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度依賴外國市場的韓國而言,國內疫情的擴散風險或許是暫時的危機;但外需市場的長期疲軟,無疑是更嚴峻的挑戰。
▲韓國首爾市政府出現首例確診病例:大樓被緊急封鎖,員工火速撤離。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文 |於若瑩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韓國應對一直較為平穩,雖然經歷了「新天地教會」等事件,但總體上抑制住了疫情的大規模擴散。然而近日發生的以首爾及京畿地區為中心的新一波疫情來勢洶洶,截止到23日0時,韓國新冠肺炎單日確診人數連續六天過百,22日單日增長更是逼近400人。面對演變為全國大流行的可能,韓國政府疫情應對政策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教會再次惹「疫」,人員排查困難
此次疫情與第一波疫情暴發時的狀況相似,與教會群聚性感染事件的頻發有關。截至23日中午,與首爾城北區的「愛第一」教會相關的確診人數達到841人,成為繼新天地教會後,韓國規模第二大的群聚性感染事件。
然而與新天地教信徒隱瞞行蹤引發的疫情蔓延不同,對此次疫情的擴散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是8月15日在首爾光化門舉行的光復節集會。目前與8·15集會相關的病例累計136人,遍及韓國中部及北部大部分地區,儘管現有感染者集中在首爾和京畿地區,但有向腹地城市蔓延的態勢。
面對新一波疫情,韓國防疫當局如之前處理新天地疫情及梨泰院疫情一樣,迅速開始了對相關人員的排查。針對教會群聚性感染,防疫當局及時把握了教會的人員名單,對相關人員逐步展開檢測。
然而,對參與過8·15集會的人員排查卻遭遇到了困難,根據通信公司提供的信息,當日從中午12點到下午5點集會期間,在光化門停留超過30分鐘以上的人員有14911名,而且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其他城市。根據韓國當局掌握的情況,當天從韓國各地奔赴光化門參與集會的大型巴士有79臺,假設每輛車都坐滿,就至少有三千多人。
如此大範圍的人員調查,無疑超出了韓國防疫當局的負荷。對此各地方政府紛紛下達行政命令,要求相關團體提交參與集會的人員名單,並勒令相關人員及時參與檢疫,但對於參與集會的準確人數,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都無法精準把握。
▲韓國又一教會300餘人確診, 系該國規模第二大聚集性感染。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加之不同於新天地疫情期間V型新冠病毒,目前韓國的病毒類型以GH型新冠病毒為主,這一類型病毒的傳染力至少是V型病毒的六倍,這無疑加重了疫情擴散的危險。
最高級別警戒「箭在弦上」,恐將進一步拖累經濟
在無法確認感染人群的狀況下,後續的隔離和治療便無從談起。面臨極有可能暴發的全國性大流行,執政黨與在野黨就此次疫情的責任展開了攻防。
執政的共同民主黨主張8·15集會的主要參與者為未來統合黨領導的保守勢力,而且「愛第一」教會的牧師全光焄與未來統合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此次疫情的擴散責任在於保守陣營煽動民眾參與集會。
而未來統合黨則表示,政府未下達有效的防疫措施,在「愛第一」教會12日出現確診病例的一周之後,才要求首爾地區教會停止除面對面禮拜之外的其他集會和互動;而且韓國政府急於恢復經濟,向民眾發放消費券和增加假期,這些不恰當的應對措施才是導致疫情暴發的根本原因。
政黨之間的攻訐,對於目前疫情的解決無疑毫無幫助。韓國政府目前在全國範圍實施「第二階段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原則上禁止舉行室內50人以上,室外100人以上的一切面對面的集會、聚會和活動,關閉酒吧、練歌房、自助餐、網吧、大型補習班、室內集體運動等12種高風險設施和各國立、公立室內設施。
對此,韓國的部分傳染病專家紛紛呼籲政府提高強化措施層級,至少針對首爾及周邊地區實施最高等級的隔離措施,阻止疑似感染人群的移動。韓國保健福祉部部長樸凌厚以及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長鄭銀敬近日也紛紛表示,此次疫情有向全國擴散的危險,暗示有可能實施最高層級即第三層級的防疫措施。
對此,首爾市政府已經決定率先將防疫級別上調至三級。這意味著,首爾將禁止10人以上的集會,除傳染高危設施外,傳染中度危險設施也將暫停運營,同時停止各級學校學生返校上學,改以遠程方式授課。
此舉與之前其他發達國家實施的「封閉」措施類似,對經濟的衝擊不言而喻。根據此前的數據,韓國已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針對此輪疫情,韓國的知名智庫之一現代經濟研究院在23日下調對今年韓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從0.3%降至-0.5%。
對於高度依賴外國市場的韓國而言,國內疫情的擴散風險或許是暫時的危機;但外需市場的長期疲軟,無疑是更嚴峻的挑戰。面對疫情帶來的衝擊,青瓦臺無疑需要制定更精準的防疫措施,來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於若瑩(韓國慶南大學極東研究所進行博士後)
編輯:孟然 校對: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