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職場人都會發現一個現象,無論是網上的招聘信息,還是線下的招聘活動,很多招聘崗位上面會把招聘要求標明,除了常規的崗位職能之外,崗位要求會備註說要求35歲以下。有的人還發現 ,在一些招聘現場,來找工作和面試的一般都是20幾歲的年輕人。那麼,那些35歲以上的人都去哪裡了呢?他們就不用找工作了嗎?
對此,有不少朋友表示自己找工作的時候也有同樣的感受。有人說,職場上到了35歲以後還沒有升到管理崗位,就是能力不行;有人說,35歲的人,背負壓力,包括家庭的,還有年齡的壓力,不會輕易跳槽找工作了;也有人說,35歲以上的人都以穩定為主,就算在公司裡面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為了家庭也為了每月還上各種貸款,也大多會選擇忍氣吞聲;還有人說,35歲以上的人一般不會像年輕人那樣出去找工作,有本事的人早就找內推了,本事不強的都不敢辭職。當然,還有一些35歲以上的人,寧願選擇下海創業了。你覺得呢?
網友A:我之前公司有招35+的程式設計師,但是,可能因為他們學校學歷沒那麼好吧,公司就是不給高級的title,因為他們有房貸有孩子上學,都不能像我這樣任性地想不幹就不幹了,年輕是資本,年老有經驗,如果年輕的時候,從事的行業沒有成功,但是起碼有了失敗的經驗。如果不能自己創業就去輔佐一個你覺得能成功的人吧!不止程式設計師是這樣,其他行業也是如此,35歲沒有到中高層就沒什麼競爭力了,一般不會輕易辭職換工作,相對比較穩定。一是因為35歲差不多算家裡的主心骨了,父母孩子,還可能有房貸,換工作會比較謹慎;二是本來也喜歡相對穩定的環境,所以沒到中高層吧,也不會輕易換。
網友B:我一直覺得,人的成熟期都是在35歲以後,那個時候年齡段的人才穩重成熟。很多企業拋棄35歲以上的人不是他們不行,而是很多企業需要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所以當他們招聘的時候才會排除這個年齡段的人,但並不能因此就否認這個年齡段的人不行,畢竟閱歷在這擺著呢,要問這個年齡段的人都去哪了,第一,要麼他們已經被原有公司得到了認可啦,要麼就功成名就了!
網友C:35歲以上,留在公司的除了年紀大的高管和一線人才,大多民營單位都不會要的。企業寧需要白紙一張的青年,也不需要經驗豐富的人,即便你是老中醫非青春飯碗。那麼,大多中年人幹什麼去了?看大門,謀生下海創業,人要生存……在日本社會不是這樣,一人一生精力只幹一件工作,兢兢業業,大多人一生只服務一個企業。而且工齡越長,薪水越高,技術精湛越能得到企業尊敬。很多公司都喜歡招聘小姑娘,其實她們並沒有那些三十多歲的人幹活實在,但是公司就為什麼選擇她們而不遠三十多歲的呢?公司想著小姑娘年齡小沒結婚,可以在公司多做幾年活,不像那些結婚了的今天孩子有事請假回家明天公公又有事又請假,一句話就是結了婚的事情多。你請假了,你的工位誰來做呢?有些是流水線的,別人對你的工作不可能有你熟練的啊。還有啊,工廠裡小姑娘多了,還可以招聘一批小帥哥,吸引人的。還有一點是,大家都說小姑娘看著養眼!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35歲就成了職場上一個尷尬的年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35歲是如日中天正當年,現在卻讓很多人尷尬,35歲離退休太早,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要還,每天的生活費,比如水電氣費,物業費,孩子的學費,真是一睜眼就是錢啊,如果失業了怎麼辦,想想就覺得可怕。雖然如此,其實也不用擔心,就算到了35歲,也還是會有35歲的出路的。有技術的越老越吃香,不是技術的也有創業的機會,你覺得呢?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信息,請以實際情況為主。特別申明:首先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新聞資訊之目的,未與作者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稿!