,從而有助於代理人規模增長。在新的基本法的框架下,低線級城市代理人擴張速度可能更快。2)隨著友邦保險進入中國大陸更多區域,我們預計公司將較此前更重視中國大陸業務的增長速度,其代理人規模增長將提速。
  • 深蹲起跳:中國平安(02318)的壽險改革
    沒有不難的改革,平安的壽險改革也是如此。8月27日晚,中國平安(02318)公布了2020年中期報告,總體符合各方預期。具體看,銀行及金融科技板塊保持較好增長態勢,保險板塊承壓,特別是壽險業務受多方因素影響較大。壽險業務是中國平安的核心以及利潤主要來源,但2020年以來,平安壽險業務保費增速放緩,前7個月保費收入累計同比為-5.07%。
  • 春節假期提前疊加疫情衝擊,各大險企1月業績難言「開門紅」
    記者| 苗藝偉 保險業「開門紅」業績出爐,各大保險公司相繼披露了1月保費情況。 由於春節提前和疫情影響的雙重因素,今年各家險企卻難言「開門紅」,而更為嚴峻的是,市場普遍認為,受到疫情影響的保險業2月業績將會更為慘澹。
  • 車險改革落地:影響2億車主 頭部險企利好?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影響2億車主,車險改革落地,頭部險企利好?【環球網 記者 譚雅文】車險改革如約而至。日前,銀保監會印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財產保險公司、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等,9月19日起施行《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
  • 中國太平(00966):壽險階段性低點或已出現,期待後續價值復甦
    投資建議:2019年以來,中國太平(00966)價值增長持續承壓,處於由「規模擴張」向「產能驅動」的轉型期。壽險業務2020年上半年受公共衛生事件衝擊業務節奏影響大幅下滑,我們判斷三季度以來價值平臺同比有所提升,明年全年有望在開門紅提前疊加低基數下迎來反轉向上。
  • 數讀丨保險業10月保費: 壽險重心轉向「開門紅」 車險綜改保費壓力...
    今年10月,上市保險公司數據顯示,新華保險、中國人保(601319,股吧)、中國平安(601318)、中國人壽、中國太保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5%、2.5%、-1.1%、-4.7%、-5.7%。
  • 人保壽險「人保e測」系統榮耀上線 科技賦能隊伍建設時代到來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1月19日,人保壽險「人保e測」系統正式上線,這將為人保壽險「大個險」隊伍建設和業務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人保e測」系統是人保壽險科技賦能最新成果,是落實集團公司「卓越保險戰略」中「運用現代技術」內涵的重要體現。
  • 相伴十五年, 溫暖千萬家---中國人保壽險15年發展側記
    醞釀設立人保壽險,正值中國加入WTO,加快引進外資保險公司、促進保險業分業經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的階段。1996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保集團前身)分業經營後,主要經營財產保險業務。,為順應改革開放大趨勢,2003年在籌劃人保財險股改上市的同時,開始思考建設綜合性、多元化國際保險金融集團,。設立壽險公司成為中國人保的一個重要戰略布局。
  • 人保一把手空缺近2個月後迎來新任
    在人保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人保管理層也對「3411工程」有較高評價,稱下一步將繼續強力推動「3411工程」向縱深方向發展,突出加快科技賦能,加快數位化轉型,優化業務結構,切實提高風險防範能力,推動「3411工程」取得更好成效。
  • 中國人保「帥位」已定:中國太平董事長羅熹即日赴任
    9月8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平集團」)內部人士處獲悉,中國太平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羅熹即將擔任中國人保黨委書記、擬任董事長。該內部人士還告訴記者,8日下午中組部即將宣布此項人事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