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與朋友一起到江蘇宿遷遊玩,宿遷這座低調的城市也有著許多好玩的旅遊景點,比如項王故裡、洪澤湖溼地、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駱馬湖沙灘公園等。從三臺山去往駱馬湖沙灘公園時,被一處好似廢棄的工廠建築群所吸引,於是走進去看了一下,沒想到裡面大有乾坤。
如今這座廢棄的工廠已被改建成了玻璃藝術館,名字叫「晶·世界」,所處位置毗鄰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距離駱馬湖沙灘公園也只有三四公裡。「晶·世界玻璃藝術館」於2018年就已開館,是宿遷一處比較低調的「網紅打卡地」,到這裡遊覽需要購買門票,門票30元。
從這裡的建築也可看出來,這是一座由上世紀的老廠房改建而成的藝術館,其前身是我國首家玻璃廠耀徐玻璃公司的老廠房,廠房的建築主體基本上保持著最初的原貌,紅色的磚牆、灰色的石灰牆壁,以及那布滿斑駁的老舊機器,似乎都在訴說著那段歷史,而在如今看起來更是充滿了年代感。
據悉,晶世界玻璃藝術館是由著名建築大師何鏡堂院士按照「以舊為基、新舊結合」的原則設計而來,盡最大程度保留和利用了原來的舊建築及機械,置身其中,無異於一次穿越之旅,似乎一下子回到了那個年代,隨手一拍,更是一張張復古味十足的大片。
建成後的晶世界玻璃藝術館建築面積多達1.7萬餘平方米,可見其規模非常大,如今也成了當地人經常打卡的網紅景點,同時也是一處以玻璃科普、文化及藝術品展覽為一體的休閒觀光中心,如果有機會再來這裡拍一組人像照片也未嘗不可,隨隨便便一拍都復古味十足。
藝術館外的年代感與內部的現代感遙相輝映,對比鮮明,走進藝術館中,被眼前琳琅滿目的玻璃藝術品迷了眼,在這裡不僅可以欣賞到玻璃靜態的美,更是可以領略到許多許多「黑科技」,這種黑科技圍繞玻璃的動態美而呈現,動靜的結合,讓人大飽眼福、大開眼界。
晶世界玻璃藝術館以「一粒砂的旅程」為主題展開敘述,共分為五大篇章,分別是玻璃之源、玻璃誕生、工廠故事、科技創新與藝術設計,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元素的融合,讓人身臨其境盡情感受玻璃的美感。
玻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比較多的物件,無論是窗戶上的玻璃還是廚房用的玻璃器皿,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對於玻璃藝術品,說實話我是第一次參觀,其數量之多、造型之精美,無不讓人流連忘返。
相信很多人都曾聽說過「吹制玻璃」,或許也在網上刷到過相關吹制玻璃的視頻,但親眼看到的人相信並不太多,吹制玻璃是一種技藝,目的是為了讓玻璃成一定的造型,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敘利亞工匠發明了玻璃吹制術。
吹制玻璃過程中,吹制工手持一根上一兩米的空心鐵管,一端從熔爐中挑料,一端則是吹嘴,看似簡單,但對於工人及手法都非常講究。
在這裡我們還看到了吹制玻璃手藝人現場展示的吹制玻璃技藝,那顏色酷炫的熱玻璃至今在我腦海中不時浮現,在手藝人手中的玻璃從融化後的液體狀到最後造型秀美的玻璃藝術品,不得不讓人感嘆吹制人的手工藝之高超精湛。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或聽說過宿遷的「晶世界玻璃藝術館」?對這裡的玻璃藝術品有什麼印象?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