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筆者,我來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表述不準確,應該是農村70歲以上老人沒有跟上2009年建立的「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以後還有什麼待遇?
「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建立於2009年,2014年與城市居民養老保險合併一起,統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其養老金的資金來源有兩部分,一是個人帳戶養老金,二是國家為60歲以上農民發放的基礎養老金。
個人帳戶養老金資金來源有三部分:一是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二是政府補貼,三是銀行利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最低繳滿15年,60歲以後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70歲以上農民2009年已經達到60歲,所以沒有跟上參加養老保險,但可以領取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由國家財政和地方政府支付,開始每人每月只有55元,之後,經過2015年和2018年兩次調整,最高上海每人每月達到1100元,最低黑龍江只有90元,全國平均150元左右。
農村70歲以上老人除了基礎養老金,還有高齡補貼,70到80歲每人每月50元,80到90歲每人每月100元,90到100歲每人每月200元,100歲以上每人每月360元,各地可能有差異。其他還有貧困戶補助、低保補助、殘疾人補助等,當然這不是人人都有。
總之,農村70歲以上老人屬於30、40、50後,他們在過去六七十年代為國家工業建設做出過很大犧牲和貢獻,國家對他們有虧欠,如今,我國工業已經躋身於世界強國,應該到了工業反哺農業的時候,所以,國家應該從國企利潤裡拿出一部分資金,提高他們的基礎養老金和高齡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