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1999年開始,《技術評論》雜誌每年都會評選出35位創業者,他們的工作獲到了眾多久負盛名專家的認可,而且極有可能在未來深刻地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此次選出的這35位35歲以下的人物在初創界、技術領域和學術界有很大的影響力,優勝者的成色也極具說服力。他們都經過層層篩選,層層推薦,所選出的人物同時代表了技術的新潮流和創新的多樣性。
上屆評選出的榜單包括Google聯合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Facebook聯合創始人Mark Zuckerberg,蘋果總設計師Jonathan Ive,iRobot聯合創始人Helen Greiner,貝寶聯合創始人Max Levchin,Tumblr創始人David Karp。也包括醫學領域的人物,如MIT 神經系統科學家Ed Boyden,他曾投資新興光遺傳領域,研究方向是如何通過光遺傳來控制思想和記憶。即使是最不知名的上榜者現在的事業也是紅紅火火,足見這份榜單評選的廣泛性和權威性。
現在不免有人會問,為何要做一份35歲以下創新者的榜單?再年長一些不是更好?對於這些問題,《技術評論》雜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設置這個年齡限制更多地是從一個新聞作者角度出發考慮的,體現了雜誌的預見性。如果要選世界上最具有創新性的人物而未加任何年齡限制的話,那麼選出來的有很多會是耳熟能詳的名字,這對於新聞從業者意義就不是特別大了。如果選出的是年輕人,新面孔,不僅具有新聞的新鮮性,日後的成功也是對雜誌前瞻性的一種褒獎。
以下所列的即為此次評選出的優勝者:全球35位35歲以下的年輕創業者。一些人開發的網絡服務我們日常生活已經在使用了,例如 Spotify和Dropbox。一部分人的研究方向更加基礎、更具有開創性,只是尚未商品化,這些領域涉及到高效引擎和光通信等。還有些人在未知的新領域探索,例如微型機械的彈出式構造和能夠看得到所有角落的相機。不管研究領域是什麼,這35個人所做的事情有一個共同點: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可能會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我們希望接下來的內容會給讀者帶來一些啟發。
計算
1.Rana el Kaliouby
34歲 Affectiva
研發教學設備,可以識別學生的滿意度。
2.Saikat Guha
30歲 微軟印度研究院
廣告商無需查看個人信息就能夠向手機用戶發送定製內容
3.Chris Harrison
28歲 卡耐基梅隆大學
無需再面對觸控螢幕 皮膚和物體都是輸入設備
4.John Hering
29歲 Lookout Mobile Security
依靠群眾,保護智慧型手機免受間諜軟體和欺詐程序
5.Drew Houston
29歲 Dropbox
有了這個藍色小盒子,遠程文件管理再也不愁
6.Ren Ng
32歲 Lytro
通過跟蹤光的方向來源,相機可以在同一場景重新定焦
7.Hossein Rahnama
32歲 Flybits
一款行動應用程式,無需用戶開口就會告訴你問題答案
8.Leila Takayama
31歲 Willow Garage
將社會科學應用於機器人,使機器人能夠「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9.Eben Upton
34歲 Broadcom
不怕壞的超廉價電腦
10.Andreas Velten
32歲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超速相機助你發現細小的問題
網絡
11.Daniel Ek
29歲 Spotify
付費的在線音樂服務,讓用戶沒有壓迫感
12.Shishir Mehrotra
33歲 YouTube
網頁視頻站點如何靠廣告實現盈利
13.Ben Silbermann
30歲 Pinterest
設計很取巧的社交網絡 可分享圖片和個人的喜好
14.Christopher Soghoian
30歲 美國民權同盟
對網際網路隱私保護現狀表示失望,催促各個公司改變現有的運維方式
生物醫學
15.Ryan Bailey
34歲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致力於讓醫學檢驗更加便捷、成本更低、結果更加精確
16.Ken Endo
34歲 索尼電腦科學實驗室
為機器人四肢加入彈跳技能,免去使用馬達
17.Christina Fan
29歲 ImmuMetrix公司
通過研究孕婦的血液做產前檢查,從而鑑定某些遺傳疾病。
18.Abraham Flaxman
34歲 華盛頓大學
通過新方法結合不同類型的數據,從而追蹤和減緩疾病在發展中國家中的傳播。
19.Bryan Laulicht
31歲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為易損的皮膚找到一種粘合劑
20.Juan Sebastián Osorio
25歲 安蒂奧基亞省工程學院和CES University
研究及時察覺早產兒呼吸困難 的監視器
21.Bozhi Tian
32歲 芝加哥大學
研製出一種人造組織通過監測個人的小細胞來改進人類健康
22.Weian Zhao
32歲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監測細胞在其原生棲息地的活動狀態以測試和研製更好的藥物
能源
23.Burcin Becerik-Gerber
35歲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
使用手機設置辦公大樓的節能模式
24.Qixin Chen
30歲
提高電力需求預測,從而實現節能減排
25.William Chueh
29歲 史丹福大學
通過聚光和一種廉價材料從水中提取出氫
26.Danielle Fong
24歲 LightSail Energy(光帆能源)
將清潔能源以壓縮空氣的形式儲存
27.Shannon Miller
33歲 EtaGen
馬達在極高壓的環境下工作,大大增強馬達工作效率
材料
28.Sarbajit Banerjee
33歲 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校區
可開關的隔熱窗戶
29.Mircea Dincă
32歲 麻省理工學院
使用海綿改進儲存可替代燃料
30.Prashant Jain
30歲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調節納米晶從而製造出更加輕薄高效的交換器用於光學計算太陽能板
31.Nanshu Lu
29歲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在皮膚或器官中植入柔軟靈活的電子設備來更好地監控健康狀況
32.Joyce Poon
32歲 多倫多大學
光通信會給數據中心帶來革命
33.Pratheev Sreetharan
28歲 Vibrant Research
大批量生產的微小器械像立體書中的物件一樣復位
34.Baile Zhang
31歲
由普通材料製作的可縮放新型隱身鬥篷
35.Zheng Wang
34歲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將光速變慢從而幫助晶片與光學數據實現對接
(編譯:朱慧濤)
來源:technologyreview
本文為CSDN編譯整理,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market@csd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